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三玄三要 [佛学大词典]
临济义玄接引学人之方法。临济录上堂(大四七·四九七上):‘师又云:“一句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用。”’然临济并未明言道出三玄门与三要之内容。盖‘一句语有玄有要’即是活语,‘三玄三要’,其目的乃教人须会得言句中权实照用之功能。后之习禅者于此三玄三要各作解释,而谓三玄即: (一)体中玄,指语句全无修饰,乃依据所有事物之真相与道理而表现之语句。(二)句中玄,指不涉及分别情识之实语,即不拘泥于言语而能悟其玄奥。(三)玄中玄,又作用中玄。指离于一切相待之论理与语句等桎梏之玄妙句。又依人天眼目卷一所载汾阳善昭之说,三要之中,第一要为言语中无分别造作,第二要为千圣直入玄奥,第三要为言语道断。[临济义玄禅师语录序、五家玄旨纂要卷上、禅学的黄金时代(吴经熊)](参阅‘临济三句’6505)
三正 [佛学大词典]
又称三中。系三论宗所立,乃该宗破邪显正教义之解说。‘正’有三种,故称三正。即:(一)对偏正,针对断见、常见等偏见而显示正理;一如对症下药。(二)尽偏正,袪除断、常等偏见而显现真理;一如用药治病。(三)绝待正,断、常之偏见尽失,相对之正理亦不再残留,故正理为非偏非正。虽不可名正理,然为表示其绝对性,故亦强名之为正理;一如药到病愈。[三论玄义]
三平等观 [佛学大词典]
又称三三昧耶观。乃密教之教义。即观佛、法、僧,或身、语、意,或心、佛、众生三者平等。广义之三平等观以三密摄一切诸法,即:一切色摄于身密,身密即印契;一切声摄于语密,语密即真言;一切理摄于心密,心密即实相。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处,故行者所见之境界皆是大日如来遍一切处之身,所闻之音声皆是陀罗尼、诸佛说法之音。狭义之三平等观又分为三种,即:(一)观行者之‘三密平等’为平等,遍于法界,称为自三平等观。(二)观行者之三平等与本尊之三平等为同一缘相,称为他三平等观。(三)观行者、本尊及已成、未成之一切诸佛皆为同一缘相,称为共三平等观。作如是观,行者与本尊融为一体,即能证‘入我我入’之极致。以上之观法属于正念诵或常时之观法。若修护摩之时,则就本尊、炉坛、行者三密观三平等,称为内护摩观。以内护摩修三平等观,内外事理相应,能得悉地。所观想之本尊及行者有身口意,炉坛亦有身口意(即炉身、炉口、炉火),本尊之身即炉身,亦是行者之身;本尊之口即炉口,亦是行者之口;本尊之智即炉火,亦是行者之智火,如是观此三密之平等,亦称三平等观。[大日经卷二具缘品、大日经疏卷二十、观内护摩、秘藏记、阿娑缚抄卷四十护摩记本]
三句阶段 [佛学大词典]
略称三句。乃因、根、究竟,或因、行、果等三句之意。系密宗从修因至佛果之阶段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等三句表示。大日经所说之甚深秘密之义,尽在此三句。(一)菩提心为因,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之义,众生本有之佛性,圆具自行化他因果之功德,出过一切之戏论,如净虚空,得深信力,离疑惑之心,能入佛海,万行功德从此增长。(二)大悲为根,‘悲’为梵语karun!a^ (音译迦卢拏)之意译;ka 是苦之义,run!a^是剪除之义。即慈如广植嘉苗,悲如芸除草秽。又根为能执持之义,犹如树根执持茎叶花果,使不倾拔。即行者以遍一切处净菩提心普作佛事,发起悲愿,回向群生,由自之善根及如来加持法界之力,所为之妙业皆得成就。即行者所修之万行,由大悲故,任运开发。(三)方便为究竟,即万行圆极无可复增,应物之方便自在,垂化法界,究尽能事。即醍醐之妙果,三密之源。若以三句配列五转,则菩提心为因,配于发心;大悲为根,配于修行;方便为究竟,配于菩提、涅槃、究竟。若配列三部,则因配莲华部能藏,根配金刚部智德,究竟配佛部圆满。又就此三句之相状,金刚萨埵发起九种之问:(一)菩提心之生(体),(二)菩提心之相(相),(三)心之续生(净心),(四)心之相(染污心),(五)时(修行所经),(六)功德聚(本有功德),(七)修行(能行),(八)异熟心(无记心),(九)心之殊异(修得净心)。前六者就法问,后三者乃就人问。此九种之问又称九句对问。[大日经卷一、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一、菩提心论、大日经疏卷一、卷二]
三句 [佛学大词典]
禅宗诸家为表现禅之宗旨而用以开示接引学人之语。可视为各家精粹代表:(一)云门三句:指云门文偃之‘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参阅‘云门三句’5334)(二)德山三句:云门文偃之法嗣德山缘密别于其师承而拈出‘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三句,后用为云门宗之三句。(参阅‘云门三句’5334)(三)巴陵三句:乃巴陵颢鉴之‘银碗里盛雪、珊瑚枝枝撑着月、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此三句颇得云门文偃之激赏,尝谓(大四八·三一三上):‘他日老僧忌辰,只举此三转语供养老僧足矣!’[人天眼目卷二](参阅‘巴陵三转语’1388)(四)岩头三句:乃岩头全■用以接引学人之方法,即‘咬去咬住(执着于去住)、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欲了脱去住而仍执着于去住)、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完全了脱去住)’。[人天眼目卷六](五)汾阳三句:汾阳善昭为指导学人所立之‘着力句、转身句、亲切句’。所谓着力句,指学人之力量当有造成嘉州(四川)高三十六丈弥勒石像之大能耐;所谓转身句,指学人之机用当求立足稳固,更甚于陕府铁牛;所谓亲切句,指契印佛道当如狮子攫人,迅疾而毫不放松。[人天眼目卷二](六)临济三句:乃临济义玄接众所立者,即:(一)三要印开朱点侧,未容拟议主宾分。 (二)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三)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都来里有人。(参阅‘临济三句’6505)
三匝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三市。指右旋三周。乃敬礼之一种,源自印度仪式。即对尊者或佛塔,向右旋绕三周,以表仰望之诚。有绕一周,复绕三周者;或因宿愿、别请,而随顶礼者之意数绕之。至后世禅宗公案中,参诣者每于问答后,即礼拜宗师,绕三匝而行。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大四八·三五七下)即有‘绕师三匝,振锡而立’之句。(参阅‘右绕’1616)
三世觉母 [佛学大词典]
为文殊菩萨之异称。文殊主如来之智慧,智慧又为三世诸佛觉悟之源,故称三世觉母。(参阅‘文殊菩萨’1426)
三世诸佛 [佛学大词典]
乃统称全宇宙中之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众多诸佛。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诸经论所列举之名称、数目不一,长阿含经卷一、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等列举过去七佛之名,弥勒大成佛经、弥勒下生经等说未来弥勒佛之出世,决定毗尼经、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大宝积经卷九十等列举释迦佛等三十五佛,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观虚空藏菩萨经等列举普光佛等过去五十三佛,无量寿经卷上列举锭光佛等过去五十三佛,贤劫经卷六举出现在贤劫千佛,三千佛名经列举过去庄严劫千佛、现在贤劫千佛、未来星宿劫千佛,五千五百佛名经举出五千五百佛之名。贤劫经卷八谓,于贤劫千佛出现之后有大名称劫,其时有千佛出现;大名称劫之后有喻星宿劫,其时有八万佛出现;喻星宿劫之后有重清净劫,其时有八万四千佛出现。据吉藏之观无量寿经义疏载,大乘认为以空间而言,有十方佛之存在;以时间而言,有三世佛之普现。然小乘则不主张十方之说,而仅论及三世佛,且谓一世仅有一佛。[信佛功德经、观无量寿经、法华经方便品](参阅‘三世’536)
三世实有 [佛学大词典]
说一切有部所立之教义。意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真实存在。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载说一切有部四大论师之四种观点:(一)法救之‘类有异’说,主张三世诸法唯有形类之区别,而实质相同。(二)妙音之‘相有异’说,主张诸法于世转时,各有三世相,住过去世时,正与过去相合,于余二世相不名为离。(三)世友之‘位有异’说,主张诸法经历三世,由位(位置、作用)而有异,非体有异。即诸法经三世位,虽得三名,而其体无别。(四)觉天之‘待有异’说,主张诸法与前后相对待,而有三世之名。此四说之论证虽不同,然皆主张三世实有,其中世友之‘位有异’说为说一切有部之正统观点。(参阅‘三世’536)
三世业 [佛学大词典]
指三种世业。乃依业因所造之时而分:(一)过去世业,指过去世所造善恶之业,于过去、现在、未来世受报。(二)现在世业,指现在世所造之业,于现在、未来世受报。(三)未来世业,指未来世所造之业,非现在所作,然众生烦恼未断,望于未来,必由身口意造作善恶诸业,是为未来世业。[大智度论卷二十四、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二]
三世间 [佛学大词典]
全称三种世间。乃世间之三种类别。其说法有下列五种:(一)据大智度论卷七十之说,世间有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等三种。(1)五阴世间,又作五众世间、五蕴世间。此世间之众生能成之法,其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各各差别。(2)众生世间,又作假名世间。指五蕴所成之假名之众生各各差别。(3)国土世间,又作住处世间。此世间之众生所依之住处国土各各差别。(二)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四之说,世间有行世间、众生世间、处世间等三种。(1)行世间,此世间一切众生由饮食而生。(2)众生世间,即常与无常之世间。(3)处世间,为日月飞腾所照之世间。(三)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之说,世间分为器世间、众生世间、智正觉世间等三种。 (1)器世间,指有情所依之器世界。(2)众生世间,除正报中之佛外,余一切众生皆属之。如所化之同生众、异生众等。(3)智正觉世间,指能化之三身十佛。(四)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之说,世间有世间、出世间、出出世间等三种。(1)世间,指三界之苦集者。(2)出世间,指离脱苦集之三界,而具有二乘之无漏功德者。(3)出出世间,指八地至佛地,得成佛者。(五)据金七十论卷上载,世间有天道、人道、兽道等三种类别。乃数论外道所立。(1) 天道,居天界之诸天众。(2)人道,居大地之人。(3)兽道,居天地之间之禽兽。据同书卷上载,一自性谛(梵prakr!ti )中,以具萨埵(梵sattva )、罗阇(梵rajas )、多摩(梵tamas )三德和合之多寡而有三世间之别;萨埵多者为天道,罗阇多者为人,多摩多者为兽。又天道有梵天、世主、天帝、乾闼婆、阿修罗、夜叉、罗刹、鬼神等八分,兽道有四足生、飞行生、胸行生、傍行生、不行生等五分,人道则唯人一分。[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十地经论卷十、华严经疏卷三、华严经孔目章卷三、华严五教章卷一、大乘义章卷六]p539
三世无障碍智戒 [佛学大词典]
略称三戒。又作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即住于三三平等之理,以本有之净菩提心为戒体,法界无量万德为行相之秘密真言戒。此戒能成就如来清净之智,三世诸佛由此证得菩提,故称三世无障碍智戒。真言行者入坛之前,先受此戒以为先导,然后继行灌顶。受持此戒,住于身、语、意三密平等法门,无量之戏论、邪见得以净除。[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卷十七](参阅‘三昧耶戒’583)
三世相 [佛学大词典]
为预言书之一种。内容通常由佛教之因果应报、因果酬报、善恶业报之因缘说中,掺杂以我国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而成。依照各人生年月日之干支,以判断各人之命运、吉凶。此外,由此等道理,以预测世人之三世因果及吉凶,并预言某事物者,亦称为三世相。此说源自我国。来源有二,一为日人安倍晴明来唐之时,于城刑山麓,有伯道仙人授以‘金乌玉兔集’,书中即载有该说。另一为唐太宗时,国师袁天纲所作。三世相之说,日本甚为流行。
三世俗 [佛学大词典]
指三俗谛。(一)法相宗依遍、依、圆三性所立。三种为:(一)假世俗,为遍计所执性。即以世俗为名,无体性而唯有名者。于四俗中相当于第一世间世俗。(二)行世俗,为依他起性。行,即迁流之义。有为之行,其体为世俗。于四俗中相当于第二道理世俗、第三证得世俗。(三)显了世俗,为圆成实性。即指断除染污之依他起性及遍计所执性,依此二空门所显现之真如。于四俗中相当于第四胜义世俗。[成唯识论卷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末](二)显扬圣教论卷六所立之三世俗为:(一)世间俗,谓无实体,假名而安立者,如田宅等。(二)道理俗,谓有实体,依之安立者,如蕴、界、处等。(三)证得俗,谓为达到悟境之方法而安立者,如预流果等。此三世俗相当于四世俗谛中之前三者。[辩中边论卷中]p538
三世如来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三世佛。指弥陀、释迦、弥勒,配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释尊为历史上之佛,故称现在佛;弥陀如来乃往昔十劫之佛,故为过去佛;弥勒系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将出现于此娑婆世界之佛,故称未来佛。[洞上伽蓝杂记]
三世因果 [佛学大词典]
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立因果业感之理。盖以过去之业为因,招感现在之果;复由现在之业为因,招感未来之果。如是因果相续,生死无穷,此即迷界流转之相状。说一切有部更以三世两重之因果说解释十二因缘,即以‘无明、行’为过去之因,招感‘识、名色、六处、触、受’等现在之五果;复以‘爱、取、有’为现在之三因,招感‘生、老死’等未来之两果。对其他宗教只论现在一世或现在、未来二世,此三世因果实为佛教教理之一大特色。[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无量寿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俱舍论卷六、卷九、成唯识论卷八](参阅‘十二因缘’337、‘三世’536、‘因果报应’2295)
三世心 [佛学大词典]
指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心,刹那生灭于过去、现在、未来之任何一世,皆不可得,称为三世心不可得。金刚经(大八·七五一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三世不可得 [佛学大词典]
指三世无实体,即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三世)之种种事物,无一实体之存有,故称不可得。[维摩诘经弟子品、金刚经](参阅‘三世’536)
三世三千佛 [佛学大词典]
指三世各一千佛。即于世界成住坏空之反覆中,过去世庄严劫、现在世贤劫、未来世星宿劫各出现一千佛,合计三世三千佛。[三千佛名经、观药王药上经](参阅‘三千佛’523)
三世 [佛学大词典]
梵语trayo-dhvanah!,巴利语tayo addha^。又作三际、去来今、去来现、已今当。世,为迁流义。乃过去世(梵ati^ta^dhvan ,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世(梵pratyutpanna^dhva^ ,现在、现世、现生、中际)与未来世(梵ana^gata^dhvan ,未来、来世、来生、当来、后际)之总称。现在世与未来世合称为现当二世。所谓三世,指一个人现在生存之现世、出生以前生存之前世及命终以后生存之来世。又有以现在之一刹那为中心,及其前后称为三世者。或以劫为单位,贤劫为现在,以此而建立三世。一般佛教均以时为假立者,然胜论外道或时论师则视时为实在者。至于由过去之业因,所招感之现在果报,此种三世因果应报之理,即称三世因果;而出现于三世之佛,则称三世诸佛。小乘主张一世一佛;而大乘认为空间充满十方诸佛,在时间上普现于三世,此称十方横化、三世竖化。总括而言,各宗派对于三世之观点有下列四说:(一)有部认为色、心等有为法之法体,系遍满于三世而为实有,故称‘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准此而言,则‘过去法’与‘现在法’无法安立。对此,大多由类、相、位、待之不同,而有种种异说。其中,有部以‘位’之不同为正义,而认为法体乃普遍于三世之实在,法体本身虽无三世之差别,但以其作用之标准衡量,未起作用时之法,称为未来法;现在正起作用者,称为现在法;而已起作用者,则称过去法。以上系对‘现在即是一刹那’之说而言者。(二)大众部与经量部认为,于现在一刹那所起者始为实有,而过去与未来法皆无(非存在)。此即‘本无今有,有已还无’之主张。故以过去法为曾有、未来法为当有,而说明三世,此即称‘现在有体,过未无体’。(三)唯识派以‘过未无体’之立场,主张有三种三世:(1)道理三世,在现在法上,有过去曾有之因相与未来当有之果相,故具足过去与未来。(2)神通三世,过去、未来虽非实在,但依宿命智(宿命通)观过去,依他心智(他心通)观现在,依生死智(天眼通)观未来,如此依神通力所显示之三世,而作为现在刹那心识之相分。(3)唯识三世,系依迷心之虚妄来分别三世,然此仅为现在之心识变现之相分。(四)华严宗立有九世、十世之说。即在三世中各有三世,指过去之过去,乃至未来之未来等九世,彼此相同、彼此和合(相即相入)而归纳于一念之中。九世加上一念,总合为十世,而于十玄门中,立有‘十世隔法异成门’。[六十华严卷三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六、卷七十七、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异部宗轮论、辩中边论卷一、法华玄论卷九、华严五教章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参阅‘三世实有’540 、‘三生’543、‘时’4121)
三火 [佛学大词典]
(一)指贪、嗔、痴。又作三毒、三垢。即:(一)贪(梵ra^ga )火,渴取一切顺境。(二)嗔(梵dves!a )火,对所遇逆境引起忿怒。(三)痴(梵moha )火,心智懵懂,不明事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大宝积经卷九十六(大一一·五四二下)有‘我见诸众生,三火所热恼’之句。凡人之烦恼,以贪欲、嗔恚、愚痴荼毒人最剧,故又称三毒。其微细难察,残害身心,常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此三者能害众生,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一](二)印度婆罗门教及印度教大型祭祀中必置之供奉物。即(一)家主火(梵Garhapatyagni ),为调理供养诸神及婆罗门供物所设之火,火炉为圆形。(二)供养火(梵A^havani^ya^gni ),位于家主火之西方,烧供物奉献诸神,火炉为方形。(三)祖先祭火(梵Anva^haryapacana ),供物奉献祖先,火炉为半月形;位于家主火之南,故又称南火(梵Daks!ina^gni )。
三水 [佛学大词典]
指时、非时与触用之三水,即:(一)时水,从明相(曙光渐明,天空露白之状)现至午时,得以饮用之水。(二)非时水,过午后得饮用之净水。(三)触用水,不论时限而可使用之净洗用水。[受用三水要行法]
三比量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又作三量、三支比量。因明立论中,立(立论、主张)敌(问难)双方攻防上之三种方法。(一)自比量,此为自守之论法,其论式全由立者自己所许之材料组成,并于宗支上有‘我’字,于因、喻二支上有‘许’字出现。(二)他比量,此为攻击之论法,其论式全由敌者所许之条件为材料组成,并于宗支上有‘汝’字,于因、喻二支上有‘许’字出现。(三)共比量,此为共诤之论法,其论式,不以立敌双方所各自意许之材料组成,并且其宗依必为诤论之主题,而因、喻二支则为共许,论式中无‘我’‘许’或‘汝’‘许’之简别语。每一比量又可再逐项细别为自比量、他比量、共比量三种,合计为九种比量。其中,自自者,于宗、因、喻皆谈自许之法;自他者,于宗为自许之法,于因、喻则取用他许之教义;自共者,于宗为自许之法,于因、喻则为自、他共许之法。以上为自比量中之三种,他、共比量二项亦准此而解。[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下末](参阅‘他比量’1542、‘共比量’2194、‘自比量’2516)
三止三请 [佛学大词典]
乃佛陀宣讲法华经之典故。法华经方便品之初,先赞叹如来之二智,然以诸法实相为甚深微妙,欲说又止,后由舍利弗代众请说。如是,佛与舍利弗交互各三止三请,佛乃允其第三次之请而广说妙法,称为三止三请。
三止 [佛学大词典]
(一)指天台宗针对空、假、中三观所立之三种止行。即:(一)体真止,乃针对空观而立。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者,称为体真止。以其彻达因缘和合诸法空无自性,故能止息一切攀缘妄想而证空理;空即是真,故称为体真止。若达此境地,则发定、开慧眼,能见第一义,成就真谛三昧。(二)方便随缘止,又作方便止、系缘守境止。乃针对假观而立。菩萨随缘历境,心安于俗谛而不动,称为方便随缘止。盖菩萨知空非空,故能善巧方便,随缘分别药病,以教化众生,并安于俗谛,心不为外境所动。此能开法眼,成就俗谛三昧。(三)息二边分别止,又作制心止。乃针对中观而立。指不分别生死与涅槃、有与无等二边之相。盖前述之第一止偏于真,第二止偏于俗,俱不合于中道。既知真非真,则为空边寂静;知俗非俗,则为有边寂静,亦即息真俗二边而止于中谛。若达此境,则发中道定,开佛眼,成就中道三昧。[小止观证果章、摩诃止观卷三上](二)法华经方便品中,有佛三止、舍利弗三请之记载。(参阅‘三止三请’535)
三日斋 [佛学大词典]
又作见王斋。人死后第三日,亲人为设斋食以招请供养僧尼,称为三日斋。[释氏要览卷下、禅林象器笺饮啖门]
三方便 [佛学大词典]
巧用诸法,随机利物,称为方便。据净名经疏载,方便有三:(一)自行方便,谓佛及四十一位菩萨于心内自证不思议真俗二谛之理。(二)化他方便,谓藏、通、别三教及圆教有门所明诸菩萨不断烦恼,照界内、界外,而以种种法门度化众生。(三) 自他方便,合前述自行、化他二种方便,称为自他方便。
三支作法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依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等三支成立之因明论式。又作三分作法。略称三支、三分。乃陈那及其弟子商羯罗主等新因明论师所立,唯设宗、因、喻三段之推论式。(一)宗,又称所立(梵sa^dhya ),为议论之主题,乃即将被论证之命题。如言‘声是无常’是。宗由主词与宾词组成,主词又称有法(梵dharmin )、所别(梵vis/es!ya )、前陈;宾词又称法(梵dharma )、能别(梵vis/es!ana )、有相(梵lin%gin )、后陈。凡因明之规则,主词与宾词须立(立论者)、敌(问难者)共同认可。联结此两语以立一论式时,始生两者间之议论,借因、喻之力以图成立其主义。(二)因,即能立(梵sa^dhana ),为论证之根据。如云‘所作性故’是。因具有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三相,此为因必备之条件,新因明之根柢。(1)遍是宗法性(梵paks!a -dharmatva ),规定宗之主词与因之关系,即后者之范围必包摄(大于)或等于前者。(2)同品定有性(梵sapaks!e vidyama^nata^ ),规定宗之宾词与因之关系,后者包摄前者,或与其‘外延’全体相等。外延,此处指适用于某一概念相同属性之全部范围。故知‘因’须包含宗之宾词,或与宾词相同属性之全部范围相等,始构成因之条件。(3)异品遍无性(梵vipaks!e na^stita^ ),系与同品定有性相反之规定,即与宗之主词及宾词相违之异品应全无关系。故知同品系从正面推断以证成所立之宗,而异品则从反面证成所立之宗。(三)喻,为议论根柢之一般原理,表示立、敌共认之真理,相当于论理学之大前提,由喻体及喻依组成。喻体为一般之真理,喻依为其实例。喻又分同喻、异喻。同喻为宗论证之积极基础,异喻为其消极基础。今举具备三支作法之论式如下:声是无常(宗,第一支),所作性故(因,第二支),见诸所作皆无常,譬如瓶等(同喻),诸常住皆非所作,譬如虚空(异喻,以上第三支)。古因明五支作法与三支作法之关系,三支作法系五支作法之前三支作法,五支为宗、因、喻、合、结,三支作法即将‘合’支归摄于喻体,将‘结’支归摄于宗支。如是将五支作法之归纳性质导向于三支作法之演绎性质,近似西洋论理学之三段论法,表示论理学之意义更进一步。今试将三支作法与三段论法作一比较,论式分三段彼此相同,又三段论法结论宾位之概念,即有大概念之前提,称大前提,此同于同喻合作法之喻体;其结论主位之概念,即有小概念之前提,称小前提,与因同;其结论,与宗之性质相同。然三支作法为立敌互相往复问答,以悟他论证为目的,故用宗、因、喻之次第;三段论法以考究自己思想之运用法则为目的,以推理为主,故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之次第。此外,于因明可用异喻之方法检查同喻之正否,三段论法全阙,又未见喻依。[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因明论疏瑞源记](参阅‘五支作法’10 69、‘因明’2276)
三支 [佛学大词典]
(一)因明用语。为三支作法之略称。系陈那及其弟子商羯罗主等新因明论师所立,依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而成立之因明论式。(参阅‘三支作法’534)(二)指东汉、三国时代之名僧支娄迦谶、支亮、支谦。历代三宝纪卷五(大四九·五八下):‘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三心 [佛学大词典]
指三种心。(一)为往生净土而发之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相当于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之‘至心、信乐心、欲生心’。有关三心之解释,异说殊多。净影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谓,诚心者,起行不虚,实心求去;深心者,信乐殷至,欲生彼国;回向发愿心者,直尔趣求,说之为愿,挟善趣求,说为回向。善导之往生礼赞偈则谓,至诚心者,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此三业必须真实;深心者,即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之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回向发愿心者,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此外,迦才之净土论卷上、智光之往生论疏、知礼之观经疏妙宗钞卷六等,均以此三心等同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直心、深心、大悲心,均系于十信之终心所发者。[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翻译名义集卷十一、念佛三心要集、念佛名义集卷中](二)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之直心、深心、大悲心。(一)直心,指正念真如之心。(二)深心,指乐集一切诸善行之心。(三)大悲心,指欲拔一切众生苦之心。系大乘起信论所立,与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所说之直心、深心、大乘心同。[净土论卷上(迦才)、华严经疏卷十八](三)初地以上菩萨所发之真心、方便心、业识心。(一)真心,又作超越心,即根本无分别智之心。(二)方便心,即以后得智利益众生之心。(三)业识心,即生起根本、后得二智时,尚留之微细生灭之心。[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下](四)凡夫所未能祛除之起事心、依根本心、根本心。(一)起事心,四住地所起烦恼粗强,能起业事,障蔽佛之化身之心。菩萨修习伏结之道,伏除此心,故得化身。(二)依根本心,依无明之根本而起四住地惑之心。此心障蔽佛之报身,菩萨修习断结之道,断除此心,故得报身。(三)根本心,以四住烦恼为本之无明地之心。此心障蔽佛之法身,菩萨修习胜拔道,灭除此心,故得法身。宗镜录卷八十九将此三心依次配于前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大乘义章卷十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五)圣者必须断灭之假名心、法心、空心。(一)假名心,执着实我之心,乃外道之见。 (二)法心,执着实法之心,乃小乘有部之见。(三)空心,执着我法二空之心,谓此心灭时,诸业烦恼即永不起而得入涅槃。[成实论卷十一假名品](六)十地之每一地各有入、住、出等三心。(一)入心,入地未久住时之心。(二)住心,久住而住地盛时之心。(三)出心,临久住之末,渐近后胜位之心。[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
三尹 [佛学大词典]
明末清初僧。湖南平江人,俗姓李。生卒年不详。少入学堂,名闻乡里。及长,值甲申(1644)之变,投身义军,转战有年,后因败覆,入山为僧,游化南北,十有余年。康熙初年返里,值三藩乱作,大军会剿,闾里骚动,师愍之,至长沙谒安亲王,恳禁暴掠,民始得苏。众感其德,尊为护国禅师。晚岁结茅于星岳山中,民为创建精舍,号为栖贤林。后无疾而终,世寿七十余。
三天四仙 [佛学大词典]
乃印度外道之说。三天为:(一)摩醯首罗天,即大自在天。其形相为八臂三眼,骑白牛。信奉此天者以之为万物之生因。(二)韦纽天,又作毗纽天,即遍闻天。有四臂,执贝,持轮,骑金翅鸟。信奉此天者以之为万物之生因。(三)鸠摩罗天,即童子天。此天擎鸡,持铃,提赤幡,骑孔雀。三天之中,摩醯首罗天与毗纽天并称二天。四仙为:(一)迦毗罗仙,即数论师,计执一。(二)优楼僧佉,即胜论师,计执异。(三)勒沙婆仙,即尼犍子,为苦行外道,计执亦一亦异。(四)若提子,为裸形外道,计执非一非异。四仙之中,迦毗罗仙、优楼僧佉、勒沙婆等三者并称三仙。[大智度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成唯识论卷一]
三友 [佛学大词典]
三种亲友。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九分亲友为三等,上者能生法身,中者以财、法交,下者唯以财交。又摩诃止观卷四下以外护、同行、教授等三种善知识为三友。[净土法事赞卷下、法事赞私记卷下](参阅‘善知识’4884)
三化 [佛学大词典]
三种教化。(一)梵语tri^n!inirma^n!a^ni。就众生利益之所依,分业化、随化、上化。(一)业化(梵karma -nirma^n!a ),以工巧业处而化自在。(二)随化(梵upapatti -nirma^n!a ),随他之所欲而化自在。(三)上化(梵uttama -nirma^n!a ),住兜率天等之胜上而化之。[大乘庄严经论卷二](二)就身语意三业,分身化、语化、意化,与‘三示现’、‘三轮’同义。(一)身化,依神境通,变化胜异之境,引所化之众生发心。又分现神通化、现受生化、现业果化三种。(二)语化,又作口化。依他心通,演说教法,引所化之众生发心。又分庆慰语化、方便语化、辩扬语化三种。(三)意化,依漏尽通,鉴察众生根机意乐,随宜说法,引所化之众生发心。又分决择意化、造作意化、发起意化、受领意化四种。声闻、菩萨及佛之变化身皆具三化之德,唯为显佛三化之殊胜,而称之为威力。又他受用身所化之生类虽无恶见等,然当彼之所化入上位时,亦示现三化。[佛地经论卷六、成唯识论卷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末](参阅‘三轮’679)
三分科经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一经三段。乃将一经论分为三部分解释。一般依该经论内容而作适度之区分者,称为科文。通常皆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部分,故称三分科经。(一)序分,又作序说、教起因缘分。即述说一经教说产生之由来。(二)正宗分,又作正宗说、圣教正说分。即论述一经之宗旨,正显圣教所说法门。(三)流通分,又作流通说。乃叙说受持本经之利益,复劝众等广为流传,使流通久远,令末世众生依教奉行。三分科经之说,创始于东晋道安,盛行于刘宋以后。[佛地经论卷一、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法华义记卷一](参阅‘科文’3923)
三分别 [佛学大词典]
指三种思考识别之作用。分别,梵语vikalpa。即:(一)自性分别(梵svabha^va -vikalpa ),又称任运分别、自性思惟。即心识之认知作用,对现在所缘之境任运觉知,而较少推测思考,为一种单纯之思考作用。(二)随念分别(梵anusmaran!a-vikalpa),又称随忆思惟。系一种与意识相应,对过去之事追念不忘,而随事臆想或随境追念之作用。(三)计度分别(梵abhiniru^pan!a^ -vikalpa ),又称推度分别、分别思惟。即对不现前之诸种事相起计量推度之作用。又依婆沙论之说,二禅以上为无寻无伺地,故无自性分别;初禅以上为定地,故无计度分别;唯有随念分别为三界俱有者。[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俱舍论卷二、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下](参阅‘分别’1315)
三六独法 [佛学大词典]
指十八种独特之法,即佛所独具之十八种不共法。此十八种功德,非声闻、缘觉二乘所共通,故不共法又称独法。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大二四·一○一○下):‘三六不共,一切功德。’[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参阅‘十八不共法’348)
三内 [佛学大词典]
指喉内、舌内、唇内。乃日本悉昙学之用语。由于发音器官之不同,可将梵语音声分为喉内、舌内、唇内等三种。日僧安然之悉昙十二例中之第五下字连成上字音例载,五句字有三类音,第一为喉内之始音,即迦(ka)字;第二为舌内之始音,即左(ca)、吒(t!a)、多(ta);第三为唇内之始音,即跛(Pa)。其后之九字亦有三类音。一为喉内之始音,即野(ya)、贺(ha)、叉(k!sa);二为舌内之始音,即啰(ra)、罗(la)、奢(s/a)、沙(s!a)、娑(sa);三为唇内之始音,即缚(va)。亦即以五种、九种之始音字而成各三类之终音字。例如大空、涅槃之音,皆含喉、舌、唇内之音。大空之三音为幸、建、欠;涅槃之三音为革、揭、劫。此一用法颇类于我国之双声、叠韵。[悉昙略记、悉昙要诀卷一]
三不护 [佛学大词典]
梵语tri^n!i tatha^gatasya^raks!ya^ni,巴利语ti^n!i tatha^gatassa^rakkheyya^ni。即:身不护、语不护、意不护。意谓如来之身、口、意三业,本来清净无过失,不须特加防护。若加上命不护(如来之生活本自清净,不须特加防护),则称为四不护。佛陀之此等特性,与阿罗汉不同。阿罗汉之三业虽然清净,然仍须常加防护,方能离过。[集异门足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四、大乘义章卷十九](参阅‘四不护’1663)
三不善根 [佛学大词典]
梵语tri^n!y akus/ala-mu^la^ni,巴利语ti^n!i akusala-mu^la^ni 。指其体不善,能成为一切不善法之因之三种不善,即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乃‘三善根’之对称。贪者,染着顺境;嗔者,忿怒逆境;痴者,无明、不辨事理。此三烦恼乃生起诸恶之根本,故称不善根。此外,三不善根均与六识相应。[增一阿含经卷十三、成唯识论卷六、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卷一一二、俱舍论光记卷十六](参阅‘三善根’622)
三不净肉 [佛学大词典]
为十诵律卷二十六所载三种不许食用之肉,即:(一)见杀,见是生物为我而杀。(二)闻杀,于可信之人,闻此生物为我而杀。(三)疑杀,此处无有屠家,亦无自死之物,有为我而杀之嫌疑者。(参阅‘三种净肉’657)
三不坚法 [佛学大词典]
指身、命、财,乃世间三种无法持久之物相。即:(一)身不坚,父母所生之发肤,为地、水、火、风等四大假合所成,生灭无常,不可久存。(二)命不坚,人寿各有长短,同为梦幻之体,倏忽无常,不可长留。(三)财不坚,世间财物,集散无常,不可长守。[本事经卷七]
三不退 [佛学大词典]
修行佛道之过程中,以既得悟之功德而入于不退失之地位,称为不退。三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失。(二)行不退,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转。此三不退配以菩萨之行位,诸宗说法不一。法相宗以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成就唯识观,无复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称为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识观,于利他之行不退失,称为行不退;八地以上,得无功用之智,念念入真如海,于定散中恒常自在,称为念不退。天台宗则以别教之初住至第七住为位不退,于此间断灭见思之惑而永超三界之生死;以第八住至十回向之终为行不退,于此间破除尘沙之惑而不退失利他之心;以初地以上为念不退,此时既断无明之惑,永不退失中道之正念。如配以圆教,则初信至第七信为位不退;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终为行不退;初住以上为念不退。另据吉藏之法华义疏卷一载,三不退之异说有四:(一)十住位中,第七住以上之菩萨不再退转二乘地,称位不退;十地之中,第七地菩萨所作之修行不再退转,称行不退;第八地以上之菩萨入无功用道,自然进道而不动念,称念不退。(二)外凡六心称为位退,七心以上称位不退,余二者如同前释。(三)习种性,称位不退;道种性,解行纯熟,称行不退;初地以上得无生忍,不复生心动念,称念不退。(四)十信十住是信不退,十行是位不退,十回向是行不退,十地是念不退。三不退若加上处不退,即为四不退。[法华义疏卷二、维摩经略疏卷一、法华玄义卷四上、法华文句记卷二中](参阅‘不退’984)
三不能 [佛学大词典]
指改变定业、化导无缘众生及救度所有众生等三种不可能之事。此乃唐代禅宗北宗僧元圭禅师之语。即:(一)不能免定业,佛虽具足不执着于一切现象之智慧,然对招感善恶结果之定业亦无法改转。(二)不能度无缘,佛虽能了知诸众生之性质,穷尽无限事,然亦无法化导无缘之众生。(三)不能尽生界,佛虽能救度世间一切众生,但却无法令众生界尽。此三者是为三不能。但依元圭禅师之意,此三不能系对小乘之应身佛而言,若对大乘之法身佛而言,则无所谓三不能者。[大乘起信论、大智度论卷六十四、护法论、景德传灯录卷四]
三不足 [佛学大词典]
能妨碍参禅修行之三种匮乏,即:衣不足、食不足、睡眠不足。坐禅用心记(大八二·四一二下):‘衣不足、食不足、睡眠不足,是名三不足,皆退惰因缘也。’
三不成 [佛学大词典]
指净土与秽土之关系,在本质上有三种不同。即:(一)一质不成,谓净土与秽土非为同一本质所成立。(二)异质不成,谓两者非由全异之本质各别成立。(三)无质不成,净土与秽土皆非无本质而成立。怀感之释净土群疑论卷一解说甚详(大四七·三四下):‘净秽两土由净秽二业,令其自心变现作净秽相。此净秽相是净秽心现,心净土净,心秽土秽,各由自心。心既有殊,土宁称一?故曰一质不成故净秽亏盈。佛未足指按地,秽盈而净亏;佛已足指按地,净盈而秽亏,如维摩经说。故知,身子、梵王,二心各异,所现之土,净秽有殊,不可言其一,故曰一质不成故净秽亏盈。虽复净秽两心现净秽二土,心有两体,土成二相,然同处同时,不相障碍,不可言有净处无秽、有秽处无净。别处而现,而有障碍。以同处同时现净秽故,故曰异质不成故搜玄即冥。搜者,搜求也;玄者,幽玄者。搜其幽玄旨趣,净秽两相冥然,同在一处,不可分成二所也。(中略)净秽相殊,其体无二。搜其实体,唯是一如,故言搜玄即冥。无质不成故缘起万形者,此净秽土虽同处现,而二相别,皆由净秽两业因缘差别,变现种种棘林、琼树、瓦砾、珠玑,从缘所生,依他起性,方成土相,不同于彼空花、龟毛、兔角遍计所执性情有体无、无形质体,故曰无质不成故缘起万形也。’此三不成之主张者向被视为道安法师,然释净土群疑论于安乐集以前之书中并无有关说法,故不能断定‘三不成’即为前秦道安所说,而恐系北周道安所倡。三不成加上‘有质不成’则为四不成。同主张四不成者有澄观之华严经疏卷十一、宗密之圆觉经略疏注卷上一。[大乘玄论卷五、安乐集卷上、华严大疏钞卷七、宗镜录卷八十九、成唯识论学记卷三]
三不可尽 [佛学大词典]
据大宝积经卷十四载,不可尽有三:(一)经法不可尽,如来所说经法随众生根机不同,或广或略,虽以一音宣演,十方普被,故称不可尽。(二)文字之义不可尽,如来所说经教妙义横宣十方,竖彻三际,大无不周,细无所遗,是以小根浅智之人不能窥其奥妙,故称不可尽。(三)所宣训诲不可尽,如来所宣言教,训诲众生,或说大乘,或说小乘,随类现行,种种设化,利益无量,故称不可尽。
三才配三世间 [佛学大词典]
即以天、地、人三才配三种世间:(一)天配正觉世间,天道广大,包万象以无余;佛智弘深,极十方而普照,故以天配正觉世间。(二)地配器世间,地能含藏、负载,为世界所依;十方世界无边刹土,亦为一切有情众生所依,故以地配器世间。(三)人配众生世间,人为六道众生之一,人与众生皆有觉知之性,故以人配众生世间。[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参阅‘三世间’539)
三子 [佛学大词典]
比喻菩萨、声闻与一阐提等三种根机如生性各异之三子。典出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三,谓三子之中,其一有信顺之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于世间事能速疾了知;其二不敬父母,无信顺之心,然利根智慧,于世间事亦能速疾了知;其三不敬父母,又无信顺之心,钝根无智。此盖以初子喻指菩萨,二子喻指声闻,三子喻指一阐提。天台宗于化教中,即先于华严时化导菩萨,其次利益声闻,最后于涅槃时开导阐提。又同经卷三十三亦有三田、三马、三器、三病人之譬喻,概亦用显菩萨、声闻、阐提等三机之别。[杂阿含经卷三十二、卷三十三、法华经玄义卷一上、涅槃经会疏卷三十一]
三大愿 [佛学大词典]
(一)乃胜鬘夫人于佛陀面前所发之三项大愿。又称三大誓愿、三弘愿。据胜鬘经三愿章载,胜鬘夫人于佛前受十大受(记)毕,继而发三大愿,即:(一)以此实愿,安隐(稳)无量无边众生;以此善根,愿于一切生得正法智。(二)得正法智后,必以无厌心为众生说法。(三)于所摄受之正法,当舍身、命、财来护持之。发愿毕,世尊即记胜鬘之三大誓愿,谓如一切色悉入空界。以其三愿为真实广大之誓,故世尊将菩萨所发恒沙诸愿,皆摄入此三大愿中。[大宝积经卷一一九、胜鬘宝窟卷上末、胜鬘义疏、胜鬘经疏详玄记卷六](二)日本日莲宗之祖日莲被流放至佐渡时,曾立下三大誓愿,即誓愿弘扬法华经,使其成为日本之柱、眼与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