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五重 [佛学大词典]

华严经探玄记卷三载,土体有五重,即:(一)真如,真如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此为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二)真智,真智乃根本无分别智,即实报土之体,此为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三)本识,本识乃根本清净识心,即色相土之体,此为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四) 四尘,指色、香、味、触。此四尘乃后得智所现之色相,为他受用土之体,此为如来他受用身所依之土。(五)诸事,即成事智,为变化土之体,此为如来化身所依之土。

土砂加持 [佛学大词典]
又作土沙加持、加持土沙。为密教修法之一。以光明真言加持土砂一百零八遍,再将土砂给予病者,即可除去苦恼;若撒于死骸、墓上,即可获得灭罪生善、转凡得圣、往生极乐之利益。所用之土砂,须取自深山幽谷,或河海等人迹罕至之处,以其清净至极之故。加持之前,以净水洗之,日光晒干,盛于净器,再置于密坛上。修法之时,先取一匣之土砂,安置佛前之坛场,三礼导师,诵如来呗、发愿,及光明真言一百零八遍,结五色光印,而加持于土砂。此风盛于唐朝以来,在日本则盛于镰仓时代之后。此法系以菩提流志所译不空罥索经卷二十八灌顶真言成就品,及不空所译不空罥索大灌顶光真言经为依据而修之光明真言法。
土地公 [佛学大词典]
为专司土地之神。正称为福德正神,为道教及民俗所奉之神只。于古代神话中,称为社神,为管理一小地面之神。后转变为祭祀之神,与地上一切生产物、牲畜、农作物等年丰岁熟有密切关系。乃民间奉为福禄财神者。不论农人、商人、渔矿、金融界、木匠等,皆有祀奉之者。此外,又被视为守墓神,或称为后土。相传善人君子死后可由城隍爷任命为各地方之土地公。于道教中,太社神、太稷神、土翁神、土母神等均为司掌土地之神。然此等神祇,并非出自佛典所载者。
土井久弥 [佛学大词典]
(1916~)日本佛教学者。一九三八年毕业于东京外国语专门学校。历任东京外事专门学校副教授,及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一九五三至一九五五年为研究亚洲佛教史而赴印度留学。著有印度集、亚洲佛教史等。
土观呼图克图 [佛学大词典]
(Thuh!u-bkwanKhotokto, 1680~1736)十七八世纪蒙古高僧。青海人。本名阿旺却嘉穆错(藏N%ag-dban% chos-kyirgya-mtsho )。甚得清圣祖、世祖之亲信。对于迦当派在蒙古、青海等地之弘传,功绩颇大。于三十四岁时,被承认为尊者罗卜藏拉布丹巴(藏Blo-bzan% rab-brtan-pa )之转世,而成为贡伦寺(藏Dgon-lun% )之座主。曾依多伦诺尔(Dolon nor,今察哈尔多伦)之章嘉呼图克图一世为师,研究因明、般若诸经及密教观法。后复至西藏,随班禅喇嘛第五世(1663~1737)受大戒。回蒙古不久,即应圣祖之诏入京。第六世喇嘛决定转生时,皇帝特派师至现场。清圣祖崩殂,师继受世祖之亲信,并接受世祖所颁赐之青海二寺及‘土观呼图克图清净有学禅师’之号,是为土观呼图克图称号第一世,故知师为清代黄教喇嘛受赐禅师号之第一人。晚年致力于弘法布教,并从事西藏大藏经甘珠尔蒙古译本之翻译开版事业。乾隆元年示寂于昆仑,享年五十七。[蒙古喇嘛教史(日本外务省调查部译)、东亚佛教史(金山正好)、G. Huth:Geschichte des Buddhismus inder Mongolei,Ⅰ, 1892, Ⅱ, 1896]
士用果 [佛学大词典]
梵语purus!aka^ra-phala。又作士夫果、功用果。系五果之一。谓由士夫之作用所得之果。‘士’谓‘士夫’,指人,‘用’谓‘作用’,指造作,此谓人使用工具所造作之各类事情,实指‘俱有因、同类因’所引起之果,因其力强,故称为士用果。又成唯识论卷八(大三一·四二中):‘士用,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本依此而谓其义有二,即:(一)就人而言,此力用乃依有情而生;如农夫之于米麦,商贾之于理财,皆依彼士夫之力而成诸事业。(二)就法而言,诸法之生乃因诸作具而有;如农夫因稼而成熟,商贾因货而获利,作者假诸作具而成就之事业,其果广通一切有为法。又俱舍论卷六所谓由‘俱有因、相应因’之作用所得之果,亦相当于今所说之士用果。[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顺正理论卷十八、杂阿毗昙心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五]
士圭 [佛学大词典]
(1083~1146)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四川成都人,俗姓史。字竹庵,号老禅。年少出家,勤学经教,专治楞严。受具足戒后,往参佛眼清远,得嗣其法。后历住龙翔、天宁、褒禅、东林诸刹。绍兴年间,与宗杲共居云门,撰颂古百余则,世人珍之。其后入闽,住于鼓山,更迁雁荡能仁、温州龙翔等寺。师兼通外学,工书法,善尺牍,有竹庵圭和尚语要一卷、东林和尚云门庵主颂古一卷行世。[嘉泰普灯录卷十六、五灯会元卷二十]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