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matha,巴利语samatha,音译作奢摩他、舍摩他。又作止寂、等观。为禅定之另一称谓。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天台宗以止配于空、假、中三观,而分为三止:(一)体真止,体得一切皆空之止。为对应于空观之止。(二)方便随缘止,又作系缘守境止。即菩萨以方便随应众生诸场合,安住假谛之理而不动之止。为对应于假观之止。(三)息二边分别止,兼有第二与第一之义,但不偏于空有二边(两极端),系住于中道之止。为对应于中观之止。 摩诃止观卷三上载,止有三义:(一)息之义,即令一切恶觉恶观寂然不起之相;此系就‘所破’之观点而言。(二)停之义,即令心缘于谛理之中,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之状态;此系就‘能止’之观点而言。(三)对不止止之义,即以非生非灭、非垢非净之‘法性’而称为止;此系就‘谛理’之观点而言。 此外,一般常将‘止’与‘定’(即三摩地)视为同一者,然若据瑜伽论略纂卷五所说,则两者仍有其相异之处,即三摩地通于定、散,复通于染、净。奢摩他仅于定位中有,而于散心中则无;仅于净位中有,而于不净中则无;仅于‘有心位’中有,而于‘无心位’中则无。又通常将止、观二者并称为止观,谓摄持心念,归止一处,以防止神识飞扬散动,并遮止邪念妄想之生起,此称为止;若能进一步开启正智以观照诸法,则称为观。故知虽将二者并举为一词,然相形之下,前者(止)之意义偏向消极性、防遮性,后者(观)则具积极性、建设性之意义。[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乘起信论、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法界次第卷上]c 参阅‘止观’1476)

木栾子 [佛学大词典]
木栾树之子。为木患子之一种,可制数珠。[续高僧传卷二十](参阅‘木患子’1471)
木兰色 [佛学大词典]
即赤黑色。系比丘染制袈裟所用三种如法色之一。印度人称为乾陀(赤多黑少)色。据摩诃僧祇律卷十八载,木兰色与青、黑两色合称三种坏色。于生铁上研磨呵梨勒、卑醯勒、阿摩勒等果,取其汁作‘点净’,则成木兰色。又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一谓,木兰树之皮似桂,稍有香气,其色赤黑而鲜明。木兰色即取自木兰树之皮作成,若以之染制法衣,则称木兰衣。至后世,持律者多着木兰色之袈裟,故又称律衣。[四分律卷十六、十诵律卷十五、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九、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五分律卷九、本草纲目卷三十七]
木曜 [佛学大词典]
梵名Br!haspati 。七曜之一。九曜之一。又称岁星、摄提。在密教中,位于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北斗曼荼罗中,住于内院东方。胎藏图像及胎藏旧图样中,则住于金刚部院西方。其胎藏现图曼荼罗之形像,右掌上仰,屈中指、无名指,而与拇指相捻,左手握拳当腰,交脚而坐。胎藏旧图样之右掌上仰,左手持杖,杖头有半月,跏坐圆座。又依梵天火罗九曜所载,木曜为站立之老人形,戴猪头冠,左手持树枝。三昧耶形为瓶口星,种子为萕(br!)字。[宿曜经、大日经疏卷四]
止犯 [佛学大词典]
二犯之一。谓停止修持善法而触犯戒体。即痴心怠慢,厌诸善业而不修学,违本所受,故称止犯。(参阅‘二犯’192)
止行二善 [佛学大词典]
止善与行善之并称。犹言止持作持、止恶修善、止善作善。制止恶业,远离犯罪,为消极之止善,修行善业,勇猛精进,为积极之行善。智顗于法界次第初门卷上,明示十善业各具止行二善之义,谓如不杀生者,乃止杀生之恶而行放生之善,止杀即止善,放生即行善。[百论卷上、菩萨戒经义疏卷上、律宗纲要卷上]
止利 [佛学大词典]
日僧。为日本著名之佛像雕塑家。俗姓鞍部。推古天皇十三年(605)奉谕造铜绣丈六佛像,历一年乃成,耗铜二万三千二百斤、金七百五十九两,奉置于法兴寺金堂,以功赐大仁位及近江阪田郡水田二十町,而以此田之所得为天皇创建金刚寺(阪田尼寺)。三十年正月太子染疾,止利受命造金铜释迦像,翌年竣工,像高四尺五寸,光背镌刻造像缘起,并造二胁士立像,奉置于法隆寺金堂。又法隆寺所存金铜药师如来坐像一尊及胁士像二尊、铜造观世音菩萨立像一尊等,传亦止利所作。所雕之佛像乃飞鸟时代雕刻界之代表作。其雕像时,间或采用北魏之雕刻样式。[日本书纪卷二十、法王帝说、古今目录抄卷下]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