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想观 [佛学大词典]

又作日轮观、日想、日观。为观无量寿经中十六观之第一观。行此观法时,于落日之际,正坐向西,谛观彼落日,内心坚住不移,极乐净土之方位即朗然可知。又观日轮之光明,而想极乐净土之光相等。[观经定善义、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本](参阅‘十六观’396)

日奥 [佛学大词典]
(1565~1630)日本日莲宗不受不施派之祖。京都人。字教英。号佛性院、安国房。师事妙觉寺日典,并嗣该寺第二十一世之法灯。立不受不施之义,以不应丰臣秀吉于京都大佛殿妙法院修千僧供养会之召请,而隐退丹波小泉。复拒绝德川家康之大阪城千僧会,遂被流放至对马。获赦后住于妙觉寺。宽永七年入寂,享年六十六。着宗义制法论三卷、守护正义论、禁断谤施论各一卷等。
日黄总簿 [佛学大词典]
指禅林中,常住日常所用之总簿。日,日常之意;黄,指黄檗,芸香科之植物,可作药用及染料。为避蠹虫,故将总簿染以黄檗,称为日黄总簿。禅林象器笺第二十三类簿券门:‘旧说曰:“常住总簿,黄檗染成纸,避蠹灾,故言黄簿也。”’[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副寺]
日隆 [佛学大词典]
(1384~1464)日本日莲宗本门法华宗祖。初名日立。号精进院、桂林房。越中(富山县)人。学于京都妙本寺日霁。日霁殁后,与嗣法之月明宗义互异,遂游历诸国。后于京都创建本应寺(其后称本能寺),宣扬八品派(尼崎派)。宽正五年示寂,享年八十一。著书极多,几达三千帖。与当世日莲宗僧日朝并称一代之学者。
日照 [佛学大词典]
(613~687)唐代僧。梵名Diva^kara ,音译地婆诃罗。中印度人。广通三藏,兼善五明。高宗仪凤(676~678)初年至唐,介绍印度中观派之新学说,就鸠摩罗什以来之三论而言,称新三论。至武后垂拱年间,共译出华严经入法界品、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大乘显识经等十八部,三十四卷。垂拱三年十二月于东太原寺入寂,享年七十五。[华严经传记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九]
日照四洲 [佛学大词典]
据起世因本经卷一载,劫初世间黑暗时,忽然出生日月及诸星宿,遂有昼夜年岁时节。日从东方出,绕须弥山半腹而行,照于四洲,遂有昼夜之不同。四洲指:东弗婆提(胜身)、南阎浮提(胜金洲、赡部洲)、西瞿耶尼(牛货)、北郁单越(胜处、俱卢洲)。法苑珠林卷四将日照四洲、昼夜不同之情形列举四种,即:(一)南阎浮提日正中时,东洲日则始没,西洲日则初出,北洲正当半夜。(二)西瞿耶尼日正中时,南洲日则始没,北洲日则初出,东洲正当半夜。(三)东弗婆提日正中时,北洲日则始没,南洲日则初出,西洲正当半夜。(四)北郁单越日正中时,西洲日则始没,东洲日则初出,南洲正当半夜。
日种 [佛学大词典]
梵名Su^ryavam!s/a 。释尊俗家五姓之一。释尊之祖称甘蔗王,相传其未经胎藏,乃由日照而生,故称日种。[大日经疏卷十六、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七](参阅‘甘蔗王’2051、‘瞿昙’6580)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