五妙欲 [佛学大词典]

指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有漏之五境,其自性虽苦、不净,但凡夫之欲心所感则为妙乐,故称五妙欲。[俱舍论卷九]

五妙 [佛学大词典]
(一)谓色、声、香、味、触五境中之净妙者。系就极乐之境界而言之。依往生要集卷上载,极乐净土有十乐,其第四乐名为五妙境界乐。(二)五妙欲之略。指有漏之色、声、香、味、触五境。
五劫思惟 [佛学大词典]
指五劫期间思惟。即阿弥陀佛在因位为法藏比丘时,于发四十八愿前,曾有五劫期间之思惟。又五劫思惟之阿弥陀佛像,称为五劫思惟弥陀。其中,日本奈良东大寺所藏者传系善导所作,其像趺坐莲花座,二手合掌,目半合,作沉思之状,发呈圆网形。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下)载:‘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吉藏)、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
五利使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a-dr!s!t!ayah!。又作五染污见、五僻见、五见。利使,系迷于‘理’之惑。利,指其性体猛利;使,有驱役之义,为诸惑之总称。五利使,乃指五种迷于‘理’而起之惑。即:(一)有身见,不知吾身乃五蕴之假和合,而执着实有我身。(二)边执见,执着我于死后断绝,或死后常住不灭等二种边见。(三)邪见,谓实无四谛因果之理,抱持此一见解,则恶不足恐,善不足好,乃邪见中之最邪者。(四)见取见,以低劣之知见,而思劣事为优胜。(五)戒禁取见,以各种非道、不如法之戒禁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道,例如牛戒、鸡戒、狗戒等。使,为烦恼之异名;上述五项惑见,皆起于对‘理’之推求,其性极猛利,故总称五利使。[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俱舍论卷十九、成实论卷十、杂阿毗昙心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十九](参阅‘烦恼’5515)
五序 [佛学大词典]
天台智顗分法华经别序为五者,即:(一)众准序,‘尔时世尊四众围绕’等即是。(二)现瑞序,‘六瑞’即是。(三)疑念序,‘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等即是。(四)发问序,‘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等是。(五)答问序,‘尔时文殊师利’即是。[法华文句卷二下]
五忍 [佛学大词典]
指伏、信、顺、无生、寂灭五忍,前四忍各分上、中、下三品,后一忍分上、下二品,总称为十四忍。(一)伏忍,地前三贤之人未得无漏,烦恼未断,但能伏住烦恼令之不起。其中十住为下品,十行为中品,十回向为上品。(二)信忍,地上菩萨得无漏信,随顺不疑。其中初地为下品,二地为中品,三地为上品。(三)顺忍,菩萨顺菩提道,趣向无生之果。其中四地为下品,五地为中品,六地为上品。(四)无生忍,菩萨妄惑已尽,了知诸法悉皆不生。其中七地为下品,八地为中品,九地为上品。(五)寂灭忍,诸惑断尽,清净无为,湛然寂灭。其中十地为下品,佛为上品。[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法华经玄义卷五上、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三、卷四(智顗)、大乘义章卷十二]
五戒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a s/i^la^ni。指五种制戒。(一)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杀生,(二)偷盗(不与取),(三)邪淫(非梵行),(四)妄语(虚诳语),(五)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在小乘经量部中,受三归依即成优婆塞,准许五戒分别受持;说一切有部则须先受三归依,后具受五戒,始名优婆塞,故不许五戒分别受持。五戒之中,前四戒属性戒,于有情之境发得;后一戒属遮戒,于非情之境发得。又前三戒防身,第四戒防口,第五戒通防身、口,护前四戒。我国古来以五戒配列于仁、义、礼、智、信五常,复以不杀配东方,不盗配北方,不邪淫配西方,不饮酒配南方,不妄语配中央。[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毗尼母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十三、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俱舍论卷十四、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二、摩诃止观卷六之上](二)亦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五)饮酒。然此五戒之中,第四戒总摄口业之恶,盖由十恶之说转来者。灌顶经卷一、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四天王经等皆举此说。(三)为在家菩萨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禁绝:(一)夺生命,(二)不与取,(三)虚妄语,(四)欲邪行,(五)邪见等。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大日经疏卷十八等说之。即于通途之五戒中,除去饮酒戒,另加邪见戒。[杂阿含经卷三十一、增一阿含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六、优婆塞五戒相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