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道心 [佛学大词典]

又作青道心、袄道心。指初发心出家,而资历尚浅、修行未熟之修道者。

今圆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将释尊一代说法之次第判为五时,而以第五时法华经所说之圆教,称为今圆;于前四时大乘经所说之圆教,称为昔圆。
今能 [佛学大词典]
(1930~)台湾新竹人。法名定寂。年三十二礼妙广法师披剃,四十五岁时受具足戒于台北树林吉祥寺。曾任公务员、民众服务社理事等职。现任中国佛教会常务监事兼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伦理教育学会理事、圣灵寺住持等职。师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并经常参加党政活动,以沟通佛教与党政之关系。
今家 [佛学大词典]
今之师家。与今师、一家等语同义。各派之末徒,以过去之旧师不明本派奥旨,今之祖师则善能显彰一宗之微意,故美称之为今家。如法华玄义释签卷三下、四教义卷五等之说今家、一家者,乃指天台智顗。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三与往生论注记卷二所说之今家、今师等,则指善导大师。
今释 [佛学大词典]
(1614~1680)清代曹洞宗僧。浙江仁和人,俗姓金。一名性因,又作恬因。字澹归。号甘蔗生、茅坪衲僧、借山野衲。原为崇祯年间之进士,明亡后,遂为僧,参天然是禅师得曹洞心法,粗衣蔬食,超然本色。初居丹露禅院,暮年以请藏归吴。康熙十七年(1678),结茅于平湖。十九年,示疾,秋八月端坐说偈而化,世寿六十七,法腊二十九,弟子奉舍利建塔于匡庐。所撰疏注甚多,另有遍行堂正续集。[宗统编年卷三十二、憺园文集卷三十二]
今辩 [佛学大词典]
(?~1697)清代僧。番禺(广州)人,俗姓麦。字乐说。尝从梁之佩学科举应试之文,颇有文名。其后之佩入道,每以梵典禅理导之,忽有所省,因随行脚僧至匡庐,参天然是禅师,从之剃染,顺治十七年(1660)受具足戒于雷峰。及今释开丹露禅院,迎是公开创法席,师匡维甚力,遂嗣其法。康熙七年(1668),分座丹露。迨是公示寂,始主海云寺,未久迁至海幢寺,后再移驻福州长庆寺。以康熙三十六年入寂,年寿不详。有四会语录,梵网经注疏等行世。[海云禅藻集卷一]
介清 [佛学大词典]
(1239~1301)元初临济宗杨岐派禅僧。福州(福建)长溪人,俗姓王。号龙源。出家于雪峰山,于一峰齐之门下得度,十五岁即受具足戒。吴兴道场山东叟仲颖请师为典宾,继掌内记之职。后辞,与育王山寂窗有照契合,为其法嗣,司掌藏钥。初住浙江寿国寺,旋迁开寿普光禅寺。至元二十二年(1285),浙江道场山罹火灾,师起而自任,重建大佛宝殿等堂宇,具备大藏经、鼓钟等法器。元世祖赐以金襕袈裟及‘佛海性空禅师’之号。大德五年示寂,世寿六十三。有语录一卷行世。[增续传灯录卷四、续灯存稿卷五]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