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史 [佛学大词典]

巴利名Cu^l!avam!sa 。又作小王统史。锡兰有关王朝与佛教之编年史,为大史之续篇。锡兰学者原将大史与小史合编,统称大史。德国巴利语学者威廉·盖格尔(WilhelmGeiger, 1856~1943)将之分为大史与小史,并将之译为德文,与原典之校订合并出版。大史包括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第五十偈,小史包括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一偈至第一○一章。记述四世纪至十八世纪之王朝兴衰、佛教发展及英国之入侵。(参阅‘大史’771)

小水穿石 [佛学大词典]
又作滴水穿石。为策励人勤行精进之语。谓证果虽难,然若能勤行精进,持之以恒,则亦可到达;如滴水虽小,常流不息,亦能穿透坚石。
小止观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或二卷)。又作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坐禅法要、童蒙止观。隋代智顗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系天台智顗大师为其俗兄陈针所述,为有关摩诃止观之梗概及入道枢机之书。内容谓泥洹之法入门虽有多途,但论其捷便,则不出止观二法。止为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即策发神解之妙术,故示此二法必须常均等圆备。次立十科,阐说修习止观之诸要领。十科即是: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章。[入唐新求圣教目录、传教大师将来台州录、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东域传灯目录、诸宗章疏录卷一]
小川贯一 [佛学大词典]
(1912~ )日本佛教学者。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四年参与编辑支那佛教史学杂志,并曾至中国留学。其后,任教于龙谷大学,并从事西域佛教、中国佛教史等之研究。著有:佛教史概论─中国篇、明代汲古阁主毛晋居士与佛典之出版、佛教文化史研究等。
小行 [佛学大词典]
(一)小乘之修行;相对于大乘之行法,故称小行。(二)小便之异名。又作小解、小遗。释氏要览卷下(大五四·三○○上):‘小行,往小便。(中略)(小便也,律言小行)’
小劫 [佛学大词典]
梵语antara-kalpa。指提婆达多受地狱苦报之期间,或指释尊一劫之寿限。一小劫之长短,诸经所说不一,依俱舍论卷十二载,人寿自八万岁,每百年减一岁而至十岁,或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而至八万岁,一切劫之增,不超过八万年;一切劫之减,最短减至十年,如是之增、减劫,一一皆称为一小劫;然大智度论则合此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又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九载,一小劫又称一中劫,二十小劫即住一劫,为梵众天之寿量;四十小劫即成、住二劫,为梵辅天之寿量;六十小劫即成、住、坏三劫,为大梵天之寿量;八十小劫即成、住、坏、空四劫,又称一大劫,为天地之一始终。另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之说,有四十里立方之大石,有一长寿天人每隔三年飞来,以轻仅三铢之天衣拂之,至此大石磨灭殆尽,称为一小劫。[起世因本经卷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参阅‘劫’2811)
小空 [佛学大词典]
为般若经所说二十空之一。又作无性自性空。如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四果之相,皆空而无有,故为小空。又通常以小乘之教说,只说人空而不说法空,只知析空而不知体空,但偏于空而不知空之真义与妙有之境,故亦被视为小空。(参阅‘空’3467)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