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识缘境广狭 [佛学大词典]

据宗镜录卷三十六及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载,第八、第七、第六等三识所缘之境有广狭之不同,即:(一)第八识缘境最广,谓第八识为根本识,染净同依,能变现种子、根身、器世间等三种境,故缘境最广。(二)第七识缘境最狭,谓此识无别体相,但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识见分而为相分,故缘境最狭。(三)第六识缘境次广,谓此识能缘一切善、不善、无记等三性之境,能分别色心等一切法尘,故缘境次广。

三识 [佛学大词典]
(一)类别八识为三种,是为三识。此系四卷楞伽经卷一所说。(一)真识,指自性清净真净之识,即净分之第八阿赖耶识;此识能了别真实之自体。(二)现识,指所藏之种子变现根身与世界之识,即染分之第八阿赖耶识;然亦有以第七末那识能了别妄相,而别为妄识者。(三)分别事识,指起六尘等诸境分别之识,即六、七二识;然亦有以前六识能了别事相,而别为分别事识者。此外,十卷楞伽经卷二亦举出转相识、业相识、智相识等三识之说。[维摩经玄疏卷五、中观论疏卷七本、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下、大乘义章卷三末、卷十三](参阅‘八识’316)(二)指天台宗所立九识之后三识,即第九清净识之阿摩罗识、第八无没识之阿赖耶识与第七分别识之末那识。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大三九·四上):‘云何三识?识名为觉了,是智慧之异名尔。庵摩罗识是第九不动识,若分别之,即是佛识;阿梨耶识即是第八无没识,犹有随眠烦恼与无明合,别而分之,是菩萨识;(中略)阿陀那识是第七分别识,诃恶生死,欣羡涅槃,别而分之,是二乘识。’又法华玄义卷五下以此三识类通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且广亘十种三法,亦即三识、三轨乃至三道,皆同体异名,同为三千三谛圆具之妙法,是故法法圆通融即。[法华玄义释签会本卷五下、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法华玄义私记卷五末](参阅‘十种三法’483、‘三轨’591、‘阿摩罗识’3671)
三兽渡河 [佛学大词典]
以兔、马、象三兽之渡河比喻三乘断惑修行之深浅。盖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五年,然因听闻教法之人根机深浅不同,乃以方便宣说三乘法;教法虽有三乘之别,然皆同属一味法性,声闻、缘觉、菩萨以所证有深浅,犹如兔、马、象三兽之渡河,兔渡则浮,马渡及半,象乃澈底截流。法华经玄义卷八下(大三三·七八一下):‘三兽渡河,同入于水,三兽有强弱,河水有底岸,兔马力弱,虽济彼岸,浮浅不深,又不到底。大象力强,俱得底岸。三兽喻三人,水喻即空,底喻不空。二乘智少,不能深求,喻如兔马。菩萨智深,喻如大象,水软喻空,同见于空,不见不空。底喻实相,菩萨独到,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即知声闻悟道最浅,缘觉悟道稍深,菩萨悟道最深。法性之空理,犹如河水,三乘之人虽证同一法性,渡同一生死之流,然因其根机深浅不同而生差别。(一)象渡河,比喻菩萨之人修六度万行,利益众生,断除见思惑,习气尽净而证菩提,如象之渡河,得至其底。(二)马渡河,比喻缘觉之人修十二因缘,断除见思惑,虽兼断习气,未能净尽,而证真空之理,如马之渡河,虽不至底而渐深。(三)兔渡河,比喻声闻之人修四谛法,断除见思惑,未能除断习气,但证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过,不能深入。于法华经玄义卷八下更分象为大小二种,而以小象比喻别接通之菩萨,以大象比喻圆接通之菩萨。[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优婆塞戒经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三、摩诃止观卷六上]
三杂染 [佛学大词典]
染污真性,即称杂染。杂染有如下三种,即:(一)烦恼杂染,又作惑杂染。指身见、边见及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包括一切之烦恼与随烦恼。分类之,有见所断与修所断两大类;或分为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等三大类;或分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嗔、无明、慢、疑等十种。(二)业杂染,指由烦恼所生,或以烦恼为助缘所生之一切身语意三业,种种造作,染污真性。(三)生杂染,又作苦杂染。因烦恼及业而有生,由此生苦,更有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等,皆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显扬圣教论卷一]
三关 [佛学大词典]
指三问题或三语。(一)楞严三关:谓宋代天台名德慈云遵式所问有关楞严经之三问题。慈云法师遵式居天竺寺(寺在浙江杭州)时,有贵官,注楞严经,持稿求师印可,师烹烈焰,谓之曰(大四九·二○八下):‘阁下留心佛法,诚为希有。今先申三问,若答之契理,当为流通,若其不合,当付此火。’官许之。师曰:‘真精妙元性净明心,不知如何注释?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为是何义?二十五圣所证圆通,既云实无优劣,文殊何得独取观音?’其人闻之不知所措,无法置答。师即举稿付火中。‘楞严三关’之名,自兹而出。[佛祖统纪卷十慈云传](二)黄龙三关:宋代黄龙山普觉禅师,常以三语问学者曰(卍续一三八·三二六上):‘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一时学者鲜能契其旨者,天下丛林称之为三关。[五灯会元卷十七]
三类强敌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系指对法华经之修行者怀有敌意或加以迫害之人有三类,即:(一)邪恶之俗人,又称俗众增上慢。(二)邪智之比丘,又称道门增上慢。(三)戴圣者假面具之比丘,又称僭圣增上慢。日本日莲宗开祖日莲认为,唯有三类强敌之迫害加之于身,才是表明自己系法华经行者之证据;而对于日莲宗之行者而言,第一类强敌相当于幕府之官吏,第二类为真言宗、净土宗之僧侣,第三类为禅宗、律宗之僧侣。
三类境 [佛学大词典]
(一)又称三类、三境。乃法相宗之教义。将所缘之对境,依其性质,而类别为三种。即:(一)性境,指真实之境。此境自守其性,并不随心。即指具有真实体性与作用,由实种子所生起之境。包括第八识之相分(种子、五根、器世间)、前五识及五俱(与前五识之任一者同时生起)意识之相分等。此境有三种不随心,即:(1)性不随,谓其能缘之见分通于善、不善、无记三性,所缘之相分境,唯无记性,不随能缘之性通于三性。(2)种不随,谓见分从自见分种生,相分从自相分种生,不随能缘之种子而生。(3)系不随,系,指界地系。谓所缘境之界地不随能缘之心。如欲界系之五识八识及五俱意识缘自界之五尘时,相分与能缘虽为欲界系,而所缘之五尘非随能缘而成欲界系。(二)独影境,独者,简别于本质;影,为影像,即相分。谓依能缘之心之妄分别而变起之境,别无本质,仅为影像。如第六意识之妄分别变出之龟毛、兔角、空华等,全属幻影。此境有三种随心:(1)性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同一性。(2)种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由同一种子而生。(3)系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同一界系。(三)带质境,带质即兼带本质。谓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其相分有所依之本质,而不得境之自相。此境系由心、境二者之力合成,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如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之相分,及第六识追想过去之形像者。此境有三种通情本。情,为能缘之见分;本,为本质。即:(1)性通情本,谓如第七识之见分缘第八之见分时,所变之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种生,一半与能缘之见分同种生,若从本质生者,为无覆无记性,若随能缘之见分生者,则为有覆无记性,其性不定。(2)界通情本,又称系通情本。谓此相分之界地通于本质与见分之界地系而不定。(3)种通情本,谓此相分之种子亦随本质与见分而不定。三类境之名称在诸经中虽未见记载,然有关相见二分为同种生或别种生,在印度即有异说,至玄奘时,以护法之说为正义,造(大四三·六三三中)‘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一颂,授予弟子窥基,评判所缘之境,以别种生之相分为性境,同种生之相分为独影境,同别两种生之相分为带质境。[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末、百法问答钞卷二](二)指第八阿赖耶识所缘之三种境。即:(一)种子境,第八识能遍任持世间、出世间诸法种子,故称种子境。(二)根身境,第八识觉明能了之心,发起内外尘劳之相,于一圆湛,析出根尘,聚内四大而为身分,故称根身境。(三)器世间境,从第八识转相而成现相,即有山河大地等境界,故称器世间境。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