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佛法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卷。隋代信行(540~594)撰于开皇十二年(592)。又作三阶别集、三阶集录、三阶集、四卷三阶。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另亦收录于日本学者矢吹庆辉之‘三阶教の研究’别篇。本书为隋唐时代盛行一时的三阶教之根本教典,又为三阶教徒所最尊崇之根本圣典。由于隋唐之时曾多次敕禁三阶教,故本书及其余三阶教之典籍大多湮没不传。然近世于日本京都兴圣寺发现本书之全四卷。另于敦煌出土文物中,亦包含本书卷二、卷三之断片,卷二为史坦因(A. Stein)所收集,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卷三为伯希和(P. Pelliot)所得,现藏于巴黎国民图书馆。 另据敦煌出土之三阶佛法密记所载,本书之内容有‘三大段、十子段、二十五子句’之说,其第一大段就过去之习气而阐明三阶根机之义;第二大段就现在之人而论三阶之邪正;第三大段先就所禀之经教揭示三阶之法有上中下轻重浅深之别,后就悲、敬之二田,阐明三阶之人依境而起行,其损益之情形及其缘由。[历代三宝纪卷十二、大唐内典录卷十、开元释教录卷十八]

三量 [佛学大词典]
(一)量,即尺度、标准之意,指知识之来源、认识形式,及判定知识真伪之标准。印度自古各哲学宗派间即盛行探讨知识来源、形式、真伪之学问,遂产生各种‘量论’之说,其中最普遍者为三量。然三量之内容与名称;各宗所说互异。(一)就心、心所量知所缘对境而立之三种量。唯识宗于此,多所分别,并详加阐论;而于因明之中,亦为重要之‘自悟’方法。此三量即:(1)现量(梵Pratyaks!a -prama^n!a ),又称真现量。乃对境时无任何分别筹度之心,各各逼附自体,显现分明,照了量知。亦即由五官能力直接觉知外界之现象者;此一觉知乃构成知识之最基础来源。(2)比量(梵anuma^na -prama^n!a ),乃由既知之境比附量度,而能正确推知未现前及未知之境。(3)非量,即似现量、似比量之总称。乃非正确无讹之现、比量,或非可量知之量。(二)瑜伽师地论卷十五与显扬圣教论卷十一所立之三量:(1)现量(同上),(2)比量(同上),(3)圣教量,又作至教量、正教量,为一切智所说之言教,或从其闻,或随其法,其中又分:1.不违圣言,佛自说经教,辗转流布,不违正法、正义。2.能治杂染,善修此法,能永调伏贪痴等烦恼。3.不违法相,不于一切离言法中建立言说。(三)数论外道所立之三量:(1)证量,指从根尘所生之五知根,缘五尘所显现之觉知作用。相当于上记之现量。(2)比量,分为有前、有余、平等三种;‘有前’乃推知未来之作用,‘有余’为推知过去之作用,‘平等’为推知现在之作用。(3)圣言量,相当于上记之圣教量,虽非由五官感知,亦非经推比而来,然以笃信圣者之故,亦得信知圣教圣言。如北郁单越之存在,既非吾人所能感知,亦非推比可得,然以圣言之故,遂得信知其存在。[解深密经卷五、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六、因明入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一](参阅‘比量’1481、‘真现量’4222、‘量’5293)(二)成唯识论卷二所立之三量。即:(一)所量,指被测度量知之对象。(二)能量,指能够用以量知者。(三)量果,指所量知之结果。例如欲量知一织物,则织物为所量,尺度为能量,所量得之尺寸为量果。成唯识论复基于此说,将心识之作用分为四分,而以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参阅‘四分’1663)
三跋罗陀耶怛特罗 [佛学大词典]
梵名S/ri^ -maha^sam!varodaya-tantrara^ja ,略作 Sam!varodayatantra。此怛特罗一向被认为系注解 Sam!vara 系怛特罗群之中心 Cakrasam!vara-tanra(现行之 Laghusam!varatantra)之怛特罗。实际上其内容,已更进步,成为 Sam!vara 系密教根本典籍之重要资料。全书共三十二品,第一品为金刚手请世尊开示之请问品,表示此怛特罗是一种略怛特罗,令人推想另有一广本。并将第二品以下之内容分为六十二项;第二品为生起次第;第三品为究竟次第;第四品为四大种、五蕴、十八界等法数与五智五佛之对应;第五品为日月运行与身中风行之对应;第六品为身中之五风;第七品为 pi^th!a、身体之部分、存在部分脉络(梵na^d!i^ )之对应,成为‘内 pi^t!ha说’之重要资料;第八品为曼荼罗之供养、阿阇梨之特性与行为、施主之义务等有关曼荼罗之实践;第九品为瑜伽者与瑜伽女(梵d!a^kini^ )互相确认之秘密动作(梵choma^ )、巡礼地之种类与实际之地名、pi^t!ha 与十地菩萨之对应、息灾、降伏、勾召等各种行法;第十品为护符(梵yantra )等使用之各种咒法;第十三品为由十三尊而成之 Sam!varodaya 曼荼罗;第十七品为具体引线画曼荼罗之方法;第十八品说明灌顶;第十九品为死之预兆与风之瑜伽;第二十一品为说明怛特罗行者之生活态度;第二十三品与第二十八品为护摩;第二十六品为酿圣酒之方法;第三十一品为四种瑜伽女、四轮(梵cakra )说、菩提心之开展等;第三十三品为说悉地状态之 Sam!vara。其他各品虽为断片,但仍可处处发现极富趣味之密教事迹。[Shinichi TSUDA: The Sam!varodayatantra Selected Chapters. Tokyo, 1974; Sam!vara 系密教于 pi^t!ha 说之研究(丰山学报)、d!a^kini^ja^la 之实态、san~ca^ra(瑜伽女之转位)、四轮三脉之身体观]
三菩提 [佛学大词典]
(一)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又作三乘菩提。(一)声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以此因缘,心得解脱者,称为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又作独觉菩提、辟支佛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不自受持大乘经义,亦不广为他人解说,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三)无上正等菩提,又作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谓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复教他人发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来者及不来者,悉皆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安乐故,称为无上正等菩提。以上三乘譬如有三种人欲渡恒河,第一人以草为筏,倚之而渡;第二人以皮囊或皮船倚之而渡;第三人造作大船乘之入河,于此船中载渡百千人。上述系出生菩提心经所载。[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优婆塞戒经卷一‘三种菩提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二)就佛之三身,别为应化佛菩提、报佛菩提、法佛菩提三种。(一)应化佛菩提,又作方便菩提、究竟菩提,此菩提以自在之善巧化用为道。(二)报佛菩提,又作实智菩提、清净菩提,此菩提以称理之智慧为道。(三)法佛菩提,又作真性菩提、实相菩提、无上菩提,此菩提以实相之理为道。法华经玄义卷五下以此三菩提配资成轨、观照轨、真性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则配以解脱、般若、法身。[金光明玄义卷上](参阅‘三身’555、‘菩提’5198)
三阶佛法密记 [佛学大词典]
原为三卷,今仅存上卷,即敦煌本伯希和第二四一二号。系隋代信行所撰三阶佛法之注释书,上卷内分示名、举数、释义、指文等四门,论述三阶教义。
三阶教 [佛学大词典]
又称第三阶宗、三阶宗、普法宗。为隋代信行(540~594)所创,至中唐为止所流行之佛教宗派。信行自称一乘菩萨,倡导第三阶之佛教,废具足戒,强调苦行忍辱、从事劳役,并以乞食为生,一日一食。反对偶像崇拜而仅礼拜塔。认为一切众生皆是真佛,故路见男女,一概礼拜。在经济方面,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设置十六种‘无尽藏行’之制度,劝化信徒施舍钱粮,而由寺院库藏,然后布施或借贷给贫苦信徒,或供修缮寺塔经藏之用。开皇九年,仆射高颍迎请信行入住长安真寂寺(化度寺)弘法,又开创光明、慈门、慧日、弘善等诸寺。开皇十四年一月示寂。著有三阶佛法、对根起行法等三十五部四十四卷。其门下有慧定、道进、王善行、王善性等。开皇二十年,此派系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敕禁,但其徒众不绝。唐武则天证圣二年(696)时,敕禁乞食、长斋、持戒坐禅以外之行法。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复敕令三阶教徒于诸寺所设三阶院之隔障悉除,令之与大院相通,众僧杂居,而禁止三阶教徒别居一处。另据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载,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四月曾将此宗之典籍入藏,其后,此宗宗典复自大藏经中被剔除,至宋代始湮灭不闻。直至近代,敦煌文物出土,史坦因(A. Stein)、伯希和(P. Pelliot)二人分别自敦煌石室中获得若干三阶教之典籍,有关三阶佛法之研究乃渐受学者之重视。此宗将佛教按‘时’、‘处’、‘机’(指人)分为三阶,以第一阶为正法时期,‘处’为佛国,其‘机’唯有佛菩萨,所修持者为大乘一乘佛法;第二阶为像法时期,‘处’为五浊诸恶世界,‘机’为凡圣混杂,流行大小乘(三乘)佛法;第三阶为末法时期,‘处’为五浊诸恶世界,然人皆邪解邪行。信行以为当时已进入第三阶之末法,人仅为第三阶之不持戒失正见者而已,若依据第一阶之一乘、第二阶之三乘等别法来修行,实甚困难,故必须依第三阶之普法,归依一切三宝,断除一切恶,修持一切善,始易有成。此即三阶宗之根本主张。现存于日本之‘三阶佛法’,为日本学者矢吹庆辉博士收集在敦煌出土本中所发现之若干典籍,及散见于与此宗不同立场之净土系等典籍中之部分资料汇编而成。[三阶佛法密记卷上、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华严五教章卷一、释净土群疑论卷四、三阶教の研究(矢吹庆辉)]
三集谛 [佛学大词典]
集谛,指有关诸苦生起之真谛。法相宗就集谛所显具之遍计所执等三性而设之三说,即:(一)习气集,指遍计所执自性之习气,即执着于我法之习气;其体性依他,故为谛实性假。(二)等起集,指烦恼业;平等而起,故称等起。由烦恼起业,由业招果,其烦恼与业乃集之体,又因依他之法,故为谛性俱实。(三)未离系集,指未离障之真如,假名为集,此圆成之真如为集之体性,故为性实谛假。[成唯识论卷八、卷九、成唯识论演秘卷七]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