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因 [佛学大词典]

又作原因。谓事物因之而生成者。自佛教之基本教理观之,‘因’与‘缘’乃万事万物所藉以生成、存在、变化之一切条件。广义言之,‘缘’亦称‘因’,两者并称为‘因缘’或以‘因’统称之,表示能引起作用、产生结果之原因,此即通常所谓远因结远果,近因结近果,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无量因结无量果,历劫而不爽之说法;此亦佛教因果论之一般观点。

元光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台湾新竹县狮头山狮岩洞,地处山巅,为狮头山最早之佛刹。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普捷和尚依天然岩洞加以修建而成。历经性圆、本善、如净、德全、会性、本明、性梵诸师之住持,代有兴建,颇具规模。为民国四十三年(1954)台湾省第二次传戒之戒场,由道源、如净、妙果三长老出任三师,章嘉大师亲临护坛,颇多感应。六十三年创办无量寿图书馆,对佛教宏法工作颇为致力。
元心 [佛学大词典]
本觉圆满之一心。此心为森罗万象之元,故称元心。即起信论所说之一心。
元化院 [佛学大词典]
位于台湾桃园县中坜市。创建于民国前一年(1910),迄至民国五十二年(1963),圆明比丘尼发起重建大殿。五十四年圆明示寂,新任住持善超比丘尼,继续该项工程,六十四年竣工,规模宏大。落成时除佛像开光外,并举办传授在家菩萨戒法会。
元安 [佛学大词典]
(834~898)唐代僧。陕西凤翔人,俗姓淡。二十岁于岐阳怀恩寺出家。曾问道翠微、临济,后于夹山善会之会下得心要。住澧州(湖南)洛浦(乐普),更移苏溪(湖南),接化四方僧众。临终接化彦从上座之公案,颇负盛名。世寿六十五。[宋高僧传卷十二、景德传灯录卷十六、禅林僧宝传卷六]
元亨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台湾高雄市鼓山区寿山山麓。系福建漳州经元大师创建于乾隆八年(1743),为本省古刹之一。原称元兴寺,光绪十七年(1891)寺毁于火,经多次变迁,始改称元亨寺。民国十五年(1926),重建本寺,额署‘打鼓岩’。五十三年菩妙和尚晋任住持,整顿寺容,弘扬佛法,曾先后传授出家、在家戒多次。新建之大雄宝殿系于七十四年落成,庄严宏伟,雄峙当地。
元亨释书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十卷。日人虎关师炼着。于元亨二年(1322)成书。传录佛教东传日本后七百余年间之高僧事迹与佛教史实。乃虎关师炼以凝然所编之僧传为基础,而集其大成之著作,内容分别为:传(卷一~一九,共四○六人之传记)、表(卷二○~二六)、志(卷二七~三○)所组成,以汉文记录。此书现收于日本国史大系及大日本佛教全书。[海藏和尚纪年录、续史愚抄卷十七]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