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不犯 [佛学大词典]

谓竭尽一生护持戒律,不犯淫戒,或不接近异性,而过一种清净之生活。

一生入妙觉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所立之教说。天台宗自谓以圆顿之妙觉,一心信行,则可于现世中自凡夫位跃登妙觉之佛果;而谓三论、唯识等他宗之法门则必经三大阿僧祇劫,方能达于妙觉佛位。
一生 [佛学大词典]
(一)一生者,谓等觉菩萨无明之惑未尽,尚有一番变易生死,过此一生,即登妙觉果佛之位,所以等觉菩萨称为一生补处。(二)谓善财童子一生之内圆成佛果,故慈氏菩萨赞善财言:余诸菩萨,于无量劫乃能满足菩萨行愿,此长者子于一生内能净佛土,能化众生,故称一生。[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
一本十支 [佛学大词典]
法相宗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称为‘一本’;其他释论为支论,支论有十,称为‘十支’。此十支论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论。本论系略录本地分中之名数,而以一切法无我为宗。(二)五蕴论,又作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以上二论为天亲所造。本论略摄本地分中之境事,而以无我唯法为宗。(三)显扬圣教论,又作总苞众义论。无著造。乃错综瑜伽十七地要义,而以明教为宗。(四)摄大乘论,又作广苞大义论。无着造。总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阿毗达磨摄大乘一品宗要,而以简小入地为宗。(五)杂集论,又作分别名数论、广陈体义论。无著等作。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六)辩中边论,又作离僻彰中论。本颂为慈氏菩萨造,释论为天亲造。本论叙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道为宗。(七)二十唯识论,又作摧破邪山论。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而以唯识无境为宗。(八)三十唯识论,又作高建法幢论。以上二论之本颂为天亲所造,三十唯识之释为护法菩萨等十师所造。本论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九)大乘庄严论,又作庄严体义论。本颂为慈氏造,释为天亲造。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十)分别瑜伽论,又作摄散归观论。慈氏造。本论未汉译,若援解深密经中之分别瑜伽品为例,则以止观为宗。
一生果遂 [佛学大词典]
谓于一生中即可了遂往生净土之愿望。为日本真宗所立之说。真宗根据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愿,主张凡夫听闻佛名而企求往生净土者,于一生中即可了遂往生净土之愿望。于此,古来皆以‘三生果遂’为正说,即于第一生(过去或现在之生)听闻佛名,于第二生(现在或未来之生)勤行念佛,于第三生(未来或再来世之生)即得往生;或谓于第一生自力念佛,于第二生即生于化土,于第三生即生于报土。然日本真宗则本于‘他力念佛’之信仰立场,别立此‘一生果遂’之说。(参阅‘本愿’1976)
一生参学事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谓尽此生涯,究极生死大事,即证悟之意。佛果圜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卍续一二○·三六○下):‘墙壁瓦砾以无情说法,水鸟树林演苦空无我,是由依一实际,发无缘慈,于寂灭大宝光显无作胜妙力。长庆云:“撞着道伴交肩过,一生参学事毕!”’
一生族 [佛学大词典]
梵语eka-ja^ti。印度古代婆罗门教认为四种姓中之首陀罗种姓为贱民,无任何宗教特权,既无拜神与礼诵吠陀之权利,亦无第二度之生命,故称为一生族。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