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回向 [佛学大词典]

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指从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回向,乃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即:(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二)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三)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回向,不着生死,不离菩提而修之。(四)至一切处回向,以由回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以作供养利益。(五)无尽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即回向所修之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八)如相回向,顺真如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即于一切法无取执缚着,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之行,具一切种德。(十)法界无量回向,即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十回向摄于十三住中之解行住,五位中之资粮位,正当于地前三贤中之后十位,六种性中之道种性。[旧华严经卷十五至卷二十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名字品、法华经玄义卷五上]

十度三行 [佛学大词典]
谓十度中一一各具三种殊胜行门。度为‘到彼岸’之意。菩萨修此行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十度三行即:(一)施度三行:(1)财施,以所有财物施与他人。(2)法施,为诸众生演说佛法。(3)无畏施,于众生无杀害心,令无怖畏。(二)戒度三行:(1)摄律仪戒,即持佛戒律,具众威仪。(2)摄善法戒,即所作善法悉皆摄持。(3)饶益有情戒,即与乐拔苦,平等利益。(三) 忍度三行:(1)耐怨害忍,忍耐怨憎毒害,无反报心。(2)安受苦忍,忍受众苦逼迫。(3) 谛察法忍,审法性虚幻,超绝生灭。(四)进度三行:(1)被甲精进,起大愿心,修诸胜行。(2)摄善精进,修方便行,进趣无上菩提。(3)利乐精进,勤化众生,皆修于道。(五)禅度三行:(1)安住静虑,即妄想不起,深入禅定。(2)引发静虑,即智慧现前,生诸功德。(3)辨事静虑,即功行圆成,利益众生。(六)慧度三行:(1)生空无分别慧,即平等照了俗谛之法。(2)法空无分别慧,即平等照了真谛之法。(3)俱空无分别慧,即超前二空,悉皆平等。(七)方便度三行:(1)进趣果向方便,即修诸功德,回向佛果。(2)巧会有无方便,即融会二谛。(3)不舍不受方便,即了达能所皆空。(八)愿度三行:(1)求菩提愿,自求佛果。(2)利乐他愿,救度一切众生。(3)外化愿,外化有情。(九)力度三行:(1)思择力,思惟拣择一切善法而得其力。(2)修习力,修行数习殊胜妙行。(3)变化力,即神通力。(十)智度三行:(1)无相智,达观性自空。(2)受用法乐智,证一切种智,恒自受用,得大自在。(3)成熟有情智,教化饶益一切众生,成就道果。[成唯识论卷九]
十刹 [佛学大词典]
指十寺,为南宋宁宗时,史弥远所奏上之十座官寺,与五山之寺院制度同时设立。此十寺即:(一)中天竺山天宁万寿永祚寺(浙江杭县),(二)道场山护圣万寿寺(浙江吴兴),(三)蒋山太平兴国寺(江苏江宁),(四)万寿山报恩光孝寺(江苏吴县),(五)雪窦山资圣寺(浙江鄞县),(六)江心山龙翔寺(浙江永嘉),(七)雪峰山崇圣寺(福建闽侯),(八)云黄山宝林寺(浙江金华),(九)虎丘山灵岩寺(江苏吴县),(十)天台山敬忠寺(浙江临海)。除我国之外,日本也有五山十刹之制。[禅林象器笺卷一区界门]
十信相似道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圆教行者若入于十信位,断三界之见思二惑,得六根清净,圆融之三观益明,能发相似初住以上真证之智慧,故称十信相似道。(参阅‘相似即’3901)
十指 [佛学大词典]
(一)‘莲华合掌’中,十指表示十波罗蜜、十法界等。摄无碍经谓,左手五指表胎藏海五智,右手五指表金刚海五智,左手定,右手慧,十指即十度,或作十法界、十真如。大日经卷三以左手是三昧义,右手是般若义,十指是十波罗蜜满足义,亦是譬喻一切智五轮之义。(参阅‘净三业印’4679)(二)足之十趾。据净印法门经卷十七载,海意菩萨承佛教敕,即时于其足之十指间,放十千光明。
十施 [佛学大词典]
为菩萨所修习之十种施舍行。即:(一)修习施法,又作分减施。菩萨禀性仁慈,行好惠施,珍馔美味,不自贪着,惠施一切,其他诸物亦如是,所施之余然后自食。(二)最后难施法,即菩萨竭尽自己所有之物、资生极要之物,施与众生以饶益之,故又称为竭尽施。(三)内施法,菩萨怜愍众生老病疾苦,而舍身施彼众生以济其命。(四) 外施法,即王位福乐财宝等外报之施与,又称外舍。(五)内外施法,王位为外,身使役为内;内外俱舍而施与之,称为菩萨内外施法。(六)一切施法,谓一切恩爱会当别离,无所饶益,故菩萨应远离贪爱行,悉舍一切,惠施众生。(七)过去施,菩萨为化众生,示现其身广说道法,欲令众生成就佛法,又复观察过去诸法,十方推求都不可得,乃悉舍离过去诸法,是为菩萨修习过去施法。(八)未来施,谓菩萨闻未来世诸佛菩萨所行善根具足功德,不为生彼专修善根,亦不废舍,但因彼境界教化众生观察真实,非有处所,非无处所,非内非外,若法非有,不可不舍。(九)现在施,闻现在之六欲天、色界、五净居、二乘等之功德,如幻如化,众生不知,故流转恶道,菩萨乃广为说法,令彼等远离诸恶,成就佛法,修菩萨道,心无惑乱。(十)究竟施,菩萨具观人身无有真实,无所有相,乃思弃舍此身,施彼众生,以充满其愿,令一切众生随其所愿,开悟示导,皆令成就清净法身。[华严经大疏钞卷二十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七]
十界 [佛学大词典]
指迷与悟之世界,可分为十种类,即:(一)地狱界,(二)饿鬼界,(三)畜生(傍生)界,(四)修罗界,(五)人间界,(六)天上界,(七)声闻界,(八)缘觉界,(九)菩萨界,(十)佛界等十界。此中,前六界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轮回之世界。后四界乃圣者之悟界,此即六凡四圣。或九界为因,后一界为果,称‘九因一果’。又密教以五凡五圣为十法界,是为密教十法界。五凡者,即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与天。五圣者,即声闻、缘觉、菩萨、权佛、实佛。又有分为四类者,其顺序为:四趣人天、二乘、菩萨、佛。亦有分为五类者,其顺序为:三恶道(三途)、三善道、二乘、菩萨、佛。地狱为地下牢狱,为受苦最重者。畜生是互相饵食,生存之苦亦重。饿鬼则是不得饮食,苦无休止者。修罗乃阿修罗之简称,为住于海中,嫉妒心强者。至于人,系苦乐参半者。天则享胜乐,但仍难免得苦。声闻即听闻佛所说之法而证悟者。缘觉乃观因缘而悟者(又作独觉)。菩萨为愿他人成佛而修行者。佛则为自悟且能悟他者。天台宗认为十界各具有权实,权与实于本质上为一体,因此十界皆真实,故称十界权实。又十界中、声闻、缘觉二乘人,一般被认为无法成佛。但法华经卷一认为仍可成佛,故有十界众生皆成佛之说,即所谓‘十界皆成’。又天台宗以佛界为平等之真理,其他九界差别,乃因理随缘而生之妄法,故须断破,称为缘理断九。此为别教所说之方便教,非圆教之真实说法。(参阅‘十界互具’458)
一 [佛学大词典]
(一)数之单位。如‘第一’或‘一位’。(二)表示所有、皆是之义。(三)表示平等、绝对之义。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四八・一八一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一一 [佛学大词典]
梵语有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
一一心识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所立十识中之第十识。谓真如门所依之心与实相一味之理会合,故称识心;又真如之体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为唯一者,故称一心。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卷二(卍续七二·四四七下):‘第十识心,即真如门所依本法,而唯能缘自门真理,体能鉴用,照体独立,故说为缘。’此心得缘真理为境界,故异于第九识(一切一心识)之不缘真理,而相当于天台四教中之圆教。[释摩诃衍论卷二、释摩诃衍论记卷二、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卷二末、宗镜录卷四十五](参阅‘一切一心识’6、‘十识’503)
一七日 [佛学大词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一九之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其中,‘二八’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门,‘一九’则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佛学大词典]
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一二三四五六七,疑杀天下人)”’
一人 [佛学大词典]
指佛。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中略)。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一人作虚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实;此与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禅师之语‘一犬吠虚,千猱啀实’义同。
一人当千 [佛学大词典]
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刀三礼 [佛学大词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