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弟子 [佛学大词典]

即十名弟子。又称十大弟子。密宗行灌顶等仪式作法时,须有十名(或谓数人)年少之沙弥手持法具等,随于导师大阿阇梨之后,此十人即十弟子。或谓此系比拟于释尊之十大弟子者。

十妙生起次第 [佛学大词典]
指迹门十妙、本门十妙生起之顺序关系。(一)迹门十妙生起之次第:(1)以境妙为首,乃因实相之境体,非佛、天、人所作,本来自尔,为诸佛所师之处。(2)智妙之体为能观之智,然迷于实相之理境者遂起惑,解理者即以此生智,故次于境妙。(3)智为行之本,由智目起行足,故行妙为第三。(4)位妙之体为智行之德相,乘住于三法而登诸位。(5)三法妙为位妙之所乘所住,故次于位妙。(6)住三法已,寂而常照十界之机,若有机感必能相应,故列感应妙为第六。(7)随机宜先以身业现神通,以对机令生警觉,此为神通妙之体。(8)若堪受道,佛即以口业开导之,故说法妙次之。 (9)受教若入道,则为法之眷属,故眷属妙为第九。(10)利益妙列为最后,系因眷属若如实修行,皆拔死生之根元,开佛知见,得大利益。(二)本门十妙生起之次第:(1)先由因行而至佛果。(2)佛果成,故有国土。(3)极果居国土,有照机。(4)若机动,则施化;施化则有神通。(5)以神通骇动机已。(6)次为说法。 (7)说法所被之机即成眷属。(8)眷属已度,则缘尽入涅槃。(9)涅槃故论寿命长短。(10)长短寿命所作利益,乃至佛灭度后有正、像等利益。[法华玄义卷二上至卷七下](参阅‘十不二门’374、‘十妙’436)
十妙 [佛学大词典]
乃指十种超胜之不可思议而言。智顗解释‘妙法莲华经’(法华经)经题中最初之‘妙’字,谓之包含十义,而分别说迹门十妙、本门十妙、观心十妙。此说见于法华玄义卷二上、卷七上等。迹门之十妙属于法华经前半十四品,系基于方便品的诸法实相之意,而谓藏、通、别之三教与菩萨等之九界为权(方便之法)。与圆教、佛界等之实相对比,权是粗、实是妙(超殊胜)。若自开除执权之心,以表显实相之意义而言,则权即实、实即权。法华一乘圆教是权实共妙之绝待妙;法华之妙与法华以前诸经之粗相较,为相待之妙,若泯绝相待之言语思虑,则为绝待之妙。又本门之十妙属于法华经后半十四品,系依据寿量品中开迹显本之义,以明久远本佛之妙。观心之十妙则是观照实践法华经本迹二门所说之真理。又本迹二门之十妙各具心法妙、佛法妙、众生法妙之三法妙,及相待妙、绝待妙之二妙,合为一百二十重。若本迹相对比,则迹是权、粗,本是实、妙。兹略述迹门、本门、观心之十妙如下:(一)迹门十妙,即:(1)境妙,智的对象之境为妙。(2)智妙,观照之智慧为妙。(3)行妙,实践觉悟之行为(所修之行)为妙。(4)位妙,实践阶段之阶位为妙。(5)三法妙,真性、观照、资成之三轨为妙。即对境、智、行三妙之果而言,此为三法妙,准此加以类推,三道、三识、三佛性等十种三法亦为妙。(6)感应妙,众生之根机与佛之应现。即导者与被导者之作用为妙。(7)神通妙,佛之身业为妙。(8)说法妙,佛之口业为妙。 (9)眷属妙,亲近佛陀,受其利益者为妙。(10)利益妙,又作功德利益妙。受益之效果为妙。以上十妙复分为自行(自求菩提之实践)与化他(教导他人)两种,(1)至(4)是自行之因,(5)是自行之果,(6)至(8)是化他之能化(导手),(9)、(10)是化他之所化(被导之手)。(二)本门十妙,分别为:(1)本因妙,从本佛之因而言,其修行之因为妙。(2)本果妙,依其因而得本佛之果为妙。(3)本国土妙,本佛所在之国土为妙。(4)本感应妙,本佛以悟智救度众生之作用,与被救者之根机相应,故说妙。(5)本神通妙,本佛悟道之初,为救度众生而示现之神通为妙。(6)本说法妙,本佛悟道最初之说法为妙。(7)本眷属妙,最初依本佛被教化者为妙。(8)本涅槃妙,本佛之涅槃常住,本来具足,异于为教化人而示现之涅槃。(9)本寿命妙,本佛能自在地示现长短不同之寿命,其寿命为妙。(10) 本利益妙,谓本佛给予之利益为妙。以上十妙复分为自行与化他二种:(1)是自行之因,(2)、(3)、(8)、(9)是自行之果,(4)、(5)、(6)是化他之能化,(7)、(10)是化他之所化。迹门之目的乃在断迷妄、悟中道,故详说自行之因;对此,本门系表佛是久远佛,乃菩萨渐增长中道智慧,渐次减少变易生死,故详说自行之果。如此本迹互异,但其不思议之境界则无差别。(三)关于观心十妙,虽在法华玄义中无详说,但可由湛然之十不二门之说理解之。[法华玄义释签卷二上至卷七下、法华经纶贯、法华十门观心十妙释](参阅‘十不二门’374)
十劫弥陀 [佛学大词典]
乃指阿弥陀佛。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于距今十劫之往昔,即已开悟成佛,是为十劫弥陀。又作十劫正觉、十劫成佛。此盖相对于久远弥陀而言,久远以来即已成佛之阿弥陀佛是为久远弥陀。有关此久远、十劫二弥陀之关系,说法不一。一般皆针对久远之弥陀,谓十劫弥陀为方便佛。然日本净土宗即依十劫弥陀为中心而立教,其方便即是无上方便,故说十劫即久远、久远即十劫,两者无轻重之别,十劫弥陀与久远弥陀亦同为真实,即所谓相即之妙法身,称为十久两实。
十忍 [佛学大词典]
(一)菩萨断无明之惑,证得诸法本来寂然时,所得之十种安住心。即:(一)音声忍,又作随顺音声忍、随声忍。闻说一切真实法不怖畏,能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忍。(二)顺忍,如实观察诸法而无违,随顺了知,令心清净。(三)无生法忍,略作无生忍,即观一切法无生无灭平等寂静。(四)如幻忍,观一切法皆如幻,一备一切,一切成一,因缘虚集无定性。(五)如焰忍,觉悟一切世间如热时之焰,为诳相之虚集,无有真实。(六)如梦忍,解知一切世间如梦中所见,非有非无,不坏不着。(七)如响忍,善觉究竟彼岸,知一切法皆如响,不从内出、外出、内外出,但从缘起,而亦能以种种巧便说法。(八)如电忍,又作如影忍。菩萨照见一切法,如电光照诸色像,无有分别。 (九)如化忍,菩萨知一切法非有非无,如世之化法,故不取不舍。(十)如虚空忍,又作如空忍。如虚空之寂无所有、清净体性、平等无差别、不生不灭,菩萨知一切法亦复如是。又菩萨之心如虚空无所分别,于一切法无所不容,菩萨之身口意如虚空之广大无边、不生不灭。又据仁王护国般若经疏载,通教菩萨观五阴三界及因果二谛等法,成就十忍,即:(一)戒忍,(二)知见忍,(三)定忍,(四)慧忍,(五)解脱忍,(六)空忍,(七)无愿忍, (八)无相忍,(九)无常忍,(十)无生忍。[旧华严经卷二十八‘十忍品’、大乘义章卷十四](二)指菩萨之十种忍受行。即:(一)内忍,菩萨能忍受身心之苦痛,不生苦恼。(二)外忍,能忍受外来之苦恼,不生嗔恚。(三)法忍,若闻诸经微妙幽深之法义能不惊怖而勤求读诵。(四)随佛教忍,又作佛印可忍。若起嗔恼毒心时,能思惟此身依何而生、法相因何缘起,以不见嗔因、不见从生之处、缘起之处而止灭嗔怒之心。(五)无方所忍,又作无分限忍。菩萨于一切时、一切处常生忍心。(六)修处处忍,又作无分别忍、平等忍。不问亲疏尊卑,乃至旃陀罗,皆能以平等心同忍受之。(七)非所为忍,又作不待事忍,不见事忍。非为事缘、怖畏、行恩、顺世、惭愧等原因而忍受,系无所为而常修忍。 (八)不逼恼忍,又作无恚忍、不扰动忍、不摇动忍。若遇恶境受屈辱,菩萨亦能忍受之。(九)悲心忍,受众生之骂辱触恼不生嗔恚,反起悲心怜悯之。(十)誓愿忍,又作成就誓愿忍。菩萨忆念初于诸佛前发拔济众生之誓愿,今若嗔恼于众生,则尚不能自度,岂能利彼?如此思念遂不起嗔恚而忍受之。菩萨于因位之修行,具足此等之忍,即能代一切众生受苦而成就愿行。[宝云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上]
十戒 [佛学大词典]
即十种戒。大乘、小乘有各种十戒之说。(一)小乘沙弥、沙弥尼应受持之十戒。又作沙弥戒、沙弥尼戒,或勤策律仪、勤策女律仪。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 (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香花严身,(七)不歌舞观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蓄金银财宝。(二)大小乘共通之十善戒。(参阅‘十善十恶’468)(三)大乘梵网经等所说之十重戒。在大乘教团中构成被放逐之重罪有:(一)杀生,(二)偷盗,(三)奸淫,(四)妄语,(五)贩酒,(六)说在家、出家之菩萨及比丘、比丘尼之罪过,(七)自赞毁他,(八)吝施,(九)不允他人谢罪,(十)毁谤佛法僧三宝等十种禁戒。此戒为天台宗圆顿戒所依用。(四)菩萨护他之十戒。又作十种护持、防护十愿。即:(一)禁戒,持四重禁。(二)清净戒,护持僧残。(三)善戒,持波逸提。上记三戒属于律仪戒。(四)不缺戒,令发未来禅、根本禅等禅定,不缺漏事行、性行之戒律。属于定共戒。(五)不析戒,相对析空观之道共戒而显体空观之道共戒。(六)大乘戒,自利利他双修。(七)不退戒,菩萨为度众生,以善巧方便行种种非道,而不退失禁戒。(八)随顺戒,随物之机宜,随顺道理之戒。(九)毕竟戒,究竟无上之大法。(十)具足成就波罗蜜戒,圆满一切,法无不备。上记六戒属于道共戒。[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般涅槃经义记卷五(慧远)、摩诃止观卷四上](五)菩萨所念之十戒。又作大论十戒。即:(一)不缺戒,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无缺损毁犯,常能守护,如爱明珠。若犯净戒,如器缺损,不堪使用。(二)不破戒,持十三僧残而无破损,若有毁犯,如器破裂,不耐使用,须速补治。(三)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若有毁犯,如器物穿漏,不能受道,然犹易补治。(四)不杂戒,护持定共戒,心住禅定,不起欲念。(五)随道戒,声闻初果之人,随顺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六)无著戒,二乘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着。(七)智所赞戒,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之所赞叹。(八)自在戒,菩萨化他妙用,于诸世间而得自在无碍。(九)随定戒,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利导众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十)具足戒,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摩诃止观卷四上、菩萨戒义疏卷上](六)菩萨所持之十戒。出自旧华严经卷十二菩萨十无尽藏品。即:(一)饶益戒,又作普饶益戒,即广利益一切众生。(二)不受戒,不受外道诸戒。(三)无着戒,又作不住戒,即不求于三界受生而住。(四)安住戒,又作无悔恨戒,即不作五无间罪,永不犯一切戒,心无悔恨。(五)不诤戒,又作无违诤戒,于佛制之禁戒,心常持护,而不违犯。(六)不恼害戒,不学邪幻咒术及造方药恼害众生。(七)不杂戒,又作无杂秽戒,即不着边见,不持杂戒,一心专持出离生死之戒。(八)离邪命戒,又作无贪求戒,指菩萨不以贪求心现异相,彰己有德,但为满足出离生死法而持戒。(九)离恶戒,又作无过失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贡高。(十)清净戒,又作无毁犯戒,即受持净戒而无毁犯,永断十恶,具足十善。[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华严经疏卷二十四](七)菩萨所持之十戒,即:(一)不舍菩提心戒,(二)远离二乘地戒,(三)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四)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五)修一切菩萨所学戒,(六)于一切法无所得戒,(七)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八)不着一切如来身戒,(九)思惟一切法离取着戒,(十)诸根律仪戒等十种。[新华严经卷五十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八)菩萨所持之十重戒。又作俱密之十重戒。出自无畏三藏禅要。即:(一)不应退菩提心,(二)不应舍三宝,(三)不毁三宝及三乘经典,(四)对甚深大乘经典不生疑惑,(五)令已发菩提心之众生不趣二乘,(六)末发者亦如是说法令不发二乘心,(七)对小乘及邪见人不应辄说深妙大乘,(八)不发诸邪见等法,(九)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之妙戒,(十)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者皆不应作、不教人作、不见作随喜。[大日经疏卷十七](参阅‘十重禁戒’461)
十戒持律法体 [佛学大词典]
法体,即护持佛法之身体,指出家之行者。十戒持律法体,乃尊称受十戒而能住持不犯之法师。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