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忏 [佛学大词典]

唐代悟达国师以三昧水洗疮而濯除累世冤业之忏法。又作水忏法、三昧水忏、慈悲水忏、慈悲水忏法。悟达于过去世为袁盎时,曾斩晁错;其后十世中,袁盎转为戒律精严之高僧,故晁错累世虽思报复而无机会。后因懿宗之礼遇,师名利心起,招损其德,冤业乃乘机而入,于其膝上生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以饮食喂之,则开口吞啖,与人无异,虽遍召名医而无效。后蒙迦诺迦尊者之助,以三昧法水洗疮,疮乃愈。师为启后人忏悔之门,更作忏文三卷(慈悲水忏法,又略称水忏),令众生至诚忏罪,以消释宿世冤业。[慈悲道场水忏序]

水曜 [佛学大词典]
梵名Budha 。七曜之一,九曜之一。又作水星、滴星、水大曜、水精。于密教中,位列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院西方,其形像为二手合掌,交脚而坐。另于胎藏图像中,左手持瓶,右手持数珠,半跏坐于莲花上。又梵天火罗九曜图中,水曜为妇人形,头戴猴冠,二手分执纸与笔。北斗曼荼罗中,水曜位于内院北方。大日经疏卷四则以深秘解释执曜,而以水曜配曼荼罗右方之莲华部。[北斗护摩法、宿曜仪轨]
水头 [佛学大词典]
又作水看。禅林中司掌汲水、烧热水供大众盥洗之职称。禅苑清规卷八(卍续一一一·四六○上):‘汤水不足、寒暖失宜,非浴主、水头所以浣众也。’[五灯会元卷十六]
水坛 [佛学大词典]
密教护摩坛之一种。密教之护摩法本须在七日之中择地、择时、掘地、治地,洒香水而加持之,然若于急病或兵乱等灾变起时,仅须洒水净地,于一日中即可建坛,称为水坛;又以土筑坛,故亦称土坛。此外,木坛亦行洒水加持,且无场所限制,能自由持行,如水之流动自在,故亦称水坛。
水观 [佛学大词典]
(一)十六观之一。出于观无量寿经。又作水想观、水相观。见冰之映彻之相,而观想极乐国土之琉璃地,即先观水之澄清,次起冰想,见冰之映彻而作琉璃想,观想净土琉璃地之内外映彻。(参阅‘十六观’396)(二)观水之意。又称水三昧、水轮观。即观身中涕、唾、便利等与水性同一,与香水海并无差别。若观法成就,则于水得自然,能随意于身之内外现出水,称为水定。[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
火一切处 [佛学大词典]
梵语tejas-kr!tsna^yatana。又作火遍处、火大遍一切处定。十遍处之一。即观火大周遍一切处而无间隙之禅定。[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九](参阅‘十遍处’481)
火天 [佛学大词典]
梵名Agni ,巴利名Aggi 。音译阿耆尼、阿哦那、恶祁尼。又作火仙、火神、火光尊。为密教十二天之一,八方天之一。为东南方之守护神。于密教为重要护法神之一。密号护法金刚。有各种形像,在胎藏现图曼荼罗中,火天位于外院东南隅,为仙人形,具有四臂,右二手分别持三角印、念珠,左二手分别执澡瓶、仙杖,住于火焰中。在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火天位于西方,身呈肉色,右手持三角印,左手执仙杖。又据十二天供仪轨所载,火天乘青羊,遍身火焰,具四臂,右二手分别持青竹、军持,左二手分别为扬掌、持念珠,有二天女手持天花,左右并置苦行仙。此外,密教修护摩法时,先设火天坛供养火天,而后供养诸尊。[大日经卷一具缘品、略本瑜伽护摩轨、药师七佛供养仪轨如意王经、陀罗尼集经卷十一、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七护摩增益品、大日经疏卷五、卷二十](参阅‘八方天’278)、‘十二天’331)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