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心所 [佛学大词典]

大乘唯识家所立心所之数。即触、作意、受、想、思(以上属遍行)、欲、胜解、念、定、慧(以上属别境)、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以上属善)、贪、嗔、痴、慢、疑、恶见(以上属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以上属随烦恼)、悔、眠、寻、伺(以上属不定)。(参阅‘六位心所’1264)

五力不可到 [佛学大词典]
谓人死之后,中阴识神至无量世界外受生,所生之处皆由业力所持,虽禅定、神通等五力亦不能遮其不往,或令其住于余道,故称力不可到。据诸经要集卷十九载,五力指:(一)定力,即诸佛大定之力。(二)通力,即诸佛神通之力。(三)大愿力,即诸佛大誓愿力。(四)法威德力,即佛法威德之力。(五)借识力,即二禅以上之力。
五力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a bala^ni,巴利语同。指五种力用。(一)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五科。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长所产生之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之力量。(一)信力(梵s/raddha^ -bala ),对三宝虔诚,可破除一切邪信。(二)精进力(梵vi^rya -bala ),修四正勤,可断除诸恶。(三)念力(梵smriti -bala ),修四念处以获正念。(四) 定力(梵sama^dhi -bala ),专心禅定以断除情欲烦恼。(五)慧力(梵prajn~a^ -bala),观悟四谛,成就智慧,可达解脱。此五者均有破恶之力,故称为‘五力’。其内容与五无漏根相同,为佛教之实践道。其实践上,系由前者循序渐进至于后者。[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智度论卷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俱舍论卷二十五、法华玄义释签卷一、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阅‘五根’1137)(二)如来说法之五种力用。(一)言说力,如来虽说三世垢净、世出世、有罪无罪、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种种法,而此言说如幻人之说,无有决定,乃至如虚空而无生灭,其言说即不言说。(二)随宜力,如来随宜而为种种说法。如说垢法为净法,或说净法为垢法;说生死即涅槃,或说涅槃即生死。(三)方便力,如为令众生行布施,而说布施为得大富之因。(四)法门力,如说六根等诸法皆是解脱之门。(五)大悲力,如来为使众生信解诸法无我,起三十二种大悲广为说法。[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三](三)唯识不判之五种力用,又作五力难判。(一)定力,如来之大寂定力能普应十方。(二)通力,如来之神通力变化无穷,随感而应。(三)借识力,二禅以上无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借初禅之眼、耳、身三识而成己用。(四)大愿力,如来之大愿力能度旷劫众生。(五)法威德力,指如来之应化威德力,演一音则普应群机,施一法则众魔皆伏,利生无尽,功德难量。此五力皆为不可思议之胜用,与识法不相应,故称唯识不判之五力。[宗镜录卷四十八、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五](四)那先比丘经所立之五力。即制眼、制耳、制鼻、制口、制身等五种力量。
五刀 [佛学大词典]
譬喻五阴。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载,有人受王所逼而逃,有五旃陀罗(梵can!d!a^la ,巴同。译作屠者、执暴恶人等)持刀追逐其后。此五刀譬喻人之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杂阿含经卷四十三]
五十二位 [佛学大词典]
大乘菩萨之五十二种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此等菩萨之阶位,诸经论所说不一,如华严经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佛地等四十一位;仁王经卷上菩萨教化品说十善、三贤三十心、十地、佛地等五十一位;菩萨璎珞本业经则举前位十信与四十二贤圣位,称为十信心、十心住、十行心、十回向心、十地心、入法界心、寂灭心;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更于十信之前说干慧地,于十回向之后加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合为五十七阶位。其中,璎珞经所举之五十二位名义整足,位次无缺,故自古广为大乘诸家所采用,其名数为: (一)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二)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三)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四)十回向心,即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功德藏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解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五)十地心,即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胜心、现前心、无生心、不思议心、慧光心、受位心。第四十一地之心称为入法界心,即为等觉。第四十二地之心称为寂灭心,即为妙觉。此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与妙觉,依次配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二、法华经玄义卷四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菩萨戒义疏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五至卷十四](参阅‘菩萨阶位’5221)
五十二众 [佛学大词典]
指涅槃会上五十二类之众生。佛陀将入灭时,见放光而自四方来集之众生,其类各殊,依章安之涅槃经疏科经文,计有五十二众。即:(一)无量诸大比丘,(二)六十亿比丘尼,(三)十地菩萨比丘尼,(四)一恒沙菩萨,(五)二恒沙优婆塞, (六)三恒沙优婆夷,(七)四恒沙诸离车,(八)五恒沙大臣长者,(九)六恒沙毗沙离王及夫人、后宫眷属、阎浮提内诸王,(十)七恒沙诸王夫人,(十一)八恒沙诸天女,(十二)九恒沙诸龙王,(十三)十恒沙诸鬼神王,(十四)二十恒沙金翅鸟王,(十五)三十恒沙乾闼婆王,(十六)四十恒沙紧那罗王,(十七)五十恒沙摩侯罗伽王,(十八)六十恒沙阿修罗王,(十九)七十恒沙陀那婆王,(廿)八十恒沙罗刹王,(廿一)九十恒沙树林神王,(廿二)一千恒沙持咒王,(廿三)亿恒沙贪色鬼魅,(廿四)百亿恒沙天之诸采女,(廿五)千亿恒沙地之诸鬼王,(廿六)十万亿恒沙诸天子,(廿七)十万亿恒沙四方风神,(廿八)十万亿恒沙主云雷神,(廿九)二十恒沙大香象王,(卅)二十恒沙狮子兽王,(卅一)二十恒沙诸飞鸟王,(卅二)二十恒沙牛羊,(卅三)二十恒沙四天下中诸神仙人,(卅四)阎浮提中一切蜂王,(卅五)阎浮提中一切比丘、比丘尼,(卅六)无量世界中间人天众,(卅七)阎浮提所有山神,(卅八)四大海神及诸河神,(卅九)四天王,(四十)释提桓因及三十三天,(四十一)夜摩天,(四十二)兜率天,(四十三)乐变化天,(四十四)第六天,(四十五)大梵天王及梵众,(四十六)阿修罗,(四十七)欲界天魔波旬,(四十八)大自在天,(四十九)东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五十)南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五十一)西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五十二)北方佛世界无边身菩萨。[涅槃经会疏卷一、寂照堂谷响续集卷十]
五十二种供物 [佛学大词典]
指涅槃会上供养佛陀之五十二种供物,由五十二众捧持。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