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七宗 [佛学大词典]

东晋时代之般若学派别。自汉末迄刘宋时代,般若经流行,东汉支娄迦谶传译道行般若经(为印度般若学说传入中国之始),朱士行讲经,道安亦着手研究般若。当时为理解般若思想,一方面依据老庄玄学之义,理解及论释般若经义,产生‘格义佛教’,对般若空之思想产生种种分歧;再方面则出现对空之思想之真正理解,此等派别总括称为六家七宗。据刘宋庄严寺昙济之六家七宗论(原书佚,今据唐代元康‘肇论疏’所引)、隋代吉藏之中论疏等所载,一般主张六家及其代表为:(一) 本无宗,包括道安、僧睿、慧远等之说。(二)即色宗,关内之‘即色义’与支道林之即色游玄论。(三)识含宗,为于法兰之弟子于法开之说。(四)幻化宗,为竺法汰之弟子道壹之主张。(五)心无宗,包括竺法温、道恒、支愍度等之说。(六)缘会宗,有于道邃之缘会二谛论。(七)本无异宗,为本无宗之支派,有竺法琛、竺法汰之说。七宗之中,就基本观点而言,一般以本无宗、即色宗、心无宗三家为当时般若学说主流之所在。[中观论疏卷二末、世说新语假谲篇、支愍度学说考(陈寅恪)、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卷上(汤用彤)、佛教学の诸问题(宇井伯寿)]

六重本迹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种本迹。本,谓所依之住处不移动;迹,谓往来之踪迹出没多端。为天台宗对本迹二门所立之六种释义。即:(一)理事本迹,谓由实相真谛之理而生出一切法,故以实相之理为本,一切法之事象为迹。(二)理教本迹,谓本时(意谓本来之时)所悟之事理二谛乃超越一切言说之绝对真理,故以之为本,而昔佛方便之二谛之教为迹。(三)教行本迹,谓禀持昔佛之教为本,而由教诠理起行为迹。(四)体用本迹,谓以禀教修行契理而证得法身为本,而以法身之体起应身之用为迹。(五)实权本迹,谓以久远实得之法应二身为本,为度化众生之故,而以种种权施之法应二身为迹。(六)今已本迹,谓以法华经以前诸教(已说)所说之事理乃至权实为迹,而以法华经(今经)所说之久远事理乃至权实为本。非今经明示久远之本,则无以垂已说之迹;而由已说之迹,则可显出今经之本。本迹虽殊,而其不思议则一。故以此六重辗转显示本时今说之经意与迹中已说之教门虽不相同,然依本迹相关互显之义,以明本迹二门之不思议为一。[法华经玄义卷七](参阅‘本迹二门’1965)
六相圆融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相缘起。指六相相互圆融而不相碍。与十玄门之说,并称‘十玄六相’,为华严宗之重要教义。六相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华严宗以此六相之说为基础,而立六相圆融。即:诸法皆具此六相而互不相碍,全体与部分、部分与全体皆一体化,圆融无碍。世亲之十地经论卷一对菩萨行说有六相。隋代慧远之十地经论义记虽然解释六相,但仅说及体与理,而未说及相与事。华严宗自唐代智俨始说六相圆融,而后由法藏、澄观集其大成。据华严五教章卷四,解释六相圆融之名义,即:缘起之诸法必由诸缘集合成立,故有成立之总相(一含多德,例如屋舍之总支柱、椽、梁等)与令其成立的诸缘之别相(依总相而存,令总相圆满者,例如屋舍分为柱、椽、梁等别相)。此别相系对应于总相而言,别相之上又有同相(具有多义多法,然互不相违,亦同样可成立总相,例如柱等互相合力组成屋舍)与异相(多义多德各各别异且互相望,例如竖柱与横梁相异);同时总相亦对应于别相而言,总相之上另有成相(由诸义而成立总相,例如由柱等而完成屋舍)与坏相(别相各守自己本位,不成立总相,例如柱等守各自之自相),合之即为六相。六相之关系可分为体、相、用来说。总、别二相是缘起之体德,同、异二相是缘起之异相,成、坏二相是缘起之义用。另据五教章通路记卷二十七载,缘起法有圆融与行布(差别)之二大义,其中总、同、成三相属圆融门(三相圆融);别、异、坏三相属行布门(三相行布)。但表无差别之圆融并不离表差别之行布,且行布亦不离圆融,故说圆融即行布,行布即圆融,于此乃成立无尽法界之缘起。同论又举出六相与十玄之关系,即:十玄中之初门为总相,其他九门为别相;或以初门为总相,而以其他九门配以五相说明之。又据凤潭之华严五教章匡真钞卷六,将同时具足相应门配于总相,一多相容不同、诸法相即自在、因陀罗网微细、微细相容安立等四门配于别相及同相,秘密隐显俱成、十世隔法异成、托事显法生解等三门配于异相,秘密隐显俱成、诸藏纯杂具德、唯心回转善成等三门配于成相,秘密隐显俱成、诸藏纯杂具德、托事显法生解等三门配于坏相。[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华严经搜玄记卷三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九、新华严经论卷二十四、华严经疏卷三十一、卷三十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五十三、华严经孔目章卷一、卷三、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下、十地经论义记卷一末、大乘义章卷三本](参阅‘六相’1280)
六相 [佛学大词典]
指华严经、十地经所说万有事物所具足之六种相。即:(一)总相,即一缘起之法具足多德;如人体具足眼、耳诸根而成为一体。(二)别相,于多德之中,彼此相依而合成一法;如体虽为一,但眼、耳等诸根各不相同。(三)同相,即多德相互和合成一法,而互不相违背;如眼、耳等各具其特性,而各有其不同之作用,但同心协力分别作用而互不妨碍。(四)异相,即是构成一法之多德互异;如构成人体之眼、耳等诸根各个相异。(五)成相,乃多德相依而合成一法;如诸根互相相依成为一体。(六)坏相,即诸根各自住于本法而不移动,则总相不成;如眼、耳等诸根各住自位而各自为用,则不成为一体。上述之总、别二相系于相对关系之立场,表示平等、差别之二门。同、异二相乃是辨别平等、差别之二种意义。成、坏二相乃以同、异二相而辨总、别二相之结果,此称为平等差别之二门。[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十地经论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九、大乘义章卷三](参阅‘六相圆融’1280)
六师外道 [佛学大词典]
又作外道六师。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势力较大之六种外道。外道,系以佛教立场而言,实为当时反对婆罗门思想之自由思想家,而在一般民众社会中所流行之思想体系。凡六种,即:(一)珊阇耶毗罗胝子(巴San~jayaBelat!t!hiputta ),怀疑论者。不承认认知有普遍之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且认为道不须修,经八万劫自然而得。(二)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巴AjitaKesakambala ),唯物论、快乐论者。否认因果论,乃路伽耶派之先驱。(三)末伽梨拘舍梨(巴MakkhaliGosa^la ),宿命论之自然论者。主张苦乐不由因缘,而惟为自然产生。系阿耆毗伽派之主导者。(四)富兰那迦叶(巴Pura^n!a Kassapa ),无道德论者。否认善、恶之业报。(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巴Pakudha Kacca^yana ),无因论之感觉论者。认为地、水、火、风、空、苦乐、灵魂为独立之要素。(六)尼乾陀若提子(巴Nigan!t!haNa^taputta ),耆那教之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应偿之,并非今世行道所能断者。以上(三)、(四)、(五)属阿耆毗伽派,与(六)均属于苦行主义派;又除(一)之外,余均站在唯物论之立场,主张聚积说。[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中阿含卷五十七箭毛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卷三十七、四分律卷五十一、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二、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百论疏卷上之中、摩诃止观卷十上、印度哲学研究第二]
六时 [佛学大词典]
(一)指昼夜六时。乃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为夜三时)。在印度,时间之最小单位称刹那,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为一昼夜。昼夜六时勤行,为印度以来所行,我国东晋庐山慧远作水时计(又称莲华漏),在六时行道。隋代信行制昼夜六时发愿文,善导作往生礼赞(六时礼赞),主张各六时必须拜佛忏悔。又六时之中,初三时称三时,而有三时念佛、三时坐禅之说。[长阿含经卷二十二、舍利弗悔过经、十住毗婆沙论卷六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八十五、大唐西域记卷二](参阅‘三时’596、‘时’4121)(二)指一年分为六期。即渐热、盛热、雨时、茂时、渐寒、盛寒等六时。[大唐西域记卷二](参阅‘三际’668、‘历’6227)(三)时解脱阿罗汉于得好衣、好食、好卧具、好处所、好说法、好同学之时(六时),可入定得解脱。[大毗婆沙论卷一○一]
六时三昧 [佛学大词典]
指昼夜六时勤行之三昧修法,如念佛、忏法等。一心勤行佛事,称为三昧。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