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法数 [佛学大词典]

凡七十卷(本文六十八卷,目录两卷)。明代寂照奉敕编集。全称一代经律论法数。乃广集散于大藏中之经律论释而成。由增一法,自一开始,顺序排列至八万四千法门为止,每项皆录出有关之出典。本书系以大明三藏法数为主要根据,兼采诸乘法数、藏乘法数、教乘法数等书,间亦载录外典名相。共收四六八五项项目,并附加略注。卷初题有‘起教佛祖’,乃揭示教祖释迦牟尼佛c 系图。

大藏全咒 [佛学大词典]
凡八十卷,目录八卷。清代章嘉国师奉诏撰。全称御制满汉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即由清雍正十三年(1735)敕板之大藏经中,抄出陀罗尼咒,以满、汉、蒙、藏四体合之而成。共有八套,每套各十册,总计四五一经一○四○二咒。其板式为每页八行二列,一列之中,右第一行为满文,依序为汉、蒙、藏文。
大藏一览集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别有目录一卷。明代陈实撰。集录大藏经及其论释等之要义及重要文句而成。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法宝总目录第三册)。全书计有一一八一则,分八门六十品,每一门之首,皆以二文句标示要旨。就其形式、内容而言,实为当代之佛教概论。八门六十品如下:第一门,标题为‘首标大觉先容,俯为众生作则’,有八品十三则。第二门,标题为‘辨教门究竟,庶使学者知归’,有六品二十则。第三门,标题为‘果于此道可入,岂离自己本来’,有三品六十三则。第四门,标题为‘良由善恶二途,故使升沈六道’,有十六品四一九则。第五门,标题为‘天堂延以少欢,地狱待其剧苦’,有八品九十七则。第六门,标题为‘欲超三界轮回,是假三乘修证’,有六品一五三则。第七门,标题为‘功成果登正觉,相好妙用神通’,有四品四十八则。第八门,标题为‘四十九年苦口,末后一切收功’,有九品三五九则。又于各品之中,复分若干节,各节之初,均以七言二句之偈示其梗概,并列记经中重要文句,其终则注明所录经论之出处,如大藏经卷次、函次。撰者所用之大藏经为北宋东禅等觉院板大藏经。[明史卷九十八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五、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佛学大词典]
梵名Bodhisattva -gocaropa^ya-vis!aya-vikurvan!a-nirdes/a 。凡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又作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大萨遮尼干子经、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内容叙述尼干子外道论师大萨遮(梵Maha^satya )应文殊菩萨之发问,而宣说大乘深妙之法,佛深加赞可,并为之授记。共分十二品:(一)序品,(二)问疑品,(三)一乘品,(四)诣严炽王品,(五)王论品,(六)请食品,(七)问罪过品,(八)如来无过功德品,(九)诣如来品,(十)说法品,(十一)授记品,(十二)信功德品。全经旨要大抵可分世间与出世间两方面:世间方面,揭示王道之意义、治国之要术,并举出世间种种罪过以为警诫;出世间方面,宣说菩萨所修法门、如来所有功德,及‘唯佛一乘’、‘佛性普遍’、‘法身常寂’之理。本经与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之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为同本异译。[法经录卷一、历代三宝纪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六、阅藏知津卷二十四]
大藏会阅 [佛学大词典]
凡四册。民国会性着于(1978~1979)年。天华出版社印行。为经典解题书。收集自东汉至民国间之佛典及中国高僧大德之著述,撮摄提要,介绍原委,所录书目凡数千种。分经藏(小乘经、大乘经。大乘经包括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部门)、律藏(小乘律、大乘律)、论藏(小乘论、大乘论)、密藏、杂藏(诸宗、史传、事汇、目录等部)等。
大藏经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一切经、一代藏经、大藏、藏经、三藏圣教。指包含三藏等之诸藏圣典。亦即以经、律、论三藏为中心之佛教典籍之总集。‘大藏经’一词,不见于印度或我国最早期之记载,于我国南北朝时代仅有‘一切众藏经典’、‘一切经藏’等称呼,直至隋唐之后,始有‘大藏经’之称,当时系指由朝廷敕命(钦定)纂集之一切经。早期之佛教经典,有九部经或十二部经之分类,此外,类编佛所说之四阿含、五部,而称为经藏;纂辑有关诸弟子之戒仪等,称为律藏;诸论师之撰述则称论藏。原始佛典如阿含及诸律等,皆以口诵相传,经过结集、订正、确认后,成为圣典之权威,方以文字记录下来。大乘经典则反之,多以书写方式流通,如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一载用笔墨陀罗叶,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载用纸墨,持心梵天所问经卷四、宝女所问经卷四、普曜经卷八叹佛品等载用竹帛;亦有于壁上书写经文者。此外,正法念处经卷四十、卷四十六、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梵网经卷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等,亦举出叶纸、桦皮、贝叶、纸、素白叠等名称。大藏经之原典,原本有梵语、巴利语二种,梵语原典今已残缺不全,巴利语藏经及译自梵语之汉译、西藏译、自西藏译本转译之蒙古语译、满洲语译、西夏语译等大藏经,大体上仍完整地留存至今。现今流传之佛典,从语文上可分为:巴利文、梵文、藏文、汉文、日文、蒙古文、满文、西夏文、西洋文等数种;前二种为原始型佛典,后面数种则由前二种转译者。(一)巴利文:巴利文三藏又称南传大藏经,为南方佛教所依据之圣典。其成立年代被推定为西元前二至一世纪。另据锡兰岛史(巴Di^pavam!sa )记载,西元第一世纪末,锡兰王婆他伽马尼王(巴Vat!t!aga^man!i )于无畏山(巴Abhayagiri )精舍邀集五百圣者,书写口传的巴利三藏,此即今日巴利文大藏经之原型。后经多次变迁,至西元五世纪,佛音(巴Buddhaghosa ,又称佛陀瞿沙)前往锡兰,将当时用土语所传之佛典全部改为印度本土之巴利文,并彻底整理有关之注释书,巴利文三藏至此乃见完璧。其后,佛音曾至缅甸等地传道,巴利文三藏亦随之传布于缅甸、泰国、越南、高棉等地,故知巴利文三藏系以锡兰为重心,渐次流布缅甸等处。今日巴利文系三藏有锡兰字、缅甸字、暹罗字,及柬埔寨字等之各种版本。十九世纪末期,泰王秋罗隆高五世(Chula Longkorn V)曾发起汇辑、校勘流传南方佛典,并以暹罗字官本刊行全部藏经,裨益学界至钜。此外,西洋佛教学者自十九世纪开始巴利文佛典之研究,故巴利文三藏之出版与传译情形颇有与日俱进之势。(参阅‘南传大藏经’3748)(二)梵文:印度贵族本有一种流行之雅语,然佛陀在世时,由于主张四姓平等,故不采用雅语。佛陀入灭后百年顷,文法学家波尔尼将雅语详为厘订,便于通行,佛教徒亦采用之,以记录佛典,此即梵文佛典。梵文佛典与巴利佛典,孰先孰后,已不可考,惟其流布区域有泾渭之别。据传,于迦腻色迦王时,曾勘定三藏,凡无传本者皆书写之,已有传本者则校勘之,梵文佛典乃称完备。然现存之梵文佛典大多仅余片断,内容亦笼统而杂乱,不若巴利文三藏之完整分明。就教理而言,巴利三藏可说全属小乘教义,梵文佛典则大部分属大乘教义,其中多数早已有汉译本,然亦有不少尚未汉译之珍贵文献。近代在尼泊尔、西藏、中亚等地均有梵文佛典之发现,而以尼泊尔发现者为数最多。一八二二年,英人荷吉森(B.H. Hodgson)于尼泊尔搜集梵文圣典,共得三八○部新旧写本。一八七三年至一八七六年间,英人莱特(D. Wright)继续搜集,共得三百二十余部。梵文佛典之所以多存于尼泊尔,据学者研究,佛陀入灭后三世纪初,中印度佛教遭到空前之教难,印度佛教徒多逃入尼泊尔。又于十三世纪,回教徒侵入印度,印度佛教徒再避入尼泊尔。其地气候苦寒,极适于梵箧之保存。除尼泊尔外,于阗、敦煌、高昌、龟兹等处,均发掘大量梵文佛典,对学界之贡献及影响极大。现存之梵文三藏原典虽仅吉光片羽,寥寥可数,然在西元一世纪顷即流入西藏、中国,早已翻成部帙浩瀚的藏文及汉文三藏,而于全部佛教经籍中,占着重要位置。(三)汉文:佛教各系之传译经典中,以汉译大藏经翻传最早,部帙亦最庞大,起自后汉,迄于元代,系由梵语、巴利语、胡语等译出。最早期之经典翻译,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至洛阳之安世高为代表,主要翻译小乘经典。桓帝末年之时,大月氏国之支娄迦谶亦至洛阳,主要翻译大乘经典。经典翻译之初,仅是各自书写传持,至苻秦道安(314?~385),始将译经加以搜集分类,编成目录,此即‘综理众经目录’一卷,内分:撰出经律论录、异出经录、古异经录、失译经录、凉土异经录、关中异经录、疑经录、注经及杂经志录等八部分,共收经典六三九部八八六卷,为我国第一部之佛典目录。其后,僧祐、宝唱等亦撰各经录以增补之。当时并书写全部译出之经安置宫室、诸大寺。迄隋唐,译经事业更盛,而有单译、重译、别生、疑惑、伪妄等之分,我国撰述之抄集、传记及著述等亦相继入藏。总计历代所编藏经目录,多达六、七十部,现存者有二十余部,其中以僧祐之出三藏记集、法经等之众经目录、费长房之历代三宝纪、道宣之大唐内典录、智升之开元释教录、庆吉祥之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等为最着。又于上举各种经录之中,开元释教录以收录完备、记述正确、分类合宜,而受到各时代学者之重视,其分类法亦为开宝藏以降大多数之藏经所沿用。齐梁以后,抄集诸经要旨之风亦盛,计有梁朝宝唱等之经律异相五十卷、梁朝简文帝令学士撰之法宝集二百卷、后魏昙显等之众经要集二十卷、梁朝虞孝敬等之内典博要三十卷、梁朝贤明之真言要集十卷、梁朝僧旻等之众经要抄八十八卷、义林八十卷、梁朝净霭之三宝集十一卷、作者不详之法苑经一八九卷、唐代道世之诸经要集二十卷、法苑珠林百卷、唐代玄则等之禅林钞记三十卷、明代陈实之大藏一览集十卷等。隋唐以后,就藏经中之梵语及难解字句附以音义之风亦行,有唐代玄应之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唐代慧琳之一切经音义百卷、辽·希麟之一切经音义十卷、后晋可洪之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三十卷、宋代处观之绍兴重雕大藏音三卷等。此外,解题大藏经亦不少,如唐代玄逸之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三十卷、宋代惟白之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十三卷、宋代王古撰、元代管主八续之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十卷、明代寂晓之大明释教汇目义门四十一卷、标目四卷、明代智旭之阅藏知津四十四卷、日本净土宗僧随天之缘山三大藏目录三卷等均是。汉文大藏经,在隋唐之世即有纂集,然其时未有印刷术,凡有编集,皆赖书写,直至宋代,始有刊本。而汉文大藏经之刊印,以宋太祖于蜀之成都雕刻(木版印刷)全部大藏经为嚆矢,此即官版蜀版开宝藏。此后,藏经印刻之事业陆续兴起。宋朝计有:辽版之契丹藏、金版之金藏、福州版之万寿藏、毗卢藏、湖州版(浙版)之圆觉藏、资福藏、碛砂藏等。元代根据宋本印行藏经,有普宁藏与弘法藏两种,然元末天下大乱,藏经烧失殆尽。明太祖洪武年间,集硕德于蒋山,点校藏经,刊刻南藏,然校勘不精,时有脱误。南藏之外,另有北藏、楞严寺版、报恩寺版等。清世宗雍正十三年至高宗乾隆三年(1735~1738),以北藏为底本,复加新籍,刊刻龙藏。此外尚有频伽藏、百衲藏,及民国四十五年(1956)开始编行的中华大藏经、民国七十二年陆续出刊的佛光大藏经等。高丽藏亦属汉文系统,始刻于宋真宗时代(高丽显宗二年,1011),以宋代开宝藏为底本,加入贞元录所收各本,此即高丽大藏初雕本。另于高丽宣宗时又开雕续藏本。高宗二十三年(1236)开雕高丽大藏再雕本,即今所传之丽本藏经。文宗十三年(1059),仿契丹本而刊刻高丽契丹藏仿刻本,然今已全部佚矢。(参阅‘中文大藏经’1001)(四)日本:日本刻印之佛典本属汉文系统,然因日本藏经刊印事业极盛,且至近世,大藏经之编辑愈趋完整,形成后来居上而一枝独秀之局面。日本印行大藏经,始于德川初期之天海藏,系参照宋本与元本翻刻成者。其次有德川后期之黄檗藏,为明代楞严寺版之翻刻。明治时代,有弘教书院刊行之缩刷藏经,系依照丽、宋、元、明四藏校对,并加入若干的日本撰述。明治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1902~1905),藏经书院刊行卍字正藏,系以黄檗本与丽本为底本,另参照明本而成者。明治三十八年至大正元年(1912),日本藏经院搜罗卍字藏中未收之佚本,集成卍字续藏。明治四十四年至大正十一年,东京佛书刊行会陆续印行一套以日本撰述为主之佛教全书,即大日本佛教全书。大正八年至十年,由中野达慧主编,日本大藏经编纂会刊行,称为日本大藏经。大正十三年,高楠顺次郎等人发起刊行大正新修大藏经,至昭和七年(1932)完成,内容集古来汉文藏经之大成,共收经律论万余卷,网罗印度、中国、日本、朝鲜一切佛教名著,为举世佛学界最完整之一部大藏经。校勘方面,除丽、宋、元、明四藏外,并对照日本圣语藏本、宫本、敦煌写本及各种古佚本、流通本而成。昭和十三年,影印、校订弘教本,而有昭和再订缩刷藏之刊行。此外,另有南传大藏经与国译一切经之编译,两者均以日文刊行,前者系南传系统之巴利三藏与藏外佛教典籍之整编,后者则为各种藏经中唯一包含解题、注解之藏经。(参阅‘中文大藏经’1001)(五)西藏:七世纪顷,西藏国王弃宗弄赞(藏Sron%-btsan-sgam-po )派大臣端美三菩提(藏Thon-mi-sam bhot!a )留学印度,端美留印七年,携回许多梵文经典,遂以梵字为基础,创造西藏文字,并开始梵经之翻译工作。八、九世纪之间,西藏译经事业极发达。西藏僧伽于翻译之外,并留下大量有关佛学之注释、宗义、历史著作等。至十四世纪,布顿(藏Bu Ston )将一切经典分为甘珠尔(藏Bkah!-h!gyur ,内含经、律)、丹珠尔(藏Bstan-h!gyur ,内含论典)两大类。藏文藏经历代之版本甚多,最早有十三世纪初开雕之旧奈塘藏,其后有里塘藏、德格藏、新奈塘藏、卓尼藏、布那克藏、杰昆彭藏、却姆陀藏、永乐藏、万历藏、北京藏、拉萨藏等十二种,其中以德格藏、新奈塘藏、北京藏等三种最具代表性,尤以德格藏为现存藏文大藏经中最完整之一部。(参阅‘西藏大藏经’2588)(六)其他:西藏三藏流行于中亚细亚,至十三世纪顷,元世祖忽必烈侵入西藏,信仰喇嘛教,以八思巴为国师,八思巴受命创制蒙古文字,并从西藏佛典译成蒙古文。至十四世纪初,萨迦派之喇嘛僧齐乔世鲁(藏Chos-kyi h!od-zer ),至珠泯比丘等,及无数藏、蒙、回鹘、我国学者陆续完成蒙古大藏经之传译。满洲大藏经始于十八世纪,先译出藏、蒙大藏经之佛部,最早系清世宗时代之京城黄教领袖土观呼图克图一世奉敕翻译开版满、蒙、藏三体对照之甘珠尔,而全藏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完成,其间亦曾尝试自汉文大藏经译成满洲文。据闻世界现存之满文藏经唯有一部,保存于日本。西夏译大藏经始自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西夏王赵元昊自宋请得大藏经,后置蕃汉二字院,创制西夏文字,并请回鹘僧翻译佛典,至元大德六年(1302)全藏完备,约有三千六百余卷。后世所发现之西夏文字刻本仅有数百部。此外,近世西洋学者研究东方学之风气日盛,佛学亦在欧美学术界渐露曙光,佛典之翻译愈受重视。早期多译自巴利文佛典,及至梵文原典被发现后,则渐有取自梵典译成欧美文字,然迄目前为止,欧美佛典之翻译多属一经一典之单行本,于质于量皆远不如东方各国;但若以现代佛学在欧美一日千里之发展观之,则欧美文字大藏经之编译应属指日可待之事。[佛祖统纪卷四十七、英文大明三藏圣教目录、大藏经の成立と传播(秃氏祐祥,龙谷大学论丛第二八七)、大藏经に就て(高楠顺次郎,大崎学报第四十二)、中国大藏经翻译刻印史、中国大藏经雕刻史话(释道安)](参阅‘西夏文大藏经’2579)
大藏经目录 [佛学大词典]
即历来各种汉文大藏经之书目。又称众经目录、一切经目录、藏经目录、经录。在我国,经典之翻译自后汉至元代,凡千余年间,所出之经律论等多达数千卷。初时译出之部数较少,且散于各处译出,故尚无一定之目录,前秦以后逐渐搜集编成,其后又次第增补,遂有数十种之多。历代三宝纪卷十五列举出二十四家录,然此等诸录至隋代皆已佚失,其中东晋道安所编综理众经目录(又称释道安录),出三藏记集收载其要目。历代三宝纪卷十五除二十四家录外,另举出六家之经录,然此六家经录中,仅存出三藏记集及大隋众经目录。此外,梁高僧传卷七举出刘宋昙宗之经目,广弘明集卷三举出梁代阮孝绪之佛法录三卷等,然此等经录均已佚失。由撰述目的之不同,经录内容亦有各种特色,有将各时代之译经依朝代先后记录者(代录之目录),有以大小乘、经律论、单译、重译之分类为主者(标准入藏录、分类整理之目录),有将特定寺院所收经藏之现存经予以目录化者(现藏入藏目录),复有将上述各类加以组合,或全体总合者(总合之目录)。现存之主要经录如下:(一) 出三藏记集,十五卷,梁代僧祐撰辑。本录分十七篇,其中撰出经律论录、安公古异经录、安公失译经录、安公凉土异经录、安公关中异经录、续撰失译杂经录、抄经录、安公疑经录、疑经伪撰杂录、安公注经及杂经志录等十篇,计列二二一一部,四二五一卷。本录为现存最古之经录,可信度颇高,系继东晋道安录之后所撰者,故凡有关后汉、三国、西晋、东晋时代之译经,皆以本录为首要之参照经录。(二)众经目录,七卷,又称法经录,隋开皇十四年(594)法经等奉诏撰辑。收二二五七部,五三一○卷。本录不分经典之存缺,而将当时已翻译及记载于各经录之所有经典,全数目录化,即所谓标准入藏录。所载有关北朝之译经资料,为出三藏记集所欠缺者。(三)历代三宝纪,十五卷,隋开皇十七年费长房奉诏撰辑。入藏录收一○七六部,三二九二卷。本录关于北朝及隋代之译经,有其资料价值,然对古代之译经而言,则多混乱。(四)众经目录,五卷,又称隋仁寿年内典录、仁寿录,仁寿二年(602)彦琮等奉诏撰辑。收二一○九部,五○五八卷。本录系依法经录分类整理之方法为基准,搜罗隋代现存之经典所成,并附载缺本目录,为现藏入藏录中之较优者。(五)大唐内典录,十卷,唐麟德元年(664)道宣撰。入藏录收八○○部,三三六一卷。本录之入藏录为唐代之现藏入藏录,承仁寿录之形式,系根据长安西明寺之大藏经而作成。又本录在‘代录’与‘分类整理目录’两种性质之间,缺乏统筹连贯之处理,故尚非统一之总合目录。(六)续大唐内典录,一卷,唐麟德元年道宣撰辑。本录仅记载后汉之译经部分。(七)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录,五卷,又称众经目录、静泰录,唐麟德年中(664~665)静泰奉诏撰辑。收二二一九部,六九九四卷。本录为唐代之现藏入藏录,沿用仁寿录之形式,系根据洛阳大敬爱寺之大藏经而作成。(八)古今译经图纪,四卷,唐代靖迈撰辑。内无入藏录,而于‘译人别’中,列出二○二○余部,六一八○余卷。本录之‘古代译经’部分颇受历代三宝纪之混乱所影响。(九)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武周天册万岁元年(695)明佺等奉诏撰辑。入藏录收八六○部,三九二九卷。本录不含代录,系由刊定入藏录(标准入藏录)与现定入藏录(现藏入藏录)所成之分类整理目录。以其广泛采用历代三宝纪之记载,故资料价值不高。(十)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唐开元十八年(730)智升撰辑。本录追补古今译经图纪以后译出之经典一六○余部,六四○余卷。(十一)开元释教录,二十卷,唐开元十八年智升撰辑。入藏录收一○七六部,五○四八卷。本录总合统一古来所有之目录,代录与分类整理目录之间有严密之连贯性,其分类整理目录包含标准入藏录与现藏入藏录。大体而言,本录目录完备,记载正确,分类合宜,为历来大部分藏经所沿用,并首将中国之撰述正式入藏。又昔时常以‘一切经五千余卷’作为大藏经之代称,亦由本录而来。(十二)开元释教录略出,四卷,唐开元十八年智升撰辑。收一○七六部,五○四八卷。本录乃将开元释教录入藏录别出而成者。(十三)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三卷,唐贞元十年(794)圆照撰辑。入藏录续补开元释教录之遗漏者,及其后新译之经论、古今制令碑表记等三四三卷。(十四)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三十卷,唐贞元十六年圆照奉诏撰辑。入藏录收一二五八部,五三九○卷。本录除追加开元录以后七十年间之译经外,其余皆承袭开元录之记载。(十五)大唐保大乙巳岁续贞元释教录,一卷,南唐保大三年(945)恒安撰辑。本录追补开元、贞元二录之遗漏及其后新译等一三七部,三四三卷。(十六)大中祥符法宝录,二十二卷,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杨亿等奉诏撰辑。本录收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至大中祥符四年等二十九年间之新译经典二○○部,三八四卷。(十七)天圣释教录,三册,北宋天圣五年(1027)惟净等撰辑,收六一九七卷。(十八)景祐新修法宝录,二十一卷,北宋景祐三年(1036)吕夷简等奉诏撰辑。本录追加由大中祥符四年至景祐四年等二十七年间所译之经典十九部,一五○卷。(十九)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即元版弘法藏之目录),十卷,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庆吉祥等奉诏撰辑。收一六四四部。本录对照汉译及西藏译经典,此一特点为历来各种经录中所无者。本录为宋代以后所撰经录中之重要者。上记十九种经录中,前十五种分别为大正藏第四十九及五十五册所收。其次三种,‘宋藏遗珍’中收之,均为残本。最后之至元法宝勘同总录,亦收于大正藏‘法宝总目录’第二卷。又宋代以后开版之各种大藏经颇多,均附有目录,此等目录皆属现藏入藏录。[历代三宝纪卷七、卷九、法苑珠林卷一○○、开元释教录卷十、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一、卷三、卷四、卷六、隋书经籍志第三十、唐书艺文志第四十九]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