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火 [佛学大词典]

据传法正宗记卷一载,释迦自知化期已近,乃付首座弟子大迦叶以清净法眼及金缕僧伽梨衣,随后即往拘尸那迦罗城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右胁而卧,在诸比丘及众弟子围绕之下,泊然入寂,大迦叶闻讯赶至,见金棺内之三昧真火燔然而焚,舍利光焰普照天地。

三昧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sama^dhi ,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sama^patti ,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 ,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sama^patti ,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s/amatha ,巴samatha ,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阅‘百八三昧’2480、‘定’3171)(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
三施 [佛学大词典]
(一)大智度论卷十一以财、法、无畏三种施为三施。即:(一)财施,自能持戒,不侵他人财物,又能以己之财施与他人。(二)法施,为人说法,令其开悟。(三)无畏施,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令其无畏。(二)大智度论卷十二以物、供养恭敬、法三种施为三施。即:(一)物施,即财施。(二)供养恭敬施,即信心清净,恭敬礼拜等。(三)法施,即为人说法。(三)华严经疏钞卷二以饮食、珍宝、身命三种施为三施。即:(一)饮食施,见饥饿之人,即以饮食济其困馁,又称下品施。(二)珍宝施,见贫穷之人,即以财物珍宝周其窘乏,又称中品施。(三)身命施,复分为二:(1)仅割身肉,济于饥饿众生,是为身施。(2)若全身施与,命亦随尽,是为命施。此等之施,极难极重,故又称上品施。
三思 [佛学大词典]
指三种审虑对境之精神作用。即:(一)对境取正因邪因俱相违等之相,加以审察思虑,称为审虑思,又作加行思。(二)审虑后,决定其意,称为决定思。(三)其后,方才发动身、语二业,称为动发胜思,又作等起思。又以其势力强胜,故谓之胜。其中,前二思为意业。动发胜思又可分为动身思与发语思,动身思为身业,发语思为语业。配以因等起、刹那等起,则有二说:(一)审虑思与决定思之初念为远因等起,决定思之最后念为近因等起,动发胜思为刹那等起。(二)前二思为远因等起,动发胜思之初念为近因等起,第二念以后为刹那等起。[大乘成业论、成唯识论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参阅‘思’3807)
三昧门 [佛学大词典]
指进入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佛之三昧,无量无数,菩萨无法尽得,或闻是心而萌生退意,故佛说三昧门,入一门即统摄无量三昧,如牵衣一角,举衣皆得。[大智度论卷二十八]
三昧耶戒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三摩耶戒、秘密三昧耶戒、佛性三昧耶戒、秘密戒、三世无障碍智戒、无为戒。略称三戒,即住于三三平等之理,以本有之净菩提心为戒体,法界无量万德为行相之秘密真言戒。此戒能成就如来清净之智,三世诸佛由此证得菩提。故又称三世无障碍智戒。其戒相为不应舍正法、不舍离菩提心、不吝悭一切法、莫不利众生行等四重禁。此戒系密教修行之指针,真言行者必须受持,入坛行灌顶之前先受此戒,方得入坛。三昧耶本具平等、本誓、除障、惊觉四义,故此戒亦有四义:(一)平等,行者初发心时,知三三平等之理,安住于佛地三昧道,照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二)本誓,以三平等之理为缘,起大誓愿,修大悲,行四无量、四摄等,能利益众生永不止。(三)除障,由本誓发得三三平等之戒体时,能除灭过去、现在、未来之恶业罪障。B!惊觉,自惊察身心,制止放逸懈怠。又授此戒之作法,称为三昧耶戒仪、三昧耶戒作法;道场则称为三昧耶戒场、三昧耶戒坛。[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五、大日经疏卷九、卷十一、卷十六]
三昧耶身 [佛学大词典]
指三昧耶曼荼罗之佛身。与三昧耶形同,密教诸尊之本誓、内证等标帜及塔、轮宝、莲花、国土器世界等皆称三昧耶身。如楼阁宝王者即如来三昧耶身,诸显教中以四大等为非情,密教则以之为如来三昧耶身。(参阅‘三昧耶形’583)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