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重禁戒 [佛学大词典]

(一)乃大乘菩萨严厉禁止作犯之十种波罗夷罪。又称十重波罗提木叉、十波罗夷、十不可悔戒、十重禁、十重戒、十无尽戒、十重。相对于四十八轻戒而言。即梵网经卷下载: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卖酒)、说四众过戒(谈论出家、在家男女佛教徒之过失)、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悭惜财、法,毁谤布施财、法之事)、嗔心不受悔戒(起嗔心亦不接受对方之追悔)、谤三宝戒(谤佛法僧),不论自行,或教唆他人行事,皆为其所禁。菩萨璎珞本业经亦举有十戒,称为十不可悔戒。小乘律系应有犯罪者一一制定(随犯随制);而十重禁及四十八轻戒则被视为释尊成道之初一时之制戒,故犯此十重禁者构成破门罪,即为犯波罗夷罪,丧失佛教徒之资格。[戒律学纲要第七篇(圣严)] (二)密教十波罗夷。或称密教十重戒。有二种:(一)出自大日经疏卷十七。即:(1)不舍佛宝。(2)不舍法宝。(3)不舍僧宝。(4)不舍菩提心。(5)不谤一切三乘经法。(6)不悭吝一切法。(7)不起邪见。(8)不阻止他发大心,亦不得见其懈怠而不劝发。(9)不差机说法。 (10)不施一切不饶益他物。(二)出自无畏三藏禅要。即:(1)不应退菩提心。(2)不应舍三宝,归依外道。(3)不应讥谤三宝及三乘教典。(4)于大乘教典不通解处,不应生疑惑。(5) 若众生已发菩提心者,不应说令彼退菩提心趣向二乘之法。(6)未发菩提心者,亦不应说令彼发二乘心之法。(7)对小乘人及邪见人之前不应辄说深妙大乘。(8)不应发起诸邪见等法。(9)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妙戒,令彼以嗔恨心求如是物,不能办得,而退菩提心。(10)于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处,皆不应作及教人作,或见作随喜;此与利他法及慈悲心相违背之故。[三昧耶戒仪资秉记](参阅‘十戒’439)

十重深行 [佛学大词典]
大日经之‘秘密漫荼罗品’对传法灌顶之阿阇梨,分浅略、深秘二种;大日经疏卷三,则总分深浅为十六重。其中十地深行之阿阇梨有十重,故称十重深行。十地深行之阿阇梨,乃出世间深行阿阇梨(深秘)之一种,得十地之位,无漏智现前,契本不生之谛理,能证悟自心之源底。(参阅‘深行阿阇梨’4658)
十重唯识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十门唯识。乃唯识之十种层次。华严宗对一切诸法认为皆由一心所现,故说万法唯识。其义有十种不同,即:(一)相见俱存唯识,虽有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之别,但二者皆由心所变现,故主观与客观俱存乎一心。(二)摄相归见唯识,客观乃是随主观之作用所显现者,故包摄于主观之心、心所(精神作用)中。(三) 摄数归王唯识,心、心所之中,心所系依心王而起,无独立之自体,故由心王所变,谓一切摄归于心王。(四)以末归本唯识,心王之中,七转识离本识(第八识)之外无有别体,故归纳于本识。(五)摄相归性唯识,以上四种唯识之说,系就识之相而言。惟此识之相乃真如随缘所现,故自其本性而言,不外是本觉之如来藏。(六)转真成事唯识,前惟以真如为其本性而言,今则以真如之理随染净之缘,而显现种种有为法。(七)理事俱融唯识,本体之真如理与现象诸法之事,相互融合。(八)融事相入唯识,即现象(事)相互融合无碍。(九)全事相即唯识,前乃就事之作用论其相入,此言诸事之体互为一体,一即一切。(十)帝网无碍唯识,如因陀罗网之彼此相映而无尽,一中有一切,一切中有一,复有一切,故重重无尽。以上出自法藏之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在五教中,小乘教不谈唯识,而谈唯识之大乘教说亦有深浅不同,故以(一)、(二)、(三)为始教,(四)、(五)、(六)、(七)为终教与顿教,(八)、 (九)、(十)为圆教中之别教,而总具十种者,即显圆教中之同教。
十军 [佛学大词典]
以魔军比喻烦恼,共有十种,又作十种魔军。出自大智度论卷十五。即: (一)欲,(二)忧愁,(三)饥渴,(四)渴爱,(五)睡眠,(六)怖畏,(七)疑悔,(八)嗔恚,(九)利养,(十)自高憍慢。此十军厌没出家人,菩萨以禅智力,破十军成佛道,度化众生。小止观亦引用之,名称略异而意同。
十重障 [佛学大词典]
指十地菩萨所断之十种重障,单称十障。即:(一)异生性障,依烦恼、所知二障分别起之种子而立异生性,障无漏之圣性,入初地见道断之。(二)邪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之一分及其所起而误犯之三恶行,乃障极净之尸罗,入第二地断之。(三)闇钝障,所知障中俱生起之一分,令忘失闻思修之法,能障胜定、总持及其所发之三慧,入第三地断之。(四)微细烦恼现行障,执着诸法实有,无始以来随身现行,能障四地之菩提分法,入第四地断之。(五)于下乘般涅槃障,厌生死,乐趣涅槃,障无差别之道,入第五地断之。(六)粗相现行障,乃执有苦集之染及灭道之净等粗相而现行之障,能障无染净道,入第六地断之。(七)细相现行障,执有生灭之细相而现行之障,乃障妙空无相之道,入第七地断之。(八)无相中作加行障,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尚有加行之故,障无加行道,入第八地断之。(九)利他中不欲行障,不欲勤行利乐有情之事,而乐修利己之事,障四无碍解,入第九地断之。(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乃于诸法中不得自在,能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并所起之事业,入第十地断之。于十地中修十胜行以断此十重障,能证得十真如,故菩萨至第十地于法虽得自在,但尚有微细之所知障及任运烦恼障之种子,若断此等余障方能入如来地,加此一重障,合称十一重障。[解深密经卷四、成唯识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参阅‘十地断障证真’426、‘真如’4 197)
十乘观法 [佛学大词典]
乃天台宗修圆顿止观于预备条件二十五方便修毕后,为正观对象之轨范的十种观法。用此十法,由因至果,故谓十法成乘观,略称十乘观法。又作十种观法、十乘轨行、十观成乘、十法成乘、十法成观、十法止观、十重观法、十乘观、十乘或十观。因能安住众生心,故以坐处喻之,而有‘十乘床’之称。又以观法能除去迷妄,犹如风能拂去灰尘,故喻称十乘风。智顗之摩诃止观卷五以下,对此有详细之说明。即所谓‘十乘’,乃因观不思议境等十法,能运乘修行者至于菩提果之意;圆教之观法必依之。十法之中,观不思议境为观法之本体之正观,上根者依此即足;若尚未成功或中根者,进而修第二至第七之观法;至于下根者,则更修第八以下之观法,亦即须修备十种观法。十种观法即:(一)观不思议境,即观凡夫于日常所起一念心中,具备人生所有一切,三谛相互一体化,为不思议之妙境。对此种观法,赵宋天台山家派(正统派)之知礼,在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说槌砧、淳朴之喻。观为观之主体,三观相当于‘槌’;不思议境为所观之客体,所观之三谛相当于‘砧’。此三谛三观虽有能所之关系,但皆为观慧之内容,故以观不思议境智慧之槌砧,来锻炼凡夫日常所起之无记六识心(淳朴,即素材)。以三千三谛为妙体,则须观六识心,三谛三观即为所观。以此而成立两重之能所关系。对此山外派认为不思议境乃是真如本身之真心。又日本天台宗另有异说,认为天真独朗观为总无明心之八识观境。(二)发真正菩提心,又称起慈悲心。修行者依初观未成功时,改发圆教无作之菩提心,为求菩提救度众生,立四弘誓愿。(三) 善巧安心止观,又称巧安止观。善巧用止观,使心安住于真实之本性。(四)破法遍,即破除遍于一切诸法有所执着之心。(五)识通塞,于能破之观知通塞,识别情智之得失。 (六)道品调适,又称修道品。即一一检讨三十七道品,而修其中适合行者之能力性质者。(七)对治助开,又称助道对治。修卑近、具体之善法,以为去除障碍之帮助。即开辟三解脱门,以对治障碍。(八)知次位,虽居凡位,然不起已登圣位之慢心,了知自己修行之阶段。即自善分别识知修证之分齐。(九)能安忍,对于内外之障碍,心不动摇能安忍,成就道事。(十)无法爱,又称离法爱。即去除对非真菩提之执着,而进入真正之菩提位。[法华经玄义卷八下、摩诃止观卷五上至卷十下、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一至卷十之二](参阅‘一念三千’49、‘十境’481)
十恩 [佛学大词典]
众生蒙受如来之十种恩。又作如来十恩。即:(一)发心普被恩,如来为众生而发菩提心,咸令受利益得安乐。(二)难行苦行恩,如来在往昔因中,施舍头目、国城、妻子;受难行之苦,皆为众生之利乐。(三)一向为他恩,如来积劫修诸功德,但为度脱众生,未曾一念为己。(四)垂形六道恩,为救济众苦,垂化身现于六道。(五)随逐众生恩,见众生无出离生死之心,长劫不舍,故运平等大慈心,随逐救济,令得安乐。(六)大悲深重恩,见众生造恶,心生痛切;复观众生堕三恶道受种种苦,心大忧恼,起大悲而救护之。若见行善,则生大欢喜。(七)隐胜彰劣恩,如来为普贤等诸大菩萨示现实报胜应身;若说三乘之教,则隐胜妙相,显彰三十二相劣应之身,令二乘、小教菩萨皆蒙利益。(八)隐实施权恩,观众生根机狭劣,隐大乘实教,诱以人天三乘之权法令成就,再以大乘度脱之。(九)示灭令慕恩,示现灭度,令众生知值遇佛出世之难,令薄德之人植善根,作难遇想。(十)悲念无尽恩,若示同人寿,则应住世百年,而八十入灭,则留二十年余福以荫末法之弟子。又留三藏教法,广使众生依之修行。[华严大疏钞卷二十三、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六]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