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为唐代不空(705~774)所译之密教经典。又作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毗沙门随军护法真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书乃叙述毗沙门天诸种成就法、毗沙门天王之咒及画像法、根本印、吉祥天女印、赞等,并引用四天王经,列举其念诵法及解秽陀罗尼。又其中诸成就法一段与多闻天王陀罗尼仪轨为同本异译。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为唐代不空(705~774)所译之密教仪轨。又作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毗沙门随军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仪轨乃毗沙门天王与其孙那吒太子,为护持佛法、摄化恶人或起不善之心者而说,其内列举护持国界之自心暴恶真言,并叙述画像法及护摩仪则。卷末记载此法曾降伏五国五万军,故称随军护法。[秘密仪轨传授口决卷三]
北方七曜众 [佛学大词典]
即密教胎藏界现图曼荼罗外院北边之百药、爱财、多罗、贤钩、百、满者、阿湿毗你等七天,相当于二十八宿中之虚、危、室、奎、壁、娄、胃等七宿。然于宿曜经中,此七宿并不限于北方。[宿曜经卷下]
北斗护摩 [佛学大词典]
密教以北斗七星为本尊所修之护摩法。修法时所使用之五谷及乳木均须配上行者(或施主)所属之星,称为命谷、命木。例如子年贪狼星者之命木为桐,命谷为大豆、粟,丑亥年巨门星者之命木为槐、橙,命谷为粟、稗,卯酉年文曲星之命木为桑,命谷为大麦、黎等。备妥命木、命谷后,于炉中召请本尊,投进七叶花,成七荷叶座,复观其上有北斗七星。若于道场中央之护摩坛外,左右另设三小坛,共成七坛,其护摩坛与小坛皆悬北斗曼荼罗,并延请上腊六人坐镇小坛而行修法。此一修法,称为七坛北斗法,或大北斗法。北斗七星护摩法、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北斗七星念诵仪轨等诸书均谓,行此等修法,可获致长寿富贵之效。
北本涅槃经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即大般涅槃经。略称涅槃经。宣说佛身常在,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大乘思想。为与南本涅槃经区别,特称北本涅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参阅‘大般涅槃经’844)
北石窟寺 [佛学大词典]
又称寺沟石窟。与‘南石窟寺’对称。位于甘肃庆阳县西峰镇附近。在寺沟川(泾水)之蒲、茹二支流交会处之东岸,远眺窟龛,有如一庞大之蜂巢,气氛极为宁谧、庄严。据清乾隆六十年(1795)之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及镇原县志所引唐碑之记载,本窟为北魏永平二年(509)由泾川刺史奚康生所开建,后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凿窟造像而成。今存有窟龛近三百个,大小造像约二千余尊,及石刻、墨书题字与碑刻等;壁画较少,且多残缺。窟龛凿于黄砂岩之崖面上,分上、中、下三层,南北长百余公尺,最高处离地约十余公尺,其中编号第一六五,俗称‘佛洞’之大窟,为石窟群中之最大且保护最好者。此窟高十三点二公尺,宽二十一点七公尺,深十七点九公尺,内有七尊佛,其身高约八点一公尺;十胁侍菩萨之身高,由三公尺至四公尺不等;二交脚菩萨,高亦有五点八公尺;此外,尚有三头四臂天王、乘象普贤菩萨,及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该图为一大型之佛陀本生故事雕刻。门外两侧并雕有金刚力士和狮子。
北寺宋塔 [佛学大词典]
位于陕西蒲城县城北。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塔呈方形,共十三层,高三十八公尺,为多层密檐式之砖造建筑。塔身巍峨,与南寺唐塔遥相对峙,‘双塔夜影’为蒲城八景之一。今仅塔顶稍有损坏,其余十二层均仍完整。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