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三时系念仪范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元朝中峰明本撰。全称中峰三时系念仪范。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八册。为三时系念佛事之仪范。内容初为举咒、云集赞、登座偈、提纲、缘起等,次列三时佛事。第一时佛事诵大阿弥陀经上卷,第二时诵大阿弥陀经下卷,第三时诵观无量寿经,或三时皆诵弥陀经。各时皆依提纲、讲演、举念、忏悔、发愿、西方赞和念之顺序。第一时佛事与第二时之间,行斋佛仪式,第二时与第三时之间,修弥陀忏仪。书末附有劝人念佛与念佛正因说等文。
三时系念 [佛学大词典]
为净土宗念佛法门之一。乃元朝中峰国师所提倡,主要目的在超荐亡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离茫茫业海。近来十分流行,颇有取代焰口之趋势。三时,一指早晨、日中、日没之时,一指诠一切有、诠一切空、诠一切中三时。然后世皆将三时连成一块,在日没前后一气做完。系念,指身、口、意三者观阿弥陀经经文等而系念往生弥陀净土。中峰明本所著有关三时系念之书有二,一为三时系念仪范,用于结会自修;一为三时系念佛事,用于作法度亡。此二者皆由诵经、持名、讲演、行道、忏悔、发愿、唱赞等七部分组成,且每一时佛事亦包含此七个项目。第一时,开示行者(包括生亡两者),极乐世界无有众苦,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众生所以受苦无尽,乃从贪欲而起,而贪欲更从忘却自性、异念纷驰而来。欲离苦得乐,往生净土,须信、愿、行三者具足。故行者宜具深信、发切愿,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第二时,开示行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开显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虽法性湛然如是,然无生而生,业果俨然,故众生循环诸趣,流转四生,故行者须发露忏悔,洗除业垢,增长善根,舍此报缘,往生净土。第三时,开示行者,‘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功德。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即能坐断六根,灭除八万亿劫生死重罪。犹如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故行者但须举起佛号,一降直下,如太阿剑横按当轩,斩尽无明烦乱,直到一心不乱、能所两忘为止。如此三时系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行愿既深,功无虚弃,必能托质莲胎,永离业海,直证阿鞞跋致(不退),圆满无上菩提。[中峰国师三时系念佛事]
三时学会 [佛学大词典]
乃佛学研究团体。创办人为唯识学者韩清净。会员以在家众为中心。民国十一年(1922)五月,韩氏于北京创立北京法相研究会,十六年,改该会为三时学会。‘三时’为第三时说法之意,语出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谓在第三时中,佛陀普为发趋一切乘者而说法。该会宗趣于此可见。当时参与该会者,有叶恭绰、梅光羲、徐鸿宝、胡瑞霖、林宰平、朱芾煌、周叔迦等人,除研究法相唯识之学外,并兴办医院等社会慈善事业。所刻佛书,版本甚善,颇为学界所重。[三时学会─六十年来的唯识宗之七(狮子吼十五卷七期)]
三时论门 [佛学大词典]
指连亘过去、现在、未来三时而论究一切事法。成实论论门品(大一二·二四八中):‘三时论门,若于此事中,说名为色,若色曾有、当有、今有,皆名为色。识亦如是,若识曾知、当知、今知,皆名为识。如此等,名三时论门。’
三时障 [佛学大词典]
障碍三时之异熟业。三时,指将得忍位、不还果、无学果。三时障即: (一)由四善根位之顶位将得忍位时,感三恶趣之业,成为极障碍。盖若达于忍位,则已超越三恶趣之果报。(二)于四果中将得不还果时,其欲界系之业成为极障碍,唯除随顺现法受业(现在世作业,现在世引生果报)。此因不还果乃不再还来欲界之果位故。 (三)将得阿罗汉果时,色、无色系之业成为极障碍,亦除随顺现法受业。此因阿罗汉果永离脱三界故。盖如人将离于本来所居住之地,则一切债主皆极为障碍,现欲离于三恶趣、欲界及三界,故有此等障碍。若灭除此障,即得进趣。[俱舍论卷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六、顺正理论卷六十一]
三时殿 [佛学大词典]
为适应春、夏、冬三期所作之宫殿。在印度,一年分为三季,即一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为热际时(春),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为雨际时(夏),九月十六日至一月十五日为寒际时(冬)。据传,释尊出家以前,其父王为使释尊过快乐的宫廷生活,尝建三时殿以适应三季。[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柔软经]
三时华严 [佛学大词典]
系菩提流支等就华严经九会之说法所立之三种说时。即:(一)九会中前五会之说时,即成道后之初七日。(二)第六会以后之说时,称为二七日。(三)第九会之说时,称为后时。此因十地经中有‘成道未久第二七日’之说,故定十地品以前之诸会(即前五会)为初七日,第六会十地品以后定为第二七日。又第九会入法界品之说法处祇园精舍,乃佛陀成道之后,历时数年营建,所化之声闻等亦为后时得道者,故定第九会为后时。此三时之说仅系时间上之区分,并未从华严经圆融玄旨上加以立论,且其前五会为初七日说,与世亲所造十地经论之解释有出入,故法藏破斥此说。澄观则就‘不坏前后门’成立三时,在形式上虽完全依用菩提流支等所立者,然其立意解释迥然不同。[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华严经疏钞卷一]
三时无悔 [佛学大词典]
据天台四教仪集注载,众生造作五逆等罪,若于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之中,心无改悔,是为上品极恶,必感地狱之报。三时即:(一)加行心时,即欲作恶业之时。欲作之时,必先起心,方便加行,故称加行心时。(二)根本心时,即正作恶业时。正作之时,其心决定,不可拔动,故称根本心时。(三)后起心时,即作恶业已。既已作业,复起心,缘念往所作事,称为后起心时。
三时教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三时教判。指佛陀教法之三时期。依释尊说法时代之不同与经典内容之深浅,而将佛陀教法分类为三时期。即:(一)法相宗之说,系窥基根据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之三时说而立。又作有空中、有空中三时。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之说,(一)第一时教,释尊于初时为发趋声闻乘者宣说四谛之理,称为第一时有教。指阿含经等所说‘我空法有’之旨,谓一切存在均由因缘所生灭,故无实体,然实有构成存在之要素,故称有教,指小乘。(二)第二时教,释尊为发趋大乘者讲说‘诸法皆空’之理,如般若经等之说,谓一切万法本来即为空,此系否定之教法,称为空教,指大乘空宗。(三)第三时教,释尊普为发趋一切乘者讲说中道之义,如华严经、解深密经等,以三性三无性之说,谈空之真意,肯定非有非无之中道,故称中道教,指唯识宗。又此教系从小乘教进入大乘之大乘教,故又称真大乘教。此三时教中之初时有教与第二时空教称为方便未了义教(方便权巧而未圆满之教法,摄机、教理各有互缺),对前二者,则第三时中道教称为真实了义教(完全、真实之说教,摄机教理具圆)。三时教判原系印度戒贤论师所立,法相宗对三时亦有不同解释:有以根据佛陀实际说法之前后时期为别之年月三时说,有以根据教法意义、内容之深浅而别之义类三时说,以及折衷前两者之年月、义类兼带三时说。[成唯识论卷一本、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经疏卷一](二)三论宗之说。印度智光论师所立。(一)初时教之主观(心)、客观(境)均是实在,故是‘心境俱有’之小乘教。(二)第二时教为唯有心是实在之‘境空心有’之法相大乘。(三)第三时教则为‘心境俱空’之无相大乘。其中,以最后之第三时教为真实了义教。[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参阅‘三时’596、‘三教’609)
三时坐禅 [佛学大词典]
原始佛教有四时坐禅之法,即:(一)黄昏坐禅,约于午后八时。(二)早晨坐禅,约于午前十时。(三)晡时坐禅,约于午后四时。(四)后夜坐禅,于晨朝勤行前之一、二时顷。至后世,则略去后夜坐禅,仅行余三时之坐禅,称为三时坐禅。[禅林象器笺卷九]
三时 [佛学大词典]
(一)指教法发展之正、像、末三时,即正法、像法、末法等三个时期。(参阅‘正像末’2002)(二)指‘有、空、中’三时。即依照释尊之说教内容而分有教、空教、中道教三种,依序称为初时、第二时、第三时说法。法相宗对此三时有三种不同看法:(一)依佛陀实际说法之时间而分,称为年月三时。(二)由教法内容与意义而分,称为义类三时。(三)谓佛陀在世说法之时期(在世三时),与入灭后佛教之发展(灭后三时)。(参阅‘三时教’596)(三)指种、熟、脱三时,为天台宗及日本日莲宗之说。系对佛陀教化,众生蒙益所分之三时。(参阅‘种熟脱’5873)(四)指三际时。在印度,将一年分成热际时、雨际时、寒际时等三种季节。(参阅‘历’6227)(五)印度分一昼夜为六时,即昼三时、夜三时。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晨朝即上午八时顷,日中为正午十二时顷,日没为下午四时顷;初夜即午后八时顷,中夜为子夜十二时顷,后夜为晨四时顷。(参阅‘六时’1283)(六)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又作三世。(参阅‘三世’536)
三座说法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三座,指第三首座。据无门关载,沩仰宗之祖仰山慧寂于梦中往兜率天之弥勒处,坐于第三座,(大四八·二九六上):‘有一尊者白槌云:“今日当第三座说法。”山乃起,白槌云:“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谛听!谛听!”’此则公案中,仰山以四句百非拂除众生之迷执,俾使悟入无相不可得之理,为一种遮绝妄相以表显真义之遮诠形式。[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二、科注三论玄义卷二]
三师七证 [佛学大词典]
三师与七证师之并称。指比丘受具足戒时,戒场中必须具足之戒师人数。又作十师、十僧。三师即:(一)戒和尚,指正授戒律之和尚。乃比丘得戒之根本及其归投处,故必至诚三请之。凡担任戒和尚者,其戒腊须在十年以上,并严守戒法,具足智慧,堪能教授弟子。(二)羯磨师,即读羯磨文之阿阇梨,主持白四羯磨授戒仪式。羯磨师为诸比丘受戒之正缘,若无羯磨师秉承圣法,则法界善法无从生起。担任此职者,其戒腊须在五年以上。(三)教授师,即教授威仪作法,为众人引导开解者。其戒腊亦须在五年以上。七证师则指证明受戒之七位莅会比丘。凡此十师均须于受戒前恭请之。在印度、中国,佛教较盛行而人口较稠密的‘中国’地区,因其僧众极多,故有十师之规定,至于‘边国’地区则仅须有三师二证等五师即可,此称为‘中十边五’。然据云雨钞载,日本虽为海东之边国,却行‘中国’之十师受戒之法。故日本之东大寺及唐招提寺戒坛,自古即行十师受戒之法。又受五戒时仅须和尚一人,受十戒时则须和尚、羯磨师二人即可。此外,湛然之授菩萨戒仪举出,大乘菩萨戒之请师法,则异于上述四分律所说。即以释迦如来为和尚,文殊为羯磨师,弥勒为教授师,一切如来为尊证师,一切菩萨为同学等侣;事实上担任教授者,唯有传教师一人。[毗尼母经卷一、四分律卷三十一、五分律卷十七、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四](参阅‘中国’10 23)
三峰派 [佛学大词典]
为临济宗支派。兴于明清之际。开祖汉月法藏(1573~1635),江苏无锡人。据五灯全书卷六十五载,法藏于海虞之三峰(江苏吴县西南)闻折竹声而开悟。后于天启四年(1624)至金粟寺,为密云圆悟之首座,然不满圆悟所提倡之‘自性自悟’说,而主张禅宗五家之分派各有理由,依一大圆相得以探究佛祖之本源,遂于天启五年着五宗原一卷。相对于此,圆悟亦于崇祯七年(1634)着七辟,九年着三辟,以驳法藏之说,法藏之弟子潭吉弘忍,则撰五宗救,以支持法藏。圆悟又于弘忍寂年(1638)驳斥法藏与弘忍。然法藏之门人尚有具德弘礼、继起弘储等多人,又有法孙纪荫(住常州祥符寺)著有宗统编年三十三卷,故三峰派在江南甚为兴盛。惟清世宗尝自撰拣魔辨异录八卷,反驳此派,并毁坏五宗原及五宗救之板木,且于雍正十一年(1733)禁断此派之流传。[五灯会元续略卷八、五灯严统卷二十四]
三修 [佛学大词典]
据北本涅槃经卷二载,有胜劣二种三修。(一)劣三修,谓声闻所修比于菩萨所修为劣,三修即:(1)无常修,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理,而观三界一切有为之法皆悉生灭无常。(2)非乐修,声闻之人不知诸法之中本有涅槃寂灭之乐,而观一切诸法悉皆是苦。(3)无我修,声闻之人不知自在无碍之真我,而观五阴等法皆空无我、无我所。(二)胜三修,菩萨依佛胜教而修,以破声闻所执之劣修,故称胜三修。三修即:(1)常修,常即不迁不变。菩萨了知法身之体本来常住,无灭无生。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无常。(2)乐修,乐即安隐寂灭。菩萨了知诸法之中有涅槃寂灭之乐。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一切皆苦’。(3)我修,我即自在无碍。菩萨了知无我法中而有真我,得大自在,无有障碍。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无我、无我所’。
三乘观门 [佛学大词典]
指天台四教中之三藏教之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分别以观苦谛、集谛、道谛,作为修行之初门。即:(一)声闻观苦谛为初门,声闻其根最钝,先观苦果五阴生死之身,以苦谛之观为初门。(二)缘觉观集谛为初门,缘觉其根稍利,观苦果集因之惑业,以集谛之观为初门。(三)菩萨观道谛为初门,菩萨其根最利,直观出世因之道法,以道谛之观为初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四(大四六·一六六下):‘若论修行初门不同,故章安云:“声闻以苦谛为首,缘觉以集谛为首,菩萨以道谛为首。”此约三藏三乘生灭四谛,通菩萨以界内灭谛为首,别菩萨以界外道谛为首,圆菩萨以界外灭谛为首。’[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
三乘 [佛学大词典]
梵语tri^n!i ya^na^ni。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一)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一)声闻乘(梵s/ra^vaka -ya^na ),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二)缘觉乘(梵pratyeka -buddha-ya^na),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三)菩萨乘(梵bodhisattva -ya^na ),又作大乘(梵maha^ -ya^na )、佛乘、如来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 前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均以小乘所得三乘共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等为由,而称三乘为小乘、中乘、大乘;寂调音所问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智度论卷十一以于无分别一味法中说上中下而显三乘差异为由,称三乘为下乘、中乘、上乘;大乘庄严经论卷四、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则合称前二乘为下乘,而称菩萨乘为上乘。华严、天台宗以三乘为方便法门,毕竟归一佛乘,是为一乘教,即三乘之外别立一佛乘;法相宗则以一乘系对一机而施,是权假之教,三乘则属真实之教。前者称‘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后者则称‘三乘真实一乘方便’。[大宝积经卷九十四、解深密经卷二、显扬圣教论卷三、佛性论卷一、佛地经论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五教章卷一、法华玄赞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参阅‘一乘’59 、‘二乘’206、‘四乘’1743)(二)菩萨随时修集之天乘、梵乘、圣乘。(一)天乘,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二)梵乘,即慈、悲、喜、舍。(三)圣乘,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大宝积经卷九十四]
三重观门 [佛学大词典]
指真空、理事与事事无碍三观,乃华严宗所立。华严初祖杜顺开显实践修行之观门,建立三观,用以彰显观行,悟入一真法界。全称三重法界观门。又作三重观、法界三观。即:(一)真空观,为四法界中之理法界。真者以无虚妄念虑为真,空者以无形质妨碍色相为空。因凡夫见色误认为实,见空误认为断空,以致困于迷途而不证得。今开真空观,使观色非实色,而举体为真空,观空非断空,举体是幻色,始得免除一切情尘之束缚,而达空色无碍之境界。(二)理事无碍观,即理事无碍法界。首先以理镕于事,最后则以事融于理,使理事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是为无碍。对真空之理可见,然对事却未能尽了,故开启理事无碍,使不可分之理均能圆融互摄于一尘,而可分限之事亦能通遍于法界,各种事理均能炳现无碍,双融相即。理事无碍属于境所观之范围,心则为能观之主体。若仅观于诸事相,将会引起世俗之心,而执着于享乐之境。若仅观于理,必引起出世之心,则恐局囿于喜爱无漏小果之境。理与事并观,以达到镕融无碍之境界,使心无所偏执,自能悲智相导,而成就无住行,证入无住处。(三)周遍含容观,即事事无碍观。周遍是普及一切色及非色处,含容即包含无外,无一法能超出此虚空之界。此观以事望事,使观全事之理均能随同事法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亦能随同理法而一一可容。就事事能遍能摄,交参自在,则一多无碍,大小相容。[华严法界观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二、法界玄镜卷上、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参阅‘四法界’1717)
三重法界 [佛学大词典]
指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华严宗本立四种法界,为与能观之智对应,故别立三重法界,即:(一)理法界,即统摄万物形成之理体。物质世界森罗万象,但其理体不变;换言之,事法界是由因缘生起之差别现象,其生灭变递皆归于空。就物之本体而言,是无生灭、无增减,为永劫不变之绝对理体,而宇宙万有如如不动之本体界即是理法界。此理法界超出人之思虑与言诠,勉强定名为空,然此空亦非绝对之境地。(二)理事无碍法界,即指本体与现象相即相入之法界,二者交相融贯,事若无理则不成,理若无事则不显,事理可谓空有性相之异称,由于理事融贯交彻,而成为理事无碍法界。(三)事事无碍法界,即宇宙一切事物均有统一性、延续性与包容性,于此范畴之下,无时空限制,法与法之间互缘融通,相资相成。宇宙间每一现象皆为本体,本体亦可变为一一之现象,则整个宇宙收摄于一个现象之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重重无尽,超越是非善恶之价值观,而为圆满平等之境界。(参阅‘四法界’1717)
三重念佛 [佛学大词典]
日本净土宗于念佛所作之三种分类。(一)依正行、杂行、助业、正业之分别与否,而将念佛类分为如下三种:(一)诸师所立之念佛,指净影、天台等所立者。未分别正杂助正,即万行随一之念佛。(二)本愿念佛,善导所立。即分别正杂助正,以正业称名念佛为本愿之行。(三)选择本愿念佛,日僧源空所立。于本愿念佛之上加‘选择’二字,立念佛为本愿,即明选择取舍之结果。[选择传弘决疑钞卷一](二)依‘事理观称’之不同,而将念佛分为:(一)摩诃止观之念佛,(二)往生要集之念佛,(三)善导劝化之念佛等三种类别。[决答授手印疑问钞卷上、决问疑问铭心钞卷上]
三重七个法门 [佛学大词典]
又作教行证三分。乃根据教、行、证三重而理解之七个法门。系日本天台宗之教法,为与本觉、始觉之口传同时受到重视之口传教法。其口传教法之要目有:一心三观、一念三千、止观大旨、法华深义等广传四个大事,而法华深义之内容又分为:圆教三身、莲华因果、常寂光土等略传三个大事,合计为七个法门。其理解之方法,有根据祖师着述之文字面所知者(教重),与根据祖师著述之实践法而得知者(行重),以及经过实践,在内心所体会(证重)等三重,故称为三重七个法门。
三迦叶 [佛学大词典]
迦叶,梵名Ka^s/yapa ,意为光波,因其身光炎涌,故称。毗婆尸佛时,三人共立刹柱,以是因缘感报,遂为兄弟。(一)优楼频螺迦叶(梵Uruvilva^ -ka^s/yapa ),优楼频螺,意为木瓜林;以其居处近于此林,故称。其将护四众,供给四事,令无所乏。(二)那提迦叶(梵Nadi^ -ka^s/yapa ),那提,意为河;以其居止近此河,故称。其心意寂然,降伏结业,精进修行。(三)伽耶迦叶(梵Gaya^ka^s/yapa ),伽耶,意为城;以其居家在王舍城南七由旬,故称。能观了诸法,都无所著,教化众生。三人原系事火外道,各有徒众五百、三百、二百,佛成道后不久,即秉佛之教化,归入正法。[增一阿含经卷三、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三轨 [佛学大词典]
(一)乃三种轨范之意。天台宗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之‘妙’字时,说有十妙,其中有三法妙者即为三轨:(一)真性轨,无伪不变之真理性,即真如实相。(二)观照轨,破迷情,显真理之智慧作用。(三)资成轨,助成观照智用(智慧之作用)之万行。[法华玄义卷五下、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一](二)弘经者之三种轨范,即慈悲室、忍辱衣、法空座等,合称衣座室三轨。盖以大慈悲拔苦而予乐,覆护众生如室;以忍辱之行遮蔽众生之恶障烦恼如衣;以‘一切法空’自安而安他如座。[法华经文句卷八上](参阅‘衣座室三轨’2568)
三苦对三界 [佛学大词典]
天台四教仪集注以苦苦、坏苦、行苦配于欲界、色界、无色界,即:(一)苦苦对欲界,三界受生无非是苦,欲界诸境逼迫,其苦尤然,故以配苦苦。(二)坏苦对色界,乐坏时苦,称为坏苦。色界天虽受禅味之乐,报尽之时,还于五道受生死苦,故以配坏苦。(三)行苦对无色界,无色界中虽无质碍之色,然以有漏心识生灭变化而有行苦,故以配行苦。
三苦 [佛学大词典]
梵语tisro-duh!khata^h!。(一)依苦之性质,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 (一)苦苦(梵duh!kha -duh!khata^ ),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之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二)坏苦(梵viparin!a^ma -duh!khata^ ),诸可意之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三)行苦(梵sam!ska^ra -duh!khata^ ),除可意非可意以外所余之舍受法,为众缘所造,难免生灭迁流,故圣者观见之,于身心皆感逼恼,故称为行苦。一切有漏之行皆无常而生灭迁流,故皆为行苦所摄,则非可意之法有苦苦、行苦二种,可意之法则有坏苦、行苦二种。[俱舍论卷二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二)苦谛四行相中之苦有所取苦、事相苦、和合苦等三类,系唯识宗所立。(一)所取苦,又作取苦。于遍计所执性上,执持实我、实法,遂于能取之心感苦。(二)事相苦,又作相苦。于依他起性上,见苦苦、坏苦、行苦等三相。(三)和合苦,于圆成实性上取苦之义,即真如与一切有漏有为之苦相和合,故称苦,然其体实无。[成唯识论卷八、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本](三)因食所生之界不平等所生病苦、欲希求苦、求不允苦。(一)界不平等所生病苦,系由‘段食’所致,乃地、水、火、风四大不调而引起之病苦。(二)欲希求苦,系由‘触食’所致,为欲求渴望之苦。(三)求不允苦,系由‘意思食’所致,为求不得之苦。[瑜伽师地论卷九十四](四)印度古代六派哲学中之数论学派所立,将世间诸苦分为如下三种:(一)依内苦(梵a^dhya^tmika -duh!khata^ ),系由风热痰之不平等,故生病苦,是即身苦;又怨会、爱离、所求不得而生之心苦,亦属依内苦。(二)依外苦(梵a^dhibhautika -duh!khata^ ),系由世人、禽兽毒蛇、山崩岸坼等所生之苦。(三)依天苦(梵a^dhidaivika -duh!khata^ ),系由寒热、风雨、雷霆等种种天之所为所生之苦。[金七十论卷上]
三科拣境 [佛学大词典]
即天台宗论观心之境,于圆顿止观十境中之第一种阴入界境,拣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三科之境而指示观境。其拣境之次第,先拣舍十八界与十二入,而取五阴;继于五阴中拣舍色、受、想、行等前四阴,而取第五识阴。又于识阴之中拣舍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而取第六识,于第六识中拣舍善恶之识,而取悠悠之无记识,后复拣舍心王、心所中之心所,取心王,以为观境。此乃观境之要法,亦四明知礼主张妄心观最有力证据之一。[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二、摩诃止观卷五上]
三科 [佛学大词典]
一切诸法分为蕴、处、界三类,称为三科。蕴处界又作阴入界、阴界入。即:(一)五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指色、受、想、行、识。(二)十二处,又作十二入。指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三)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俱舍论卷一载,依愚之差别,为愚于心所者细别心所而说五蕴,为愚于色法者细别色法而说十二处,为愚于色、心二法者细别色、心二法而说十八界;依根之利钝,为利根者说五蕴,为中根者说十二处,为钝根者说十八界;依乐欲之不同,为欲略者说五蕴,为欲中者说十二处,为欲广者说十八界。即由三科观察人及世界,依愚夫迷悟之不同情况,破我执之谬,立无我之理。小乘诸部于三科立有假实之论。其中,说一切有部主张三科皆实,经部主张蕴、处为假,界为实。俱舍论则以蕴为假,处、界二者为实。依俱舍论,蕴有积集之义,积集多法为蕴,故蕴为假法;处、界二者则不然,故为实。有部认为蕴中之一法有蕴之相,即称为蕴,而不须积集多法始称为蕴,故以蕴为实法。经部则认为‘处’乃极微积聚,为识之生门,故为假。华严五教章卷一之十宗判之第四‘现通假实宗’列举说假部等之说,即于三科中,以蕴为实,处、界为假,因为处为六根六境相对,界为根境相对、识境相对、根识相对始能成立,蕴则不然。[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义章卷八本之末、百法问答钞卷一](参阅‘十二处’343、‘十八界’356、‘五蕴’1212)
三相续 [佛学大词典]
指世界、众生与业界之因果,次第迁流、相续不绝。即:(一)世界相续,众生有业,引起尘劳烦恼,招感风、金、水轮等互为因缘,而成此国土世界,如林木遇火可成土,再绞则成水;山石相击可成炎,融之则成水。如此交互产生,递相为种,故成世界相续。(二)众生相续,众生因有色、香、味、触等六妄,故异见成憎,同想成爱,以爱流为种,则交媾发生,吸引同业;随其所应,而入胎、卵、湿、化等四生,以是因缘,故众生相续。(三)业果相续,众生以贪爱为本,结爱不离,故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以杀贪为本,随力量强弱而递相吞食,人食羊,则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食。以盗贪为本,则汝负我命,我还汝债,百千劫常在缠缚中,以是因缘而业果相续。此三种颠倒皆由妄见所生,终而复始,相续不断,故称三相续。[楞严经卷四]
三相神 [佛学大词典]
梵名Trimu^rti 。指相互关联而各具一相之三神。主要指印度教所信奉之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认为三神分别代表宇宙之创造、护持、毁灭。源于吠陀时期。据梨俱吠陀载,火神阿耆尼有三处,称为三座(梵Tris!adhastha^ ),在地上者为二木片摩擦生火,称为力之子(梵Sahasas -putra );在空中者指云中之电火,称为水之子(梵Apputra );在天则太阳为其本处,称为天火(梵Divya^gni )。
三相 [佛学大词典]
即三种相。(一)一切诸法有如下三相:(一)假名相,指唯有假名而无实体之相。(二)法相,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之相。(三)无相相,指无相之相,即离假名相、法相之相。[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三](二)事物之上立有三相:(一)标相,如烟为标示火存在之相。(二)形相,如长、短、方、圆之相。(三)体相,即物体自身本质之相,如火以热为相。[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三](三)修禅定时有如下三相:(一)发相,对治心之沉滞而起奋发之相。(二)制相,制止心散乱之相。(三)舍相,舍置调适心之相。[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四)因明用语。因明三支作法中,因支必备之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等三个法则,称为因三相。(参阅‘因三相’2271)(五)又作三有为、三有为相。即分别有为法之能相为生相、住异相、灭相三种:(一)生相,能起诸法。(二)住异相,能衰异诸法。(三)灭相,能坏灭诸法。俱舍论卷五(大二九·二七上):‘若法令行三世迁流,此经说为有为之相,令诸有情生厌畏故,谓彼诸行生力所迁,令从未来流入现在,异及灭相力所迁迫,令从现在流入过去,其衰异及坏灭故。传说如有人处稠林,有三怨敌欲为损害,一从稠林牵之令出,一衰其力,一坏命根。三相于行应知亦尔。住于彼行摄受安立,常乐与彼不相舍离,故不立在有为相中。又无为法有自相住,住相滥彼,故经不说。有谓此经说住与异总合为一,名住异相。何用如是总合说为?住是有情所爱着处,为令厌舍,与异合说。’此盖以三相会释四相。[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顺正理论卷十三、俱舍论光记卷五](参阅‘四相’1732)(六)又作三性。即就有无假实而分一切法之性相为遍计所执性(虚妄分别相)、依他起性(因缘相)、圆成实性(第一义相)等三种。(参阅‘三性’563)(七)第八阿赖耶识所具之自相、果相、因相等三相。自相指初阿赖耶,果相指异熟,因相指一切种。(参阅‘赖耶三相’6314)
三界藏 [佛学大词典]
三界包括一切众生之烦恼业果,故称为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大八·八二六下):‘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
三界独尊 [佛学大词典]
即佛之尊称。佛乃三界中之最尊贵者,具足智德,为三界独尊,四世导师,世所尊重。宝藏论广照空有品(大四五·一四五中):‘其名曰佛,三界独尊,觉了无物,非作而作,所作已毕。’[长阿含经卷一]
三界万灵牌 [佛学大词典]
为使无缘之有情蒙受冥福,而安置于禅刹佛殿之一种牌位。日本佛教界自镰仓时代初期即风行之。文有‘三界万灵,十方至圣,六亲眷属,七世父母’、‘三界万灵,六道四生,七世父母,六亲眷属等’等多种。或于施饿鬼会时,书之于木牌,安置饿鬼棚,而以种种供物供养之。[大鉴禅师小清规、禅林象器笺卷十六图牌门]
三界雄 [佛学大词典]
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可折伏一切之魔障。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
三界无安 [佛学大词典]
谓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中,不能求得真实之安宁。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句经卷上世俗品(大四·五六六中):‘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又有将三界比喻为火宅或大火聚者。[贤愚经卷十一无恼指鬘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卷四、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一]
三界智 [佛学大词典]
(Nyanatiloka, 1878 ~1960)为德国佛学学者,亦为德国第一位出家之比丘。生于维斯巴登市(Wiesbaden)。最初专攻音乐,后赴缅甸仰光,并于当地出家。一九○三年至锡兰,居于波加斯都瓦小岛(Polgasduwa),参与锡兰僧团,研习巴利文佛典,其后即从事佛典翻译与修持度众,随之出家之德国比丘有数十位,树立西方学界对佛教解行并重之典型风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英国视为德国间谍而囚禁于我国汉口,后透过国际红十字会而释放归国。一九二六年再赴锡兰,后亦示寂于锡兰。著有巴利文法、佛教偈颂、佛教辞典等。
三界尊 [佛学大词典]
佛之德称。佛乃三界之尊,故称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今我稽首三界尊。’
三界眼 [佛学大词典]
佛之德称。佛为大智大明者,可作三界人之眼,引导吾人避离生死之险难,故称三界眼。佛般泥洹经卷下(大一·一六九上):‘佛为大明,三界中眼;今般泥洹,三界眼灭。’
三界唯心 [佛学大词典]
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现象皆由一心之所变现。全称三界唯一心。即心为万物之本体,此外无别法,凡三界生死、十二缘生等诸法,实是妄想心所变作。六十华严卷十(大九·四六五下):‘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中略)心造诸如来。’有关此‘心’之义,性、相两家说法不同。(一)在法相宗,指阿赖耶等心识;以此证阿赖耶缘起乃唯识所变之义,故摄大乘论释卷四释作‘三界唯识’,谓心与欲等爱结相应,遂堕在三界。(二)在法性宗,指如来藏之自性清净心;即真如随缘作诸法之义。谓心造一切法,而一切法本离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乃毕竟平等、不变不异,唯此一心,故称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十依此而有三种不同论法,即:(一)二乘之人有前境不了唯心,纵闻一心,亦仅谓为真谛之一,或谓由心转变,非皆是心。(二)异熟赖耶可为一心,以其拣无外境,故说一心。(三)如来藏性清净,理无二体,故本为一心。[十地经论卷八、辩中边论卷上、大乘起信论、大日经疏卷二、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
三界苦轮 [佛学大词典]
指三界之迷苦,往返不止,乃有罪众生之生死轮回境界。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胜天王般若经卷一]
三界 [佛学大词典]
梵语trayo dha^tavah! ,巴利语tisso dha^tuyo。(一)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阶级;系迷于生死轮回等生存界(即有)之分类,故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领域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一)欲界(梵ka^ma -dha^tu ),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二)色界(梵ru^pa -dha^tu ),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三)无色界(梵a^ru^pya -dha^tu ),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三界可细分为二十五有(界),若将色界之那含天析而为五(即五那含天),则共为‘二十九有’。其与九地之关系,如下表所示: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即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三、俱舍论卷八、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华严经孔目章卷二](参阅‘九地’132、‘色界’2545、‘欲界’4653、‘无色界’5083)(二)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一)断界,即断除九结(九种烦恼)中除贪以外之其余八种烦恼,或断除无明结。(二)离界,谓断离贪烦恼或断除爱结。 (三)灭界,谓断灭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等烦恼。即除九种烦恼外之其余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大二七·一四八中):‘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顺正理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三)指色界、无色界、尽界。[长阿含经卷八、品类足论卷五](四)指法界、心界、众生界。此系基于华严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说而立。[大日经疏卷三](五)萨满教基本观念之一。主张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依各族而说法稍异。如蒙古族萨满教认为上层世界为神灵世界,中层世界为人类、动物之居地,下层世界为死神与魔鬼聚集之世界,即地狱。在中层世界与下层世界间,复有一不可知之世界,为人死后之去处。
三是偈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三谛偈。为龙树所着中论观四谛品中之一偈。即(大三○·三三中):‘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偈被视为中观学派有关‘中观’经典之总义。指世间诸法皆由各种因缘所生成,并无固有之自性,人所认识之实在事物,皆为施设之名言概念,自性则空无所有;对因缘所生法既承认其假名之一面,又见及性空之一面,此即中道。隋、唐时代之三论宗、天台宗等,对此偈均颇有发挥,形成各自之体系。
三昧发得 [佛学大词典]
又作发定。谓由专念之法而心住一境,遂得胜境现前。亦即初因思惟之加行,思想渐渐微细,乃至觉想俱亡,达于三昧正受之域,终与所观之胜境冥合,得以分明了知,称为三昧发得。净土宗祖师中,善导、怀感皆曾发得三昧,见净土胜相。[释净土群疑论卷七、观念法门、往生瑞应删传、广弘明集卷三十]
三昧场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即葬场。意谓葬场乃为进入三昧之场所。又作三昧所,或单称三昧。即葬场及火葬之区域。[类聚名物考卷三二二]
三昧堂 [佛学大词典]
又作法华三昧院、法华堂。日本佛教界长期讲解有关法华经而设置之建筑物。以最澄在比睿山东塔所建者为最早,后在西塔、横川亦建有三昧堂,在天台宗之大寺院中建立此种堂者屡见不鲜。及至后世,则不限于讲法华,亦为开讲其他经典之场所。
三昧耶曼荼罗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maya-man!d!ala。又作三摩耶曼荼罗、平等曼荼罗、三昧耶智印。略称三曼。密教四种曼荼罗之一。即画诸尊所持之器杖(如刀、剑、莲花等)及其印契(手式)之曼荼罗。又以四种曼荼罗赅摄法界万有时,三昧耶曼荼罗即表示所依之器界。若以之配三宝,则相当于僧宝;以之配三密,则相当于意密;以之配四种法身,则相当于等流身。[理趣释卷上、即身成佛义](参阅‘四曼相大’1755 )
三昧耶形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三摩耶形。略称三形。指标示诸尊本誓之器杖、印契等形相。据两部曼荼罗义记卷五之说,三昧耶形又称波罗蜜形,住诸尊三昧耶形即是入定之形相,寂住本誓愿。又三昧耶有平寺、本誓、除障、惊觉四义:(一)平等之义,三昧耶形俱印契、器杖等表象佛之内证,及内德、外相平等无别。(二)本誓之义,如大日之五轮率都婆。(三)除障之义,以此标帜表示众生远离烦恼、业、苦等三障。B!惊觉之义,以此三形惊众生之长眠,令其发心修行。如文殊菩萨所持之利剑,表示大智断惑之昔愿;观音之莲华(花),表示同大悲、无有染着之本誓;转法轮菩萨所持之宝轮,表示说法破执之本誓。执持刀、轮宝、金刚杵等三昧耶形时,天魔波旬不敢违越,诸佛自身亦不能违越。若众生见此三昧耶形,信其本誓,如法修行,则能如愿而得福智。[金刚界七集卷上、两部曼荼罗随闻记卷三]
三昧耶身 [佛学大词典]
指三昧耶曼荼罗之佛身。与三昧耶形同,密教诸尊之本誓、内证等标帜及塔、轮宝、莲花、国土器世界等皆称三昧耶身。如楼阁宝王者即如来三昧耶身,诸显教中以四大等为非情,密教则以之为如来三昧耶身。(参阅‘三昧耶形’583)
三昧耶戒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三摩耶戒、秘密三昧耶戒、佛性三昧耶戒、秘密戒、三世无障碍智戒、无为戒。略称三戒,即住于三三平等之理,以本有之净菩提心为戒体,法界无量万德为行相之秘密真言戒。此戒能成就如来清净之智,三世诸佛由此证得菩提。故又称三世无障碍智戒。其戒相为不应舍正法、不舍离菩提心、不吝悭一切法、莫不利众生行等四重禁。此戒系密教修行之指针,真言行者必须受持,入坛行灌顶之前先受此戒,方得入坛。三昧耶本具平等、本誓、除障、惊觉四义,故此戒亦有四义:(一)平等,行者初发心时,知三三平等之理,安住于佛地三昧道,照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二)本誓,以三平等之理为缘,起大誓愿,修大悲,行四无量、四摄等,能利益众生永不止。(三)除障,由本誓发得三三平等之戒体时,能除灭过去、现在、未来之恶业罪障。B!惊觉,自惊察身心,制止放逸懈怠。又授此戒之作法,称为三昧耶戒仪、三昧耶戒作法;道场则称为三昧耶戒场、三昧耶戒坛。[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五、大日经疏卷九、卷十一、卷十六]
三昧门 [佛学大词典]
指进入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佛之三昧,无量无数,菩萨无法尽得,或闻是心而萌生退意,故佛说三昧门,入一门即统摄无量三昧,如牵衣一角,举衣皆得。[大智度论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