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律 [佛学大词典]

又作大乘毗尼、菩萨毗尼、菩萨律藏、菩萨调伏藏。指大乘菩萨受持之戒律。为‘小乘律’之对称。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七中):‘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三宝,愿得好师同学善友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 历代各种译经目录所载大乘律之分类与部数各异:(一)法经之众经目录卷五,立有‘大乘毗尼藏’一则,内分一译、异译、失译、别生、疑惑、伪妄等六种,共有五十部八十二卷。(二)历代三宝纪卷十三,分成有译、失译两种,共有三十一部五十四卷。(三) 大唐内典录卷八之入藏录,别立‘大乘律’之部门,分为一译、重译两种。(四)开元释教录卷十九之入藏录,共收二十六部五十四卷。(五)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八举出大乘律经典二十八部五十六卷。(六)日本缩刷大藏经则收载三十部四十八卷。[大唐内典录卷六、卷九、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六、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四、卷二十九、阅藏知津卷三十二]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ya^na^bhidharma -samuccaya-vya^khya^ 。凡十六卷。安慧菩萨杂糅,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又称阿毗达磨杂集论、杂集论、对法论。乃随文注释无著菩萨之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而成。本书原系无著弟子觉师子所作,安慧加以合糅集论而成,为法相宗所依用重要论典之一,乃瑜伽十支论之一。其注释书较重要者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十卷(窥基)、述记贯练编二十八卷(信培)。[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大唐内典录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八、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一]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ya^na^bhidharma -samuccaya 。凡七卷。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略称集论。乃集解大乘阿毗达磨诸要项而成。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分为本事分与决择分,前者有三法、摄、相应、成就等四品,后者有谛、法、得、论议等四品。本事与决择二分系取自瑜伽师地论中之本地分及摄决择分。三法品之‘广分别’门中之有色无色,乃至有上无上等义门,与摄品之十一种分别、成就品之三种成就说,皆符合于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卷五十二及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所说。本书与显扬圣教论同为瑜伽师地论之纲目书。又本书系于唐永徽三年(652)三月译出。本论之注释书有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与本论均为后之成唯识论等书所引用,故古来亦多为唯识家所重视。[大唐内典录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八、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一]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略称髻珠经。唐代菩提流志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乃就菩萨修行悟入所得之三摩地来说明其修行次第,并分别叙述护念者、愿求者、听闻者等之功德,与毁谤此法门之果报。[开元释教录卷九、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四]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卷。唐代智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略称菩萨行门诸经要集。系纂集诸经中,有关大乘菩萨行之要文而成,计有四十二经六十七条(或六十六条)。卷上引载象腋经、说妙法决定业障经等十一部之文,卷中引载海慧菩萨所问经、戏乐严经等十部之文,卷下引载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如来境界等二十一部之文。所引诸经之中,方广如来智经、演法师品经、戏乐严经、胜积品经、金光上胜毗尼经、降伏魔经、宝童子夫人所问经、如来境界经、离垢菩萨所问经、宝聚经、那罗延品经、梵刹经、一切诸佛所念经、法集经、集会品经、殊胜具戒品经等十六经为未传于中土之经。[续古今译经图纪、开元释教录卷九、阅藏知津卷四十一]
大乘涅槃经 [佛学大词典]
阐述法身常住,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等论题之大乘经典。据诸经录所载,历来汉译涅槃经有如下十五种:(一)胡般泥洹经,凡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二)大般涅槃经,凡二卷,曹魏安法贤译。(三)大般泥洹经,凡二卷,三国吴之支谦译。(四)方等般泥洹经,凡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五)佛般泥洹经,凡二卷,西晋白法祖译。(六)大般泥洹经,凡六卷,东晋法显、佛陀跋陀罗共译。(七)大般涅槃经,凡三卷,法显译。(八)般泥洹经,凡二卷。译者不详。(九)佛遗教经,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十)大般涅槃经,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十一)般泥洹经,凡二十卷,刘宋智猛译。今已失传。(十二)般泥洹经,全一卷。译者不详。(十三)四童子三昧经,凡三卷,隋阇那崛多译。(十四)大般涅槃经后分,凡二卷,唐代若那跋陀罗、会宁共译。(十五)大悲经,凡五卷,北齐那连提耶舍、法智共译。以上十五种中,(一)(二)(三)(十一)(十二)等五种今已不存,(五)(七)(十二)为小乘涅槃经,其余皆属大乘涅槃经,其中又以(六)(十)(十四)为重要。四十卷本为最完全者,即北本涅槃经,其后传于南方宋地,由慧严、慧观、谢灵运等将本经前半对照法显所译之六卷泥洹经,整理为三十六卷二十五品,此即南本涅槃经。[中国佛教史及佛教史籍卷一](参阅‘大般涅槃经’844 、‘南本涅槃经’3738)
大乘起信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称起信论。相传为印度马鸣(梵As/vaghos!a )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阐明如来藏缘起之旨,及菩萨、凡夫等发心修行之相,系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归结大乘佛教之中心思想,为佛教思想之重要入门书。全书共分五篇,第一因缘分,举出八分以叙述造立本论之因缘,是为‘序分’;第二立义分、第三解释分、第四修行信心分,此三分为本论之‘正宗分’。立义与解释二分阐明‘一心’、‘二门’、‘三大’之理论,修行信心分则说明‘四信’、‘五行’之实践法门。所谓‘一心’,即指绝对之一心,此一心即为众生心,亦为如来藏(真如)心;盖世界万有皆为真如之显现,一切众生本来亦常住于涅槃之中。所谓‘二门’,即指‘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真如门即为绝对之真如,即阐说众生心性之‘本体’不生不灭,远离言说之相,毕竟平等而常恒不变。又包含‘依言’、‘离言’二种。于生灭门中则揭示众生心性之‘现象’即为真如缘起。生灭门又分流转门、还灭门二种,流转门中揭出‘阿赖耶识’一词,说明此识乃‘生灭’与‘不生不灭’所和合的非一非异之识,并由此所谓真妄和合之阿赖耶识生起三细(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六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五意(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六染(根本业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现色不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不断相应染、执相应染)而流转于迷界;还灭门则系自迷界之中,依十信、十住、十行、十迥向、十地等阶次之修行,而还至涅槃真如界。所谓‘三大’,即指体、相、用三者。所谓‘四信’,指虔信真如与佛、法、僧三宝。所谓‘五行’,指笃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第五劝修利益分,举示受持本论者可得广大利益,是为本论之‘流通分’。自‘历代三宝纪’以降,诸经录大多以本论为‘马鸣造,真谛译’,而广为各宗派所习用,然隋代之众经目录卷五(大五五·一四二上)则谓:‘大乘起信论一卷,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而将本论置于‘疑惑部’。惠均之四论玄义卷十、卷十二则谓本论系地论宗之论师所伪造,盖本论所谓之‘如来藏心能生起一切生灭诸法’之说,与诸地论师之宗说,实乃两相契符。开元释教录卷八亦表存疑之看法。此外,又因本论之梵本,今已不存,而西藏藏经中亦未收录本论,遂增加‘伪作’之可能性。然持‘平反’之立场者亦蔚然纷起,迄今不绝,遂成为历来学界争辩的悬案之一。归纳纷纭之众说,本论来源有三:(一)龙树以前之马鸣所作,(二)龙树之后某一同名异人之马鸣所作,(三)国人所伪作。以上诸说,迄无定论,而于现代佛学研究中,由日本学者望月信亨再度引发一场笔墨波浪,望月信亨从考证入手,著「大乘起信论之研究’一书,否认本论为马鸣所造。我国梁启超继之发难,并进一步否认本论为印度之撰述,其后欧阳渐、吕澄、王恩洋等亦相继批判本论之真实性。与之针锋相对而为本论辩护者,则有太虚、章太炎、唐大圆、印顺等人。此外,欧洲著名佛教学者戴密薇(P. Demieville)著有‘大乘起信论研究’之论文,广搜博证,肯定本论确系马鸣之著作,为辩护者增加一大力量,惜其论文未译成中文,而罕为国人所知。此正反两方之说,虽可谓旗鼓相当,然对本论之价值则同表一致,皆视之为严密精湛的大乘佛教思想之伟大著作。本论为历来各宗所依用重要经论之一,大乘佛教之主要宗派如华严、天台、禅、净土、密宗等皆深受其影响,隋代之昙延、慧远曾撰书以宏阐本论之旨,道绰于其‘安乐集’中屡屡引用本论,三论宗之吉藏、天台宗之智顗亦对本论推崇备至;唐代时,元晓、法藏、澄观、宗密等华严家争相为本论作注疏;至湛然作‘金錍论’,本论渐成为天台家造章疏时所必依用之经论;此外,宋代延寿之宗镜录、四明知礼之十不二门指要钞、教行录等亦每每依准本论之旨意。密宗所奉为重要论书之‘释摩诃衍论’,相传即龙树菩萨为阐释本论而作者。本论除真谛译本外,另有唐朝于阗沙门实叉难陀重译之二卷本,两种译本大同小异,然以真谛译本流行较广,且历代之注疏皆采用真谛本,新译本仅有明代智旭一人为之作注(起信论裂网疏)。除汉译本外,本论亦有两种英译本,一为一九○○年在美国刊行之 Asvaghosas/ discourse on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Maha^ya^na ,系日本铃木大拙所译;另一为一九○七年于上海发行之 Theawakening of faith。本论注疏之繁富不胜枚举,较著名者有隋代慧远之起信论义疏、新罗元晓之起信论疏、唐代法藏之起信论义记,三书合称为‘起信论三疏’,其中又以法藏之义记为最重要。上记之外,另有起信论疏(真谛)、一心二门大意(智恺)、起信论疏(智俨)、起信论同异略集(新罗见登)、起信论疏注(宗密)、起信论笔削记(子璇)、起信论纂注(真界)、起信论直解(德清)、起信论续疏(通润)等,亦为历来学者所重。[大唐内典录卷五、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六、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古今译经图纪卷四、三论玄疏文义要卷二、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大乘起信论考证(梁启超)、大乘起信论真伪辩(建康书局)、大乘起信论讲记(印顺)、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三十五册)、大乘起信论开题(今津洪岳,佛教大系)]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