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有四事增上 [佛学大词典]

五根,指眼、耳、鼻、舌、身;增上,乃增胜之义。据五事毗婆沙论卷上载,五根具有四种增胜之义,即:(一)庄严身,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缺一者,便成残陋,若不缺者,完美增胜。(二)导养身,谓眼能见安危之色,耳能闻美恶之声,鼻能嗅香臭之气,舌能尝甜苦之味,如是等诸识,于色声气味,若好若恶皆能分别,导引于身,趋好避恶,令身增胜。(三)生识,识,即分别之义。谓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而能生于分别之识及相应法,俱得增胜。(四)不共事,谓眼唯见色、耳唯闻声、鼻唯嗅香、舌唯尝味、身唯觉触,如是诸根各有所用,不相杂乱,于本根相应之法,自能增胜。[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

五根本 [佛学大词典]
指六大烦恼中之贪、嗔、痴、慢、疑等五大根本烦恼。天台宗将所有烦恼分成钝利两种,而称此五大烦恼为五钝使。[大日经疏卷二](参阅‘烦恼’5515 )
五根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endriya^n!i。五种根之义。(一)指眼、耳等五识所依之五种色根。又作五色根。即:眼根(梵caks!urindriya )、耳根(梵s/rotrendriya )、鼻根(梵ghra^n!endriya )、舌根(梵jihvendriya )、身根(梵ka^yendriya )五根。亦即司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五官及其机能。以此五者加上意根(心),则称为六根。五根除能摄取外界之对象外,并能引起心内五识之认识作用,因具有此等殊胜之作用,故称为‘根’。又五根系由物质而成立者,故又称五色根。数论派有五知根之说,其中身根又作皮根。就五根之体而论,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将五根分为扶尘根与胜义根二种。扶尘根,又作扶根。系由眼球、耳穴、鼻梁等血肉(肉团)所形成之根,本身无超胜对象之力,但可由胜义根从旁协助起识,即一般所谓之五官。胜义根则在肉体之内部,非肉眼所能见,但具有发识取境之作用。又胜义根与扶尘根虽共为‘极微’所成,然胜义根以殊胜之四大种所造之净色为体,为‘不可见有对’之实有法,由是萨婆多部主张五根系指胜义根,亦即现今吾人所谓之神经。然大众部等则以色、香、味、触四尘为五根之体,以肉团为性,别无净色,不能取境,此即是以扶尘根为五根之说。又依唯识大乘之说,护法等诸师别立现行之净色为五根;难陀等诸师则认为五根唯是种子,而非现行之净色。另就五根之次第而论,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三、俱舍论卷一、卷二等举出两说:(一) 五根之中,前四根皆取所造之色,故先举之;身根或取能造,或取所造,或二者俱取,即由于所取之境不定,故后举之。又前四根中,眼根、耳根能取远境,故先举之;鼻根、舌根取近境,故后举之。又取远境中,眼根之作用较耳根为远且速,故先举眼根而后举耳根。又取近境中,鼻根之作用较舌根为速且明,故先举鼻根而后举舌根。总此,而立五根之次第先后。(二)五根所依处(即扶尘根)之上下差别的次第如下:眼根之所依居于最上,耳、鼻、舌、身四根之所依则依次居于下方。又于此五根中,眼根、耳根唯取不至境,称为离中知;鼻根、舌根、身根三者唯取至境,称为合中知。离中知,谓眼根能见远处诸色,然于如眼中之药等则反不能观;耳亦能闻远处声响,然近逼耳根者则反不能闻。合中知,谓鼻、舌、身三根必与对象直接接触,即根与境必须没有间隔方能产生作用,若两者相离则无从作用。又鼻、舌、身三根唯取等量之境(根与对境等量),此即合中知之故;眼、耳二根则并取等量境与不等量境。眼、耳二根因取量之不定,故有时取小境,如见毛端、闻蚊声等;有时取等境,如见葡萄、闻琴声等;有时则取大境,如见大山、闻雷声等。此即离中知之故。五根之外,意根属于无色法,因无形状,故无法计量。据五事毗婆沙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等举出,五根各于四事有增上之作用,故称为根。四事指:(一)庄严身,(二)导养身,(三)生识等,(四)不共事。上述为‘根见家’之说。然俱舍论卷三举出‘识见家’之说,认为四事非为根之作用,而是识之增上。[品类足论卷一、异部宗轮论、成实论卷四、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阅‘五根有四事增上’1139)(二)指五无漏根。此五者对于降伏烦恼、引入圣道具有增上之作用,故称五根。为三十七道品中之第四科。即:(一)信根(梵s/raddhendriya ),信三宝、四谛等之道理者。(二)进根(梵vi^ryendriya ),又作精进根、勤根。勇猛修善法者。(三)念根(梵smr!ti^ndriya ),忆念正法者。(四)定根(梵sama^dhi^ndriya ),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五)慧根(梵prajn~endriya ),由定中观智所起,而了知如实之真理者。此五者皆为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称为五根。又‘根’有增上、出生等之义,上记五种能令人出生无漏圣道,故称为五根。另据大乘义章卷十六说明根之意义,即:此五种出生‘出世圣道’之力偏强,故称为根;又此五种有依次对治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无明烦恼等之作用,故称为根。此外,止观辅行传弘决(会本)卷七之一举出,修行之人虽善芽微发,然根犹未生,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此五法皆称为根。五根与三十七道品中第五科之五力同体,五力乃显示五根行破惑增上之力用。五力为利根者所修,五根则为钝根者所修。又五根摄入二十二根中,与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无漏根,同于无漏法上具有增上之作用。另据俱舍论卷二十五举出五根之次第如下:即于因果先起信心(信根),其次为果修因而起精进(进根),次由精进而念住所缘(念根),复由忆持念力而心便得定(定根),心得定则能知如实之理(慧根)。[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卷四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智度论卷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法界次第卷中](参阅‘三十七道品’506)
五时教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时。即于佛教经典之批判上,主张释尊四十五年之说法,乃从浅而入深,故将之分为五个阶段,称为五时教。我国对于经典之传译,并不依其发展之先后,而系以五时教判为准。五时教之分有如下数种:(一)涅槃宗之五时教。刘宋时代之慧观主张佛教有顿教与渐教二种,前者乃专以菩萨为对象,使其立刻成佛之教,如华严经。对于声闻、缘觉二乘之人,次第导入悟境所说之教,称为渐教,依所说之顺序,渐教之内容复分为:(一)三乘别教,又称有相教。即为三乘之人分别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之个别教,如阿含经。(二)三乘通教,又称无相教。即共通三乘之教,如般若经。(三)抑扬教,又称褒贬抑扬教。即赞扬菩萨,贬抑声闻之教,如维摩经、思益经等。(四)同归教,又称万善同归教。即开会三乘而归于一佛乘之教,如法华经。(五)常住教,又称双林常住教。即主张佛性常住之教,如涅槃经。此说为我国判教之嚆矢,流行于江南,刘虬、僧柔、智藏、法云等诸师均承袭此说,僧宗、宝亮等复以之配于涅槃经所说五味之譬喻,至天台智顗而集其大成。又北地慧光所立之四宗教判,亦以此五时教为其本据。[三论玄义卷上、大品经游意、法华经玄义卷十上、法华玄论卷三、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三十五、华严经疏卷一](二)南齐之刘虬亦主张佛教有顿教与渐教二种,而渐教复分为五时,即:(一)人天教,世间之教。(二)有相教,承认有差别事象存在之教,如阿含经等。(三)无相教,否定有差别事象存在之教,如般若经等。(四)同归教,如法华经等。(五)常住教,如涅槃经等。但出三藏记集卷九所载之无量义经序(刘虬作)中,唯列七阶,而未举五时。[大乘义章卷一、法华经玄义卷十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法华经玄赞卷一、华严经疏卷一](三)隋代智顗亦有五时之说。所立五时为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参阅‘五时八教’1132)(四)据唐代法宝之说,五时教应为:(一)小乘教,(二)般若教,(三)深密教,(四)法华教,(五)涅槃教。第二般若教以下,依次又称大乘教、三乘教、一乘教、佛性教。法宝五时之说,在其所著一乘佛性究竟论中详述之,然该书仅存卷三,缺教判章,故其内容不详。[俱舍论宝疏卷一、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
五根色 [佛学大词典]
五根之色。五根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及慧根。据大日经疏卷六载,若以五色配列五根,则分别为白、赤、黄、青、黑等色,称为五根色。又有以白、黄、赤、青、黑等顺序略异之五色为五根色者。
五海 [佛学大词典]
五种具德之海。(一)指如来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之五种义分。即:(一)一切诸世界海,(二)一切众生海,(三)法界业海,(四)一切众生欲乐诸根海,(五)一切三世诸佛海。依华严经探玄记卷三所说,第一为所依之义,第二为萌发或积聚之义,第三为轨用之义,第四为行别或性别之义,第五为觉圆之义。此五海中之每一海皆具足其余四者,以其深广无尽,具德难思,故称为海。华严经探玄记又分如下十门以分别之:义相、染净、理事、人法、因果、三世间、境智、依正、三宝、融摄。[旧华严经卷三、解深密经卷五、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显扬圣教论卷八、华严五教章卷三](二)将如来发心修行等之因果分为五种。即:(一)大慈悲心海,(二)大圆满因海,(三)一切众生海,(四)广大誓愿海,(五)大自在果海。如来之事业具有发心、修行、度生、誓愿及成果等五种,皆深广而无边,故喻为海。[释摩诃衍论卷六、卷七、释摩诃衍论疏卷下本]
五祖 [佛学大词典]
(一)即禅宗东土第五祖弘忍禅师。[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三、传法正宗记卷六](二)宋蕲州五祖山法演禅师。[续传灯录卷二十](三)净土五祖,昙鸾、道绰、善导、法照、少康五人。(四)莲社五祖,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赜五人。(五)华严五祖,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五人。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