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苦行外道 [佛学大词典]

指古代印度专修苦行之六种外道。即:(一)自饿外道,断食而忍饥饿者。(二)投渊外道,寒时入深渊,忍受冻苦者。(三)赴火外道,以五热烧炙其身者。(四) 自坐外道,不分寒暑,裸身坐于露地者。(五)寂默外道,住于尸林冢间,默而不语者。 (六)牛狗外道,持守牛戒、狗戒,盼得生天者。[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

六种回向 [佛学大词典]
回向西方之六种意义。依道绰所著安乐集卷下之说,回向之功不外六种:(一)将所修诸业回向弥陀,既至彼国,还得六通,济运众生,此即不住道。(二)回因向果。(三)回下向上。(四)回迟向速,此即不住世间。(五)回施众生,悲念向善。(六)回入去却分别之心。
六种阿罗汉 [佛学大词典]
声闻四果中之第四阿罗汉果,由其种性之优劣分为六种。即:(一)退法阿罗汉,指遇疾病等恶缘即退失所得者,系最劣之种性。(二)思法阿罗汉,指忧惧退失所得之证果,恒思自害而入无余涅槃者。(三)护法阿罗汉,指能自己守护所得之证果者。(四)安住法阿罗汉,指不退不进,安住其果位者。即若无殊胜之退缘则不退其所得,若无胜缘则不转为较优之种性。(五)堪达法阿罗汉,指善修练根而达不动法者。(六)不动法阿罗汉,指根性最为殊胜,不退动所得之法者。此六种阿罗汉中,前五者皆属钝根,须待衣食、住处、师友等诸缘具足,方证入灭尽定等,故称时解脱,仅能证得尽智。不动法阿罗汉则属利根,不待衣食等诸缘具足而能自解法理,随时得证阿罗汉果,故称不时解脱,能证得尽智、无生智。此外,不动法阿罗汉又分为二:其不动种性由修炼而得者,称为不动法;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此两者合上记之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等五种阿罗汉,为七种阿罗汉,若加上慧解脱、俱解脱,即称九无学。[杂阿毗昙心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参阅‘九无学’147、‘阿罗汉’3692)
六种法师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法师。于妙法能自行成就,又能以妙法训导他人者,称为法师。据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载,即:(一)信力故受,信指信向,受为领纳之义。谓以信向之力听闻正法,乃至一句一偈领纳在心。(二)念力故持,谓所闻之法,由忆念之力执持不失。(三)看文为读,谓目视经文,而以口宣读。(四)不忘为诵,谓习读既熟,不假看文,自然成诵,无有忘失。(五)宣传为说,谓将自己所得之法,辗转为他人宣说。(六)难晓须释,谓佛所说经教,义趣深远,难以明晓,须经解释,方能解悟。
六种食 [佛学大词典]
六种比丘之食法。即:(一)乞食,谓人中之上品,不以邪命而得食,亦不受食赴请,唯行乞食,省事修道,而使他人得施与之福利。(二)次第乞食,谓上行之人不计拣贫富,平等慈爱众生,次第乞食。(三)不作余食法,谓不于求处数数正食,不贮存余食。(四)一坐食,谓午前唯受一坐食,不数数食,亦不更作小食。(五)一揣食,又作节量食。谓一受即止,节量少食,以利修道。(六)不中后饮浆,谓节量饮食,并于午后不饮浆果、浆蜜等物,以避免邪命废道。[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上]
六种拳印 [佛学大词典]
密教结手印时用以作印母之六种拳印。即:(一)金刚拳印,以拇指入于掌中,屈其余四指作拳。(二)莲华拳印,屈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等四指,以拇指压食指外侧。又作胎拳。(三)内缚拳印,叉手作拳,十指皆于掌内相叉,右手拇指置于左手拇指之上。略称内缚印。(四)外缚拳印,叉手作拳,十指于掌外相叉,右手拇指置于左手拇指之上。略称外缚印。如上四拳为密家较常用之印母。(五)忿怒拳印,先作金刚拳,再竖食指、小指。(六)如来拳印,右手在上,结金刚拳;左手在下,结莲华拳,然竖拇指入于右手中。上记之中,莲华拳又称胎藏拳、如来拳,经轨中所称之如来拳多指莲华拳而言。或谓六种拳印中,仅以前四拳为印母,后二者非印母,惟以六者均作拳状,故类聚之,并称为六种拳印,而与十二合掌共为密教印相之基本。[大日经卷四密印品、大日经疏卷十三、大日经义释卷十](参阅‘四种拳’1811、‘如来拳’2353)
六种散乱 [佛学大词典]
指自性散乱、外散乱、内散乱、相散乱、粗重散乱、作意散乱。(一)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定,称为自性散乱。(二)修善之时,心为五欲之境所乱而不静寂,称为外散乱。(三)修禅定时,其心动散,于诸尘生味着,退失静定,称为内散乱。(四)诈作修善之相而其心退失,称为相散乱。(五)修善法时,生起我、我所之执着及我慢等,以此邪执粗重之力,故所修之善法不清净,称为粗重散乱。(六)依外教作意修习,不得证悟,反生散乱,称为作意散乱。[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