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黑山 [佛学大词典]

由印度毗舍离城北方至喜马拉雅山脉中香醉山(梵Gandha-ma^dana )间,有七座黑山。其名称依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南剡浮提品所载,为小黑山、大黑山、多牦牛山、日光山、银山、香水山、金边山。若人登金边山顶,转面向北,耸身远望,唯见黑暗。又据俱舍论卷十一所载可知,喜马拉雅山脉诸山,山顶常戴白雪,故称雪山;以南之诸山山顶无覆雪,草木丛茂,其色黑故,称为黑山。[法苑珠林卷二]

七阶佛名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作七阶佛名经、礼忏、礼忏文、礼佛忏悔文、六时发愿法。隋代三阶教之祖信行(540~594)撰,记述三阶教之礼忏法。目前有大英博物馆史坦因第五十九号、第二三六号、第一三○六号等数种敦煌写本,而各版本之内容、顺序等,皆略有出入。经录中之‘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佛名’一书,亦即本书之别名,为一卷三十纸或一卷三十一纸之广本,及一卷六纸之略本。或谓广本即系本书之原本。此外,有一种敦煌写本之后记中,附有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之年号。
七番共解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释五重玄义之七法。天台宗立名、体、宗、用、教等五重,以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等七法,分别加以解释。(一)标章,即标名。(二)引证,引经文为证据。(三)生起,明其次第。(四)开合,分别种种之开合。(五)料简,设问答而料简。(六)观心,实际即观心。(七)会异,会释其异点。法华玄义卷一(大三三·六八二上):‘标章令易忆持,起念心故;引证据佛语,起信心故;生起使不杂乱,起定心故;开合、料简、会异等,起慧心故;观心即闻即行,起精进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脱门。’
七无记 [佛学大词典]
小乘分别无记法为有覆、无覆二种,其中无覆无记又分异熟、威仪、工巧、通过、自性、胜义等六种,与有覆无记合称七无记。(参阅‘三性’563)
七塔寺志 [佛学大词典]
凡八卷。民国陈寥士撰。收在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七塔寺位于浙江鄞县甬江之东、南海之北,与阿育王、天童并峙,号四明名蓝。寺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迄今已有千余载。明洪武年间,因普陀山前寺悬于海边,乃徙建于本寺余地,改称补陀寺,故当地尚有本寺即‘南海普陀’之说,世因称曰‘小补陀’。清康熙间重加修葺,建七浮图,‘七塔寺’名始于此。民国以来,传戒讲经,设藏经楼,立佛学院,大振临济宗风。寺志草创,纲目有八:图记、金石、沿革、建置、僧谱、法要、产业、艺文。
七灭诤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pta^dhikaran!a-s/amatha^h!。即为裁断僧尼之诤论所设之七种法。又作七灭诤法、七止诤法。即:(一)现前毗尼(梵sam!mukha -vinaya ),又作面前止诤律。使起诤之双方对决于现前,或于现前引证三藏之教法而决之,或于现前引证戒律之制条而决之。(二)忆念毗尼(梵smr!ti -vinaya ),又作忆止诤律。即诤议罪过之有无时,质犯人记忆之有无,若无记忆则免之;但仅限平生为善,以善知识为友者。 (三)不痴毗尼(梵amu^d!ha -vinaya ),又作不痴止诤律。犯戒之人若精神异常,待其冶愈,羯磨而令悔其罪。(四)自言毗尼(梵pratijn~a^ -ka^raka ),又作自发露止诤律。比丘犯罪时,令其自白,始治其罪。(五)觅罪相毗尼(梵tat -svabha^vais!i^ya ),又作本言治毗尼、居止诤律。犯人不吐实,陈述矛盾时,举示其罪状,尽形寿令持八法,不得度人或受人依止等。(六)多人觅罪相毗尼(梵yad -bhu^yasiki^ya ),又作多觅毗尼、展转止诤律。互相诤议而不易裁决时,集有德之僧,依多数而决是非。(七)如草覆地毗尼(梵tr!n!a-prasta^raka ),又作草伏地、如弃粪扫止诤律。斗讼者互悟其非,如草之伏地,共至心发露,相道歉而忏悔。[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四分僧戒本、四分律卷四十七、摩诃僧祇律卷四十、十诵律卷五十三、五分律卷二十三](参阅‘四诤’1834)
七圣 [佛学大词典]
乃指见道、修道、无学道之七种圣者。又作七圣人、七圣者、七士夫、七丈夫。诸论所载各异,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一)随信行,禀性多信,得遇如来或佛弟子宣说正法,教授教诫,依此修加行,而入见道。(二)随法行,禀性多思惟,自依正法修加行,以入见道。(三)信解,随信行之人入修道位(十六心)。(四)见至,随法行之人入修道位。(五)身证,虽未以慧尽诸漏,身已证八解脱。(六)慧解脱,身虽未证八解脱,以慧永尽诸漏。(七)俱解脱,身已证八解脱,亦以慧永尽诸漏;即于烦恼障、解脱障俱得解脱。[中阿含卷五十一阿湿贝经、异集门足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十四]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