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三义 [佛学大词典]

比丘为梵语bhiks!u之音译。大智度论卷三载,比丘之义有五种,其中破恶(破烦恼)、怖魔、乞士,称为比丘三义。即:(一)破恶,谓比丘修戒、定、慧之道,能破除见思之恶,故称破恶。(二)怖魔,谓比丘既能修道,魔即惊怖其非但能出魔之界域,亦能转化于他人,而空魔之眷属,故称怖魔。(三)乞士,乞为乞求,士则清雅之称。谓比丘常当乞食,清净以自活命;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故称乞士。

比丘入众五法 [佛学大词典]
旧称入众五心。指比丘入于大众中,应当遵守之五种规法。据四分僧羯磨所举,即:(一)修慈愍物,谓比丘入于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愍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以精勤学道。(二)谦下自卑,谓比丘入于大众中,常用谦和,以永绝憍慢,应自卑下,犹如拭尘之巾。(三)善知坐处,谓比丘入于大众中,动止有时,若见上座,则不应安座,若见下座,则不应起立。(四)说于法语,谓比丘入于大众中,不宜杂说,论世俗事,若自说法,或请人说法,皆为说于法语。(五)见过默然,谓比丘入于大众中,若见僧中有不如理之事,若即言说,则恐致别异,故当安忍,默而不言。
比丘 [佛学大词典]
梵语bhiks!u,巴利语bhikkhu 之音译。又作苾刍、苾刍、■刍、备刍、比呼。意为乞士、乞士男、除士、薰士、破烦恼、除馑、怖魔。乃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至于比丘尼乃梵语bhiks!un!i^ 之音译。又作苾刍尼、苾刍尼、■刍尼、备刍尼、比呼尼。意为乞士女、除女、薰女。又称沙门尼、尼。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子。比丘原语系由‘求乞(bhiks!)’一词而来,亦可解为 bhinna-kles/a,破烦恼者之意。据大智度论卷三载,比丘之语义有五种,即:(一)乞士(行乞食以清净自活者),(二) 破烦恼,(三)出家人,(四)净持戒,(五)怖魔。其中,破恶(破烦恼)、怖魔、乞士,称为比丘三义,与‘阿罗汉’一词语义中之杀贼、应供、无生等三义,合称为‘因果六义’(比丘为因,阿罗汉为果)。有关比丘之种类,十诵律卷一及俱舍论卷十五举有名字(名想)比丘(有名无实之比丘)、自言(自称)比丘(自称比丘者)、为乞(乞丐)比丘(为乞食而生活者)、破烦恼(破惑)比丘(真比丘)等四种比丘。四分律卷一则举有名字、相似、自称、善来、乞求、着割截衣、破结使等七种比丘。比丘、比丘尼所持戒之条数,依律而有异。四分戒本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之说。又比丘尼应敬比丘,故制定八敬法(又作八敬戒、八尊重法、八不可越法),此乃为防止女性出家者乱正教而设。八敬法即:(一)每隔半月,比丘尼必受比丘指导一次。(二)跟从比丘安居。(三)安居结束,必从比丘众中求自恣忏悔。(四)从比丘受具足戒。(五)不可辱骂比丘。(六)不可举说比丘所犯之罪过。(七)犯轻罪时,从比丘而忏悔。(八)比丘尼即已出家受戒百年,亦须向新受戒之比丘礼拜。[杂阿含经卷十四、长阿含经卷十五究罗檀头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正法念处经卷四十九、大宝积经卷一一四、摩诃僧祇律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维摩经略疏卷一、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上]
止观辅行传弘决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十卷。全称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略称止观辅行、摩诃止观弘决、止观弘决、辅行、弘决。唐朝荆溪湛然(711~782)撰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原分为十卷,开为四十卷,为摩诃止观之注释书,亦为研究摩诃止观之最高权威著作,引用书典颇多。北宋天圣二年(1024)入藏,后由日僧最澄传入日本。注疏有湛然着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十卷等。[佛祖统纪卷十、卷十一、卷二十五]
比丘尼 [佛学大词典]
梵语bhiks!un!i^,巴利语 bhikkhuni^。又作苾刍尼、比呼尼、■刍尼等。意译乞士女、除女、薰女。或简称为尼。原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性,其后泛指出家之女子。印度之有比丘尼,起于释尊听许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出家,受具足戒,后有五百释种女出家得度,其戒条凡三百四十八戒。依比丘尼传卷一载,西晋建兴年(313~319)尼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后东晋咸康年间(335~342),僧建由月支国来,赍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及羯磨,升平元年二月(357)请昙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坛,净检与同志三人共于坛上受具足戒。此为我国比丘尼之滥觞。又依大宋僧史略卷上‘尼得戒由’条所载,净检仅就比丘一众受戒,其受戒未尽如法,宋元嘉十一年(434)慧果、净音等三百余人,于建康南林寺戒坛从师子国尼铁索罗等十人受具足戒,为我国比丘尼得戒之始。此后比丘尼增多,遂于宋太始二年(466)任比丘尼宝贤为尼僧正,法净为京邑尼都维那。日本则自司马达等之女善信尼从高丽僧惠便出家,为女子出家之始。[杂阿含经卷二十四、中本起经卷下瞿昙弥来作比丘尼品、大爱道比丘尼经、五分律卷二十九、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四分比丘尼戒本、五分比丘尼戒本、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摩诃僧祇律卷三十、大智度论卷十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参阅‘比丘’1479、‘具足戒’3078)
比丘尼阿姨 [佛学大词典]
梵名Bhiks!un!i^A^rya^ 之音译。为佛陀姨母大爱道之尊称。阿姨乃阿梨夷之略称。梵语阿梨耶,意译作圣者,依女声而称阿梨夷。或谓阿为发语词,姨即姨母。
比丘尼律仪 [佛学大词典]
又作比丘尼戒、苾刍尼律仪。通常称五百戒。南山律宗作三百四十八戒,即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单提、八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又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分举出八波罗市迦、二十僧残、三十三舍堕、一百八十单堕、十一提舍尼、数十条众学、七灭诤等。上记所举,与其他律文相较,略有异同。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