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 [佛学大词典]

以木头比喻犯戒之人。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九上):‘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或喻指丝毫不知融通者。

木雕 [佛学大词典]
指木雕佛像。制作佛像之木材,以旃檀类最为贵重,次为樟、橡等坚木。桧木亦为难得之良材,不易腐坏,故后世每多用之;其次则为楠、杉等。木雕佛像,印度自古即盛行之。我国之木雕以东晋戴逵于会稽山阴灵宝寺所雕之木像为最早,日本则以吉野比曾寺之三尊木像为木雕之始。木雕像之造法有二,一为一木造,一为寄木造。前者系以单一之材雕刻之,然因材量之限制,所造之像每每线条硬直,缺乏变化;后者则配合所造之像,而以数材接合之,故线条活泼,形态生动,多存雕木造像之旨趣。[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洛阳誓愿寺缘起]
木鹿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西藏拉萨大昭寺之北,小昭寺之东。宏敞壮丽,楼高四层,经殿佛像极严整,为藏僧习经之所。寺西有经园,刊布三藏经文颁行各地。
木鱼 [佛学大词典]
古称鱼鼓、鱼板。指鱼形木制之法器,中凿空洞,扣之作声。原系寺院内为召集大众而击鸣之物。今日诵经时所用之木鱼,为二首一身之龙,龙头相向,共衔一珠,作成团圆形。而集合大众时所用者,称之为鱼梆(饭梆、梆),系作成长鱼形,平常悬挂于食堂、库里之长廊,饭食时敲打之。作鱼形系缘于晋人张华作桐鱼攻石鼓之典故,或说鱼昼夜张目,故木雕其形敲击,以警醒修行者之懈怠心。后世并有改鱼为龙者,此由鱼化龙之说,以表从凡夫成为圣者之意。[禅林象器笺呗器门、增修教苑清规卷下法器门木鱼条]
木曜 [佛学大词典]
梵名Br!haspati 。七曜之一。九曜之一。又称岁星、摄提。在密教中,位于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北斗曼荼罗中,住于内院东方。胎藏图像及胎藏旧图样中,则住于金刚部院西方。其胎藏现图曼荼罗之形像,右掌上仰,屈中指、无名指,而与拇指相捻,左手握拳当腰,交脚而坐。胎藏旧图样之右掌上仰,左手持杖,杖头有半月,跏坐圆座。又依梵天火罗九曜所载,木曜为站立之老人形,戴猪头冠,左手持树枝。三昧耶形为瓶口星,种子为萕(br!)字。[宿曜经、大日经疏卷四]
木兰色 [佛学大词典]
即赤黑色。系比丘染制袈裟所用三种如法色之一。印度人称为乾陀(赤多黑少)色。据摩诃僧祇律卷十八载,木兰色与青、黑两色合称三种坏色。于生铁上研磨呵梨勒、卑醯勒、阿摩勒等果,取其汁作‘点净’,则成木兰色。又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一谓,木兰树之皮似桂,稍有香气,其色赤黑而鲜明。木兰色即取自木兰树之皮作成,若以之染制法衣,则称木兰衣。至后世,持律者多着木兰色之袈裟,故又称律衣。[四分律卷十六、十诵律卷十五、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九、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五分律卷九、本草纲目卷三十七]
木栾子 [佛学大词典]
木栾树之子。为木患子之一种,可制数珠。[续高僧传卷二十](参阅‘木患子’1471)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