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相 [佛学大词典]

指华严经、十地经所说万有事物所具足之六种相。即:(一)总相,即一缘起之法具足多德;如人体具足眼、耳诸根而成为一体。(二)别相,于多德之中,彼此相依而合成一法;如体虽为一,但眼、耳等诸根各不相同。(三)同相,即多德相互和合成一法,而互不相违背;如眼、耳等各具其特性,而各有其不同之作用,但同心协力分别作用而互不妨碍。(四)异相,即是构成一法之多德互异;如构成人体之眼、耳等诸根各个相异。(五)成相,乃多德相依而合成一法;如诸根互相相依成为一体。(六)坏相,即诸根各自住于本法而不移动,则总相不成;如眼、耳等诸根各住自位而各自为用,则不成为一体。 上述之总、别二相系于相对关系之立场,表示平等、差别之二门。同、异二相乃是辨别平等、差别之二种意义。成、坏二相乃以同、异二相而辨总、别二相之结果,此称为平等差别之二门。[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十地经论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九、大乘义章卷三](参阅‘六相圆融’1280)

六界聚 [佛学大词典]
界,界分之义;聚,聚集之义。谓众生之身乃六大之聚集(假合)而各有分齐(限量)。据中阿含经卷二十一说处经载,佛命阿难当为诸年少比丘讲说众生之身为六大假c ,使其舍诸欲而修梵行,即:(一)地界聚,地以坚碍为性;指人身中由‘内地界’而受生成形者,即发、毛、爪、齿、粗细皮肤、骨、肉、筋、肾、心、肝、脾、肺等类,称为地界聚。(二)水界聚,水以润湿为性;指人身中由‘内水界’而受生成形者,即痰、髓、眼泪、汗、涕、唾、脓、脂、肪、血、涎等类,称为水界聚。 (三)火界聚,火以燥热为性;指人身中由‘内火界’而受生成形者,即热身、暖身、烦闷身、温壮身及能消解饮食等类,称为火界聚。(四)风界聚,风以动转为性;指人身中由‘内风界’而受生者,即出息、入息、掣缩风(凡身之动转,皆属于风)等类,称为风界聚。(五)空界聚,空以无碍为性;指人身中由‘内空界’而受生者,即眼空、耳空、鼻空、口空、咽喉动摇、食消下过等类,称为空界聚。(六)识界聚,识,即心识。识以分别为性;指人身中之乐、苦、喜、忧等识,为识大之假合,故称为识界聚。
六界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 dha^tavah!。即万有生成之基本元素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此六大各有分齐,故称为界。[中阿含卷三度经](参阅‘界’3889)
六派哲学 [佛学大词典]
二世纪顷,出现于印度婆罗门教系中六种哲学学派之总称。即:(一)弥曼差学派(梵Mi^ma^m!sa^ ),即对吠陀圣典中所规定的祭祀仪礼之实行及意义,以哲学立场加以研究之学派。其始祖为耆米尼(梵Jaimini ),根本经典则为弥曼沙经。(二)吠檀多学派(梵Veda^nta ),于吠陀圣典中,特别是以奥义书为根据,而主张‘梵我一元论’之哲学派。此派始祖乃巴达罗耶那(梵Ba^dara^yan!a ),其根本圣典为吠檀多经(一称梵书)。(三)僧佉学派(梵Sa^m!khya ),又作数论学派、删阇夜学派。从纯粹精神与根本原质二原理之关系,来说明现实世界。始祖为迦毗罗(梵Kapilarsi ),根本经典即为僧佉耶经。(四)瑜伽学派(梵Yoga ),即依瑜伽修行而得解脱之学派。始祖为巴丹阇梨(梵Patan~jali ),根本圣典则是瑜伽经。(五)卫世师学派(梵Vais/es!ika ),又作胜论学派。以实体、性质、运动、普遍、特殊、内属等六项原理,来阐明一切现象。始祖为羯那陀(梵Kan!a^da ),根本圣典则是胜论经(卫世师经)。(六)尼柔学派(梵Naiya^yika ),又作尼夜耶学派、正理学派。其形而上学之说法,与胜论学派大致相同,但特别重视论理学方面之研究。始祖为乔达摩(梵Gautama ),又名足目(梵Aks!apa^da ),根本圣典则是尼夜耶经。
六相圆融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相缘起。指六相相互圆融而不相碍。与十玄门之说,并称‘十玄六相’,为华严宗之重要教义。六相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华严宗以此六相之说为基础,而立六相圆融。即:诸法皆具此六相而互不相碍,全体与部分、部分与全体皆一体化,圆融无碍。世亲之十地经论卷一对菩萨行说有六相。隋代慧远之十地经论义记虽然解释六相,但仅说及体与理,而未说及相与事。华严宗自唐代智俨始说六相圆融,而后由法藏、澄观集其大成。据华严五教章卷四,解释六相圆融之名义,即:缘起之诸法必由诸缘集合成立,故有成立之总相(一含多德,例如屋舍之总支柱、椽、梁等)与令其成立的诸缘之别相(依总相而存,令总相圆满者,例如屋舍分为柱、椽、梁等别相)。此别相系对应于总相而言,别相之上又有同相(具有多义多法,然互不相违,亦同样可成立总相,例如柱等互相合力组成屋舍)与异相(多义多德各各别异且互相望,例如竖柱与横梁相异);同时总相亦对应于别相而言,总相之上另有成相(由诸义而成立总相,例如由柱等而完成屋舍)与坏相(别相各守自己本位,不成立总相,例如柱等守各自之自相),合之即为六相。六相之关系可分为体、相、用来说。总、别二相是缘起之体德,同、异二相是缘起之异相,成、坏二相是缘起之义用。另据五教章通路记卷二十七载,缘起法有圆融与行布(差别)之二大义,其中总、同、成三相属圆融门(三相圆融);别、异、坏三相属行布门(三相行布)。但表无差别之圆融并不离表差别之行布,且行布亦不离圆融,故说圆融即行布,行布即圆融,于此乃成立无尽法界之缘起。同论又举出六相与十玄之关系,即:十玄中之初门为总相,其他九门为别相;或以初门为总相,而以其他九门配以五相说明之。又据凤潭之华严五教章匡真钞卷六,将同时具足相应门配于总相,一多相容不同、诸法相即自在、因陀罗网微细、微细相容安立等四门配于别相及同相,秘密隐显俱成、十世隔法异成、托事显法生解等三门配于异相,秘密隐显俱成、诸藏纯杂具德、唯心回转善成等三门配于成相,秘密隐显俱成、诸藏纯杂具德、托事显法生解等三门配于坏相。[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华严经搜玄记卷三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九、新华严经论卷二十四、华严经疏卷三十一、卷三十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五十三、华严经孔目章卷一、卷三、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下、十地经论义记卷一末、大乘义章卷三本](参阅‘六相’1280)
六重本迹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种本迹。本,谓所依之住处不移动;迹,谓往来之踪迹出没多端。为天台宗对本迹二门所立之六种释义。即:(一)理事本迹,谓由实相真谛之理而生出一切法,故以实相之理为本,一切法之事象为迹。(二)理教本迹,谓本时(意谓本来之时)所悟之事理二谛乃超越一切言说之绝对真理,故以之为本,而昔佛方便之二谛之教为迹。(三)教行本迹,谓禀持昔佛之教为本,而由教诠理起行为迹。(四)体用本迹,谓以禀教修行契理而证得法身为本,而以法身之体起应身之用为迹。(五)实权本迹,谓以久远实得之法应二身为本,为度化众生之故,而以种种权施之法应二身为迹。(六)今已本迹,谓以法华经以前诸教(已说)所说之事理乃至权实为迹,而以法华经(今经)所说之久远事理乃至权实为本。非今经明示久远之本,则无以垂已说之迹;而由已说之迹,则可显出今经之本。本迹虽殊,而其不思议则一。故以此六重辗转显示本时今说之经意与迹中已说之教门虽不相同,然依本迹相关互显之义,以明本迹二门之不思议为一。[法华经玄义卷七](参阅‘本迹二门’1965)
六家七宗 [佛学大词典]
东晋时代之般若学派别。自汉末迄刘宋时代,般若经流行,东汉支娄迦谶传译道行般若经(为印度般若学说传入中国之始),朱士行讲经,道安亦着手研究般若。当时为理解般若思想,一方面依据老庄玄学之义,理解及论释般若经义,产生‘格义佛教’,对般若空之思想产生种种分歧;再方面则出现对空之思想之真正理解,此等派别总括称为六家七宗。据刘宋庄严寺昙济之六家七宗论(原书佚,今据唐代元康‘肇论疏’所引)、隋代吉藏之中论疏等所载,一般主张六家及其代表为:(一) 本无宗,包括道安、僧睿、慧远等之说。(二)即色宗,关内之‘即色义’与支道林之即色游玄论。(三)识含宗,为于法兰之弟子于法开之说。(四)幻化宗,为竺法汰之弟子道壹之主张。(五)心无宗,包括竺法温、道恒、支愍度等之说。(六)缘会宗,有于道邃之缘会二谛论。(七)本无异宗,为本无宗之支派,有竺法琛、竺法汰之说。七宗之中,就基本观点而言,一般以本无宗、即色宗、心无宗三家为当时般若学说主流之所在。[中观论疏卷二末、世说新语假谲篇、支愍度学说考(陈寅恪)、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卷上(汤用彤)、佛教学の诸问题(宇井伯寿)]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