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摩呾吒国 [佛学大词典]

三摩呾吒,梵名Samatat!a 。东印度之古国名。据大唐西域记卷十载,此国周三千余里,滨海地湿,都城二十余里,气候温和,风俗平顺,人性刚烈,好学勤励,兼信邪正,有僧徒二千余,皆习上座部,去城不远有阿育王所建之窣堵波。其后,义净西行求法路经此地时,王为曷罗社跋吒,国中僧侣皆习大乘教。此国约在今加尔各答东北九十九公里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僧哲禅师条、A. Cunni-ngham: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三摩地法 [佛学大词典]
乃总称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统称其法为三摩地法。又为凝想五相成身、三密秘观,以通达三摩地菩提心之法。故密教之菩提心又称为三摩地菩提心。依菩提心论之说,唯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三摩地法于诸教中缺而不书。
三摩地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阅‘三昧’580)
三慧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集录经论中种种因缘、法义而成,凡六十余条,可作佛教徒修养之指南。梁武帝即尝于同泰寺开讲此经。[出三藏记集卷四]
三摩呬多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ma^hita,巴利语同。意译等引、胜定。指由定力所引生之身心安和平等。又由前加行等所引发的定之分位,亦称为三摩呬多。据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本、瑜伽论略纂卷一等所载,三摩呬多唯限于‘定’,而不通于‘散’;然广通有心、无心,而以有漏、无漏之五蕴功德为其体性。等引之地可包含:四静虑、八解脱、三等持、五现见三摩钵底等四种。故知等引(三摩呬多)之范围实较‘等至’(三摩钵底)一词为广。俱舍论光记卷六(大四一·一二四中):‘三摩呬多,此云等引,通有心、无心定。多分有心定中说不通散,若有心定名等引,谓定前心离于沈、掉,名等,能引起此定名引,此从加行立名。又解即定离于沈、掉,名等,能引起平等身心,名引。若无心定名等引,还作两解,准有心定释,唯无心为异。’依此,等引具有:(一)远离沉掉等,(二)能引平等,(三)引发平等方便等三义。[瑜伽师地论卷十一、瑜伽论记卷四上、玄应音义卷二十一](参阅‘三昧’580)
三摩波多法 [佛学大词典]
密教护摩修法之一种。即于一座护摩之终,祈念究竟成就之法。全称三摩波多护摩法、成就护摩法。又作终法。三摩波多,梵语sama^pta,又作三簸多、三波多,意译究竟。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载其法如次(大一八·九二○上):‘安所成就物于酥器前,或物大,即安于右边或左边。行人自身、酥器、及物,并炉、圣众,如是为五集,循环次第应安立。取小杓满杓酥,加于所成物上,诵真言至萨缚字,即举杓投火,与诃声俱下,便长引诃声,令杓却至物上,诃声方绝,遍别如此。若加持人,即安杓头上;若用本尊真言,无萨缚诃字者,当加之而诵。’[苏悉地羯啰经卷中补阙少法品、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四、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
三摩耶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maya 之音译。又作三昧耶、縒么野、娑摩耶。意译时、众会、一致、规则、教理。一般多作‘时’、‘一致(平等)’之义。(一)作为‘时’之意,如诸经之初,有‘如是我闻:一时’(梵evam!maya^ s/rutam ekasmin samaye )之语,亦即六事成就中之时成就。据大智度论卷一所载,古印度有关‘时’之名称有二:一为迦罗(梵ka^la ),一为三摩耶。其中,迦罗一词为印度古代外道所习用,此类外道执‘时间’为实有,且以之为万物之生因,佛教则视之为邪见,故于经中多用三摩耶一语,而不用迦罗一词。此外,或以迦罗表示长时之时,如一年分为三等分,而以三摩耶表示时中之小时,如一日分为画夜六时,六时之中更有‘小分’之分。[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八、大日经疏钞卷二](参阅‘一时’63)(二)密教以之为诸佛或诸尊之本誓(因位之誓愿)。具有平等、本誓、除障、惊觉等四义。即:以佛与众生之本质而言,二者完全平等无有差别(平等),故佛发誓令所有众生开悟成佛(本誓),而众生由于佛之加持力,故能袪除烦恼(除障),众生之迷心亦能随之而惊醒(惊觉)。其中均以平等之义为中心。故大日经卷六言此三者皆平等一致,即三皆三昧之意,而称为三三昧耶。此有一心三三昧耶、三宝三三昧耶、一身三三昧耶、三乘三三昧耶等四种。据大日经卷二、大日经疏卷九所载,修胎藏界曼荼罗诸尊之三昧(三摩地)契合于本誓,与诸尊成为一体之修法,因胎藏界之诸尊分为佛部、莲华部、金刚部等三部,其观想亦有三种,此三种三昧耶,称为三三昧耶。即:诸佛之本体,谓法界,此法界在胎内之位为入佛三昧耶,出胎内为法界生,完成自利利他之作用为转法轮;依序而为法身、报身、应身之功德。此亦称佛部三昧耶、莲华部三昧耶、金刚部三昧耶,或三部三昧耶。为平等、本誓之意时,密教之戒,称为三昧耶戒、三摩耶戒,简称为三戒。而其作法则称三昧耶戒仪、三昧耶戒作法,其道场称为三昧耶戒场、三昧耶戒坛。此戒乃是立于‘三皆三昧耶’,即‘三三平等一致’之观点,而以众生本具之本有清净菩提心为戒体,亦即以行愿(大悲)、胜义、三摩地之三种菩提心为戒体,并以显教、密教、大乘、小乘之戒法等法界之德为行相,在传法灌顶时所授。密教认为,受法之后不修行,则将退失自己之本誓,此称退三昧耶罪。对密教之教说(密藏)加以怀疑、诽谤者,则称破三昧耶罪。若未经允许学法,而自行授受者,为越三昧耶罪(越法罪)。以上三种罪,合称为三种重罪。象征佛、菩萨、诸天等之本誓之器杖、印契等物,称为三昧耶形、三摩耶形(略称三形),或波罗蜜形。描绘三昧耶形以代表尊形之曼荼罗,则称三昧耶曼荼罗,系四种曼荼罗之一。例如,大日如来之宝塔、观音菩萨之莲华、不动明王之剑等,均为三昧耶形。即顺序观想种子、三昧耶形、尊形,先从种子成就三昧耶形,再从三昧耶形开展出诸尊之形相。密教修行之过程有五阶段,为五种要誓之意,称为五种三昧耶、五种灌顶。即:(一) 初见三昧耶,遥从坛外可见曼荼罗,而未授与真言及印契之位。(二)入睹三昧耶,允许进入坛内供养、礼拜、散花,而得闻本尊名号之位。此时可受真言与印契。(三)具坛三昧耶,见曼荼罗及印契之后,修妙业之位。(四)传教三昧耶,修行法则,知晓必要之事,而得为人师之位。(五)秘密三昧耶,到达最后生秘密慧之位。上述五种三昧耶可配于后世之灌顶,而依序相当于曼荼罗供、结缘灌顶、受明灌顶、传法灌顶、以心灌顶。[大日经卷五入秘密漫荼罗法品、理趣释卷上、大日经疏卷十六]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