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会 [佛学大词典]

(一)指金刚界之九会曼陀罗。(参阅‘金刚界曼荼罗’3547)(二)九会说,乃指佛陀说华严经之会座而言。新译华严经谓共七处九会;但旧译华严则谓有七处八会。

九想 [佛学大词典]
又作九相、九想门、九想观。即对人尸体之丑恶形相,作九种观想。为不净观之一种,行之可断除我人对肉体之执着与情执。九想为:(一)青瘀想(梵vini^laka -sam!jn~a^ ),又作想相坏、青想。观想风吹日晒,死尸变黄赤色,复又发黑青。 (二)脓烂想(梵vipu^yaka -sam!jn~a^ ),又作想相烂、绛汁想。观想死尸皮肉糜烂,自九孔出脓生虫。(三)虫啖想(梵vipad!umaka -sam!jn~a^ ),又作想相虫啖、食不消想。观想蛆虫、鸟兽之食尸。(四)膨胀想(梵vya^dhma^taka -sam!jn~a^ ),又作想相青勃。观想死尸之膨胀。(五)血涂想(梵vilohitaka -sam!jn~a^ ),又作想相红腐、脓血想。观想死尸之脓血溢涂。(六)坏烂想(梵vikha^ditaka -sam!jn~a^ ),又作想相虫食。观想皮肉之破裂、腐烂。(七)败坏想(梵viks!iptaka -sam!jn~a^ ),又作想相解散。观想皮肉烂尽,仅存筋骨,七零八落。(八)烧想(梵vidagdhaka -sam!jn~a^ ),又作想相火烧。观想死尸烧为灰烬。(九)骨想(梵asthi -sam!jn~a^ ),又作想相生、枯骨想。观想死尸成为一堆散乱之白骨。以上九种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如将九想绘之于图,称为九想图。南传佛教清净道论说四十业处中,列有十种肉体之不净观,即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等十不净。[杂阿含卷二十七、观佛三昧海经卷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卷四十四、大乘义章卷十三]
九华山 [佛学大词典]
位于安徽青阳县西南,占地一百余平方公里,原名九子山,与山西五台、四川峨嵋、浙江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有九十九峰,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九峰最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一三四二公尺。九华山原名九子山,系因九子峰而得名。此峰顶有九小峰,状如婴儿,回环向背,团聚而戏,故名九子。唐代李白至此,以九峰耸立如莲华,更名为九华山。九华山峰峦奇丽,高出云表,李白题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唐代刘禹锡赞其‘奇峰一见惊魂魄’,宋代王安石誉之为‘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山光水色独特别致,遍布名胜古迹。昔日有骚人墨客来此游,作诗描述此处风光云:‘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其山川之秀,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此山最早开发于东晋隆安五年(401),杯度在此创建化城寺。据宋高僧传卷二十池洲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记载,地藏为新罗国王金氏之一族人,名金乔觉,喜欢九华山之幽翠,得山神之助,栖止于山。至德(756~757)初年,诸葛节来此,见地藏修苦行,遂构建禅宇。建中(780~783)初年,张公严闻地藏高风,移旧额,并上章奏请建寺。贞元十九年(803)地藏示寂于此,此金氏地藏被认为系地藏菩萨之应化,并广被尊崇。自是九华山乃被认为系地藏菩萨显圣度众之道场、地藏信仰之中心,同时大规模建筑寺宇,历经宋、元、明、清而日益兴盛。鼎盛时期,佛寺达三百余座,僧众四千余人,香烟缭绕,经年不绝,故有‘佛国仙城’之誉。现尚存化城寺、九子寺、跃身宝殿、慧居寺等七十八座古刹,佛像一千五百余尊,藏有明神宗万历年间所颁之圣旨、藏经及其他玉印、法器等文物一千三百余件。百岁宫中供有‘应身菩萨’无瑕禅师之肉身坐像。九子寺,建筑宏伟,寺左有七布泉,音如钟鼓不绝,寺右有垂云涧,声如环佩合鸣,素称‘九子听泉’。无相寺系唐开元初年王季友之故宅,后改建为寺,北宋治平年间赐‘无相寺’之匾额。上禅堂,原名景德堂,清康熙年间玉琳国师弟子宗衍扩建,始易今名。旁有金沙泉,深不盈瓯,四时不竭,泉岩上‘金沙泉’石刻,传为李白所书。泉边有一金钱树,为九华山三宝之一,传为李白酤酒钱所化而成。跃(肉)身宝殿,位于神光岭,俗称肉身塔,木质,七级,高十八公尺,每层佛龛八座,供奉金色地藏像,塔两侧有十王立像供侍。据安徽通志载,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地藏)卓锡九华,居于南台(今神光岭),唐贞元十年,九十九岁示寂,兜罗手软,金锁骨鸣,颜面如生,佛徒信为地藏菩萨化身,乃建塔纪念。明神宗赐名‘护国肉身宝塔’,今存者,乃清同治年间重建。[九华日录(周天度,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卷四)、九华山志(民国二十七年重修)、民国二十四年募建九华山幽冥钟第一期报告、支那文化史迹解说卷十、K.L. Reichelt: Truth and Tradition in Chinese Buddhism]
九结 [佛学大词典]
九种结缚。即九种结缚众生令不得出离生死之烦恼。为:(一)爱,(二)恚,(三)慢,(四)无明,(五)见,(六)取,(七)疑,(八)嫉,(九)悭。即六随眠之根本烦恼加以取、嫉、悭三者,以系缚之义强,故特称为结。然五见中,唯立身、边、邪为见结;及四取中,仅立见、戒二取为取结。此有二义,即:(一)三见、二取之体皆为十八事,即由物等故称结。(二)三见为所取,二取为能取,所取、能取虽异,由共取之义故称结。又十缠中,仅立嫉、悭为结,其理有七,即:(一)皆自力现行故。 (二)嫉为贱之因,悭为贫之因。(三)嫉与忧相应,遍显戚之随惑;悭与喜相应,遍显欢之随惑。(四)出家于教法,在家于财宝,皆由此二者恼乱。(五)帝释天有甘露味,悭味嫉色;阿修罗有女色,悭色嫉味;由之互兴斗诤。(六)此二者能恼乱人天二趣。 (七)恼乱自他故。又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以百事为九结之自性。[成实论卷十、俱舍论卷二十一](参阅‘结’5179)
九会一印 [佛学大词典]
此乃显示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与其中一印会关系之语。一印会即是将九会诸尊,全部摄入大日如来一智拳印之法门,其他八会则系开大日如来之功德而立。
九会尊数略颂 [佛学大词典]
为方便记忆金刚界九会曼荼罗尊数所作之颂。其颂文为: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别九会诸尊位,佛体一千三十六,菩萨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执金四,外金刚部百二十,总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刚现图尊,圆融相即一法界。此颂所示尊数如左:[曼荼罗私钞]
九业 [佛学大词典]
即欲界、色界各有作业、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三种,无色界亦有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无漏业三种,总计九种业。作业,即身、口所造之业,新译为表业;无作业,乃依作业而生之功能,新译为无表业;非作非无作业,指意业;无漏业,即无漏之身、口、意业。九业若以三性(善、恶、无记)分别,则欲界之作业、非作非无作业通三性,色界之作业、非作非无作业通善、无记,欲界之无作业通善、恶,色界之无作业唯善;无色界之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与色界同,无漏业唯善。[成实论卷八之九业品、大乘义章卷七]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