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二真如 [佛学大词典]
即二种真如。有如下五类:(一)离言真如与依言真如。即将真如妙理依据离言诠及依言诠而分别为二。[大明三藏法数卷五](二)空真如与不空真如。前者能究竟而显实;后者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大乘起信论](三)不变真如与随缘真如。前者乃随顺万象差别之诸法,而不失真如之自性;后者则不囿于自性,而随染、净之缘各生染、净之法。[大明三藏法数卷五、释摩诃衍论卷三](四)有垢真如与无垢真如。垢指烦恼染法之意,以其有无而区别真如。[大乘止观法门卷二](五)生空真如与法空真如。又作二空真如、二空真理。由我空而显之真理,称生空真如。由法空而显之真理,称为法空真如。[成唯识论卷十](参阅‘真如’4197)
二益 [佛学大词典]
指现益与当益。现生可获得之利益,称为现益。命终后,来生可得之利益,称为当益。
二殊胜 [佛学大词典]
谓观世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据楞严经卷六载,二殊胜即:(一)上合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指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故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愍,指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二者虽有迷悟之别,其体无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若有所求,随愿满足,故为殊胜。
二根 [佛学大词典]
(一)利根与钝根。(一)利根又作上根,谓根性锐利,速证妙果者。(二)钝根又作下根,乃根性迟钝难开悟者。[无量寿经卷下](二)正根与扶根。(一)正根又作胜义根,乃五根之本体,四大种所造之净色法,非凡夫二乘之所见,非现量所得,然有发识取境之用。(二)扶根又作扶尘根、浮尘根,乃外形可见之眼等五根。此根唯为正根之依处,虚假不实,无发识取境之用。(三)男根与女根。即男女起色欲之处。[楞严经卷九、俱舍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
二时 [佛学大词典]
(一)时分假、实二种,即:(一)迦罗时(梵ka^la ,巴同,译为实时),指能以数量计量之时间而言。此乃戒律中所说之时间,如食时、非食时。(二)三摩耶时(梵samaya ,巴同,译为假时),指某一时间而言。如经云‘一时佛在舍卫国……’,此所言之时,即指假时。[大智度论卷一](二)指朝、夕二时。
二悟 [佛学大词典]
(一)指渐悟与顿悟。速疾直入究极之觉悟称顿悟;依顺序渐进之觉悟称渐悟。法相宗谓具有菩萨定性者,不须经声闻、缘觉之过程,而直登菩萨阶位者,称为顿悟菩萨;不定种性者则须经声闻、缘觉过程方得入菩萨道,是为渐悟菩萨。我国禅宗依宗风之不同,有南顿(南宗主顿悟)北渐(北宗主渐悟)之说。(二)因明用语。指悟他(梵para^rtha )与自悟(梵sva^rtha )。悟他者,使他人了悟,亦即使他人获致正智;自悟者,使自己了悟,亦即使自己获致正智。立者(立论者)用言语来启发敌(问难者)与证(证义者),令其了悟正理,称为悟他。惟立论者必先自悟而后始能悟他。二悟有自悟、悟他两种利益,故又称二益。悟自、悟他各有四门,合称因明八门。[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阅‘因明八门’2290)
二师 [佛学大词典]
(一)指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二大导师。(二)指圣师与凡师。圣师乃具慧眼、法眼、化导之三力者。至于凡师则指不具以上三力者。[摩诃止观卷五之二]
二修 [佛学大词典]
乃指专修与杂修而言。修行阿弥陀佛之净土法门,称为专修。修其他法门,则称为杂修。日本源空之黑谷上人语灯录(汉语灯录)卷一(大八三.一一二上):‘若夫抛杂修专者,百即百生。(中略)舍专修杂者,千中无一。’
二乘异同 [佛学大词典]
乃指声闻与缘觉修行之异同。据法华玄赞卷五谓,此有三同七异。三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三)同得假之择灭无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三)声闻藉声教,缘觉观法理。(四)声闻观四谛,缘觉观十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磨炼、修行之意)三生乃至六十劫,缘觉练根四生乃至百劫。(七)声闻为说法,缘觉现神通。此外,大乘义章卷十七末有五同六异之说,嘉祥大师法华经疏卷八有七同十一异之说,法华文句卷七有六同十异之说。
二乘成佛 [佛学大词典]
谓舍利弗等二乘之人,于说阿含经时,得二乘之极果,又于其间缘大乘诸经,至说法华时,回小心而发大菩提心,由佛授未来成佛之记。然有关二乘成佛,相性二宗各有异说:(一)法相宗主张五姓各别,谓定性二乘永无归涅槃而成佛者,故视法华经中舍利弗等受记之事为佛所示之方便。(二)华严、天台等法性宗主张一切皆可成佛,即使仅得小果之人,或其身已死、入于无余涅槃者,亦可回小向大,成就万行,证得佛果,故视法华经中之授记为真实而非方便。(参阅‘二乘作佛’207)
二乘作佛 [佛学大词典]
指声闻、缘觉二乘得以作佛,乃法华经前十四品之中心思想。法华以前,佛为方便说故,谓仅菩萨得以成佛;至法华涅槃时,始谓依一乘妙法,二乘均得以成佛。[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
二乘 [佛学大词典]
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一)指大乘与小乘。佛陀一代所说之教法可大别为大、小二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梁译摄大乘论卷上](二)声闻乘与缘觉乘。即小乘法分为二种:(一)直接听闻佛陀之教说,依四谛理而觉悟者,称声闻乘。(二)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觉悟者,称缘觉乘。[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华严五教章卷一](三)一乘与三乘。出自华严五教章卷一。(一)法华以前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证道有别,是为三乘。(二)法华会上,会三乘归于一佛乘,是为一乘。
二食 [佛学大词典]
(一)法喜食与禅悦食。以法与禅定皆为精神食粮,能资益人身。(一)闻法欢喜,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如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称为法喜食。(二)入于禅定,得安静之悦乐,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称为禅悦食。[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二)正命食与邪命食。(一)比丘以乞食资养色身,清净延命,称为正命食。(二)不以乞食如法自活,依四邪、五邪之法而活命,称为邪命食。[大智度论卷三]
二重曼荼罗 [佛学大词典]
指胎藏、金刚两部之曼荼罗,各具浅略、秘密二重。(一)胎藏界:(1) 浅略曼荼罗,依大日经具缘品所载,乃大日住阿弥陀三摩地所现之加持境界,三部中之莲华部曼荼罗。(2)秘密曼荼罗,依秘密品,乃毗卢遮那佛本地之境界,三部中之佛部曼荼罗。(二)金刚界:(1)浅略曼荼罗,依教王经、略出经之说,乃大日住阿■三摩地,诵吽字成阿■佛为成身会者,三部中之金刚曼荼罗。(2)秘密曼荼罗,依瑜只经序品,乃大日如来住于众生本有之三摩地,于本有无作之境界所现之自性,而成三十七尊,三部中之佛部曼荼罗。总之,浅略者乃加持修生之曼荼罗,秘密者乃本有本地之曼荼罗。胎藏本地之理佛更住于西方莲华部,加持现曼荼罗,又本有金刚之智佛更住于东方金刚部,示修生曼荼罗。故深秘之两部于佛部中建立,浅略之两部于莲、金二部为其体。[秘藏记、秘藏钞卷一]
二重中道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二种中道。唯识家认为中道有三性对望中道及一法中道二义。三性对望中道,即以遍计所执性为非有,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为非无,以此诠显非有非无的中道之义;此乃就言诠而论中道之旨,故又称言诠中道。上述系于世俗门中论法之有无,然于胜义谛中则以断绝心言为非有非无之中道,故称离言中道。一法中道即是离言中道,乃于缘生之一法上论非有非无之中道义。关于言诠、离言二重中道之同异,古来有异说,或谓遍计所执性为依、圆二性上实法之执,于依、圆二性之假有空寂之义外,别无遍计之空,故三性对望中道之义无别于一法中道。或谓三性对望中道遮遣遍计之有,一法中道以依他之体为虚假非有而为空,故二者有差异。盖二重中道之说,本出于成唯识论卷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后日本之观心觉梦钞取其义,而立‘三性对望中道’及‘一法中道’之名。[观心觉梦钞卷中、卷下、唯识论同学钞卷七之三、百法问答抄卷八]
二苦 [佛学大词典]
苦者,逼恼身心之谓。二苦乃内苦及外苦。(一)内苦,即四百四病之身苦与忧愁、嫉妒等心苦。(二)外苦,恶贼虎狼之害与风雨寒热之灾。[大智度论卷十九]
二苾刍 [佛学大词典]
‘苾刍’即比丘。有二类:(一)世俗苾刍,即凡夫比丘。(二)胜义苾刍,即圣者比丘。[俱舍论记卷十五(普光)]
二耶舍 [佛学大词典]
乃二人名。经论中提及耶舍比丘有二人。一为佛在世时毗舍离城长者之子。出家后,复还家淫故妇。佛陀大诘斥之,遂制淫戒,此为僧团制戒之始。一为佛灭后百年,阿育王治世时之人,为鸡园寺之上座。[阿育王经卷一、摩诃僧祇律卷一]
二美 [佛学大词典]
乃指定、慧之二庄严。空海之吽字义(大七七·四○七上)谓:‘二美具足,四辩澄湛,即是圆德之实义。’
二相别 [佛学大词典]
指自相别、共相别。据‘析玄记’载:(一)自相别,相者相状。如四念处中之身,于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尘各别,故身为身之自相。其余受、心、法等亦皆如是,分别为受、心、法之自相。又如观身以不净为自相,观受以苦为自相,观心以无常为自相,观法以无我为自相,故称自相别。(二)共相别,但约苦、空、无常、无我四种行相,于身、受、心、法上共有,称为共相。而言别者,如观身为苦时,不能观空、无常、无我,乃至观身为无我时,不能观苦、空、无常;观受、心、法行相亦复如是,故称共相别。
二相 [佛学大词典]
(一)指净智相与不思议业相。净智相,为依法力薰习,而如实修行之结果。由此净智相而现一切胜妙之境界与功德之相,利益众生,称为不思议业相。[大乘起信论卷上](二)谓同相与异相。同相者,譬如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为真如性相。异相者,真如平等之理,随染净之缘,而显现一切差别相。[大乘起信论卷上](三)总相与别相。总相者,总体之相状。别相者,部分之相状。如无常为诸法之总相;而地有坚相、水有湿相,即为别相。[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二流 [佛学大词典]
乃指顺流与逆流而言。轮回生死,称为顺流。趣向涅槃,称为逆流。详言之,顺流,即顺生死之流。六道众生,起惑造业,顺生死之流而背涅槃之道,此乃流转之因果。逆流,指由初果须陀洹断以后三界之惑,故渐逆生死之流而趣向涅槃之道,此即还灭之因果。[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六]
二施 [佛学大词典]
(一)指财施与法施。解深密经卷四(大一六·七○五下):‘各有三种施。三种者,一者法施,二者财施,三者无畏施。’大般若经卷五六九法性品比较二施之优劣,谓(大七·九四二上):‘财施有竭,法施无穷。何以故?财施但能得世间果,人天乐果,曾得还失,今虽暂得,而后必退;若以法施,得未曾得。’(二)指食施与法施。进学经(大一七.七四四中):‘又有二施,饮食美味,以安身命;敷散经典,开微悦听。食施安身,法施迁神,二事虽快,法施为最。’
二持 [佛学大词典]
止持与作持。为戒律之两大类。又称止作二持、止作。(一)止持,止者制止,即制止身、口,不作诸恶。依止而保持戒体,称为止持。止持戒教人诸恶莫作,指广律中比丘、比丘尼二部戒之条目,或指四分律中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二)作持,作者造作,即策励身、口、意,造作诸善业。依作而保持戒体,称为作持。作持戒教人众善奉行,指本律后所列之犍度分,或指四分律中受戒、说戒等二十犍度。[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之四持犯方轨条、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序、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四之上、四分律疏卷一、卷二本](参阅‘止恶修善’ 1476)
二回向四愿 [佛学大词典]
即二种回向与四种愿。依教行信证所举,日本净土真宗有二种回向,一为往相回向,二为还相回向。亦即众生往生极乐之因果(即教、行、信、证四法),以及往生极乐后再返此世救度其他众生之能力。凡此皆由阿弥陀佛之愿力而来,称为二回向。其中,往相回向系根据阿弥陀佛之第十七愿(行)、第十八愿(信)、第十一愿(证)而来;还相回向则根据第二十二愿而来,故称二回向四愿。至于教法是否摄于往相回向中,则有种种异说。(参阅‘四法三愿’1716、‘本愿’1976)
二门 [佛学大词典]
乃各种教义之二分法。如法华经之内容,分为本门与迹门。定慧分为定、慧二门。小乘、大乘之分为小、衍二门。有教、空教之分有、空二门。如来藏一心分为真如门与生灭门,或将一切法分为真谛、俗谛二门,与戒、乘二门等。此外,净土宗之判教学说,则将全部佛教学说分为圣道门与净土门。
二花 [佛学大词典]
谓草木花、严身花。(一)凡草木之花,皆具开敷结实之义,以此譬喻万行之因,即有成就佛果之能。(二)严身花者,谓世间之金、玉等花,皆能严饰其身,以喻神通相好,即能庄严法身。[华严经疏卷三]
二空观 [佛学大词典]
(一)思惟人、法二空而断除烦恼、所知二障之观法。(二)无生观与无相观。(一)无生观,诸法无自性,为因缘生,虽生而非实有,故为空;性自不生,故称无生。此一观法相当于南山三观中之性空观。(二)无相观,诸法之体性空无虚假,凡夫妄执其相,如见空华,视为实有之相,若远离妄情,即可观诸法之相为空。相当于南山三观中之相空观。[游心法界记卷上](参阅‘南山三观’3735)
二空真如 [佛学大词典]
即人空真如与法空真如。又作二空真理。前者谓空人我所显之真如;后者谓空法我所显之真如。(参阅‘真如’4197)
二空 [佛学大词典]
指二种空。其名称与解释于诸经论各异。大智度论卷三十七举出但空、不可得空,无方便空、有方便空,般若空、非般若空等。一般所言之二空为:(一)人空、法空:并称人法二空、生法二空。人空又称我空、生空,即人我空无之真理。凡夫之人妄计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是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破除此一妄执,故说五蕴无我之理,谓我仅为五蕴之假和合,并无常一之主宰。声闻、缘觉等二乘之人闻之而入无我之理,称为人空。法空,即诸法空无之真理。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时犹计五蕴之法为实有者,佛为破除此一妄执,故说般若深慧,令彼等彻见五蕴自性皆空。菩萨闻之而入诸法皆空之理,称为法空。[大智度论卷九十三、成唯识论卷一](二)但空、不但空:为天台宗所立,凡有二义:(一)于藏、通、别、圆四教中,藏、通二教不明空、假、中三谛,观一切法皆悉虚幻,据此空理而引为至极之理,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故称但空。别、圆二教所立之空为三谛相即之空,非但见空,兼见不空,不空即中道,故称不但空。(二)于藏、通二教而言,藏教所诠之析空观为但空,通教所诠之体空观为不但空;此系因体空之内暗含中道之理。[摩诃止观卷三上、七帖见闻卷二末](三)性空、相空:并称性相二空。诸法无实性,称为性空;诸法既无实性,但有假名之相,然此相亦非实有,故称相空。[摩诃止观卷五](四)如实空、如实不空:真如体内无一切之妄染,而能究竟显实,称如实空;真如体内具足一切无漏性之功德,称如实不空。[大乘起信论](五)权空、实空:并称权实二空。谓二乘之人所悟入之生空为权空,菩萨所悟入之生法二空为实空。[宝性论、辩中边论卷上、大乘玄论卷四](六)密教结印契时,以地、水、火、风、空等五轮之名依次称为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等五指,故谓二空时,即指二大拇指。
二法执 [佛学大词典]
即俱生法执、分别法执。(一)俱生法执,乃无始时来,熏习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执着,亦即与身俱生之法执。(二)分别法执,谓于邪教、邪师所说之法,分别计度而执为实法。分别之法执,菩萨于见道顿断之;俱生之法执,于修道渐断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
二法相违 [佛学大词典]
谓烦恼与涅槃二者相违。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二载:(一)烦恼,即指无明贪爱之惑。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道。(二)涅槃,梵语nirva^n!a,意译灭度。众生厌生死之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证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
二法 [佛学大词典]
(一)指十对之二法摄尽一切诸法。此十对为:真俗、教行、信法、乘戒、福慧、权实、智断、定慧、悲智、正助。[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之二](二)分诸法为二种。或分为色、心,或分为染、净,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等。
二河白道 [佛学大词典]
一种信仰之譬喻。乃净土宗大德善导于观经疏中所说,谓道心之艰危。以水、火二河喻众生之贪、嗔,以中间之白道喻清净愿往生之心。道心之危,如人行狭道中,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俱死。依此说而绘成图,谓二河白道图。[大智度论卷三十七、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散善义]
二果二义 [佛学大词典]
二果即斯陀含,译为一往来,有二义,即:(一)一往天上,谓第二果人犹有欲界下三品惑,共润一往来身。若于人中得第二果,则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便证第三果,称为一往天上。(二)一往人间,谓第一果人若在天中得第二果,则一往人间,一来天上,便证第三果,称为一往人间。[俱舍论卷二十四]
二果 [佛学大词典]
(一)习气果与报果。相当于等流果、异熟果。(一)由宿世所习善恶之气分,而感于今世之果报,称为习气果,又作所依果。如往昔修善极强,今世善心则重;往昔作恶重,今世则恶心强。(二)由宿世善恶之因,酬感于今世苦乐之果报,称为报果。如往昔作诸善业之因,今世得感富乐之果;往昔作恶之因,今世得感贫苦之果。[俱舍释论卷三、卷五、大明三藏法数卷六](二)增上果与异熟果。(一)谓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皆为识之所依,根即增胜之意,故称为增上果。又第六意识能引生眼等五识、第七识(分别识)之前念为后念之所依、第八识(藏识)为第七识之所依,故皆称为增上果。(二)谓于异时成熟之果报,可分为二: (1)第八识,以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成熟诸根识之果,故又称真异熟。系前世之总报业报之于今世之果报。(2)由第八识内之种子所生起之诸根识,即前世之别报业报之于今世之果报,又称异熟生。[大明三藏法数卷六](三)梵语sakr!da^ga^min。为声闻四果之第二,即一来果,音译作斯陀含。(参阅‘斯陀含’4978)
二性 [佛学大词典]
(一)种性与别性。(一)通于一切法,本性空寂者,称为种性,如无生、无灭、无来、无去之法。(二)对于诸法各有其性者,称为别性,如火有热性、水有湿性等。[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二)有性与无性。(一)谓假名施设之自性有法,乃世间所计着一切忆想虚妄之根本,如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涅槃等。(二)以假名施设,故无自性;当体即空,故称为无性。[菩萨地持经卷一]
二往生 [佛学大词典]
净土宗自往生弥陀净土之行体相状,二分为如下四种:(一)念佛往生与诸行往生。(1)念佛往生者,谓由弥陀大悲愿力之回向,信心发得,入于念佛三昧,而往生极乐净土。或一心称念弥陀名号,或以定善、散善之回向而往生,而皆以念佛为本。(2)诸行往生者,谓修诸善万行,如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布施、忍辱等而回向往生者。(二)即便往生与当得往生。(1)即便往生者,平生发得三心时,在秽身此土密得速证无生身之益,同时已列净土圣众庄严之数。(2)当得往生者,临终受华台来迎,往生报佛弥陀之净土。 (三)即往生与便往生。(1)以第十八愿之机,往生弥陀之真报土,为即往生。(2)以第十九、二十愿之机,往生弥陀报中之化土。(四)体失往生与不体失往生。(1)体失往生,谓秽体亡,方能往生。(2)不体失往生者,谓秽体不亡,平生闻信时,直接即得业事成办,获往生之益。[观无量寿经、选择本愿念佛集卷上、教行信证化土卷之本]
二往 [佛学大词典]
即再次往诠义理。又作再往。摩诃止观卷七上(大四六·八七下):‘一往然,二往不然。’
二宗释题 [佛学大词典]
天台、贤首二宗释经题,有通别、能所之异。(一)天台宗以通别二义释经题,如‘妙法莲华经’,上四字为别,特为此经之专名,故云‘别’。而‘经’之一字则为‘通’,一切诸经皆云‘经’故。此谓天台通别释题。(二)贤首宗释题,则必以能诠之文与所诠之义判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六字为所诠,‘经’一字为能诠,余经亦然。[华严经疏卷三]
二始 [佛学大词典]
指小乘与大乘之始,为天台宗之说法。(一)佛陀在鹿野苑说阿含经,此乃小乘教之始。(二)佛陀在寂灭道场说华严经,此则为大乘教之始。
二和 [佛学大词典]
谓僧伽之理、事二和。(一)理和,即二乘之圣者,同破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二)事和,即同一界内之僧,身、口、意三业无乖违。此有六种,称为六和合,即:(1)戒和,谓同修。(2)见和,谓同解。(3)身和,谓同住。(4)利和,谓同均。(5)口和,谓无诤。(6)意和,谓同悦。[翻义名义集卷一]
二受业 [佛学大词典]
乃指心受业与身受业。(一)心受业者,惟以招感第六识相应之受为异熟果之业,即指中间天以上至有顶天之善业。此等之处无寻伺,故无前五识相应之受,惟感心受。(二)身受业者,招感前五识相应之受为异熟果之业,指各种不善业。地狱亦有第六识相应之忧受,然彼非为异熟果所招感者,故仅属于身受。又如初禅天之业,彼为善,而亦为身受,故不摄于二受中。[俱舍论卷十五]
二受 [佛学大词典]
指身受与心受。受者,谓领纳所触境之心所法。(一)身受乃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即眼等五识之苦、乐、舍三受。(二)心受为领纳于心而起分别之受,即意识之忧、喜二受。[俱舍论卷二、卷九]
二取 [佛学大词典]
谓见取与戒取。亦即五见中之见取见、戒禁取见。(一)于非胜法中生定胜想,或于非事实中生决定心,以唯此为事实,余皆妄语,此偏僻固陋之见称为见取。(二) 舍智而以洗浴等戒望得清净,称为戒取。亦即非因计因 ,非道计道之谬见。[成实论卷十]
二事非行 [佛学大词典]
律宗以樗蒲、围棋与种种歌舞伎乐,为不应有之行为。
二身 [佛学大词典]
(一)指二种佛身。有多种分法:(一)谓生身与化身。生身即降生王宫,修行成道之佛身。化身为佛显神通力,变化鬼、畜等之身。(二)生身与法身。小乘之说,以王宫所生之身为生身;戒、定、慧等之功德为法身。大乘之说,则以随机现生之应化身为生身;理智冥合之真身为法身。即于法、报、应三身中,合法、报二身为法身,应身为生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大智度论卷九、大乘义章卷十九](三)法身与解脱身。法身乃无量殊胜功德所依者;解脱身为离烦恼之缚者。[解深密经卷五、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四)法性身与应化法身。又称二种法身。此通于佛身及初地以上之菩萨。法性身乃法性所流之实智;应化法身为由此所应现之一切身。[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五)寂静法界身及为得此之因身。(六)法性身与父母生身。又作法性生身与随世间身、法性生身佛与随众生优劣现化佛、真身与化身。指佛有二种身,法性身相好庄严,有无量光明及音声。父母生身乃为度众生而受诸罪报之生身。[大智度论卷九](七)言说法身与证得法身。法身本无相,离言说,然不由言说则不显,故称言说法身。法身本具足,因迷故不显,依造修而证得,故称证得法身。[金刚般若经论卷上](八)真佛与非真佛。指法身与应化身。法身为本佛,应化身为末佛,故分真、非真之名。[金刚般若经论卷上](九)如流星身与如日身。前者乃往他方世界;后者处虚空,于一切处一时遍照。[十地经论卷一](十)法性法身与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说出自昙鸾之往生论注。(十一)实相身与为物身。佛自证之身,及为化他之身。此说出自往生论注。(参阅‘实相身为物身’5788)(十二)真身与应身。自德称为真,随他所现称为应。前者即为法身,后者又称共世间身,即真身为度脱众生而化现之世间色身。[大乘义章卷十九、华严经疏钞玄谈卷三](十三)理法身与智法身。理即性德,谓性净明之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诸佛众生皆同一相,称为理法身。智即修德,谓究竟始觉之智,契合清净本觉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之智所现,故称智法身。[大明三藏法数卷四](二)指众生所受之分段身、变易身。前者乃分段生死之身;后者为变易生死之身。(参阅‘生死’2059)
二足尊 [佛学大词典]
佛陀之尊号。谓于人中之最尊最贵者。又二足譬福、智二者,以佛圆满福、智之二足,故称二足尊。禅苑清规卷九沙弥受戒文(卍续一一一·四六三上):‘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法华经授记品](参阅‘二足’198)
二足 [佛学大词典]
(一)人有两足,故谓人为二足。(二)福与智。六度之中,般若称为‘智足’;施、戒、忍、进、禅等五度,称为‘福足’。佛陀圆满福、智二足,为人中之尊,故敬称为两足尊。
二见 [佛学大词典]
(一)断见(又作无见)与常见(又作有见)。又称有见、无见。(一)乃固执人之身心断灭不续生之妄见。(二)为固执人之身心常住不间断之妄见。[大智度论卷七](参阅‘常见’4526、‘断见’6560)(二)相貌见与了了见。(一)非见实际之物,但见相貌而类推其事体者,称为相貌见。如见远处有烟而谓见火者。(二)眼根清净不坏,直接见其物者,称为了了见。如自于掌中见阿摩勒果者。此二者实相当于比量及现量。菩萨见菩提涅槃时为了了见。[南本涅槃经卷十五](三)眼见与闻见。(一)谓直接以眼见物者。(二)乃由听闻得知物者。[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四)住地分见与究竟无见。(一)十住等菩萨,由浅至深,破一品无明之惑,显一分之三德,称为住地分见。(二)等觉菩萨已断最后品微细无明之惑,净尽无余,登妙觉果佛之位,本有之性德一时究竟显现,更无所见,称为究竟无见。[大明三藏法数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