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正 [佛学大词典]

佛之言说尽离邪妄,故善导在观经疏散善义中举出佛所有之言说有六义,即: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日本亲鸾于所著愚秃钞中,称之为六正。

六外处 [佛学大词典]
处为生长之义;可长养心、心所。为心、心所之所缘者有六,即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称为六外处。[杂阿含经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参阅‘六境’1298)
六句义 [佛学大词典]
指实、德、业、同、异、和合六句。传系古代印度胜论学派之祖优楼佉(梵Ulu^ka )所立,至后代慧月(梵Maticandra )论师乃依据六句义而广开为十句义。六句义即:(一)实句义(梵dravya -pada^rtha ),即主谛,又作所依谛。乃指诸法之实体,有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等九种。(二)德句义(梵gun!a -pada^rtha ),即依谛,指实句义之属性功能。胜论经(梵Vais/es!ika -su^tra )举出色、香、味、触、数、量、别体、合、离、彼体、此体、觉、乐、苦、欲、嗔、勤勇等十七德;十句义论更加重体、液体、润、行、法、非法、声等七种,共列举二十四德。 (三)业句义(梵karma -pada^rtha ),即作(用)谛,指实体之运动,有取、舍、屈、伸、行等五种。(四)同句义(梵sa^ma^nya -pada^rtha ),即总相谛,又作总谛。指有性乃诸法所共有。(五)异句义(梵vis/es!a -pada^rtha ),即别相谛,又作别谛。指诸法有差别之性质。或称同异句义。(六)和合句义(梵samava^ya -pada^rtha ),又作无障碍谛。乃谓实、德、业、同、异等五句相互摄属而不相离。[百论卷上破神品、胜宗十句义论、胜宗十句义论释](参阅‘十句义’409、‘大有’781)
六月会 [佛学大词典]
又作山家会、传教会。为日本天台宗之重要法会,即于日本传教大师最澄之忌日─六月四日,所举行之法会。自最澄入灭之次年弘仁十四年(823)始,开讲法华经,后称广学竖义,并加上论义问答。延长七年(929)以后,与十一月之霜月会合并,每五年举行一次。又依惯例,在六月会时,举行论义与和赞。
六生喻 [佛学大词典]
即以狗、鸟、毒蛇、野干、失收摩罗、猕猴等六种众生比喻六根。出于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俱舍论卷三十称之为六生喻经。(参阅‘六众生’1292)
六甲秘祝 [佛学大词典]
又称九字法。系由‘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等九字所成之咒术。行法时,先唱上述九字,并于空中画四纵五横之直线以配合九字之唱诵,故又称纵横法。此种禳除灾害,祈求胜利之咒法,本为我国道家与兵家所盛行之秘术,传入日本后,混入真言密教之一部,而成为现今日本修验道之山伏所重视之咒法。[往生论注卷下、往生论注记卷四、抱朴子内篇第四登涉篇](参阅‘九字’133)
六合释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s!at!-sama^sa^h!。又作六离合释、六释。即指解释梵语复合词(二语或二语以上之合成语)之六种方法。其作法为先将复合词加以分别解释(离释),次再总合解释(合释)其义,故称六离合释、六合释。此系源自梵语之文典,传入我国后,内容则多少有所变化。(一)依主释,梵语tat-purus!a。又作依士释、属主释、即士释。即复合词中的前节之语,作为名词,或视同名词,而对后节之语有‘格’(格,梵文文法之一,有八种格)之关系者。如‘山寺’,即‘山之寺’之意;‘王臣’,即‘王之臣’之意。前节之语为于格,后节之语为属格(所有格)。以上系指狭义之依主释。在广义上则含有持业释与带数释,即凡是依前节之语而限制后节之语的复合词,皆称依主释。(二)相违释,梵语dvam!dva。即两个以上之名词,有对等之关系,而可独立列举出来者。如‘山川草木’,即为‘山、川、草、木’之意。(三)持业释,梵语karma-dha^raya。又作同依释。即前节之语对后节之语,有形容词、副词,或同格名词之关系者,故后节之语常为名词或形容词。如‘高山’,即‘很高之山’之意;‘极远’,即‘非常远’之意。(四)带数释,梵语dvigu。即前节之语为数词,有聚合之意。如‘三界’、‘四方’等。上述四释系名词上的复合词之解释法。(五)邻近释,相当于不变词(梵avyayi^ -bha^va ),为副词之复合词。即指前节之语为副词、关系词等不变化词,后节之语为名词之一种复合词。例如,yatha^(如)-vidhi(法),乃‘法如’、‘从法’之意。但我国历来对‘邻近释’之解释与梵语原意不同,而谓从近立名者,是为邻近释。例如,四念处虽以慧为体,但其义接近念,故称念处。(六)有财释,梵语bahu-vri^hi。又作多财释。即复合词具有形容词之作用者,称为有财释。上记五项之复合词,若当形容词用时,亦可解释为有财释。例如,‘长袖’(持业释),可解释为‘长袖的’、‘有长袖者’之意。以上六合释,自古以来亦有依(三)、(一)、(六)、(二)、(五)、(四)等顺序之惯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总料简章](二)书名。全一卷。唐朝窥基撰。本书系录自窥基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总料简章之第五科,另行付梓刊行。其内容系就梵语复合词之六种合释,加以明示解说。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