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七证 [佛学大词典]

三师与七证师之并称。指比丘受具足戒时,戒场中必须具足之戒师人数。又作十师、十僧。三师即:(一)戒和尚,指正授戒律之和尚。乃比丘得戒之根本及其归投处,故必至诚三请之。凡担任戒和尚者,其戒腊须在十年以上,并严守戒法,具足智慧,堪能教授弟子。(二)羯磨师,即读羯磨文之阿阇梨,主持白四羯磨授戒仪式。羯磨师为诸比丘受戒之正缘,若无羯磨师秉承圣法,则法界善法无从生起。担任此职者,其戒腊须在五年以上。(三)教授师,即教授威仪作法,为众人引导开解者。其戒腊亦须在五年以上。七证师则指证明受戒之七位莅会比丘。凡此十师均须于受戒前恭请之。 在印度、中国,佛教较盛行而人口较稠密的‘中国’地区,因其僧众极多,故有十师之规定,至于‘边国’地区则仅须有三师二证等五师即可,此称为‘中十边五’。然据云雨钞载,日本虽为海东之边国,却行‘中国’之十师受戒之法。故日本之东大寺及唐招提寺戒坛,自古即行十师受戒之法。又受五戒时仅须和尚一人,受十戒时则须和尚、羯磨师二人即可。此外,湛然之授菩萨戒仪举出,大乘菩萨戒之请师法,则异于上述四分律所说。即以释迦如来为和尚,文殊为羯磨师,弥勒为教授师,一切如来为尊证师,一切菩萨为同学等侣;事实上担任教授者,唯有传教师一人。[毗尼母经卷一、四分律卷三十一、五分律卷十七、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四](参阅‘中国’10 23)

三峰派 [佛学大词典]
为临济宗支派。兴于明清之际。开祖汉月法藏(1573~1635),江苏无锡人。据五灯全书卷六十五载,法藏于海虞之三峰(江苏吴县西南)闻折竹声而开悟。后于天启四年(1624)至金粟寺,为密云圆悟之首座,然不满圆悟所提倡之‘自性自悟’说,而主张禅宗五家之分派各有理由,依一大圆相得以探究佛祖之本源,遂于天启五年着五宗原一卷。相对于此,圆悟亦于崇祯七年(1634)着七辟,九年着三辟,以驳法藏之说,法藏之弟子潭吉弘忍,则撰五宗救,以支持法藏。圆悟又于弘忍寂年(1638)驳斥法藏与弘忍。然法藏之门人尚有具德弘礼、继起弘储等多人,又有法孙纪荫(住常州祥符寺)著有宗统编年三十三卷,故三峰派在江南甚为兴盛。惟清世宗尝自撰拣魔辨异录八卷,反驳此派,并毁坏五宗原及五宗救之板木,且于雍正十一年(1733)禁断此派之流传。[五灯会元续略卷八、五灯严统卷二十四]
三修 [佛学大词典]
据北本涅槃经卷二载,有胜劣二种三修。(一)劣三修,谓声闻所修比于菩萨所修为劣,三修即:(1)无常修,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理,而观三界一切有为之法皆悉生灭无常。(2)非乐修,声闻之人不知诸法之中本有涅槃寂灭之乐,而观一切诸法悉皆是苦。(3)无我修,声闻之人不知自在无碍之真我,而观五阴等法皆空无我、无我所。(二)胜三修,菩萨依佛胜教而修,以破声闻所执之劣修,故称胜三修。三修即:(1)常修,常即不迁不变。菩萨了知法身之体本来常住,无灭无生。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无常。(2)乐修,乐即安隐寂灭。菩萨了知诸法之中有涅槃寂灭之乐。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一切皆苦’。(3)我修,我即自在无碍。菩萨了知无我法中而有真我,得大自在,无有障碍。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无我、无我所’。
三乘观门 [佛学大词典]
指天台四教中之三藏教之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分别以观苦谛、集谛、道谛,作为修行之初门。即:(一)声闻观苦谛为初门,声闻其根最钝,先观苦果五阴生死之身,以苦谛之观为初门。(二)缘觉观集谛为初门,缘觉其根稍利,观苦果集因之惑业,以集谛之观为初门。(三)菩萨观道谛为初门,菩萨其根最利,直观出世因之道法,以道谛之观为初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四(大四六·一六六下):‘若论修行初门不同,故章安云:“声闻以苦谛为首,缘觉以集谛为首,菩萨以道谛为首。”此约三藏三乘生灭四谛,通菩萨以界内灭谛为首,别菩萨以界外道谛为首,圆菩萨以界外灭谛为首。’[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
三座说法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三座,指第三首座。据无门关载,沩仰宗之祖仰山慧寂于梦中往兜率天之弥勒处,坐于第三座,(大四八·二九六上):‘有一尊者白槌云:“今日当第三座说法。”山乃起,白槌云:“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谛听!谛听!”’此则公案中,仰山以四句百非拂除众生之迷执,俾使悟入无相不可得之理,为一种遮绝妄相以表显真义之遮诠形式。[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二、科注三论玄义卷二]
三时 [佛学大词典]
(一)指教法发展之正、像、末三时,即正法、像法、末法等三个时期。(参阅‘正像末’2002)(二)指‘有、空、中’三时。即依照释尊之说教内容而分有教、空教、中道教三种,依序称为初时、第二时、第三时说法。法相宗对此三时有三种不同看法:(一)依佛陀实际说法之时间而分,称为年月三时。(二)由教法内容与意义而分,称为义类三时。(三)谓佛陀在世说法之时期(在世三时),与入灭后佛教之发展(灭后三时)。(参阅‘三时教’596)(三)指种、熟、脱三时,为天台宗及日本日莲宗之说。系对佛陀教化,众生蒙益所分之三时。(参阅‘种熟脱’5873)(四)指三际时。在印度,将一年分成热际时、雨际时、寒际时等三种季节。(参阅‘历’6227)(五)印度分一昼夜为六时,即昼三时、夜三时。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晨朝即上午八时顷,日中为正午十二时顷,日没为下午四时顷;初夜即午后八时顷,中夜为子夜十二时顷,后夜为晨四时顷。(参阅‘六时’1283)(六)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又作三世。(参阅‘三世’536)
三时坐禅 [佛学大词典]
原始佛教有四时坐禅之法,即:(一)黄昏坐禅,约于午后八时。(二)早晨坐禅,约于午前十时。(三)晡时坐禅,约于午后四时。(四)后夜坐禅,于晨朝勤行前之一、二时顷。至后世,则略去后夜坐禅,仅行余三时之坐禅,称为三时坐禅。[禅林象器笺卷九]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