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朝 [佛学大词典]

(1422~1500)日本日莲宗身延山第十一世。伊豆(静冈县)人。字镜澄。号行学院。通称加贺阿阇梨。八岁出家,后游学于比睿山、南都,在身延山师事旧延,研究宗义。三十九岁继承身延山第十一世。在职四十年间,宗风大盛,并扩张寺境,被尊为中兴之祖。宗学与当代日莲宗僧日隆并称于世。明应九年示寂,享年七十九岁。著有御书见闻五大部钞、法华草案钞等。

日喻菩萨十种善法 [佛学大词典]
据宝雨经卷五载,菩萨出现于世,能以智慧方便令诸有情改恶迁善,舍迷就悟;犹如日出现于世间,照临万物,令一切幽暗之处悉皆明朗,故取之为譬喻。(一)破无明暗,菩萨出现于世,以智慧之光破除一切有情无明黑暗;犹如日行于空,威光炫赫,能令世间一切幽暗之处悉得明朗。(二)觉悟有情,菩萨出现于世,以智慧方便开导有情,咸令觉悟;犹如日行于空,融和明丽,能令一切池沼莲华悉得开敷。(三) 光耀十方,菩萨出现于世,以智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令一切有情咸获利益;犹如日行于空,光耀十方,一切万物无不蒙照。(四)出现善法,菩萨出现于世,以智慧力开示善法,化导有情,使其咸登正觉;犹如日行于空,以大光明普照一切,飞潜蠢动,咸遂其生。(五)诸漏灭尽,漏即漏落生死之义。谓菩萨以智慧力令所有一切烦恼悉皆灭尽,则能永断生死诸漏;犹如日没时,光明隐灭,则群动皆息。(六)能作光明,菩萨出现于世,放智慧光明,说种种法要,以破除一切有情愚痴暗障;犹如日行于空,放大光明,破除一切幽暗,照临万象。(七)映蔽外道,菩萨出现于世,凡所说法,莫不为令有情舍邪归正,则能映蔽外道之诸邪异论;犹如日行于空,赫然照临,萤爝之光自然不现。(八)能示高下,菩萨出现于世,于诸有情若善若恶,无不摄受,令其瞻觐,示以正法;犹如日行于空,照临万物,若高若下悉能显示。(九)发起善业,菩萨出现于世,方便开示,能令一切有情发起善心,修行善业;犹如日出时,能令世人各营生业。(十)善人爱乐,菩萨出现于世,一切聪慧之人知有利益,心生爱乐,念念皈依,然无智愚人及诸邪魔外道却因之生起憎嫉;犹如日行于空,内外明朗,凡诸善人无不欣爱,然若盗贼等辈为恶之人却因之生起憎嫉。
日旋三昧 [佛学大词典]
为法华经妙音品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又作日轮三昧。嘉祥法华义疏卷十二(大三四·六二二中):‘日旋三昧者,如日天子乘日宫殿,照诸众生,周而复始。’即以太阳之普照万物,比喻妙音菩萨之光明平等广照一切众生。(参阅‘十六三昧’378)
日域 [佛学大词典]
(一)日所照之区域内。(二)日本人对其本国之自称。(三)指朝鲜。
日牌 [佛学大词典]
牌,指牌位。即为死者每日诵经供养回向所设之牌位。对此,每月于死者之忌日诵经供养回向而设者,称为月牌。
日隆 [佛学大词典]
(1384~1464)日本日莲宗本门法华宗祖。初名日立。号精进院、桂林房。越中(富山县)人。学于京都妙本寺日霁。日霁殁后,与嗣法之月明宗义互异,遂游历诸国。后于京都创建本应寺(其后称本能寺),宣扬八品派(尼崎派)。宽正五年示寂,享年八十一。著书极多,几达三千帖。与当世日莲宗僧日朝并称一代之学者。
日黄总簿 [佛学大词典]
指禅林中,常住日常所用之总簿。日,日常之意;黄,指黄檗,芸香科之植物,可作药用及染料。为避蠹虫,故将总簿染以黄檗,称为日黄总簿。禅林象器笺第二十三类簿券门:‘旧说曰:“常住总簿,黄檗染成纸,避蠹灾,故言黄簿也。”’[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副寺]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