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道 [佛学大词典]

即五斗米道,其开祖张陵自称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北魏时寇谦之改良五斗米道,加入佛教仪礼,提倡新天师道,颇见重于太武帝。(参阅‘五斗米道’1070)

天师 [佛学大词典]
(一)佛陀十号之一。[菩萨本业经](二)天子之师。佛祖统纪卷五十一(大四九·四五四上):‘沙门一行,号称天师。’
天宫宝藏 [佛学大词典]
经藏之异名。据传,佛入灭后,法藏隐没于天宫与龙宫二处。依释门正统卷三所载,龙宫海藏乃就龙树入海而言,天宫宝藏则附弥勒菩萨之居处而说。
天宫事 [佛学大词典]
巴利名Vima^na-vatthu 。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略称毗麻那(巴Vima^na )。系收集说诸天胜报及生天因行之短颂经典,凡分七品八十五天宫。在叙述各天宫之初,皆有目揵连(巴Moggalla^na )等对住在该天宫之天子或天女,赞其依、正二报之殊胜,并问其得到该种果报之因行。其次,天子或天女叙述过去世在地上所行生天之因。经中所述诸天宫,以三十三天居多,少有述及化乐天、梵天界及四大王天。各品之终均附有摄颂。据大王统史(巴Maha^vam!sa, XIV )、善见律毗婆沙卷二载,阿育王子摩哂陀在锡兰开教之初,为宫中大夫人阿■罗及五百夫人说饿鬼本生经与天宫事,由此可知本经最晚之成立年代。本经有原文出版 P.T.S. 1886、英译本SBBIZ, Minor Anthologies IV,Jean Kennedy, 1942,及日译本(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B.C. Law:A History of Pa^li Literature]
天恩 [佛学大词典]
(1926~1980)越南扶越(Hae)人。原名段万恩(Doan-van-an),字源秀。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文学博士。回国后创办万行大学。一九六六年至美国弘法,初担任加州大学教授。一九七○年创办国际佛教禅学中心,致力佛教教义之研究,并教导禅定之修习。三年后,与美国学者协力创办东方大学,推动研究东方文化及佛学。一九七五年兴建美国第一座越南佛寺,给予越南难民精神上之寄托。师发大悲心,全力救度越南民众,成为美国越南难民之精神领袖。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示寂,享年五十五。著有越南之佛教与禅、禅之理论与实践等。
天息灾 [佛学大词典]
(?~1000)北天竺迦湿弥罗国僧。原住中印度惹烂陀国密林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二月,偕施护来汴京。帝召见,赐紫衣,敕同阅梵夹。时帝方锐意翻传,乃命中使郑守均于太平兴国寺之西偏营建译经院。七年六月,译经院成,诏天息灾居之,与施护、法天等共同从事译经,赐号‘明教大师’。七月,天息灾上新译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翌年,译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并奏请令两街选童子五十人教习梵学。此后译经不辍。雍熙二年(985),帝授‘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次年赐御制三藏圣教序。据大中祥符法宝录卷六载,雍熙四年奉诏改名法贤。自太平兴国七年七月至雍熙四年十月,天息灾所译之经共有十八部五十七卷,入藏开板,施行天下。端拱以后,复陵续译出众许摩诃帝经十三卷、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王经三卷、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缚轮观想成就仪轨经一卷、频婆娑罗王经一卷等。后于咸平三年八月示寂,年寿不详。谥号‘慧辩’。[佛祖统纪卷四十三、卷四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六、补续高僧传卷一]
天根 [佛学大词典]
大自在天之标帜。即雄伟之男根。为印度教湿婆派(梵S/iva )之神体,谓诸有趣皆由此而生,故敬之。[续高僧传玄奘传]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