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品 [佛学大词典]

指经中叙述功德之篇章。例如法华经有分别功德品、随喜功德品、法师功德品等三品,六十华严有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佛小相光明功德品等二品,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有如来无过功德品、信功德品等二品。

功德直 [佛学大词典]
梵名Gunabharman 。音译作求那跋摩。刘宋时之译经家。西域人。刘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游荆州,寓止禅房寺。时因沙门玄畅之请,乃译出菩萨念佛三昧经六卷、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一卷,义词婉密。后游成都,栖止于大石寺(即阿育王塔),遂手作金刚密迹等十六神像。又居荆州数年,后不知所终。[出三藏记集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五、贞元释教录卷八、翻译名义集卷一]
功德使 [佛学大词典]
为管理天下僧尼、道士女冠之官职名称。自唐至元各代情形如次:(一)唐代之功德使:据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宗正寺崇玄署条所载,唐初,天下僧尼、道士女冠,皆隶属鸿胪寺。贞元四年(788),罢崇玄馆、大学士,后复置左右街大功德使、东都功德使、修功德使,总管僧尼之籍。元和二年(807),以道士女冠隶属左右街功德使。会昌二年(842),以僧尼隶属主客太清宫,置玄元馆,亦有学士。至会昌六年废除,僧尼复隶属两街功德使。据此,得知统辖僧尼机构之变迁,以及功德使之种种类别。(二)五代功德使:后梁时,僧尼、道士女冠归属祠部管辖。后唐制度不明。后晋有杨光远任天下功德使。广顺三年(953),后周世宗未即帝位时,被封为晋王,任开封尹兼功德使。(三)宋代功德使:依大宋僧史略卷中之记载可知,管辖佛道二教,属于功德使与祠部。宋代功德使无宦官,由开封尹领功德使,令左右街僧录司分掌事务。元丰年间改制,僧道由开封府移交鸿胪寺管辖,而废除功德使。(四)元代功德使: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设置功德使司,管理国家修功德之事业。其后间有中断,但大约文宗时代仍存续之。[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卷二四○、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五代史卷一一四世宗纪、元史卷十一、卷二十六、唐中期以来の长安の功德使(冢本善隆,东方学报京都四)、宋代の佛教诸制度(高雄义坚,中国佛教史论)]
功德池 [佛学大词典]
指极乐世界中盈注八功德水之池。据无量寿经卷上载,弥陀净土内有八功德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八功德水,即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其所具之八种功德为: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横深浅,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参阅‘八功德水’279)
功德院流 [佛学大词典]
又称功德流。日本台密十三流之一。快雅为其开祖。快雅本为三昧流之祖良祐之第四代法孙,后自创立功德院流一派,以今比睿山东塔西谷之功德院为旧址。然其所传教法内容,今已不详。[密门杂抄]
功德汤 [佛学大词典]
指浴佛所用之汤水。佛祖统纪卷三十三,举有浴佛偈(大四九·三一八中):‘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释氏要览卷上]
功德无量 [佛学大词典]
功德,功能福德之意,亦指行善所获之果报。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俗谓‘功德无量’,系引用佛教中‘功德’二字,用以表示一个人之立功行善,予人诸多恩惠德泽。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