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三宝 [佛学大词典]

佛、法、僧可尊可贵,称为三宝。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并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所载,大乘三宝,即:(一)大乘佛宝,佛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具足三身十身,能示现无边相好,称为大乘佛宝。(二)大乘法宝,如来所说之中道实相及人法二空之理,乃至无量胜妙法门,能令众生依循此法而成正觉,称为大乘法宝。(三)大乘僧宝,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阶位之菩萨,不著有无二边,而与中道之理和合,称为大乘僧宝。

大乘三藏 [佛学大词典]
依大智度论之说,三藏为小乘之特称,大乘经典仅为一修多罗藏;若据摄大乘论之说,则大乘亦有三藏,即:(一)大乘经藏,指华严经等,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证果之法。(二)大乘律藏,指梵网经等,制大乘菩萨所持之戒。(三)大乘论藏,指阿毗达磨、大乘起信论等,抉择诠辨大乘菩萨修证之法。此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称为总部三藏,小乘之三藏,则称为别部三藏。[摄大乘论释卷一]
大乘十喻 [佛学大词典]
诸大乘经典每以幻、炎、水中月、虚空、响、犍闼婆城、梦、影、镜中像、化等十种譬喻,衬托出‘空’之道理,以助学人成就空观。(一)如幻,譬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悉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著,皆悉空寂,故说如幻。(二)如炎,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复如是,无智不了,于结使中妄计我相,智者了知虚诳不实,皆是妄想,故说如炎。(三)如水中月,月在虚空,影现于水,诸愚小儿见水中月,欢喜欲取,智人见之则笑;比喻无智之人于五阴中妄起我、我所见,执为实有,于苦法中而生欢喜,得道智人愍之而笑,故说如水中月。(四)如虚空,虚空但有其名,而无实体,愚人不了,执之为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无所有,无智之人于虚妄中计为实有,起彼我执,修空观者,了一切法皆无所有,故说如虚空。(五)如响,深山幽谷及空舍中,若语声、击物声,随声相应而有响生,愚人不了,以为实有;一切音声语言亦复如是,有智之人了知语音无实,心不生着,故说如响。(六)如犍闼婆城,犍闼婆(乾闼婆),意为香阴。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高渐灭,但可眼见,而无实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智者能了知诸法悉皆虚假,不生执着,故说如犍闼婆城。(七)如梦,梦中本无实事,妄执为实,觉还自笑;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一切结使烦恼皆是虚妄,愚人不了,执之为实,若得道觉悟,乃知虚妄,亦复自笑,故说如梦。(八)如影,影但可见而不可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眼耳等诸根,虽有见闻觉知,求其实体,了不可得,故说如影。(九)如镜中像,镜中之像,非镜作、非面作、非镜面和合而作,亦非无因缘作,虽非实有,然亦可见,愚者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分别;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从因缘生,无有实体,但有名字,而起分别,诳惑凡夫生诸烦恼,智者虽复见闻,了知无实,故说如镜中像。(十)如化,诸天仙得神通者变化诸物,虽有男女等相,而无生老病死苦乐之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生灭,如化而成,亦无有实,如人之生,但从先世之因,而有今世之身,悉皆虚假,故说如化。[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参阅‘十喻’470)
大乘二种成佛 [佛学大词典]
大乘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然又分为二种,即:(一)生得成佛,谓众生之心性原本清净,自可成佛。(二)修得成佛,谓遇值教化始修佛道,而得成佛。
大乘中观释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Mu^la -madhyamaka-sandhi-nirmocana-vya^khya^ 。凡九卷。安慧菩萨造,宋代惟净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又作中观释论。乃随文解释龙树之中观,为中观八大注释书之一。本论所释之颂,与鸠摩罗什所译之中论、波罗颇蜜多罗所译之般若灯论对比,互有存缺出入,日本学者羽溪了谛于日本‘国译一切经’中附有各经内容之对照表。本书屡屡举出毗婆沙师、犊子部师、经部师、胜论师、外人、异人、异宗、异部师、我宗、自部人等之说,而其所谓‘异部异宗’,系指中观派之论师。本书之梵本及西藏译本现均不存。有关本书之卷数,于旧宋本与宋、元、明三本,及日本缩刷藏、大正藏(以日本增上寺所藏高丽本为底本)仅有九卷,然卍字藏经(以日本建仁寺、法然院所藏高丽本为底本)则有十八卷。此外,关于本书之译者,据宋本、丽本、元本等所载,本书系法护与惟净所共译。[阅藏知津卷三十八、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目录卷四、大明三藏圣教南藏目录、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
大乘五蕴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作粗释体义论、五蕴论。印度世亲造,唐代玄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小乘佛教以蕴、处、界等三科分类诸法,本书着重于阐明大乘五蕴法,并兼说大乘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属法相宗瑜伽十支论之一。小乘萨婆多部将诸法分为五位七十五法,而以五蕴总摄其中七十二有为法。对此,大乘则分为五位百法,其中之九十四有为法总摄于五蕴,即:色蕴有五根、五境、无表色;受蕴有受心所;想蕴有想心所;行蕴有除受、想心所外之一切心法及不相应行法等六十七法;识蕴摄阿赖耶等八识。大乘经典中,以本论对五蕴法之说明最为简要。安慧有大乘广五蕴论(日照译),即广此论而作。[大唐内典录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八、卷九、佛家名相通释(熊十力)]
大乘止观法门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卷。略称大乘止观。南朝陈代慧思讲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系阐述大乘止观之法。以如来藏缘起思想为基础,以心意识中真妄和合之本识为中心体系,此外又阐论染净二性之说;此二体系互为表里,尤以后者富于性恶思想之倾向。本书共分三科,即略标大纲、广作分别、历事指点,另设五番建立,以明要旨。其中,五番建立之内容为:(一)止观依止,修止观法门者,须先依止一心,即自性清净心(又作真如、佛性、如来藏、法界、法性),此清净心之体状有三种差别。即:(1)此心为第一义谛之真如心,本来即离一切名相。(2)此心虽离一切分别及境界之相,但与彼之诸相法性不一不异。(3)举空与不空二种如来藏义,以广辨真如之义。(二)止观境界,以真实性、依他性、分别性为大乘止观之所观境。真实性者,即出障真如及佛之净德;依他性者,即在障之真如与染和合而成之阿黎耶识;分别性者,即六、七二识之妄想分别。三性具染净两面功能,故泛通十法界。(三)止观体状,为修习大乘止观法门之入门步骤。共分二门:(1)就染浊之三性而说,(2)就清净之三性作释。二门之中又各分为三性。止观体状,在说明由三性入三无性之方法,亦即转分别性为无相性,转依他性为无生性,转真实性为无性性。若入三无性,可止行成就,安住常寂之境,复可由止起观,于定之中,兴起三业大用。(四)止观断得,依三性次第之止观修习,而得各各层次断惑证真之成果。(五)止观作用,如止行成就,能体证清净心‘理融无二’之实相法性,与一切众生圆同一相之身。若得观行成就,即因净心体显,使法界无碍之三业大用自然生出,一切染净之大能便得兴起。所谓‘历事指点’,即将日常生活、礼佛、饮食、乃至大小便利等活动,悉纳入修行轨迹中,并分止观二门,劝令奉行。本书系天台教学及性具思想之滥觞,亦为禅宗思想之先锋,是国人所著最早之一部综合性佛学钜着。注释书有了然之宗圆记五卷、智旭之释要四卷、慈山之颂注一卷、清潭之颂讲义一卷等。[天竺别集卷上、佛祖统纪卷二十五、天台宗章疏、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圣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五十八册)]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