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口业功德 [佛学大词典]
指阿弥陀佛口业之功德。为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佛八种功德之一。佛庄严口业等三业,系为对治众生虚诳之三业,故口业功德有其利益。据往生论注卷下载,众生因毁谤正法或毁呰贤圣,而受拔舌、喑哑等苦者,听闻阿弥陀如来至德之名号与说法之音声,即能解脱种种口业之系缚,入于如来之家,毕竟得平等之口业。故知口业功德兼指名声、音声。名声为佛之名号,闻于十方;音声为佛之说法,通彻法界。[净土论(天亲)、往生论注卷上]
口业 [佛学大词典]
梵语va^k-karman。又作语业。三业之一。指依言语宣示内心之意乐,及由此而引起之无表业。关于口业之表与无表,大小二乘有异说,说一切有部主张语表业以实之音声为体,立无表业亦为实色。成实论谓语表业为假之名声,无表业为非色非心。经部与唯识大乘则主张语表业为假之音声,以语业能发之思为体,无表业亦为假立,以思种子上之善或发不善之功能,及不善或遮善之功能为体。[众事分阿毗昙论卷五、俱舍论卷一、卷十三、杂阿毗昙心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三、成实论卷七、成唯识论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大乘义章卷七](参阅‘三业’638、‘业’5494)
口传钞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卷。日僧觉如着。收在大正藏第八十三册。日本净土真宗亲鸾之门人大都居于东国,针对彼等而言,亲鸾之遗族如信、觉如等人欲表明其继承亲鸾法门之地位,遂作是书。此书系以和文体撰述,内有祖师法语二十一条,如信笔录。
口传 [佛学大词典]
又作口诀、口授、面授、面授口诀。乃为师者选出特优之弟子,以口述方式授以奥义。盖印度古代视笔录佛典为有渎神圣之事,故采口诵方式。密教秘法之传授亦为口传,有所谓‘十二口传’者。日本天台宗亦有各种口传法门。[分别功德论卷二、大日经疏卷十四、高僧法显传](参阅‘十二口传’331)
口安乐行 [佛学大词典]
四安乐行之一。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之行法。即远离说过、轻慢、叹毁、怨嫌等四事,修摄其心,而得安乐。法华经安乐行品(大九·三七下):‘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参阅‘四安乐行’1687)
口力论师 [佛学大词典]
为印度古代外道之一派。该派主张虚空为万物之真因。据外道小乘涅槃论载,口力论师为二十种外道中之第十九,由于主张虚空为万物之生因,故谓宇宙生成之最初为虚空,由虚空生风,由风生火,由火生暖,由暖生水,水冻结后作地,地生种种药草,种种药草生五谷生命。诸乘法数、教乘法数作‘因力论师’,恐系误记。对‘口力’一词之解释,古来并无定说。或谓宇宙间之‘虚空’与口内之‘空’具有相同之关系,最初生虚空,虚空生风,恰如口腔所呼出之气;或以天地万物皆为梵天所造,虚空生风,风生万物,即从梵天口腔发出呼气之义;又可解作此外道视食为生命,所谓以口力作活计,故称口力论师。[华严玄谈卷八、中观论疏卷三本]
叉手 [佛学大词典]
两手交叉之意。(一)印度致敬法之一种。又称金刚合掌。即合掌交叉两手之指头。中阿含经卷三(大一·四三八中):‘彼伽蓝人或稽首佛足,却坐一面;或问讯佛,却坐一面;或叉手向佛,却坐一面;或遥见佛已,默然而坐。’于密教中,叉手又称归命合掌,乃表示生(左手)佛(右手)二界,亦即众生(左)归命于诸佛(右)之意。二手合之,亦表示能所不二、生佛一如。以其代用于一切印相,故又称普印。[普曜经卷二降神处胎品、观无量寿经](二)禅林礼法之一。又称拱手。原为我国俗礼,后为禅门采用。即以左手把住右手,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拇指向上。如以右手掩胸,不得着胸,须令稍离。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装包(大四八·一一四○上):‘途中云水相逢,彼此叉手,朝揖而过。’[释氏要览卷中、事林广记(道忠)]
千臂千钵曼殊室利菩萨 [佛学大词典]
全称五顶五智尊千臂千手千钵千佛释迦曼殊室利菩萨。略称千钵文殊。乃五字文殊之一。由身上出千臂,每臂各持一钵,故有此名。敦煌千佛洞有二种此菩萨之壁画,依伯希和所编,存于第六窟者,即描绘趺坐须弥山大宝莲华上之文殊,发有五髻,宝冠中安置一佛,以百宝璎珞环钏天衣严饰,左右第一手屈于胸前,左手持钵,钵中安置释迦,右手第一、二指相捻支钵,左右第二手于脐前契法界定印,掌中持钵,中亦有释迦,其余千手分六层围绕全身,呈一大圆光,计有二百臂二百钵。存于第七十二窟者,类似前者,戴五佛宝冠,约有三百五十臂,层层围绕,成一大月轮形,极为壮观。两图均为五代宋初所制,为千佛洞壁画中之翘楚。[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一、卷五、Pelliot: 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I,Ⅱ]
千辐轮相 [佛学大词典]
指具足千辐轮之妙相,乃佛三十二相之一。又称足下轮相(巴het!t!ha^ pa^da-talesu cakka^nija^ta^ni )、足下千辐轮相、常现千辐轮相、双足下现千辐轮辋毂众相。即佛足下纹样分明之千辐轮宝妙相,其精巧微妙,非妙业天子所能拟造。此相感得之业因,乃佛于过去世为父母、师长、善友乃至一切众生,往返奔走,作种种供养及布施之事。此相不仅现于足底,亦可见于佛之双手。又千辐轮相系象征佛之转法轮,现于足下,表示游化诸处之转法轮;说法时,则显现于手掌上之转法轮印,用以指示种种事物;现于齿面,则表示佛说法所宣吐之教理。又自古即有礼拜佛足石之习惯。[杂阿含经卷四、无上依经卷下如来功德品、观佛三昧海经卷一、四分律卷五十一](参阅‘三十二相’507)
千灯会 [佛学大词典]
燃千灯以供佛之法会。旨在忏悔、灭罪,而以千灯供养佛陀或菩萨,以求得证三藐三菩提。中日佛教界皆有此风。
千福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陕西长安安定坊之古寺。唐高宗咸亨四年(673),章怀太子舍宅为寺。善导之门人怀感住之,时四方同好之士来投者日多。开元末年,楚金住之,一日诵法华经,至宝塔品,忽现宝塔,乃禅坐六年,发誓建塔。帝书‘多宝塔’之额,并赐缣缗。天宝三年(744)造塔,集大德于塔下,修法华三昧。时,飞锡奉敕自终南山草堂移驻该寺法华道场,前后三十载。上元二年(761),肃宗招慧忠至宫廷,执师弟之礼,令彼住该寺西禅院。永泰元年(765)四月,寺僧法崇、飞锡共同参与不空主持之仁王护国般若经译经工作。其后,宪宗时,云邃奉敕为该寺上座,经其整饬,纲纪肃然。会昌法难期间,遭受毁坏。寻于宣宗大中六年(852)复兴,改名‘兴元寺’。其后渐次衰微,终至于废绝。[两京寺记卷二、景德传灯录卷五、长安志卷十、西安府志卷六十一]
千僧供养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千僧斋、千僧会。即同时供养一千名僧侣之法会。据大智度论卷二、卷三载,释尊之时,频婆娑罗王曾供养千位比丘。又佛陀入灭之后,摩诃迦叶亦曾招集千人,举行经藏之结集大会。我国自南北朝以来,即甚为盛行,王侯贵族常举行之。如陈后主至德四年(586),诏请智顗大师为皇太子授菩萨戒,设千僧斋;唐贞观八年(634),为穆太后设千僧斋;文宗开成二年(837),于开元寺设斋,供养五百僧;懿宗咸通十二年(871),于禁中设万僧斋;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亦曾于内殿设千僧斋。近年(1969)以来,台湾亦渐倡行供僧斋会,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又此类法会所供养之僧侣数目并不限定一千人,亦有五百人,或五千人、一万人者。该法会尚有无遮会、忏法、讲经、年忌法要等项目。[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佛祖统纪卷四十二、日本书纪卷二十五]
千叶莲华 [佛学大词典]
指千瓣莲华。(一)为供养佛之用。大般若经卷一序品(大八·二一八中):‘尔时宝积佛以千叶金色莲花与普明菩萨,而告之曰:“善男子!汝以此花散释迦牟尼佛上。”’依大智度论卷十之说,莲华有三种:(1)人华,有十余叶。(2)天华,有百叶。(3)菩萨华,有千叶。又宝积佛所住之多宝世界,亦有金色光明之千叶莲华。(二)为佛所坐之莲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大三·二九八下):‘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中略)第二佛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菩萨说千法明门。(中略)第三佛身坐万叶莲华,为三地菩萨说万法明门。’另据梵网经载,卢舍那佛所坐之莲华台,周围遍生千华叶,示现千释迦,其一一华叶皆有百亿之国,一国示现一释迦皆坐于菩提树下,一时成道。天台宗以梵网经所说千华叶为四教中别教之佛所坐之莲华台,法华玄义(会本)卷七上称其为寂灭道场之七宝华,谛观之天台四教仪则称其为莲华藏世果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蓱沙王五愿经]
千熙 [佛学大词典]
(1307~1382)高丽僧。庆尚北道庆州人。号雪山。十三岁,投华严龙社主之一非,十九岁,参究禅旨。恭愍王十三年(1364)至元,留杭州休休庵,时年五十八。至正二十六年(1366),参谒圣安寺之万峰时蔚,受袈裟、禅棒。归国后,住雉岳,受封国师。恭愍王二十一年,于浮石创伽蓝,广传法门。辛■王八年示寂,世寿七十六。谥号‘真觉国师’。著有三宝一镜观。[朝鲜金石总览卷上水原彰圣寺真觉国师大觉圆照塔铭]
千华派 [佛学大词典]
乃我国南山律宗之一派,以江苏句容县宝华山隆昌寺为重镇。唐代道宣为此派高祖,明代如馨为太祖,寂光为宝华山中兴第一祖。千华之名,系由寂光在隆昌寺所结莲社之称号而来。本派之传承:从第一世道宣传至第十三世慧云如馨,如馨再传三昧寂光,为宝华山第一代。本派太祖如馨于参诣五台山时,观见文殊菩萨而顿悟律旨,一生致力于弘扬戒律,世称‘中兴律祖’,著有经律戒相布萨轨仪一卷。其门下弟子甚多,其中,性理、性璞二人继承南京古林寺(如馨弘戒之发源地)所传之法统,称为古林派。又三昧寂光传承如馨之法,著有梵网经直解四卷,大垂法化,重兴宝华山隆昌寺为律宗之道场,且将此地所结之莲社命名为千华,此即千华派之由来。寂光为宝华山第一世,读体为第二世,再依次传德基、真义、常松、实□、福聚等,次第传承至近代,戒嗣遍天下,致使宝华山不仅为四方求戒者所集之地,且各地之传戒,亦皆以宝华山为轨范。本派之宗旨:律宗各派中,南山宗以三聚净戒为宗,相部宗以止作二持为宗。本派亦以止持、作持二门为宗。止持,即诸恶莫作之意;作持,即众善奉行之意。此宗旨与相部宗相同,然本派于止作二持之中,尤宣扬作持之意。此外,本派主张之四分律分通大乘,则与南山宗相同;即认为四分律与大乘同制,其在形式上虽属小乘,然内容则应属大乘。本派甚重视梵网经,读体门下之书玉撰著梵网经菩萨戒初津八卷等,即其例证。又宝华山隆昌寺毗卢殿内安置之本尊,亦根据梵网经之说相,于本尊之光背配有多数之小释迦像。[宗教律诸宗演派、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卷下、毗尼止持会集卷一、宝华山志、新续高僧传卷二十八至卷五十九](参阅‘南山宗’3736)
千无一失 [佛学大词典]
指无所漏失。净土宗专修报土往生正业之弘愿念佛者,执心牢固,定生极乐之国。杂修行者,执心不牢,堕于懈慢之邦,故杂修者,千人之中无有一人得以往生极乐净土;专修者则千人中有千人得以往生。[释净土群疑论卷四](参阅‘千中无一’733、‘专杂二修’4514)
千尊佛 [佛学大词典]
即指造佛供养时,将同样大小之佛像并排绘画或雕刻之。印度、西域之石窟寺壁面上即有无数同型佛像并排着,俗称千佛洞。台湾佛教亦有此风,高雄佛光山大雄宝殿、大悲殿、台中雾峰万佛寺等地即有此类佛像。此外,一般寺院日课时之常念同一佛号,其意义与千尊佛相同。
千部会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千僧读经、千部经。为祈愿与追思供养,而将同一经典读诵一千遍之法会。即招请众多僧人,令各读诵一遍、十遍,乃至五十遍,诵满一千遍,则称为千部会。亦有招集五百人、一千人之例。此风在日本,自平安时代即已盛行,至江户时代,亦有专为追悼祖先而修者。此外,日本另有万部会、三百部会之设。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唐代智通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记载千手观音之印咒法及坛法等。首叙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心,为后五百年之福薄众生,叙述其过去无量劫所受持之千眼千臂观世音陀罗尼法门;次举总摄身印等十二印及诸修持法、十三印咒法。本经系智通译自北印度僧所奉进之梵本经典。又菩提流志所译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一卷为本经之异译。(参阅‘千手经’733)
千法明门 [佛学大词典]
明门,智慧之异称。通达千种法之智慧,称为千法明门,为第二地菩萨所修者。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上):‘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佛刹,作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门,说十善道,化一切众生。’
千松笔记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明代僧大韶着,明末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辑录大韶住辨山千松禅院时所记述之千松笔记、禅宗合论、楞严击节、杂着等四篇,而以卷首之千松笔记作为题名。内容揭示参禅悟道可于世间法内检出出世间法,于出世间法内检出世间法。或谓本书原系五篇,尚有金刚正眼一篇;然卍续藏并未刊录。
千佛洞 [佛学大词典]
(一)甘肃敦煌县东南有鸣沙山,其麓有三界寺(共三寺,俗称上寺、中寺、下寺)。寺旁石室甚多,旧名莫高窟,俗称千佛洞。相传始建于苻秦建元二年(366),现存最早之洞窟,其开凿年代应为北凉(五世纪初),此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始终建造不辍,保存至今者总计四九二窟。中有壁画,总面积达四万五千多平方公尺,彩塑达二千四百多尊。全部壁画分为佛经故事与佛像两大类,并绘出耕作、婚丧、医卜等生活情状,反映出中国由五、六世纪至十四世纪之部分社会生活及历代造型艺术之发展情形。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拟加修葺,扫除砂砾,发现一室为书库(此室外有复壁,至其倾坏,始知为书库)。内藏书籍、碑版及其他美术品甚富,而佛经尤多,且多为唐人之手写本,盖系西夏兵革时保存于此者。光绪三十三年,英人史坦因(M. AurelStein)至此地搜罗写本、图画、绣品等三十余箱而去,陈列于英国伦敦博物馆。法人伯希和(Paul Pelliot)继之,运藏巴黎国家图书馆者至千余卷之多。迨民国十九年(1930),始为我政府所闻,前往搜求,举所剩余物,悉运至京师图书馆,而精好者已丧失殆尽。书库内之书籍、经卷与碑版中,宗教方面有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各教之记载;文字方面,有汉文、法卢文、回鹘文、康居文、古和阗文、龟兹文、西藏文等。其内容,上自经史正典,下至里巷小说、小曲曲谱之流,无不兼容并蓄,不仅为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之佛教艺术宝库,亦为我国文化之珍贵宝藏。(参阅‘敦煌石窟’4964)(二)指河北房山县石经山之石经洞,亦称千佛洞。(参阅‘石经’2134)(三)指龟兹千佛洞。又称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之东五十公里,即木札特河之北岸,东西绵延二公里,共有石窟三群及二百多座石洞,开凿年代由四世纪迄八、九世纪。此处石窟以长方形洞窟居多,乃仿自印度支提堂而建造。佛像大多为塑造,壁画之色彩十分鲜艳,以粉红、黄、白绿、鲜蓝为主。壁画之内容除以佛教为主题外,尚掺杂世俗之人物、风俗、装饰、花纹等形态,大多受印度犍陀罗、希腊、波斯萨桑等壁画风格之影响。以佛教为主题之壁画,多以佛传及本生图为重点,如说法图、涅槃图、荼毗图、分舍利图及灯明王本生、舍身饲虎图等,此为龟兹壁画之最大特色。(四)指吐鲁番之贝沙克鲁克千佛洞。贝沙克鲁克,意为‘具有美丽装饰之房屋’,开凿于流经火焰山山麓之木头沟河西岸断崖上,连同上游之石窟,共有五十七窟。此处石窟大都开凿于九、十世纪,洞窟形式多模仿龟兹之长方洞及方形洞。壁画多半描绘授记之誓愿图,及各种变相图。此外,有以供养者自居之维吾儿贵族、摩尼教圣者、景教教徒之壁画,内容极富变化,一般通称为回纥样式,深具艺术价值。(五)指库车附近之库木吐喇千佛洞。与龟兹洞窟同享盛名,约有一百座石窟寺院,其中大部分为开凿于七世纪之方形窟,窟顶饰以库车特有之孔雀羽状圆盖,周围并列置模仿印度三段屈法塑造之菩萨群像。洞中多为中国样式佛像,衣裳飘扬、姿态自然,充分显出唐画之精湛技巧。壁画之主题,有大画面之经变图,及中国式之山水图等,尤以涅槃洞、飞天洞及金翅鸟洞最具代表性。至于中国式壁画之制作年代,分别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武宗会昌三年(843)、昭宗乾宁元年(894)。此外,尚有位于库车东方之辛辛千佛洞,及北方之库兹卡哈千佛洞(约四十窟),其壁画和塑像多为西域及中国样式之风格。
千佛岩 [佛学大词典]
位于四川宜宾北郊岷江南岸翠屏山。山势小巧秀丽,妩媚清幽。拾级登山,松柏夹道;绿柳幽篁,橙林橘苑,一片葱郁。楼亭池阁,起伏错落,点缀其间。古翠屏书院位于山腰,有鼓亭,‘翠屏晚钟’为宜宾八景之一。北宋诗人黄庭坚于元符年间谪居宜宾时,有‘山绕楼台钟鼓晚’之诗句写景。千佛岩(又称千佛台)即位于书院不远处,刻浮雕小佛像五百四十六尊,造像端庄浑厚,传为唐宋间所凿。登临峰顶,但见两江环抱城郭,群山叠翠,白帆点点,烟波浩渺,无限景色。
千佛山 [佛学大词典]
位于山东济南城南。山壁凿有凸形佛像,大小不下千余,故有此称。原名历山,相传昔时虞舜曾于此耕作,故又称舜耕山。山腰庙宇甚多,间有亭台,在此远眺黄河,俯瞰省城,历历在目,为邑境名胜之一。千佛山入山处有一座牌坊,从牌坊登山则是兴国寺(兴国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隋文帝开皇年间,开始在山上开凿石窟,刻造佛像千余尊,经千余年来,所造之像已多数风化,寺中之悬岩犹有几十尊,面目依稀可辨。千佛山黄石崖另有几处北魏石窟造像,及一尊唐代之巨大石佛,极具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
千佛 [佛学大词典]
乃指同时期出现之一千尊佛。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大九·五四下):‘汝之功德,千佛(梵buddha -sahasra )共说,不能令尽。’同经另有若干梵文写本以 buddha-s/ata-sahasra 为千佛之原语,意即百千之佛;西藏译本两处皆作 san%s-rgyas brgya-ston%,亦指百千之佛;然依经之原意应指贤劫千佛。千佛之种类,有绵亘过、现、未之拘留孙佛等贤劫千佛,另有华光佛等之过去庄严劫千佛,及日光佛等未来星宿劫千佛,于各种佛名经之中,皆有列名。(参阅‘星宿劫’3837、‘庄严劫’4778、‘贤劫千佛’6176)
千如是 [佛学大词典]
为天台宗融摄一切诸法而立三千数目时之用语。‘如是’,表示指示之词。天台宗赅摄万法,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总有十界,十界之性各具十界,相乘而为百界,其百界一一具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故称千如是。再以之乘三种世间,则有三千,乃成天台宗所立诸法实相之数。然百界千如并非固定数量之语,因理实各具诸法无量,故百千之数即显示毕竟无数之量;又因十如是能以三转读显证三谛之圆理,而百界千如即三谛实相,故亦可表示圆融三谛之理。[法华玄义卷二](参阅‘十如是’427、‘三转读文’695)
千光禅寺 [佛学大词典]
(一)位于台湾嘉义县水上乡。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前称善德佛堂,同治三年(1864)及光绪七年(1881)曾两度修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信众亦鸠资重建。数十年来,历尽风雨剥蚀,地震毁坏,信众为续佛慧命,护持正法,决议觅地迁建,于五十五年购置现寺址,翌年开工,五十七年改称‘千光寺’。(二)位于高雄市寿山公园顶,民国五十五年由郭马发起创建,风景幽美、为清修弘法之所。
千日诣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千日参。即在千日之间,连续到神社、佛寺参拜祈愿。相传日本自平安末期即行此风。到后世,若于特定之日前往参拜,亦有千日参拜之功德;所诣之日,即称千日诣。如七月十日为清水寺之千日诣,六月二十四日为爱宕神社之千日诣等,在大阪四天王寺,每年七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则聚集信徒念佛。
千手观音 [佛学大词典]
六观音之一。全称千手千眼观自在(梵Avalokites/vara -sahasrabhuja-locana )。又作千手千眼观音、千眼千臂观音、千手圣观自在(梵Sahasra -bhuja^rya^valokites/vara )、千臂观音、千光观自在、千眼千首千足千舌千臂观自在。据千手千眼大悲心经载,观自在菩萨于往昔闻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为利益一切众生,乃发具足千手千眼之愿,而即刻得其身。诸经所载形像不一,有身作檀金色,一面千臂者;有身作黄金色,半跏坐于赤莲花上,十一面四十手,前三面呈菩萨相,本面有三眼,右三面白牙向上,左三面为忿怒相,后一面暴笑,顶上一面现如来相者;有身作金色,千臂千眼五百面者。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为二十七面千臂,跏坐于宝莲花上,千手中有四十(或四十二)臂持器杖。又依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千手系表以四十手各济度二十五有,故千臂非必具足,但有四十手即可,乃表观音菩萨广大慈悲之化用,故多以千臂称之;且各面各手所代表之功德成就法及印言,亦随各尊本誓之不同而异。其千眼系于千手之掌中各有一眼。然若为四十手者,则仅有四十眼。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四十手所持之物或所呈之手相各为:施无畏、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宝弓、宝箭、军持(瓶)、杨柳枝、白拂、宝瓶、傍牌、钺斧、髑髅宝杖、数珠、宝剑、金刚杵、俱尸铁钩、锡杖、白莲花、青莲花、紫莲花、红莲花、宝镜、宝印、顶上化佛、合掌、宝箧、五色云、宝戟、宝螺、如意宝珠、罥索、宝钵、玉环、宝铎、跋折罗、化佛、化宫殿、宝经、不退转金轮、蒲桃,另有加上甘露手而合为四十一手者。各手之功德成就法及印言等,一一具载于经轨中。于莲华部诸尊之中,此尊为最胜之尊,故又称莲华王。其种子为逳(hri^h!),系嵔高喐奥(ha ra i^ ah!)四字所合成之字,表示贪(ra)嗔(i^)痴(ha)三毒转入涅槃(ah!)之义。据千手仪轨所载,此尊之根本印系以二手作金刚合掌,手背稍曲相离,二中指相合,二拇指、二小指分开竖直。此印又称莲华五古印、九山八海印、补陀落九峰印。其余经轨另载有二十四种印、二十五种印之说。结根本印时,则诵根本陀罗尼,而有如下四种成就:(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敬爱钩召等。然以其陀罗尼较长,故一般皆诵念小咒,即:唵(om!,归命)缚日罗(vajra,金刚)达摩(dharma,法)纥哩(hri^h!,种子)。据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等载,诵持此尊之陀罗尼者,可免受饥饿死、恶兽残害死、树崖坠落死等十五种之恶死,而得眷属和顺、财食丰足、道心纯熟等十五种之善生;或治诸种疾病、虫毒、难产死产、夫妇和合、延命、灭罪等。有关此尊之仪轨及图像等,至唐朝时始传至我国。据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之序所载,武德年中(618~626),中天竺僧瞿多提婆赍来此尊之形像及结坛手印之经本;贞观年中(627~649),另有北天竺僧以千臂千眼陀罗尼之梵本奉进,后由智通译成汉文。故有关此尊之信仰,至七世纪已逐渐形成。近代学者考察此尊之信仰于印度形成之情形,发现于印度神话中,相当于此尊之神格有因陀罗(梵Indra )、原人(梵Purus!a )、湿婆(梵S/iva )、毗纽(梵Vis!n!u )等,此等诸神均有千眼之说。又大教王经卷九亦记载大自在天有千手千面之说。近代学者于西域等地探险,曾发现不少千手观音画像之断片及曼荼罗等。[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千手观音姥陀罗尼身经、补陀落海会轨、密教发达志卷二、 Le Coq: Die buddhistische Spa|tantike in Mittelasien; A. Stein: The ThousandBuddhas]
千手经 [佛学大词典]
即记载关于千手观音之经典,共有四本。即:(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一卷。唐代伽梵达摩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略称千手千眼大悲心经、千手陀罗尼经、千手观音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总持经、千手经。内容述说因由、发愿、十五善生、不受十五恶死等之功德、千手陀罗尼、受持之功德、咒诅法、四十二手各各之功德,日光月光二菩萨拥护之咒等。又于卷首附加御制序。一般称为千手经者,即指此经。(二)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略称千手观音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经。内容乃撷取伽梵达摩所译千手经之精华,从发愿以下之陀罗尼、四十二手各各之功德等,皆一一撷取之,另加上四十二手之图与真言。此经为前述千手经之异译。(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全一卷。唐代菩提流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略称千手观音姥陀罗尼身经、千手经。内容初述姥陀罗尼与功德,次述总摄身、总持陀罗尼、诸佛三昧等之十二印明,又述千手观音画坛法与咒诅法,后述辩才、成等正觉、神变自在、请千眼观音王心印咒等之十三印明。(四)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凡二卷。唐代智通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略称千眼观音陀罗尼神咒经。内容述说千手观音之印咒法及坛法等。此经为前述菩提流志译本之异译。此二译本所载之二十五种印咒法大同小异,然大身咒及曼荼罗坛法则互有差异。本经之梵本,系于唐贞观年中,北印度僧所奉进者。
千化 [佛学大词典]
指密教千叶莲花台上之释迦化佛。据梵网经卷下载,卢舍那佛所坐之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为一百亿国,一国为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皆是千百亿卢舍那之本身。
千中无一 [佛学大词典]
指杂修之失。意谓杂修之人,往生极乐者甚稀,千人之中无有一人。杂修者,杂缘乱动,易失正念,与佛之本愿不相应,无有忏悔之心,又常与名利相应,不亲近同行善知识,而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选择本愿念佛集(大八三·四中)称:‘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此一思想,系出自善导之往生礼赞。[六要钞卷六末(存觉)](参阅‘专杂二修’4514)
千山 [佛学大词典]
原名千华山,又称积翠山、千朵莲花山。位于辽东省鞍山市东二十公里处。海拔七百余公尺,面积三百余平方公里。山中奇峰迭起,塔寺棋布,山峦凡九百九十九座,以其近千,故称千山,为东北三大名山之一。以仙人台为第一高峰,五佛顶为第二高峰。自古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山中除以峰峦奇秀著称外,尚有辽金以来名胜古迹多处。隋、唐以降,在此建有‘九宫、八观、五大禅林、十大道观和十二庵’,其中以五大禅林和十大道观最著名。五大禅林为香岩、祖越、龙泉、中会、大安,均创建于宋景德年间(1004~1007),以龙泉寺为巨擘。大安、中会二寺建筑极为古雅,两寺之间,复有悬崖罗汉洞之胜;祖越寺背后断崖上镌有‘独镇群峡’四字,香岩寺旁有唐太宗所建之古碑。龙泉寺之石门高大,门仅容身,门内豁然开朗,殿宇壮丽,楼阁连天,清高宗曾驻跸于此,寺中原有墨宝甚多,然迭遭兵乱,今已殆尽无余。
千二百五十人 [佛学大词典]
指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后承佛化导,即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遂于一一法会常随不舍,称为常随众,故诸经之首列众皆称千二百五十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普曜经卷八]
凡福 [佛学大词典]
指人、天之福德。与三乘修行圣果之福德对称。此人天福德系为求得现生之乐与后生之乐,而勤修布施、持戒、修定等三种人、天之正业,所获得之果报。[成佛之道(印顺)]
凡僧 [佛学大词典]
(一)未证圣果之平凡僧。又作愚凡僧。为‘圣僧’之对称。梁高僧传卷三(大五○·三三九下):‘严(智严)虽戒操高明,而实行未办。始移尸向凡僧墓地,而尸重不起;改向圣墓,则飘然自轻。’(二)日本僧职中,担任法师一职而未任僧纲职位之僧人。
凡圣一如 [佛学大词典]
又作佛凡一体、凡圣不二。乃指凡圣本性同一。即凡夫(指在迷惑中之众生)所具之本性,与圣者(超越迷惑者)所具之本性同一无异。故不论凡夫、圣者,彼等之生命本质并无区别,仅由于意识活动之迷惑与否而迥异。[注维摩诘经卷四、摩诃止观卷五上](参阅‘凡圣’731)
凡圣 [佛学大词典]
乃指凡夫与圣者。圣者又称圣人,即见道位(初生无漏智,见四谛道理之阶位)以上之人。小乘指预流向以上之人,大乘则指初地以上之人。而见道以下之人,即称凡夫。凡夫与圣者,在本质上乃绝对平等而无任何差别,故谓凡圣一如、凡圣不二。大乘佛教所说之十界中,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界,称为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界,称为四圣;合称六凡四圣。前者乃有为之果报,后者则是无为之圣果。(参阅‘凡夫’730、‘圣人’5577)
凡习 [佛学大词典]
指凡夫习善习恶之是非行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大四八·四○七中):‘渐除凡习,渐显圣德,如风激动大海,不能现像,风若顿息则波浪渐停,影像渐显也。’
凡性 [佛学大词典]
指凡夫之性。又称凡夫性、异生性。为法相宗二十四不相应之一。即身具见惑而未证谛理之性。(参阅‘异生性’5151)
凡夫禅 [佛学大词典]
即以浸法悦、求幸福为目的而修行之禅。宗密于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谓,此类禅者虽能正信因果,然以欣上厌下而修,故称凡夫禅。
凡夫十重妄 [佛学大词典]
凡夫之阿赖耶识迷妄不觉,据宗密之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二所举,将此不觉分为十重,且每重皆以梦喻之。即:(一)第一重,谓一切众生皆有本觉真心;如一富贵之人,端正多智,自住于本宅中。(二)第二重,本觉真心若未遇善友之开示,则法性本来不觉;如宅中人睡而不自知。(三)第三重,因本性不觉,故妄念即起;如于睡中而有梦境。(四)第四重,因生起妄念,故有能见之相;如梦中之想念。(五)第五重,以有见之产生,故根、身世界随之妄现;如梦中另见有身在他乡受苦,及见种种好恶之事境。(六)第六重,见诸种事境,而不知此乃从自念所起之幻境,犹执为定有,称为法执;如于梦中,必执所见之物为实有,此乃不觉之故。(七)第七重,因执着法定有之故,则便见自他之殊异,称为我执;如于梦中,必认他乡受苦之身为己本身。(八)第八重,执四大假合为我,故贪爱顺情诸境,欲以此润我,而嗔嫌逆情之诸境,恐其损恼于我,以此愚痴之情而生种种计较;如梦于他乡之处,所见之各种违顺等事亦随之而起贪嗔之心。(九)第九重,因起贪嗔之心而造善恶等业;如于梦中,或打夺相骂,或行恩布德。(十)第十重,善恶之业力如影随形,故受六道业系而现苦乐之相;如于梦中,因偷夺打骂而被枷禁决罚,或行恩得报而受举荐拜官。上述十重迷妄为凡夫之本末,然若觉悟后精勤修证,则另有十重可反妄归真。
凡夫 [佛学大词典]
梵语pr!thag-jana。音译作必栗托仡那,意译为异生。略称凡。指凡庸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而凡庸浅识者,均称凡夫。大日经疏卷一载,凡夫以无明之故,随业受报,不得自在,堕于诸趣之中,遂产生种种类别之众生,故应正译为异生。然菩提流支、真谛、笈多等则各译为毛道凡夫、婴儿凡夫、小儿凡夫,后二译名源于梵语ba^la-pr!thag-jana(音译婆罗必栗托仡那),婆罗有愚之义。又对四向四果之圣者而言,其余未见道者概称为凡夫,其中,俱舍宗以四善根为内凡,三贤为外凡,三贤以下为底下凡夫;大乘则以初地以前为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为内凡,十信为外凡。外凡以下称为凡夫。又对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等四圣而言,凡生死流转于六道者,皆称为六凡,即地狱之有情以至天界众生皆是。凡夫之内涵意义,称凡夫性、异生性,略称凡性。犊子部认为其体乃欲界之见惑;有部指其乃圣道之非得而言;经部不别立其体,但以此乃圣法相续之分位差别;唯识宗认为系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且是分别而起之烦恼、所知二障种子作用之假立者。[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梵网经卷上、佛性论卷三](参阅‘异生’5151)
凡小八倒 [佛学大词典]
指凡夫与小乘之人所起八种颠倒之见解。即:(一)非常计常,(二)非乐计乐,(三)非我计我,(四)不净计净,(五)常计无常,(六)乐计非乐,(七)我计非我,(八)净计不净等八种妄见。(参阅‘八颠倒’319)
凡小 [佛学大词典]
其意有二:(一)指凡夫。凡夫即小人,故称凡小。(二)指凡夫与小乘之人,两者并称凡小。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三七·二五○上):‘今既有斯圣教以为明证,未审今时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论乃加信受?’
兀庵普宁禅师语录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卷。又作宗觉禅师语录、兀庵宁和尚语录、兀庵和尚语录、兀庵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净韶等编,南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初刊。内容收录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语录、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语录、法语、佛祖赞、小佛事等。兀庵普宁曾往日本弘法,本录即收录其在日本圣福寺、建长寺等处之法语。为了解宋元与北条时赖、时宗政权之关系以及当时镰仓武士与禅之关系之参考资料。
兀庵普宁 [佛学大词典]
(1197~1276)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日本临济宗兀庵派之祖。兀庵,又作兀庵。西蜀(四川成都)人。自幼出家,初习唯识,后南游,遍访禅林诸老。登四明阿育王山,依止无准师范,体证玄旨,师范特书‘兀庵’二字赠之,因以为号。于当时,与祖智、妙伦、了慧等三人共称师范门下之四哲。其后,迁移杭州灵隐山、四明天童山,为第一座。出世后,弘法于象山灵岩寺。理宗景定元年(1260,一说二年,或开庆元年)东渡日本,寓止博多圣福寺。未久,至京都,受到当时幕府北条时赖之器重,延请住持镰仓建长寺,缁素风从。时赖逝后未久,师即于咸淳元年(1265,一说景定四年)渡海返宋,住于婺州双林寺。晚年移住温州江心龙翔寺。端宗景炎元年示寂,年寿八十。谥号‘宗觉禅师’。遗有语录三卷行世。其门流称兀庵派,或宗觉门徒,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一。[元亨释书卷六、延宝传灯录卷二、东岩安禅师行实]
亡僧索命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盐官齐安会下有一主事僧将死,鬼使来索其命时,僧告曰(卍续一四八·一二一下):‘身为主事,未暇修行,乞容七日。’至七日后,鬼使来觅僧,已不见。后有人举此事问一僧:‘若来时,如何拟抵他?’洞山代答:‘被他觅得也’。洞山之意,谓任鬼使捕捉,即该死时不逃隐,乃为真道人之道。[禅苑蒙求卷中]
亡是非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隋代僧昙迁(542~607)撰。本书无单行本,唐代智俨编集之华严经孔目章卷四收录其全文(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续高僧传卷十八昙迁传亦收录一部分。昙迁为大乘摄论学者,又崇尚老庄之学,本书即其阐论泯绝是非对立之超然境界。此类超越是非之论说,为佛教所本有,然与庄子齐物论‘万物齐同’之思想仍有密切之关联。智俨收录本书,概将亡是非论视为华严宗‘随顺性起’之同类思想;由是,则吾人可自庄子齐物论,经由‘亡是非论’,至华严思想,而略窥彼等思想演进之脉络。
亡名 [佛学大词典]
(一)北魏僧。生卒年不详。从学于洛阳道辩法师。博通经论,辩才无碍,兼富文藻,以负才傲俗,其师道辩闻而杖之。其后,亡名迁徙于黄龙,对师非但毫无恨意,且晨夕遥礼不辍。[续高僧传卷六](二)北周僧。生卒年不详。南郡(湖北)人,俗姓宗(或谓姓宋)。出身望族,年少即事佛而远绝妻室,富于才华。初事梁元帝(552~554 在位),于梁亡之后出家,投于四川兑禅师门下。北周武帝(561~577 在位)敕为‘夏州三藏’。著有息心铭、至道论、淳德论、遣执论、去是非论、修空论等,及文集十卷。[续高僧传卷七](三)唐代僧。生卒年不详。住于汾州(山西汾阳)大乘寺,立志舍身。贞观(627~649)末年,先断绝谷食,至期,由道俗众等送至西山,放身悬崖下,坐地入寂。(四)唐代僧。生卒年不详。住汉州(四川广汉)开化寺。行持精进,屡见灵瑞应现,乃发誓舍身。一夕见菩萨乘五色云而下,寺内地屋皆变琉璃色,众皆叹赏。[宋高僧传卷二十一](五)唐代僧。生卒年不详。邓州(河南邓县)人。日食雉鸠两只,食毕盥c 时,双鸠复从口出,飞行自在,人人称奇。由是因缘,世称南阳雉鸠和尚。[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六)唐代僧。生卒年不详。住褒城西之中梁山寺,奇行异迹甚多。以纲纪处理僧务,人称兴元上座。德高望重,远近归信。贞观年中示寂,世寿约八、九十岁。[宋高僧传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