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玄论 [佛学大词典]

凡五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4~623)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全书以三论宗空观中道之基本思想论证大乘佛法。著者嘉祥大师不仅为三论学之集大成者,且对于当时佛教界所重视之法华(四部)、大品(二部)、维摩(四部)、华严、涅槃、胜鬘、弥勒、仁王、观经、无量寿、金光明、金刚(各一部)等大乘经典之注疏亦多所研究,本书即包含上述经典之重要问题。 内容分为:二谛义(十章)、八不义(六章)、佛性义(十章)、一乘义(三章)、涅槃义(三章)、二智义(十二章)、教迹义(三章)、论迹义(五章)等八门。(一)二谛义,阐明真俗二谛之义,并通论南北朝佛教界之问题,系三论宗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二)八不义,揭示‘不一、不二、不常、不断、不来、不出、不生、不灭’之义。(三)佛性义,阐明三因佛性。(四)一乘义,解释法华经等所说之一乘。(五)涅槃义,解说涅槃之义,与佛性义、一乘义同受到当时涅槃经之影响。(六)二智义,辨说权实二智之义,与一乘义同为与法华教学有密切关系之论说。(七)教迹义,彰显佛陀一代教化之迹仪。(八)论迹义,解说大智度论及三论大要,与三论玄义之后半,共通点甚多。 通观之,本论颇受当时流行之教判理论所影响。本书虽为吉藏之论著,然系由后人集录而成者,为吉藏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亦为理解三论宗之重要典籍。本书博采涅槃、维摩、大品般若、华严、法华、金刚、阿含等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及大智度、成实、婆沙等论,又援引鸠摩罗什、僧肇、道生等诸师之说,一一加以论评,义旨精深,为古来三论家学者所重视。本书著作年代虽不详,然可推知应为著者晚年之作。[三论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卷下]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佛学大词典]
凡八卷。唐代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乃释迦如来于耆阇崛山,为文殊师利、弥勒等诸大菩萨叙述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计分序品、报恩品、厌舍品、无垢性品、阿兰若品、离世间品、厌身品、波罗蜜多品、功德庄严品、观心品、发菩提心品、成佛品、嘱累品等十三品。关于本经之传译,据卷首御制序载,此经梵本系唐高宗时代之师子国王所献,逮元和年间,始由般若三藏等八人奉诏译之,复由谏议大夫孟兰等四人修饰而成。[宋高僧传卷三、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四、阅藏知津卷五、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一]
大乘四果 [佛学大词典]
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通教菩萨历十地修行证果,有浅深始终之不同,借声闻四果之位以区别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六遂称之为大乘四果。即:(一)初地生如来家,是为须陀洹果。(二)八地得授记,是为斯陀含果。(三)十地得受职,是为阿那含果。(四)佛地则为阿罗汉果。
大乘北宗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略称北宗论。为唐代流行之北宗禅籍。作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另有大英博物馆所藏敦煌本(史坦因第二五八一号)。本书标题之下有‘大乘心’三个小字,内文篇幅极短,全论仅四六九字,系以偈颂之形式,从北宗之立场来论述大乘心及生死与涅槃之对立。例如(大八五·一二八一下):‘我尚不起大乘心,何况声闻心?(中略)我尚不起涅槃心,何况生死心?’又本书‘忘心’之主张,尤受注目。
大乘同性经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ya^na^bhisamaya -su^tra 。凡二卷。北周阇那耶舍译。又称同性经、佛十地经、一切佛行入智毗卢遮那藏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叙述如来之十地大乘同性之法门。初,佛于大摩罗耶精妙山顶说法,楞伽城罗刹王至佛所请问众生名义、业之种类,佛乃为彼解说声闻、辟支佛、菩萨、如来皆有十地,一切诸法如小川入于毗卢遮那智藏之大海,同住真如清净之法性,楞伽王因此发菩提心,得阿耨菩提之授记。唐代日照三藏所译之证契大乘经二卷为本经之同本异译。[观经玄义分卷一、法经录卷一、历代三宝纪卷十一、安乐集卷上、大唐内典录卷六、开元释教录卷十九]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ya^na -s/atadharma-praka^s/amukha-s/a^stra 。全一卷。属印度大乘宗经论部。又称大乘百法明门论略录、百法明门论、百法论、略陈名数论。天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系摘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之百法名数,为法相宗所依据重要论书之一。全书系就诸法而略分为五位百法,即:(一)心法,有眼识等八种。(二)心所有法,立偏行等六种分位,即:(1)偏行,有作意等五种。(2)别境,为有欲等五种。(3)善,有信等十一种。(4)烦恼,有贪等六种。(5)随烦恼,有忿等二十种。(6)不定,有睡眠等四种。(三)色法,有眼等十一种。(四)心不相应行法,有得等二十四种。(五)无为法,有虚空无为等六种。本论有(大三一·八五五中)‘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之语,乃说明一切法即五位百法,次列举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而阐述一切法无我之理,以为本论之主要旨趣。盖俱舍立‘七十五法’之说,而仅论及补特伽罗无我之理,是犹妄计心外有实法;唯识则阐明百法皆不离识、实我本空,故一一之法亦非实法,是为唯识证理之门。有关本书之著者,至元法宝勘同录卷九,谓系提婆菩萨,西藏译本则举出护法(藏Dpal-ldan-chos-skyon% )之名。本书之注疏极多,较重要者有:百法明门论解二卷(窥基)、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大乘光)、百法明门开宗义记一卷(昙旷)、百法明门论义一卷(德清)、百法明门直解一卷(智旭)等。[大唐内典录卷六、东域传灯目录卷下、佛家名相通释(熊十力)]
大乘佛教 [佛学大词典]
大乘,梵语maha^-ya^na,意指大的交通工具。不以个人之觉悟(如小乘行者)为满足,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载乘众人,故称为大乘。以此为宗旨之佛教,即是大乘佛教。西元前后,除比丘教团外,各地均有在家佛教信徒团体成立,彼等自称菩提萨埵(梵bodhisattva ,意为求觉悟者,略称菩萨)。菩萨一词于本生谭中,原指佛陀之前身,特用于未达佛果之修道阶段;上述在家信徒特具信心,自信必能成佛,故亦自称菩萨。此种教团中,亦有来自比丘教团者,彼等信徒逐渐纂集、传诵异于当时经藏(阿含经)之经典,如般若经、法华经、维摩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此类经典叙述般若空之思想,并以诗歌赞叹佛陀永恒之生命,强调‘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思想,并诃斥声闻之希求自度乃不了义,重视六波罗蜜之实践德目,尤其强调布施之重要性。其行动不仅具有社会性、实践性之意义,且渗入浓厚之宗教情绪。我国与日本之宗派大都属于大乘佛教。[世界佛教通史第一篇第八章(圣严)、印度佛教史概说第九章(达和译)](参阅‘印度佛教’2215)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