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 [佛学大词典]

又称八部众。即:天(梵deva )、龙(梵na^ga )、夜叉(梵yaks!a )、阿修罗(梵asura )、迦楼罗(梵garud!a )、乾闼婆(梵gandharva )、紧那罗(梵kim!nara )、摩侯罗迦(梵mahoraga )。为守护佛法而有大力之诸神。八部众中,以天、龙二众为上首,故标举其名,统称天龙八部。[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卷四](参阅‘八部众’296)

天龙 [佛学大词典]
(一)即天龙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县境。以石窟闻名于世。(参阅‘天龙山’ 1368、‘石窟’2118)(二)谓诸天与龙神等八部众。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上):‘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参阅‘天龙八部’1368)
天机 [佛学大词典]
(一)天然之机感。或谓天之机密,犹言天意。亦指天性而言。(二)(1942~)台湾屏东人,俗姓李。法名印证,别号天机。民国五十一年(1962)于屏东东山寺依圆融尼师出家,同年于旧超峰寺受具足戒。师尝赴美国、加拿大访问当地佛教,并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弘法,协助屏东离岛小琉球成立正信念佛会,长期讲经说法,又创办东山幼稚园、圆融慈善会,以服务社会。历任屏东佛教支会理事长、台湾省分会理事、东山寺住持、东山佛学院院长。
天学初征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智旭述。明末,天主教传入我国,万历十年(1582)耶稣会至澳门,以利玛窦(Matteo Ricci)为中心进行宣教,出版天主实义二卷,主张儒家之天与天主教之天一致,而责难佛教与圣贤之道相悖。袾宏乃作天说四篇(收于竹窗三笔一书中)反驳之;智旭亦作天(主)学初征(诘),指出天主教之矛盾二十二条,复作天学再征,列举评破二十八条。智旭二著称为天学二征,收录于辟邪集二卷中。本书所论包含创造主宰、降生赎罪、奉事拜察、灵魂不灭、天堂地狱、临终翻悔等问题。
天龙山 [佛学大词典]
位于山西省太原西方,与响堂山同为北齐佛教文化之代表,以石窟闻名于世,称为天龙山石窟。自北齐文宣帝之佛岩石窟寺、孝昭帝之天龙石窟寺开始,历代相继营造石窟寺。本山规模远不及云冈、龙门,主要共有二十一窟,而以漫山阁及九连洞著称。二十一窟之中,北齐造四窟、隋造三窟,其余十四窟造于初唐。造像技术继承北魏,风格亦受北魏影响,日本飞鸟时代之建筑、雕刻且有与其相通者。与敦煌千佛洞、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同属我国著名之佛教石窟。又山麓有寺,名天龙寺,又称圣寿寺。[建筑学杂志第三八四、古贤の迹へ第一、支那佛教史迹评解第三](参阅‘天龙寺’1368、‘石窟’2118)
天龙寺 [佛学大词典]
(一)位于山西省太原天龙山麓。又称圣寿寺。建于北齐,其后久经废绝。至明代乃重兴。寺中有隋代塑像数尊,与浮雕、佛像、壁画等无数。诸堂之中,天王殿置有四天王及二王像,大雄宝殿奉祀药师佛、二胁侍、十二神将及观音、文殊、普贤等,毗卢殿安置毗卢遮那佛及药师佛、阿弥陀佛等。寺之南北均有著名堂塔,如彻证老人容像塔、大喇嘛塔、玄悟栖岩禅师塔等。(二)日本临济宗天龙寺派大本山。位于京都市右京区嵯峨町。寺内藏有梦窗国师顶相、佛画、策彦周良之入明记录类等。[天龙寺供养记、天龙杂志]
天龙寺船 [佛学大词典]
又称天龙船。指日本室町时代,与我国往来交易之商船。日本历应二年(1339)八月,后醍醐天皇崩,足利尊氏应梦窗疏石之劝,为其造寺以荐冥福,并采梦窗之议,遣船通商于元,以贸易之所得建天龙寺,其船世称天龙寺船。至明代仍通商不辍,改称贸易船。[天龙寺造营记录、续本朝通鉴卷五十五历应四年十二月朔条]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