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住地惑 [佛学大词典]

五种住地之惑。又作五住地烦恼。即见、思、无明之烦恼有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等五种区别,称为五住地惑。出于胜鬘经。此五种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又能生烦恼,故称住地。大乘义章卷五本释之:(一)见一处住地,即身见等三界之见惑,入见道时,并断于一处。(二)欲爱住地,即欲界烦恼中,除见、无明,而着于外之五欲(色、声、香、味、触)之烦恼。(三)色爱住地,即色界之烦恼中,除见、无明,舍外之五欲而着于一己色身之烦恼。(四)有爱住地,即无色界之烦恼中,除见、无明,舍离色贪而爱着己身之烦恼。(五)无明住地,即三界一切之无明。无明为痴闇之心,其体无慧明,是为一切烦恼之根本。 五住地惑中,唯识家主张前四种住地惑为烦恼障之种子,后一种为所知障之种子。天台宗则以见一处住地为见惑,第二、三、四为三界之思惑,总称为界内见思之惑,二乘人断之而出三界。第五之无明住地即界外之惑,就此立四十二品之别,经四十二位断尽之,离二种生死,得证大涅槃。[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成唯识论卷八、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胜鬘经述记卷下、法华经玄义卷五上、法华文句记卷二下、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末]

五位无心 [佛学大词典]
无分别识心生起,称为无心位,亦即诸转识不现起之时。此系法相宗针对第六意识暂时间断之时所立之五种无心之位。此五种无心位即:无想天(梵a^sam!jn~ika )、无想定(梵asam!jn~i -sama^patti )、灭尽定(梵nirodha -sama^patti )、极重睡眠(梵acittaka )、极重闷绝(梵mu^rccha^ )。即:(一)无想天,于色界之第四禅天共有八天,其中第三天(广果天)之别处即为无想天。若于生前修无想定者,可藉厌离‘粗想’之力而生于此天。一旦生于此天中,则除初生之时与命终之时暂时有想之外,其余中间之五百大劫,其不恒行之六识及心所皆断绝不起,无心无想,受无心之果报。(二)无想定,为生于无想天之因,乃异生凡夫(外道或凡夫)为生于无想天而修习之无心三昧。于色界之第三禅天共有三天,其中最后一天为遍净天。若已伏灭遍净天之贪,而未伏灭第四禅天以上之染污时,生起出离想之作意(即厌离低下之土而欣想彼天之果)而入此定,其时,不恒行之心及心所悉皆断灭,即第六识心王、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等,共二十二法全部断灭。(三)灭尽定,唯有圣者能得,系一种无漏之无心定。圣者修定时,生起以止息想作意而入此定。其时,不仅断灭不恒行之六识,且恒行染污之七识及与之相应之五遍行、别境之慧、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与八随烦恼等,共十九法全部断灭。以七日为极限。(四)极重睡眠,是因极度疲乏之缘所引起。众生睡眠之时,眼耳鼻舌等六识昏昧,不能见闻觉知,故亦属无心之位。(五)极重闷绝,系因风热等之缘所引起。众生惊倒闷绝之时,六识昏昧,见闻觉知一时顿息。又于此极重睡眠、极重闷绝二位中,六识皆不c 行。气绝时亦无意识,属闷绝之最极,故应摄入极重闷绝。要言之,处此五位,六识及其相应之心所皆不现行,故称无心。此外,五位之中,异生凡夫有四,即除灭尽定以外之四者。圣者仅有三,即灭尽定、睡眠及闷绝;其中,如来及自在菩萨无睡眠及闷绝,故仅有灭尽定一者。另于瑜伽师地论卷十三亦举出六位无心说,即于此五位加上‘无余依涅槃界’。[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三、瑜伽师地论释、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本、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
五位百法 [佛学大词典]
诸法的分类之一。俱舍宗立五位七十五法之说,而唯识(法相宗)则将一切法分类为五位百法。此百种事象并无实体,仅为分位而假立者。在百法中,心最殊胜,虽无物质对象,然由心而有变化对象之情形。心王中,除六识外,另有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唯识之特色,即就百法彼此间之组合与关系,说明心之活动与现象,具体把握精神现象之多样性与复杂性,且以分析之方法说明而加以理解,此即佛教对于心理之研究。所谓百法,即:(一)心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加上末那识、阿赖耶识,共计八种。(二)心所有法(心所),凡五十一种,概分为:(1)遍行(无善恶之性格而普遍现起于各场合之心),有作意、触、受、想、思等五种。(2)别境(有特定对象所引起之心),有欲、胜解、念、定、慧等五种。(3)不定(由共同所起之心以分善恶,然其自体则无一定之性格),有悔、睡眠、寻、伺等四种。(4)善(即善心所),有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种。(5)根本烦恼,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6)随烦恼(上述烦恼与事相违时所应现而较轻之烦恼),有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二十种。(三)色(可变化,且有一定之空间,而与其他之物不能相容者),有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与色、声、香、味、触等五对境,及意识对象之法处所摄色者,凡十一种。(四)心不相应法(不存于以上所述各法之中),有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等二十四种。(五)无为法(不假造作之法),有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灭、想受灭、真如等六种。上记五类百法中除无为法外,其余四类均属有为法。其分类系根据大乘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等所立者,而与诸论之说略异。例如瑜伽师地论卷一,于五十一种心所有法之外,另加邪欲、邪胜解二者。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于六种烦恼外,别立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等五种恶见。显扬圣教论卷一,于十一种色法外,另加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大乘五蕴论,于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中,仅列前十四项,流转、定异等后十项则不举。[成唯识论卷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五位七十五法 [佛学大词典]
为俱舍宗对一切法之分类。一切事象可分七十五种类别,概分之为五大类。此七十五种类别与种种形象相应,即以心为主体,由相对关系之立场而说明一切现象与超现象。即:(一)色法(指一切物质),即眼、耳、鼻、舌、身等感觉作用及其所对应之色、声、香、味、触,与不能表示其实体之无表色,凡十一种。(二)心法(心的作用之主体)一种,即六识心王。(三)心所有法(略称心所,即心之作用)凡四十六种,概分为:(1)大地法(与一切心相应之作用),有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等十种。(2)大善地法(仅与一切善心相应之心所),有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等十种。(3)大烦恼地法(与一切不善心,及虽非恶非善,却有碍于道的心相应之心所),有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等六种。(4)大不善地法(与一切不善心相应之心所)有无惭、无愧等两种。(5)小烦恼地法(与无明相应,而不能同时升起两种以上之心所),有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种。(6)不定地法(不定相应,即上述各心所之外者),有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等八种。(四)心不相应行法(非色法,亦非心、心所之存在),有得、非得、众同分、无想、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名身、句身、文身等十四种。(五)无为法(本身既无生灭之变化,亦不因任何作用而升起生灭变化),有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三种。其中,心所有法之分类与数目,与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卷十一等所列举者稍异。又七十五法若就色、非色分别,色法十一种为色,余六十四法是非色;若就有对、无对分别,五根与五境为有对,余六十五法是无对;若就有为、无为分别,前七十二法为有为,后三种是无为;若就相应、不相应分别,心与心所法等四十七种为相应,余二十八种是不相应;若就四大种所造、非所造分别,眼等五根、色、声、香、味及无表为所造,触通所造、非所造,余六十四法是非所造。若就谛、非谛分别,七十三法是谛,虚空与非择灭为非谛。[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卷七十五、入阿毗达磨论卷上、维摩经疏庵罗记卷十八、俱舍论光记卷四、俱舍论法宗原](参阅‘七十五法’88)
五佛 [佛学大词典]
即五尊佛。又作五智佛、五智如来、五禅定佛。有金刚界与胎藏界之别。 (一)金刚界五佛,即毗庐遮那(梵Vairocana )、阿■(梵Aks!obhya )、宝生(梵Ratna -sam!bhava )、阿弥陀(梵Amita^bha )、不空成就(梵Amogha -siddhi )。居于金刚界曼荼罗中央之五解脱轮。其中,大日如来位于中央,身呈白色,住智拳印。阿■如来位于东方,身呈黄金色,左手握拳,安于胁部,右手下垂触地。宝生如来位于南方,身呈金色,左手握拳,置于脐部,右手向外结施愿印。阿弥陀如来位于西方,身呈金色,住三摩地印。不空成就如来位于北方,身呈金色,左手握拳当脐,右手舒五指当胸。五佛之种子依次为徤(vam!)、傆(hu^m!)、痜(tra^h!)、逳(hri^h!)、奥(ah!)。(二)胎藏界五佛,谓大日、宝幢、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即胎藏曼荼罗中台八叶中之五佛。其中,大日如来位于中央,身呈黄金色,住法界定印。宝幢如来位于东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于胁部,右手作触地印。开敷华王如来位于南方,身呈黄金色,住离垢三昧。无量寿如来位于西方,身亦呈黄金色,住弥陀定印。天鼓雷音如来位于北方,身呈赤金色,为入定之相。五佛之种子依次为畲(a^h!)、豙(a)、傓(a^)、蛊(am!)、奥(ah!)。盖金刚界为果曼荼罗,表智;胎藏界为因曼荼罗,表理,故五佛之种子与色相等虽不同,其体则无异。其中,大日与阿弥陀在胎金两界中之名称相同,而胎藏界之宝幢、开敷华王、天鼓雷音等,依次即为金刚界之阿■、宝生与不空成就。此五佛为法界体性智等之五智所成,故称为五智佛、五智如来。又五佛配于五大、五方等,此有二传,其中,不空三藏依本有门胎藏之义,以中因为宗之故,顺世间五行之配列,以空大配东方阿■,火大配南方宝生,风大配西方阿弥陀,水大配北方不空成就,地大配中央大日。善无畏三藏则依修生金刚界之义,以东因为宗之故,以地大配东方阿■,火大配南方宝生,水大配西方阿弥陀,风大配北方不空成就,而以空大配中央之大日。然此二义原系两部之宗义,故互相通用而不偏废。又西藏所传之五佛,称为五禅定佛,住于净土而化现人身佛之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牟尼、弥勒等五佛,以化度众生。又出生普贤、金刚手、宝手、莲华手、及一切手等五法子禅定菩萨,于人身佛入灭后当担起度生济世之事。[大日经卷一、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一、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法门、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一、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二]
五佛子 [佛学大词典]
(一)佛陀最初度化之五比丘。据中本起经卷上所载,五比丘依次为拘邻、拔提、摩男拘利、十力迦叶、頞陛。(参阅‘五比丘’1071)(二)指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辟支佛乘之圣者。[大藏法数卷三十一]
五佛五身 [佛学大词典]
密教五佛及其所配之五身。(一)大日如来,为常住三世净妙法身。(二)阿■如来,为金刚坚固自性身。(三)宝生如来,为福德庄严圣身。(四)阿弥陀如来,为受用智慧身。(五)不空成就如来,为变化身。[金刚界礼忏]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