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五重 [佛学大词典]

法相宗所立,就八识而有五重唯识观之法。即观万法唯识之理,由浅至深之五重观想。(参阅‘五重唯识’1123)

八识 [佛学大词典]
梵语as!t!au vijn~a^na^ni。瑜伽行派与法相宗五位法中之心法。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共八识。其中眼等六识随所依根而立名;末那识即为意,依其自性而立名;阿赖耶识依摄持诸法因果之义,亦即从自性而立名。或称眼等五识为前五识,意识为第六识,末那识为第七识,阿赖耶识为第八识。又眼至末那乃阿赖耶所生、转易故,总称为转识或七转识;对此,阿赖耶为七转诸法之因,故称根本识、种子识。又有分八识为三能变,阿赖耶识名为初能变,末那识为第二能变,前六识为第三能变。 若就其性而言,眼等之前六识以了别为其性,缘色等六境,通善等三性;末那识以恒审思量为其性,乃有覆无记性,唯缘阿赖耶识之见分为自之内我;阿赖耶识为无覆无记性,以微细之行相缘自所变之器界、种子及有根身。地论家以阿陀那(末那识)为妄识,阿赖耶为真识;摄论家则以阿赖耶为妄识,别立第九无垢净识;唯识家则谓识仅限八种,且此诸识皆为依他起性,即非真常净识。[入楞伽经卷八刹那品、成唯识论卷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参阅‘识’6697)
八转声 [佛学大词典]
梵语as!t!a vibhaktayah!,巴利语at!t!ha vibhatti^。乃指梵语中名词、代名词与形容词语尾之八种变化。又作八转、八声、八例。即:(一)体格(梵nirdes/e ),又作体声、泛说声。今称主格。‘……是’之意。(二)业格(梵upades!an!e ),又作所作业声、用格。今称受格。‘把……’之意。(三)具格(梵kartr!karan!e ),又作能作具声。或称作格。‘依……’意。(四)为格(梵sa^mprada^nike ),又作所为声。或称与格。‘为……’之意。(五)从格(梵apa^da^ne ),又作所因声。或称夺格。‘从……’之意。(六)属格(梵sva^mivacane )。今称所有格。‘……的’之意。(七) 于格(梵sam!nidha^na^rthe ),又作所依声。或称依格。‘于……’之意。(八)呼格(梵a^mantran!e ),又作呼召声。‘……啊’之意。除呼格之七声,称七例句、七例、七言论句。若以上名词语尾之格例变化,称作苏漫多声。苏漫多为梵语subanta 之音译,又作苏盘多,即语尾有 su 之意。动词之活用变化,称为底彦多声,恰与苏漫多声相反。底彦多为梵语tin%anta 之音译,又作丁岸哆,即字尾有 ti 之意。动词分为自言与为他言两种,各有一人称、二人称、三人称之别,并各个活用单数、双数、复数三变化,共成为二个九转声,合而为十八转声(十八转、二九韵)。[瑜伽师地论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西方学法]
八藏 [佛学大词典]
(一)佛所说之圣教分为八种,即:(一)胎化藏,乃说佛在胎中化现之经。(二)中阴藏,乃说从逝世至次生间中有(中阴)之经。(三)摩诃衍方等藏,即大乘经。(四)戒律藏,即律典。(五)十住菩萨藏,乃说菩萨修因证果之大乘经。(六)杂藏,杂说三乘及人天修因证果等之大小乘经。(七)金刚藏,乃说等觉菩萨修因证果之经。(八)佛藏,乃说诸佛所说法、神通变现,以化度众生之大乘经。[菩萨处胎经卷七出经品] (二)大小乘各有经、律、论、杂等四藏,合称为八藏。即:(一)经藏,即四阿含经。(二) 律藏,即四分(比丘法、比丘尼法、受戒法、灭诤法)、十诵律等。(三)论藏,即阿毗昙等论。(四)咒藏,即除一切疾病陀罗尼、辟除诸恶陀罗尼等。(以上四者,是为小乘声闻四藏)(五)经藏,即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六)律藏,即菩萨善戒经、梵网经等。(七)论藏,即大智度论、十地经论等。(八)咒藏,即楞严咒、大悲咒等。(以上四者,是为大乘菩萨四藏)[大乘义章卷十三藏义]
八识心王 [佛学大词典]
眼等八识各有心王与心所,识之本体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别作用为心所有法,略称心所。
八识规矩补注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明代普泰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文略义深,堪称唯识学之精髓。世亲菩萨摄取瑜伽百卷之要,精粹成三十颂,开后学易入之道。后经护法等十师广释,却演为繁琐难解,故玄奘入竺归国后,糅百本之论为成唯识论十卷,至此始见唯识学之大成。师复撮择精粹,撰颂八识规矩一卷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以其文略义深,后世遂出现多种注解释文,然以此书较为简明直截。本注内容以心意识之问题为主,一部十二偈颂,前三颂明前五识之心王、心所相应生起,次三颂明第六识之三性、三量及相应心所,次三颂明第七识,最后三颂明第八识。
八识规矩颂 [佛学大词典]
凡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唐代玄奘着。概述唯识学说,着重于讲说唯识学说中心之心识问题。前三颂说前五识,四至六颂说第六识,七至九颂说第七识,末三颂说第八识。无单行本,注释本甚多,以明代普泰之八识规矩补注(二卷)、明昱之八识规矩补注正义(一卷)、智旭之八识规矩直解(一卷)、广益之八识规矩纂释(一卷)等较为著名。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