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息不涉众缘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出息,指呼出气息、呼气。呼气,本是向外之动作,然谓‘不涉众缘’,则因纵使向外呼气,然亦不迷于外在对境之事物;意味身处千姿万态之现象世界中,然任运自在不为所动。从容录第三则(大四八·二二九上):‘王问曰:“何不看经?”祖云:“贫道入息不居阴界,出息不涉众缘;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

出息不待入 [佛学大词典]
形容无常迅速之用语。出息,指呼气;入,指吸气。盖生死无常,呼气之际犹不能保证是否可安然至吸气。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三引大智度论谓(大四六·三七四上):‘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是名精进,善修无常。”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三中):‘经言出息不待入息,入息不待出息。’(参阅‘出入息’1551)
出家缘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东汉安世高译。又作出家因缘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旨在说明毁犯五戒之罪报,即:(一)杀生,若犯此罪,则有恒常痛苦、怨怨不息、思虑多恶、见者怖惧等十恶报。(二)偷盗,若犯此罪,则有恒为众疑、亲友恶逆等十恶报。(三)邪淫,若犯此罪,则有室家不和、危败躯身等十恶报。(四)妄语,若犯此罪,则有为人轻毁不起恭肃、虽言有实人不奉用等十恶报。(五)饮酒,若犯此罪,则有散尽财贿、恶名遐迩等三十五恶报。
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轨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元代拔合思巴(八思巴)集记。又作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旨在说明出家作法及受具足戒之作法。与义净译之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中之受具足戒作法相比较,则本书所举之作法较为殷重,且于四依法文及四重禁戒之戒文增加甚多。此外,本书卷末附有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习学略法。
出格见解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格,指一定之标准。出格,又作越格,谓超出标准,乃超群之意。故禅林每谓超越一般凡常之见解为‘出格见解’。又‘出格玄谈’则指超越凡俗观点的深奥道理,即佛法之宗旨。若形容诸佛祖师等了达悟境者之言谈,则称‘出格词’。
出班烧香 [佛学大词典]
又作出班上香。禅宗寺院,于供养诸佛或祖师之大法会中,依准出班之仪式,行至诸佛祖师之图像前上香,用表虔诚礼敬之意。出班,即出于两班之行列。通常上香之后,即合掌归位。
出草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为‘入草’、‘落草’之对称。草,比喻世间、俗众。超出世俗,称为出草。宣说超出世俗之宗旨奥义,或提示佛法第一义,即称为出草谈。云门禅师语录卷中(大四七·五五四上):‘师一日云:“古来老宿皆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随语识人。若是出草之谈,即不与么!”’禅林又有‘出草入草’一语,即向上把住之玄谈,称为出草,乃属佛法之究竟义;向下放行之接化方法,称为入草,乃属佛法之方便法。[碧岩录第三十四则]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