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念处 [佛学大词典]

阿修罗王所说。佛为诸天说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等四念处,以对治净、乐、常、我四颠倒。阿修罗王嫉妒佛之说法,乃说五念处。[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二](参阅‘阿修罗说五念处三十八品’3653)

五念门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念、修净土五念门。出自天亲之净土论。指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五种忆念修行门。即:(一)礼拜门,谓清净身业,一心恭敬礼拜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二)赞叹门,谓清净口业,称叹如来名号、功德、光明智相,如实修行,求生彼国。 (三)作愿门,谓心常作愿,发大誓愿,如实修行奢摩他(梵s/amatha ),以止息散乱之心,求生彼国。(四)观察门,谓以智慧、正念观察下列三种:(1)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2)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3)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梵vipas/yana^ ),以观破昏暗之心,求生彼国。(五)回向门,谓将自己所有之功德善根,普皆回向一切众生,愿同生极乐国,皆共证佛道。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将奢摩他译作止,止者,止心一处不做恶,其义有三:(一)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此如来之名号及国土之名号能止息一切之恶。(二)阿弥陀佛之极乐国土超越三界,若人生于彼国土,自然止息身、口、意之恶。(三)阿弥陀佛之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息企求声闻、辟支佛之心。此三种‘止’由如来之如实功德所生。同书又将毗婆舍那译作观,观,意谓心缘其事而观心分明,是即观察门。又昙鸾将回向门分为二种,即:(一)往相回向,谓将己之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同生极乐国土。 (二)还相回向,谓已生极乐国土,得奢摩他、毗婆舍那之方便力成就后,还回入娑婆世界,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善导之往生礼赞将五念门之顺序略加变更,即:(一)身业礼拜门(礼拜门),(二)口业赞叹门(赞叹门),(三)意业忆念观察门(观察门),(四)作愿门,(五)回向门。此前三者为修身、口、意三业,后二者为发愿、回向,即前三者起行,后二者安心之意。此外,依此五念门而修,其结果亦有五门,称为五功德门,又作五果门。即:(一)近门,谓身不再堕入迷界,而能接近佛之悟界。(二)大会众门,谓加入圣者之列。(三)宅门,(四)屋门,谓此二门成就止、观之行。(五)园林游戏地门,又作教化地之益。谓重返迷界,以救度所有众生为乐。此五念门(五因门)与五功德门(五果门)间,礼拜门相对近门,其他各各之二门亦顺次有相对之因果关系;此因果两门中,前四门之目的在使自己趋入菩提,故称为入门;后一门以救度他人出离苦海为目的,故称为出门,以上合称为入出二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华严经孔目章卷四、往生论注略钞卷下、往生礼赞私记卷上](参阅‘止观’1476、‘念佛’3208、‘净土宗’4684)
五念力 [佛学大词典]
五念门之力用。依往生论注卷下载,修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五念门而其行成就者,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得见阿弥陀佛。
五官王 [佛学大词典]
为冥界十王之第四王。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所举,此王之本地为普贤菩萨,系冥途中司掌五刑之王。亦即于三江之间建大殿,治众生妄语罪之冥官。亡者于四七日(即第四个‘七日’)时至此王之处,接受生前所造善恶业之审判。五官王之称,古来散见于诸经。灌顶经卷十二(大二一·五三五下):‘地下鬼神及伺候者奏上五官,五官料简除死定生。’又经律异相卷四十九所引之净度三昧经谓,五官乃指鲜官、水官、铁官、土官、天官,分别禁制杀,盗、淫、两舌、饮酒等五恶。而上述之地藏十王经则以十恶配当冥界十王,故以五官王为治妄语之冥官,此系由净度三昧经之说转来者。[法苑珠林卷八十八、佛祖统纪卷三十三、禅林象器笺灵像门](参阅‘十王’406、‘阎罗十殿’6339)
五怖畏 [佛学大词典]
五种之怖畏。怖畏,梵语 vibhi^s!an!a。(一)见道以前之人所起之五种怖畏。又作五恐怖、五怖、五畏。即:(一)不活畏,又称不活恐怖。谓初学者虽行布施,但因恐惧自己不能过活之故,常积聚资财,未能尽施所有。(二)恶名畏,又称恶名恐怖。谓初学者为度化众生而同入酒肆等处,然未能安行自若,犹惧他人之讥谤。(三)死畏,又称死恐怖、命终畏。谓虽起广大之心而施与财物等,但仍怖死,故未能舍身。(四) 恶道畏,又称恶趣恐怖、恶趣畏、堕恶道畏。谓恐惧造作不善业而堕于恶道,故恒处于怖畏中。(五)大众威德畏,又称众中恐怖、大众畏、处众怯畏。谓于王廷执理之处或善解法义之威德大众前,恐惧自己言行有失,而不能于其前为狮子吼。此五种怖畏,于入初地时即远离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旧华严经卷二十三、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九、十诵律卷五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法华经玄义卷四上](二)当来世所起之五种怖畏。又称五恐怖。即:(一)不修身戒心慧,亦不能度他人修之。(二)复蓄沙弥,而未能令彼修身戒心慧。(三)为他人所依止,而未能令彼修身戒心慧。 (四)与净人沙弥同住而不知三相,掘地断草,用水灌溉。(五)念诵三藏而前后杂乱。[十诵律卷四十九、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之三](三)得一切智菩提心时所远离之五种怖畏。即:(一)不为一切三毒之火所烧,(二)不为五欲之毒所中,(三)不为惑之刀所伤,(四)不为有之流所漂,(五)不为诸觉观之烟所熏害。[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三十六]
五怛特罗 [佛学大词典]
梵名Pan~catantra ,意为‘五篇之教训故事’。又称五卷书。为印度古典文学寓言集。以梵文写成,最早之原本已不传,作者与成立年代不详。内容以亲友之聚散离合为中心,由许多譬喻故事组成,假托婆罗门僧侣奉王命担任王子之家庭教师,而施予王者将来必备之教育,如统治、外交、处世、道德等要诀;即采用寓言形式,以朋友之别离、朋友之获得、鸦与枭之争斗、得而复失、未思虑之行为等五篇散文体故事为主干,而于各篇中穿插有关道德、讽刺、处世训等之韵文体格言。又书中若干散文体与佛陀‘本生谭’,及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所记载之寓言、民间故事等显然同出一辙。历年来,自梵文原本衍生出多种异本,现今存有梵本五种,其中最古之传本为怛特罗阿基耶意迦(梵Tantra^khya^yika ),成立于三、四世纪顷。另一传本于五、六世纪时,曾译成波斯语。自五至十一世纪,有叙利亚语、阿拉伯语等译本相继问世,十三世纪顷,盛行刊印拉丁语之译本。此后在西方广泛流传,至今总计有东西六十余国语言之译本,对世界各国通俗文学(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之发展与交流,具有不可磨灭之价值。
五性成佛 [佛学大词典]
据华严经疏卷二载,依众生成佛种性之不同,而分为五,即:(一)不定性半成佛,不定性指根性不定。谓不定性者若近声闻,则习声闻法;若近缘觉、菩萨,则亦随顺而习其法。习声闻、缘觉之法者,沉滞小果,不乐度生,不求佛道,故不成佛。习菩萨利生之行者,取证菩提而得成佛,故称不定性半成佛。(二)无种性不成佛,谓无有正信善根之人拨无因果,不受化度,甘溺生死,不求解脱,故称无种性不成佛。(三)声闻性不成佛,声闻指闻佛声教而悟道之人。谓声闻根性,唯习生灭四谛之法,而证真空涅槃之果,乐着空寂,怖畏生死,不能起行度生,进求佛道,故称声闻性不成佛。(四)缘觉性不成佛,缘觉指由观因缘而觉悟真理者。谓缘觉根性,唯观十二因缘之法,而证真空涅槃之果,固执偏空,不求佛道,故称缘觉性不成佛。(五)菩萨性全成佛,谓菩萨能自觉、觉他,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集众因,证菩提果,故称菩萨性全成佛。(参阅‘五姓’1107、‘五种性’1179)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