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义疏 [佛学大词典]

(一)凡二卷。又称起信论义疏。隋代昙延撰。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为大乘起信论之注疏,现今之流传本仅余卷上,其卷下内容与新罗元晓之海东疏相同,故卍续藏仅收录其卷上。内容分为三门:(一)辨大意,(二)解题号,(三)入文解释。 (二)凡四卷。隋代慧远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又称起信论义疏、起信论疏、净影疏。为大乘起信论三大疏之一。解释真谛所译之大乘起信论而成。于文前,先分判声闻、菩萨二藏,与修多罗、毗尼、毗昙三藏,而将起信论摄属二藏中之菩萨藏,与三藏中之阿毗昙藏,其次阐述起信论以八识之理为体,而以行法为宗。其后,解释起信论之题号及撰号等。其下,则为起信论之逐文解释。本书文义浅陋,差谬处颇多,或疑非慧远所作。[起信论义记要决卷上、续高僧传卷八慧远传、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三论宗章疏录、大乘起信论之研究]

大乘起信论义记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卷。唐代法藏撰。又称大乘起信论疏、起信论义记、藏疏、贤首疏。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为大乘起信论三大疏之一。本书系以华严宗之立场而注释大乘起信论者。共分成十门:(一)教起所因,(二)诸藏所摄,(三)显教分齐,(四)教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所诠宗趣,(七)释论题目,(八)造论时节,(九)翻译年代,(十)随文解释。其中第三之显教分齐中,初述自日照三藏传至戒贤、智光之三时判,次将传入东土之大小乘诸经论总判为四宗:(1)随相法执宗,即指小乘诸部。(2)真空无相宗,指般若经、中论等。(3)唯识法相宗,指深密经、瑜伽论等。(四)如来缘起宗,指楞伽经、密严经、宝性论、起信论等。不用华严宗之五教判,而新立四教判,将起信论配于第四宗,此与古来所论大异其趣。此外,本书复谓起信论中之‘阿梨耶识’即是唯识家所说之‘阿赖耶识’,又将三细中之业相、能见相、境界相次第配于自体分、见分、相分,且谓智相以下之六粗通于六意识之中。并明白举示起信论唯举第六识及第八识,而未论及第七识。凡上,皆为本书之特色,为起信论其他之注疏所未及者。本疏与慧远之疏、元晓之疏并称起信论之三大疏,而以本疏最为风行。本疏原有三卷,论文部分有单行本,其后唐代之宗密将疏与论文会合出刊,然不引本疏之全文,且删削颇多。自宋以降,一般注重宗密之疏,而世人多不知有本疏。后有日僧凤潭,重新考订本疏与论文之会合本,凡五卷,盛行于世。清朝杨文会犹感于本书之遭受割裂,遂别求古本,仇校出刊,是为七卷之会本,颇受学界之重视。本书之注疏本甚多,较重要者有宗密之起信论疏四卷、湛睿之教理钞十九卷、慧澄之讲义三卷、凤潭之起信论幻虎录五卷、普戒之要决三卷等。[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唐书艺文志第四十九、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大乘起信论之研究]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佛学大词典]
凡六卷。明代智旭撰。又称起信论裂网疏。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本书系新译(实叉难陀译)起信论之注疏。其名裂网者,欲破除法相宗、法性宗二宗差别的见解之网。本论以藏、通、别、圆四教中之圆教配以一心之众生心,而举出圆教观境之妄心。注疏本有观国之讲录六卷。
大乘起信论笔削记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十卷。宋代子璇撰。又称起信论笔削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本书为圭峰宗密起信论注疏之注疏本。所释详细,颇能会合法藏之意,为历来研究起信论不可缺少之注疏本。然以起信论配于五教判之圆教一乘,而与天台之圆教解释相同,故遭后世之非议。注疏本有芸芳之笔削记钞四卷。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唐代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略称六波罗蜜经、六度经。内容讲述护持国界及菩萨所修六波罗蜜之法。计分十品:(一)归依三宝品,(二)陀罗尼护持国界品,(三)发菩提心品,(四)不退转品,(五)布施波罗蜜多品,(六)净戒波罗蜜多品,(七)安忍波罗蜜多品,(八)精进波罗蜜多品,(九)静虑波罗蜜多品,(十)般若波罗蜜多品。据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七载,初时,有大秦寺之波斯僧景净,依据胡本,将本经译为七卷本。然因景净不识梵文,又未谙佛教义理,故所译与原经出入甚钜,般若三藏遂于贞元四年(788)十一月依据梵本,重译本经。注疏本经者,有智通之六度经疏十卷、六度经义例诀、六度经义目各一卷、超悟之六度经疏四卷等。[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中、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一]
大乘庄严经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ya^na -su^tra^lam!ka^ra 。凡十三卷。无着造,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解说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之各种法门。又称大乘庄严论、大庄严论、庄严经论、庄严论。乃瑜伽十支论之一。全书共分二十四品。现存之梵本系法国学者莱维(S. Le/vi)于一八九八年发现于尼泊尔者。西藏译本将全书分为‘颂’、‘释’两部分。梵本及西藏译本皆仅有二十一品。本论名目盖含有庄严大乘经之深义,故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本谓,本书书名应题为‘庄严大乘经论’。本论援引经典颇多,有十地经、无尽慧经、行清净经等数十种。关于作者,众说纷纭,梵本未举出作者之名;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长发有无条、开元释教录卷八等,均谓本书为无著所造;西藏译本谓是弥勒造;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本、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本、解深密经疏卷四等则皆称本颂为慈氏弥勒菩萨造,释论则为天亲菩萨所造。[大唐内典录卷五、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阅藏知津卷三十八]
大乘庄严宝王经 [佛学大词典]
梵名Avalokites/vara -gun!a-ka^ran!d!a-vyu^ha ,西藏名Za-ma-tog-bkod-pa 。凡四卷。又称庄严宝王经。宋代天息灾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说观自在菩萨之威力化现及六字大明陀罗尼‘唵(om!)么(ma)抳(n!i)钵讷铭(padme)吽(hu^m!)’之功德。现存之梵本系一八七三年出版于加尔各答。至于西藏译本,据传,西元四、五世纪顷,藏王曾自空中得此经,其后,派遣端美三菩提自尼波罗(今之尼泊尔)得梵本而携返,译成藏文。[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五、W.W. Rochkill: The Life of theBuddha](参阅‘唵□呢叭□吽’4417)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