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亡五众物 [佛学大词典]
指五众死亡后之遗物。五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就此五众之遗物而分轻重,三衣等之轻物分与现前之僧众,金银、田园等之重物则归为常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
于阗 [佛学大词典]
梵名Ku -stana 。西域古王国。又作于填、于殿、于遁、溪丹。位于新疆西部,即今和阗(Khotan)之地。西元三世纪前后称为瞿萨旦那(意译地乳),印度人则称屈丹,自古即为印度、波斯、中国间之贸易途径,亦为东西文化之要冲。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载,此国大半为沙碛,气候和畅,盛产宝玉及多种矿、植物,人性温恭,崇尚佛法,初行小乘,至西元五世纪初,盛行大乘佛教,凡传入中国之经典,十之八九须经此地,乃西域诸国中与我国最亲善者。西晋太康七年(286),此地之沙门只多蜜赍来光赞般若经;东晋之世,支法领于此地得六十华严之梵本;北凉时,昙无谶于此得大般涅槃经,沮渠京声得禅法要解、禅秘要治病经;萧齐之时,法献于此得观世音忏悔除罪咒经;梁太清二年(548),此地之沙门求那跋陀赍来胜天王般若经;至唐代,实叉难陀亦赍来八十华严等经。十一世纪回教徒入侵后,佛教即告衰颓;加上天灾等祸害,昔日庄严盛大之寺院、佛塔悉已埋入沙土中,逮近时中央亚细亚之探险,始发掘此地之佛教遗迹与珍贵史料。此地语言属伊朗语系之于阗语,在敦煌千佛洞即发现以此种语言所书写之佛教经典,现存有金刚般若经、金光明经、大乘无量寿经(无量寿宗要经)、一百五十颂般若波罗蜜多经等。又此地亦发现以印度俗语写成之古写本,其文字有月氏时代之梵书,古代之佉卢虱吒文字。[洛阳伽蓝记卷五、开元释教录卷九、后汉书西域传第七十八、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三、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第十五、T. watters: On Yunn Chwang,vol. Ⅱ; R. Hoernle: ManuscriptRemains of Buddhist Literature,vol. I]
于道邃 [佛学大词典]
晋代僧。为晋代般若学六家七宗中‘缘会宗’之代表人物。敦煌人。自幼即孤,年十六出家,师事于法兰。当时大德竺法护常称师高简雅素,可为大法栋梁。后与于法兰俱过江,谢庆绪大加推重,士夫争与缔交。性好山泽,多游履江东名山。为人不屑毁誉,善方药,美书札,工医方,精通义学,洞谙殊俗,尤巧谈论。后随于法兰赴西域,于交阯罹疾而终,享年三十一。[弘明集喻道论、梁高僧传卷四]
于法兰 [佛学大词典]
晋代僧。高阳(河北蠡县)人。少有异操,十五岁出家,以精勤为业,冠年即名流四远。性好山泉,常居长安山寺,与竺法护同隐,后移居石城山足。时人以其风力媲美庾元规,孙绰之道贤论则以之比阮嗣宗。师尝叹曰(大五○·三五○上):‘大法虽兴,经道多阙,若一闻圆教,夕死可也。’乃远适西域,欲求异闻。至交州,罹患重疾,卒于象林。[梁高僧传卷四、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七章(汤用彤)]
于法开 [佛学大词典]
晋代僧。为晋代般若学六家七宗中‘识含宗’之代表人物。其生年、籍贯均不详。师事于法兰,敏睿善辩,以数术弘教。精通放光般若与法华,又精医术,多有奇验。后住白山灵鹫寺,每与支遁论即色空义,士夫和之,耸动一时。晋哀帝时,累召至京师,讲放光般若,凡旧学、抱疑者,莫不因之得释。讲毕,还东山。谢安等均与交游,师高明刚简,尝谓‘明六度以除四魔之病,调九候以疗风寒之疾。’以此自利利人,为时人所崇。年六十寂于所住处。[梁高僧传卷四]
乞洒 [佛学大词典]
悉昙字嵖(ks!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乞叉、吃洒、葛叉、刹、差、荼、罗、矩。大品般若经卷五取梵语ks!aya(音译乞叉耶,意译尽)之义,解为‘诸法尽不可得’;大方等大集经卷四、方广大庄严经卷四解为‘忍’(梵ks!a^nti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解为‘刹那’(梵ks!an!ika )、‘无尽’(梵aks!aya ),二者均采联想法,即闻 ks!a 之音时,则联想含有此音之如上三字;文殊问经字母品则谓,称乞洒(二合)字时,是一切文字究竟无言声之义,此系梵语aks!ara(音译恶刹罗)之转释。[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放光般若经卷四、大智度论卷四十八、悉昙字记]
乞眼婆罗门 [佛学大词典]
对因位修行中之菩萨乞求施与眼目之恶婆罗门。贤愚经卷六、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福盖正行所集经卷七、巴利本生经、梵文本生鬘论等均载佛陀于过去因位为北印度富迦罗拔城(梵Pus!kara^vati^ )之须提罗大王时,曾应盲婆罗门之乞求,而施与眼目,此舍卫城之盲婆罗门即乞眼婆罗门。另于大智度论卷十二则记载舍利弗施眼之故事,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时,欲渡布施之河,有人来乞其眼,舍利弗初时不与,其人强索,舍利弗遂与一眼,乞者得眼,嗅之而嫌其臭,乃弃于地,并践踏之,舍利弗遂自思惟如此人辈不可度,不如自调早脱生死。如是思惟,即于菩萨道退回小乘。此盖以舍利弗退菩提心之因缘,显示菩萨布施行之广大。[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撰集百缘经卷四、六度集经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
乞食四分 [佛学大词典]
据宝云经卷八载,佛制乞食之法,一日之中,必以七家为限,为无多贪之故。又比丘须将乞得之食物分作四分,故称乞食四分。四分即:(一)一分奉同梵行者,同梵行者,即同修净行之人。凡乞食时,必有同修之人看守房舍,或有老病等不便行履者,比丘得食归时,则以一分奉之,令其饱满,亦得安心修道。(二)一分与穷乞人,谓乞得食物时,遇有穷苦求乞之人,当起怜悯心,作自饥饿想,而以一分施之,令其饱满,劝他修善。(三)一分与诸鬼神,即将乞得之食,以净器盛贮一分,待日晡时,则燃香讽咒加持,普施一切鬼神,令其饱满,出离苦趣,悉得解脱。(四)一分自食,谓比丘乞食,除前三分外,唯留一分,或多或少则自食之。食已,安心行道,庶不虚受信施。
乞食十利 [佛学大词典]
乞食有十种利益,即:(一)所用活命,自属不属他。(二)众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宝,然后当食。(三)若有施我食者,当生悲心,我当勤行精进,令善住布施,作后乃食。(四)顺佛之教行。(五)易满易养。(六)行破骄慢之法。(七)招感三十二相中无见顶相之善根。(八)见我乞食,则其余有修善法者亦当效我。(九)不与男女、大小有诸因缘事。 (十)次第乞食,于众生中生平等心。[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三]
乞食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in!d!apa^tika,巴利语 pin!d!apa^ta。乃印度僧人为资养色身而乞食于人之一种行仪。又作团堕(即取置食物于钵中之义)、分卫、托钵、行乞等。系十二头陀行之一。其原始意义有二,即:(一)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为福利世人,予众生种福机会。故乞食属僧人清净之正命;若自作种种生计以养其身,则为邪命。行乞之方法与威仪,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及毗尼讨要卷六载,入城行乞时,道侧而行,左手持钵,次第乞食;以维持生命为限,心不贪着,故得食时不喜,不得亦不忧,唯以除旧疾,养气力为要。另据法集经卷一载,如来乞食有三意,即:(一)不贪珍味,美恶均等。(二)为破我慢,于富贵贫贱等家皆无拣择。(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又佛制以‘过午不食’为律,此乃源于面貌极黑之迦留陀夷比丘,曾于日暮雷雨交加之时,入城乞食,一孕妇见而惊怖,误以为鬼,以致胎堕;由此,佛遂立过午不食之制。此外,宝雨经卷八载,菩萨以成就十种法而行乞食,称为乞食十为。即:(一)为摄授诸有情故,菩萨见一切有情受诸苦恼,虽能成就微少善根,但为时不久,为欲摄益诸有情而行乞食。(二)为次第故,即入城邑聚落时,住于正念,具足威仪,诸根寂然,依次乞食,不舍贫穷家而入富贵家(唯除恶种类家、诸外道处)。(三)为不疲厌故,菩萨次第乞食时,不生厌离,亦不疲倦,于诸有情无所憎爱。(四)为知足故,以其不疲厌,遂能知足。(五)为分布故,若得食后,好坏食物皆当随应受取,返己住处,先于如来像,或舍利塔前供养赞叹;复以所得食物分为四分,三分施与同梵行者、贫穷之人、恶道有情,所余一分自食。(六)为不耽嗜故,谓菩萨虽食,而于食事无贪、无染,亦无爱着。(七)为知量故,受食唯为活命,不使身体羸弱,亦不令其过量;若极虚弱则影响修持,若极重则增长睡眠。(八)为善品现前故,菩萨如法行食,能令善品增长现前。(九)为善根圆满故,以其勤修而无怠惰,故得圆满菩提资粮。(十)为离我执故,由彼一切之善,能成熟菩提分法,远离我执,遂能舍身肉,施与有情。我国自古则称乞食为托钵,托钵时当心念威仪,专注于道,若无道心而仅存形式,则与一般乞者无异。又据显扬圣教论,比丘乞食,有五处不可往,以避嫌疑。(一)唱令家,歌唱曲令,但取欢娱,能乱禅定。(二)淫女家,其处行止不洁,声名不正,色欲因缘为障道根本。(三)酤酒家,酒是起罪因缘,能生过失。(四)王宫,乃贵戚之处,严禁之所,非可干冒,故不可往。(五)旃陀罗,即屠者之家,此处杀心盛大,恼害众生,见者伤慈,坏善根本,故不可往。[中阿含经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五分律卷二十七、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三之二、卷下三之四、释氏要览卷上]
乞雨 [佛学大词典]
乃久旱之时,以宗教仪式祈求降雨之事。又称祈雨、请雨。佛教中诵读有关祈雨之海龙王经,即为乞雨之始。在我国和日本则更加上列队、舞蹈等民俗信仰之祈雨仪式,惟内容仍以诵读经典(或咒文)及修法等祈愿为主。祈雨者若是出家比丘,应具律仪;若俗士应受八戒。作法之时,吃三白食,每日以香汤沐浴,着新净青衣,于坛西面以青物为座。案上置大云经,或二人、三人乃至七人更替诵读,经声不应间断。祈雨法最早行于印度,中国自黄帝以降便有祈雨之说,如黄帝时赤将子为雨师;神农时有赤松子;汉时有沙门竺昙盖读海龙王经祈雨;晋时浔阳亢旱,慧远法师读海龙王经祈雨,俄而洪雨大作;唐贞观年间大旱,玉泉寺水竭,沙门空藏祈请,泉水涌出,天雨亦沛然而降。日本、高丽等地亦有祈雨之说。[大云轮请雨经、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海龙王经]
乞士 [佛学大词典]
梵语bhiks!u 之意译,指比丘。比丘为杜绝一切生业以清净活命,乃向信徒乞食,以之维持色身,故称乞士。[大智度论卷三、注维摩诘经卷一、慧琳音义卷二十七](参阅‘比丘’1479)
久远实成 [佛学大词典]
又作久成、久远古成、久远本佛、无始古佛。乃谓在印度摩揭陀国菩提伽耶菩提树下开悟成佛之伽耶始成(近成)之释尊(释迦),系为一种方便示现之假相;实际上,释迦于久远之前早已开悟成佛,且在无限时间中,即已教化众生。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即以此为蓝本加以开演。此外,阿弥陀佛有十劫弥陀以对应于久远弥陀,此亦应用此一说法而产生者。久远实成之思想系以释尊所悟之‘以法为永远常住’为根本而衍生者。由于诸弟子对释尊追慕心切,故产生此一思想。佛教本为真理(法)之信仰,释尊即曾遗言,于自己圆寂后,诸弟子应以法为归依。然诸弟子本因仰慕释尊之人格而信仰佛法,故于释尊灭度后,不能仅以释尊所遗留之教法为满足。为追慕释尊之人格,进而谋求其他能代替释尊之佛,因此立下种种佛陀之说。到法华经时,则将此诸佛皆归一于释尊,且主张释尊为永远不灭者。[法华经论卷下、法华经玄义卷一上、法华经文句卷九下]
久远寺 [佛学大词典]
为日本日莲宗之总本山。又称身延山妙法华院。位于山梨县南巨摩郡身延町。领主波木井实长皈依日莲。日莲自流放地佐渡归返后,于实长协力之下建寺传法,宣扬宗风,培育弟子,其遗作泰半着于此地。明治八年(1875)全面烧毁,然今已恢复旧观。
久远 [佛学大词典]
即时间久远。无限之往昔,称为久远劫。成佛之时于历史可考者,称为近成佛;若从无始以来即已成佛者,则称久远实成佛,或久远古成佛。(参阅‘十劫弥陀’435、‘本迹二门’1965)
久修 [佛学大词典]
指长期之修行。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大九·五九下):‘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长期修行以练身心,则称久修练行。[大宝积经卷一一九、维摩经卷下嘱累品]
久松真一 [佛学大词典]
(1889~)日本佛教学者。岐阜县人,号抱石庵。一九一五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哲学科。历任临济宗大学、佛教大学、龙谷大学、京都大学等校教职。一九三二年,以‘东洋的无の性格’一文,获文学博士。其后,任教于九州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校。著有起信の课题、维摩七则、久松真一著作集等。
久住 [佛学大词典]
指久居一处。法华经卷二信解品中谓,久住系指长者之穷子久住在外。又同经见宝塔品之久住,则指令法久住;如来寿量品之久住,乃请释迦佛久住于世之谓;妙音菩萨品则指多宝如来之久住。[大品般若经卷二往生品、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二](参阅‘令法久住’1549)
丸香 [佛学大词典]
调和各种香而成之丸粒,乃密教修护摩法时所用供物之一。行法时,投诸炉中,烧以供养。盖丸香系以丁子香、白檀香、沉香、薰陆香等拌和而成,表示总集之烦恼,投之于火,表示以智火烧尽嗔烦恼。盖于此类供物中,切花、散香各表三毒中之贪、痴;对此,丸香则表嗔。又一c 三时,一时三十六丸,合为百八丸,表示百八烦恼。配以六度时,与散香合表精进度。(参阅‘六波罗蜜’1273、‘散香’4973)
丸土 [佛学大词典]
土制之丸粒。又作九丸土。即如厕之后,用以清洁手等之物。九丸之中,三丸洗手,三丸洗瓶,三丸洗足。或以壁土干后制之,或以小豆粉、净砂合成。盖因印度古代无纸,多用篦或木片扫除粪门,以手及瓶多秽,故有此法。[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便利之事条]
上转 [佛学大词典]
指向上转。又作上转门。与‘下转’对称。始觉为自利而上进,称为上转;本觉为化他而下向,称为下转。即真言行者发心修行,转向佛果菩提;此系从因至果之义。释摩诃衍论卷二(大三二·六一○上):‘诸净法有力,诸染法无力,向原上上转,名为上转门。’[大日经疏指心钞卷一]
上蓝顺 [佛学大词典]
宋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西蜀人。出家后,与圆通居讷同行赴蜀,后参谒黄龙慧南,得其心法。历住洪州(江西)上蓝禅院、景福、香城、双峰诸刹。以其接化亲切,人称顺婆婆。世寿八十余,于香城山坐化。[嘉泰普灯录卷四、续传灯录卷十六]
上乐金刚 [佛学大词典]
又称胜乐金刚。为西藏拉萨下密院修无上瑜伽密之本尊。其像为双尊,置于双层莲花座上。明王上乐金刚有三面,每面各三目,计十二臂,主臂拥抱明妃金刚亥母,其余诸臂持物,裸体,下身挂骷髅璎珞,双足踏人。另有作四面六臂之像者。迦尔居派修法时多奉为本尊。
上睿 [佛学大词典]
(一)(1624~?)清代临济宗僧。号楚林。中年时舍世荣,得洪山俞昭允汾之法。历住潭州(湖南)南云兴化禅林寺、梅城(安徽)放光山毗卢寺、郢州(湖北)潼泉山法兴寺等。其余事迹不详。有楚林禅师语录一书行世。[五灯全书卷一○四](二)清代画僧。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字寻浚、浔浚。号目存、蒲室子、童心行者、童心和尚。博通广洽,高洁自持,中年慕道,投杭州六通院愿庵伊禅师剃度。擅长山水人物,尤精佛像,然不轻作,每绘像,则施予僧人充作油香钱。晚年多疾,养一侄为其嗣,两人相与咏绘,罕与世人往来。著有余习吟。[国朝书画家笔录卷四、国朝书人辑略卷十四]
上烦恼 [佛学大词典]
(一)即由根本无明所生之枝末惑。又指十大惑中之根本烦恼强盛者。胜鬘宝窟卷中末(大三七·五二中):‘四住所起烦恼,粗强名上,故云一切上烦恼;四住与上烦恼作依作种,已起烦恼依之得立,故名依也。’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八中):‘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二)现前生起之烦恼亦称为上烦恼。
上间 [佛学大词典]
指禅院之上位。人面向堂时,以己身之右为上间,法堂、方丈(南向)则以东为上间,僧堂(东向)则以北为上间,库司(西向)则以南为上间。[敕修百丈清规卷一祝厘章、禅林象器笺卷二]
上厕法 [佛学大词典]
指如厕之作法。乃为僧徒日常生活所应注意之事项,尤以律宗、禅宗视之为重要规定。据毗尼母经卷六载,如厕之时,应先取筹草至户前,三弹指作声,若人、非人,令得觉知,复于户前安衣处脱衣放妥。若值天雨无藏衣处,持衣好自缠身。其次开户看厕内,无诸毒虫否。看已欲便利时,应徐徐次第抄衣而上,不得忽褰,令露身体。坐起之法,不中倚侧,当中而坐,莫令污厕两边。欲起时,衣次第渐渐而下,不得忽放。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之令净。若无竹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柱上拭令挣,亦不得用石、青草、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等。所应用者,以木竹苇作筹,最长者一磔,最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着于净筹中。另于道宣之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中,亦举出上厕之法二十条。于密教,修法时最忌秽物,故对上厕法亦有所规定,且用乌枢沙摩明王之法除秽。此即入明王之三昧,在自身观‘恽’字、‘吽’字,结手印、诵真言等之隐所作法。[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诸经要集卷二十、禅苑清规卷七](参阅‘隐所作法’6533)
上渊 [佛学大词典]
(1627~1679)明末清初禅僧。又称海渊。冀州新河人,俗姓曹。号波停。年十六至海虞(江苏常熟东)之三峰,入嵩隐门下,苦参十九年而得悟。未几,往灵峰弘法,并大力整饬丛林规矩。康熙十八年冬示寂,享年五十三,建塔于寺之东岗。[灵峰志卷四]
上堂牌 [佛学大词典]
指预告上堂之牌示。即报大众上堂时日之揭示,悬于法堂之前门,纵二尺三寸,横一尺三寸。每逢朔望之时,侍者吩咐客头行者,必挂上堂牌以报示僧众。[僧堂清规卷四诸牌法]
上堂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一)指上法堂说法。古时长老住持可随时上堂,中世以后则有定期及临时上堂之别,有:(一)旦望上堂,每月初一、十五日上堂。(二)五参上堂,每月五、十、二十、二十五日上堂,另加上望上堂,约每五日上堂一回,故称为五参。(三)九参上堂,每三日上堂一回,则每月约有九回上堂。(四)圣节上堂,皇帝诞生日上堂。(五)出队上堂,住持出外劝化,归来后上堂。(六)因事上堂,寺内发生毁逆违难等事,住持乃特别上堂说法。(七)谢秉拂上堂,谢头首秉拂之劳。(八)谢都寺斋上堂,谢都寺办斋之劳,住持特为上堂说法。(九)大行追严上堂,为皇帝之中阴追荐而上堂说法。其中,五参上堂(五上堂)之日,称为五参日(参有参加之意),与旦望合称为‘五旦望’。住持上堂升座时,大众应起立听法。[祖庭事苑卷八、敕修百丈清规卷上祝厘章、禅林象器笺座位门、垂说门、报祷门](二)上堂说法之后,赴斋堂受供,称为上堂斋。(三)指僧堂之上间(上位)。下间则称下堂(下位)。(参阅‘上间’721)(四)指祝国上堂、晋山上堂。为晋山之仪式。
上根 [佛学大词典]
指上等之根器,即眼、耳、鼻、舌、身等诸根之上利者,或修行佛道之能力特优者。又指‘信、进、念、定、慧’等五根锐利之修道者。
上座部 [佛学大词典]
梵名A^rya -sthavira-nika^ya ,巴利名Thera-Va^da 。又称铜鍱部。音译作他鞞罗部、体毗履、他毗利与。乃部派佛教之一派。据北传佛典所载,佛入灭百余年后,大天(梵Maha^deva ,巴同)等进步派之比丘倡导五条教义,保守派起而反对之,教团因此分裂为上座、大众二部。佛入灭三百年初,自保守之上座部又分出说一切有部(略称有部),根本上座部受有部势力压迫,遂迁至雪山(梵Hima^laya ),称为雪山部。其后,自有部又分出八部,上座部本末计有十一部(有部、本上座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经量部)。然据南传佛典所载,最初分裂乃因对有关戒律十事之见解不同而引起,故上座部本末共十二部。在上座部系统中,有部势力最大,可谓为上座部理论之代表。此一部派,于公元前三世纪,由印度传入锡兰等地,后称南传上座部,至今仍盛行。[异部宗轮论、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三论玄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阅‘大天五事’754、‘小乘二十部’928、‘印度佛教’2215、‘部派佛教’4814)
上座十法 [佛学大词典]
指上座所应具足之十种条件。据十诵律卷五十载,即:(一)有所住处。 (二)无畏、无能遮者。(三)能息烦恼。(四)多知识,有名闻,能令他生净心。(五)辩才具足,无能胜者。(六)无有滞碍,义趣明了。(七)闻者信受。(八)善能安详入他家。(九)能为白衣说深妙法,分别诸道,劝令行施斋戒,令他舍恶从善。(十)自具四谛,现法安乐,无有所乏。(参阅‘三纲’664、‘上座’719)
上座 [佛学大词典]
梵语sthavira,巴利语thera。音译悉他薛罗、悉提那。又称长老、上腊、首座、尚座、住位等。乃三纲之一。指法腊高而居上位之僧尼。毗尼母经卷六,就法腊之多少而立下座、中座、上座、耆旧长宿等四阶。又以无腊至九腊,称为下座;十腊至十九腊,称为中座;二十腊至四十九腊,称为上座。五十腊以上而受国王、长者、出家人所重者,称为耆旧。惟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载,满十腊是为悉他薛罗,此盖以上记中座以上总为上座。集异门足论卷四所言之上座有如下三种:(一)生年上座(梵jati -sthavira ),即指尊长、耆旧。(二)世俗上座(梵sam!vr!ti -sthavira ),即有世俗财产、地位、权力者。(三)法性上座(梵dharma -sthavira ),即法腊较长,智慧解脱,已证得阿罗汉者。另于释氏要览卷上举出‘四种上座’之说,即:(一)僧房上座,即律所说之三纲上座。 (二)僧上座,即坛上之上座,或授戒时堂中之首座。(三)别房上座,即禅林诸寮之首座。(四)住家上座,即计斋席之上座。此外,上座亦为比丘之泛称。[四分律卷五十四、十诵律卷三十九、禅苑清规卷一、禅林象器笺称呼门]
上师 [佛学大词典]
西藏佛教对具有高德胜行、堪为世人轨范者之尊称。又作金刚上师。西藏人称为喇嘛。喇嘛,为藏语 bla-ma 之汉语音译,本为 bla(上)与 ma(人)之复合词,意指上德之人。相当于梵语guru(古鲁、咕噜),意即师匠、师范,为古代印度人或一般修行者对其师之尊称。西藏佛教特重喇嘛崇拜,于藏人之日常生活,举凡诞婚寿丧、疾病灾害,乃至旅游迁徙,皆特别延请喇嘛为之祈祷而后行事,至于出家之修行者,于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外,特重对喇嘛之皈依,而有四皈依之作法;并以自己之身口意,悉数供养归投上师;认为奉侍喇嘛,即等于供事三宝。以‘法统’而言,西藏密教最重视师承关系,认为金刚上师乃师师相承中的大日如来之代表,故凡遇传受密法,必经金刚上师之灌顶,修持密法之仪轨亦须先请金刚上师加持之。又因密教强调心法相传,故密法之传授,必须由上师与弟子秘密授受。依密乘之规定,堪任轨范师(阿阇黎)之上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一)须有正统传承的根本金刚上师之密法灌顶。(二)从金刚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师,其间所有密法之传承灌顶皆须圆满无缺,不可间断。(三)须受本尊大灌顶(阿阇黎灌顶),精通显密佛法及菩提心学,并具备火供、坛城等修法材料,熟习诸经轨所说之修法。(四)自己有能力传授密法时,须经根本金刚上师许可,方能担任上师阿阇黎,为人传法灌顶。圆具上述条件后,依照西藏之习惯,即可称为‘仁波切’,意指转世佛爷。
上乘禅 [佛学大词典]
指顿悟自心之禅。禅宗自谓超乎大、小二乘之上,故别立此名。据景德传灯录载,禅有深浅阶级,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皆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本自具足无漏之智,此心即佛,依次而修者,即是上乘禅。
上香 [佛学大词典]
奉香于佛前之炉中。上香之法,分成线香与檀香两种。(一)线香,将香穿在食指及中指中间,并用拇指将香之一端捺住。执时置于胸前,举时则齐眉。(二)檀香,用双手拇指、食指执持香之两端,其余三指启开高举,高与眉齐,其后置入香炉。第一根檀香以左手拾起,右手置入香炉;第二根以右手拾起,左手置入香炉;第三根如第一根。
上首功德 [佛学大词典]
指胜妙无过之功德。乃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八种佛功德之一。彼净土之上首以阿弥陀佛为最尊,其胜妙拔群,无有超过者。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三二中):‘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此二句名庄严上首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如来,众中或有强梁者,如提婆达多流比;或有国王,与佛并治,不知甚推佛;或有请佛,以他缘废忘。有如是等似上首力不成就,是故愿言:“我为佛时,愿一切大众无能生心,敢与我等,唯一法王,更无俗王。”是故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无量寿经卷下]
上首 [佛学大词典]
梵语pramukha,巴利语 pamukha。(一)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于佛世时即有此称,上首一词散见于各汉译经典中。后于禅林里,间以‘首座’代称上首,而其推重之意不变。[大品般若经卷四金刚品、观无量寿经、法华论卷上](二)指诸法门中最上之法。例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将‘厌离一切法三昧、超过一切法三昧’等十五种三昧称为一切三昧中之上首,复将‘观诸法性陀罗尼门、发菩提心陀罗尼门’等五十三陀罗尼门称为一切陀罗尼门之上首。[法华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五、大日经疏卷十二](三)指佛弟子优波离。梵名Upa^li ,意译化生,或译上首,以其持律第一,为众纪纲,故称上首。如来入灭后,其与五百圣人于毕钵罗窟内,结集毗奈耶藏。[付法藏因缘经卷一]
上茅城 [佛学大词典]
(一)梵名Kus/a^grapura 。音译矩奢揭罗补罗。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之正中,为摩揭陀国王舍城之旧城,故又称旧王舍城。此地多生胜上之吉祥香茅,因以得名。据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其城以四周之崇山为外廓,西通峡径,北辟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城周一百五十余里,内城余址周三十余里。就地势而言,为一军防要害之地。又上茅城又称山城(梵Girivr!ja ,巴Giribbaja ),今仅余内城之南壁与北壁。本为摩揭陀国之都城,至频婆娑罗王时,以城内频传火灾,且吠舍离国不时来寇,遂迁都至新王舍城。[善见律毗婆沙卷八、大智度论卷三、高僧法显传](参阅‘王舍城’1510)(二)梵名Kus/i -nagara 。即中印度拘尸那揭罗城之意译。此处系佛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中末罗(梵Malla ,巴同)力士族所居之地,其城北即释尊涅槃之地。(参阅‘拘尸那揭罗’3267)
上界 [佛学大词典]
(一)指色界、无色界等上界天。与‘欲界’对称。于密教中,为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五类天之一。此天为魔醯首罗等无量诸天王及其后所居。[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二)又称天上界。六道之一。与‘下界’对称。即包括无色界、色界、欲界等诸天。(参阅‘天’1330)(三)即位于诸天中,上方之位者。如空居天为地居天之上界;色界天为欲界天之上界。
上品莲台 [佛学大词典]
指上品往生极乐者所化生之莲台。往生极乐之三品中,上品生者化生于七宝池中之七宝大莲华,故称上品莲台。
上品戒 [佛学大词典]
为大乘戒三种受戒之一。指在诸佛菩萨面前所受之戒,为真实上品之戒。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二四·一○二○下):‘佛子!受戒有三种受: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中略)。三,佛灭度后(中略)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
上肩顺转 [佛学大词典]
上肩,指左肩;即顺左肩而转。敕修百丈清规卷六日用轨范条(大四八·一一四四下):‘以上肩顺转(谓左肩也)若前门从南颊入。’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五(大二二·五○六下):‘行时,不得背回,应面向右回。’古人尚右,后世尚左,禅林从取后者,故顺左肩而转。[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日用条、禅林象器笺礼则门](参阅‘上肩’716)
上肩 [佛学大词典]
指禅家之上位。例如东序之人以佛座在上,而以己之右肩为上肩,西序之人则以左肩为上肩。我国秦汉以前以右为上,后世频加变动,丛林多取以左为上,故又称左肩,如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日用之念诵条(大四八·一一二一上):‘顺左肩转,依图位立。’[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五、战国策赵策](参阅‘肩次’3493)
上明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湖北江陵之古刹。塔宇壮丽,僧房万间,当地寺庙无堪比拟者。南北朝时高僧多栖止于此,为当时义学名刹。
上味 [佛学大词典]
指最佳味。往生要集卷中载,阿弥陀佛以饮食施与众生之故,遂得上味相;其舌下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舌根上,诸天世人及十地菩萨均无此舌根,亦无此味。又楞严经中,以酥酪醍醐为世间诸味中之最上者。
上供 [佛学大词典]
指于诸佛、祖师圣像前,备供物圣膳等物供养。敕修百丈清规卷四两序章(大四八·一一三二上):‘圣僧侍者,贵有道心,斋粥二时,上供鸣下堂椎。’[禅林象器笺卷十四]
上足 [佛学大词典]
指上首弟子,即门下、会中之优秀弟子。
上求下化 [佛学大词典]
谓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乃菩萨行之内容。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大二六·三三七下):‘自利利他,胜如实修行,自求菩提,亦化众生,令得菩提。’上求菩提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菩萨之万行不出此二者。大乘菩萨于初发心之时,立弘誓之愿,自求菩提而净佛土,亦以大悲赴诸难而化导一切众生。[四念处卷四、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二、往生要集卷上末、正修观记卷上](参阅‘菩提心’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