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色 [佛学大词典]

指五方颜色。密教对五方颜色有二说:(一)不空三藏所传者,东方青、西方白、南方赤、北方黑、中央黄,此准于世法。(二)善无畏所传者,东方黄、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青。

五斗米道 [佛学大词典]
东汉张陵所创道教之一派,从学者须缴五斗米,时人称为五斗米道。张陵即后世所称之张天师,故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后黄巾贼张角亦行其道,为人疗病,使病家出五斗米为谢。
五支戒 [佛学大词典]
由大涅槃心一理之根本所开出之五种支末事戒。即根本业清净戒、前后眷属余清净戒、非诸恶觉觉清净戒、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南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说之。依净影之涅槃义记卷五所释:(一)根本业清净,谓离其根本不善业道。(二)前后眷属余清净,谓离其业道之前后方便。(三)非诸恶觉觉清净,谓离八恶觉。(四)护持正念念清净,谓修六念心,助成戒行。(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谓用戒求佛。宝亮则将五支戒配之于大小乘诸戒,以小乘四重戒为根本业清净戒,第二篇以下,即四重之余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不起三毒与不犯菩萨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不犯四十轻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上四戒回向菩提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天台智顗则以四重或十善性戒为根本业清净戒,偷兰遮等余四篇为前后眷属余清净戒,定共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道共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大乘戒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涅槃经集解卷二十七、四念处卷三、涅槃经会疏卷十一、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一]
五支作法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a-avayava-va^kya。乃古因明之用语。又作五分作法。即由宗(梵pratijn~a^ )、因( 梵hetu )、喻(梵uda^haran!a )、合(梵upanaya )、结(梵nigamana )五支组成之推理论式。弥勒、无著、世亲等古因明师所立各家论式并无一定,弥勒之瑜伽师地论与无着之显扬圣教论皆谓,议论时,能成立之法有八,即:立宗、辩因、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正教量等八种,其中前五项即一般所谓五支作法之论式,亦即其后之世亲于如实论中所论之五分,其论证方法玆举例如下:(一)立宗(相当于今之命题),如谓此山正燃着火。(二)辩因(立此命题之理由),由于它有烟。(三)引喻(说明之例证),分成同喻、异喻两种:同喻,凡有烟必有火,如厨房;异喻,凡无火必无烟,如湖。(四)合(命题肯定后之应用),此山也是如此。(五)结(结论之陈述,即宗之重述),故谓此山正燃着火。以上之五支作法,除佛教各大论师以外,印度六派哲学中之尼耶也(梵Nya^ya )学派之乔达摩(梵Gotama )亦曾立同一之论式。又五支作法由二对象在某方面之属性相同,而得彼等于其他方面之属性亦相同之结论,是属类比法,其结论乃为或然者。筏蹉衍那所作‘正理经注’对五支作法有重要发展,在同喻与异喻中各加一全称命题,使喻支近似于三段论法之大前题。经其改造之五支作法,由类比法升为演绎推理,其结论具有逻辑必然性。‘正理经注’中之五支作法原例如下:(一)宗,声音是无常的。 (二)因,因为是造出来的。(三)同喻,凡是所造出来者,皆是无常的,如盆、碟等。异喻,凡不是所造出来者,皆是常住的,如神我等。(四)合,声言也是如此,是造出来的(同喻之合);声音不像神我,不属于不是造出来的(异喻之合)。(五)结,故声音是无常的。筏蹉衍那之五支作法仅有三个名词(例证除外),若去除合、结,则宗、因、喻三支约与三段论法之结论、小前提、大前提相当;若去除宗、因,则喻、合、结三支与三段论法约略相同。然其于异喻中使用之全称判断,逻辑上未称严密。及至六世纪之因明大论师陈那(梵Digna^ga )于集量论中提出‘立宗、辩因、引喻’等三支作法,遂与此五支作法之论证有新、旧因明之分。[瑜伽师地论卷十五、显扬圣教论卷十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六、如实论堕负处品第三、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五、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一(文轨)、S.C. Vidvabhu^sana: History of Indian Logic, Calcutta,1921; H.N. Randle: Indian Logicin the Early Schools, Oxford,1930、印度哲学研究第五、佛教论理学(宇井伯寿)](参阅‘三支作法’534、‘因明’2276)
五方便 [佛学大词典]
(一)二十五方便之略称。天台止观修习之远方便有二十五种,称为二十五方便,分为五科,即:(一)具五缘,(二)诃五欲,(三)弃五盖,(四)调五事,(五)行五法。(参阅‘二十五方便’174、‘方便’1435)(二)天台智顗就念佛门随机而说之五种方便。即:(一)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念佛行人之求往生净土者依之。(二)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求除惧障者依之。(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求离迷心执境者依之。(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求除心实有之计者依之。(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求深寂灭者依之。[五方便念佛门](三)指北宗禅所说五种解脱得证之方便法门,与‘观心’之说同为北宗禅思想之骨干。(参阅‘北宗五方便门’1584)
五方便念佛门 [佛学大词典]
凡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五方便门,尾题作五方便念佛观门。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系阐说念佛五门及其入方便之次第等。初说行者念佛时从浅入深之次第,即凝心禅、制心禅、体真禅、方便随缘禅、息二边分别禅;次叙圆观无浅深之浅深念佛五门之来意及入方便之次第;更举大宝积经卷一一六之一行三昧,及卷八十九之画像观礼文;终乃就化法四教而说行者之念佛。[佛祖统纪卷二十五、乐邦遗稿卷上、净土指归集卷上、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录、入唐新求圣教目录、净土教之研究(望月信亨)]
五日八讲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谓于五日中,分八座讲说法华经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始,至第五日之朝座终。依据法华经传记卷三唐慧明传载,慧明应天人之请,分八座开讲法华经,为法华八讲之始。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