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西崖 [佛学大词典]

(1867~1927)为日本美术史家。静冈县人。东京美术学校雕刻科第一届毕业。在日本讲授东洋美术史、东洋绘画史、东洋雕刻史,以‘密教发达志’而获颁学士奖。著有东洋美术大观十五卷、东瀛珠光六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东洋美术史、佛教图像集古等书。又与森林太郎合著审美纲领及阿育王事迹等书。

大我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rma^tman,或maha^tman。即远离我执、我见,而达自由自在境界之最高我;含有常一主宰之意。为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中之‘我’。吾人所执着自我之身心,无自在性、常一性;佛陀所证得之涅槃,则为真实且常住不变者,故称为大我,义同真我。凡上所说,胜鬘经等诸经典,有详细之说明。印度思想界之大我思想,一度被佛教之无我、空观等所否定,然至后世,又被采用通行。此外,密教以‘成就八自在我,于诸法得大自在’者为大我,广义指曼荼罗所示之诸佛诸菩萨诸尊,狭义则特指大日如来或五智如来。[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一、大日经疏卷五]
大志 [佛学大词典]
隋代僧。会稽山阴人,俗姓顾。为天台智者大师之弟子。开皇年间,住庐山修头陀法。大业初年,敕令严禁游方隐逸,师闻之大愤,忧佛法衰败,乃出山谒帝,陈谏不听,因奏言(大五○·六八二中):‘愿陛下兴显三宝,当然一臂于嵩岳,用报国恩。’帝许之,遂于嵩山设斋燃臂。燃毕,入定七日坐化,享年四十七。[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大宋僧史略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卷。又称僧史略。宋代赞宁(930~1001)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系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奉诏撰述者。赞宁于序文中表示不满弘明集与高僧传等史传,故另以护教立场而着出此一有关佛教教团制度、仪礼、戒律、忏法等之教团史。卷上叙论佛陀诞生之年代、佛教之东传、伽蓝之创造、译经、译论、译律、出家、受戒、忏悔、经论讲义之沿革、僧讲、都讲,以及禅法传入我国之经过等。卷中主要叙述教团制度,如僧正、僧统等之沿革,为研究我国佛教史之珍贵资料。卷下叙论紫衣、大师号、戒坛、宗教结社之历史、斋会、结社之起源,以及度僧之方法。此外亦收录摩尼教之记事。由此可知,赞宁撰述僧史略之目的在于中兴佛教,而使正法久住。[赞宁及其时代(牧田谛亮)、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
大沙门 [佛学大词典]
梵语maha^-s/raman!a,巴利语maha^-saman!a。为对佛陀之尊称。佛陀系沙门中之最伟大者,故称大沙门。又对沙弥或外道之出家者而言,佛教之比丘较为伟大,故亦称大沙门。[四分律卷三十三]
大谷 [佛学大词典]
位于日本京都东山华顶山西麓、祇园东侧之高地,即圆山町至双林寺一带之泛称。以日本净土宗开祖法然于此地弘通净土教、其后并入寂(1212)于此而声名大著。弘长二年(1262),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示寂,遗骸亦纳葬于此地。
大谷大学 [佛学大词典]
为日本净土真宗大谷派设立于京都之佛教大学。其前身为东本愿寺涉成园于宽文五年(1665)所开办之学府,明治十九年(1886)以规模渐具,改称真宗大学,设本科四年,研究科三年,大正十一年(1922)以大学令改真宗大谷大学为今名。有短期大学部、大学部、硕士、博士课程,后二者均分真宗学、佛教学、哲学、佛教文化四科。该校经创校迄今三百余年之改制,始成今日完整大学之形式,为当前日本首屈一指之佛教大学。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