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右绕 [佛学大词典]
梵语pradaks!in!a,巴利语 padakkhin!a。音译作钵喇特崎拏。又作右旋、旋右、右绕。即以右向中央之尊像旋绕以表尊敬之意;即尊像在行者之右手边。为表示礼敬之行道方式。印度自古即盛行此一礼法,以表示对佛、塔、尊宿等之敬意。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上):‘稽首佛足,右绕三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旋右观时章(大五四·二二五中):‘钵喇字缘,乃有多义,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拏,即是其右,总明尊便之目,故时人名右手为特崎拏手,意是从其右边,为尊为便,方合旋绕之仪。’然右旋之古义甚多,依南山道宣之释门归敬仪卷下、义净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之说,则向尊者右手边而旋,出于其左手边,是为右绕;反之,即为左绕。另据道宣之关中创立戒坛图经、道宣律师感通录所载,则揭出‘东回左转,南出而返’之说,是为左旋之意。道宣于不同之著作所提出之绕佛作法各异,颇令后世产生混淆之感。若依据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释僧像篇所阐释者,则知绕旋之时,本有绕佛与绕坛两种之别,绕佛时本乎致敬,绕坛则便乎行事;致敬则必须右绕,以表示执侍之恭勤;行事则必须左绕,俾使尊卑上下合于伦序。禅林象器笺卷十礼则门:‘忠按:禅林巡堂者,左绕而准绕坛仪;寻常行道者,右绕而准绕佛仪。’又慧琳音义卷二十一列出卍字形与白毫右旋之图。准此可知,无论右绕、左绕,皆以尊者之左右为标准而绕行之。右绕之时,或仅绕行一周,或三匝(称右绕三匝)、七匝,乃至百匝、千匝不等,皆随礼敬者之意。较常采用者为右绕三匝,据贤者五戒经载,旋塔三匝乃表示礼敬三尊,以期灭除三毒之意。释氏要览卷中亦谓,三匝表示三业,七匝表示七支。此外,有关右绕之功德,据提谓波利经所载,右旋绕佛可得下列五福:(一)于后世得端正美色之形相。(二)音声清妙。(三)得以生天。(四)生于王家,其位尊贵。(五)终究能证涅槃。[大智度论卷六十七、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万善同归集卷二]
右膝着地 [佛学大词典]
为印度之敬礼法。即以右膝跪地,右趾尖触地,使右股在空,又竖左膝于上,使左足蹠着于地。又作互跪、胡跪。据释门归敬仪卷下载,所谓互跪,即左右两膝交互跪地,乃有所启请之意,或用于悔过授受之仪式,多为比丘所用。若以两膝据地,两胫翘空,两足趾拄地,挺身而立者,则称长跪,多为比丘尼所用。法华经信解品(大九·一六中):‘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禅林象器笺卷十礼则门]
右语 [佛学大词典]
即指‘道场疏’之文。禅林修法会时,开始与结束所读诵之启白文,一般皆先叙以‘某州某寺某甲值某事讽某经’等,其次即为四六文之疏语,疏语之首必有‘右伏以’三字,故疏语又称右语。所谓右,即指前述之事缘、讽诵等;伏以,则于其下详述其志趣、祷愿等事。一般右语,皆以简短骈俪之四六文撰成。法会时,由维那宣读疏文,宣读至右语时,住持须跪于香炉前,称为右语跪炉。[禅林象器笺卷十五文疏门]
右道性力派 [佛学大词典]
梵名Daks!in!a^ca^ra S/a^kta 。为印度教性力派之一支。系革除左道性力派不纯弊风而立之派别。兴起于十三世纪左右。奉吠坛多学派之商羯罗(梵S/an%kara, 700~750 顷)为派祖。(参阅‘左道性力派’1899)
右旋 [佛学大词典]
又作右回、右绕。即向右回旋。如佛眉间之白毫向右方旋绕,称为眉间白毫相,为佛三十二相之一。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中):‘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此外,印度自古所盛行之礼法,从右为尊,以右向中央之佛、塔、尊宿、长者等绕旋,亦称为右旋。(参阅‘右绕’1616)
右胁 [佛学大词典]
又作右胁卧、右胁师子卧、师子卧、狮子卧。即右胁向下,两足相叠,以右手为枕,左手伸直,轻放身上之卧法,为比丘之正规卧法。印度以来,佛教徒一般皆采用此一卧法,而禁止左胁卧(淫欲相)、仰身卧(属阿修罗之业)、伏卧(属饿鬼之业)等卧法。[中阿含卷二十长老上尊睡眠经、长阿含卷三游行经]
右班 [佛学大词典]
禅林集会时,大众于法堂内之左右两侧依序列位,称为两班、两序;位于右侧之知事位,即称右班,或东序。
右手 [佛学大词典]
印度自古以来,左手系用于如厕等不净之行为,反之右手则代表神圣之手,多用以触取清净之物。于佛教中,随各时代与宗派之别,所代表之含意亦不同。天台宗以合掌之姿势表示‘权实不二’,左手即象征‘权身五蕴’之应身佛;右手则象征‘实身五蕴’之报身佛。于禅宗之曹洞宗,历来有所谓‘正’、‘偏’之说,右手即表示正位,象征平等之理;左手则表示偏位,象征差别之现象。于密教,在各种仪式、修法中,或结印契之时,每以右手代表智慧,属于金刚界;左手则代表‘理’、‘定’,属于胎藏界。大日经疏卷三(大三九·六一二中):‘左手是三昧义,右手是般若义,十指是十波罗蜜满足义。’秘藏记本(大八六·七中):‘右手辨一切事,故名智,金刚界也。(中略)右手五指,金刚界五智。’
古灵揩背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为唐代古灵神赞禅师开悟后显露其机锋之公案。古灵初于福州大中寺受业,后辞别本师,四处行脚,遇百丈怀海始得开悟得法,乃返本师之处。一日,为其本师澡浴揩背,而于言词应对之间,收放自如,任运无碍,显露其了悟禅法后之机锋。五灯会元卷四古灵神赞章(卍续一三八·六三下):‘一日因澡身,命师去垢,师乃拊背曰:“好所佛堂,而佛不圣。”本师回首视之。师曰:“佛虽不圣,且能放光。”’此则公案中,古灵初云‘好所佛堂’,乃以佛堂喻指其师之背而暗示之,继云‘而佛不圣’,则颇有慨叹之意味。其师无可言说,仅回首视之。至此,古灵把握机缘乃更语‘佛虽不圣,且能放光’,如是寓禅法于机录,一放一收,了无滞碍,于语默动静中所显示之境界显然业已超越其本师。
古镜 [佛学大词典]
镜之功能,能映现一切万物,无有差别,故禅宗以之比喻佛性。景德传灯录卷十六雪峰义存章(大五一·三二八上):‘普请往庄中,路逢狝猴,师曰:“遮畜生!一个背一面古镜,摘山僧稻禾。”僧曰:“旷劫无名,为什么彰为古镜?”’
古德烂杏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古德,指宋代洪州白兆山之志圆禅师。一僧问志圆如何是万行,志圆答(卍续一四八·一二一下):‘今年桃核也无,说什么烂杏?’志圆不就对方所问作答,而答以‘桃核烂杏’云云,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或颇有顾左右而言他之嫌;然其本意,乃针对‘万行’之抽象化观念易导学人入于无用而空玄之分别思量境地而说,而真正所谓之‘万行’,实则应着重于眼前、当下万事万物之境况,故若能领受‘足履处即是佛法’,即可了知何谓万行而直下承当。[禅苑蒙求卷中]
古德禅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湖北汉口。清光绪三年(1877),隆希和尚开山创建,时称古德茅篷。光绪三十一年及民国初年均曾扩建,并改名古德禅寺。现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幻觉舍、观音堂、藏经楼等。大雄宝殿系仿缅甸‘阿难陀寺’之形式而建造,布局精巧严谨,颇具艺术价值。
古德火抄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谓住于四川巴州鲁祖山之宝云禅师,每有学人前来问法,宝云即面壁不语,故南泉普愿以下之诸古德对此事有所评论。禅苑蒙求卷上(卍续一四八·一一二上):‘罗山云:“陈老师当时若见,背上与五火抄,何故如此,为伊解放不解放。”玄沙云:“我当时若见也与五火抄。”’古德火抄之名即由此而来。[五灯会元卷三鲁祖宝云章](参阅‘鲁祖家风’6203)
古德三篾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古德,指唐代禅师马祖道一与药山惟俨;篾,即用竹劈成之长薄片,可用以束物或编物。一日,马祖道一问药山惟俨近来之悟境、见解如何,药山答以已脱落一切烦恼,而仅存真实人体,马祖乃欣然赞叹(卍续一四八·一一七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去!’意谓药山对佛法之领悟、体会,已盈遍于全体身心之中,而无纤毫执着,故马祖印可之,谓其可携带三条篾片,随处住山,接引众生。[禅苑蒙求卷中]
古德 [佛学大词典]
乃对古昔有德高僧之尊称。或尊称古佛。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大五一·四四四下):‘先贤古德,硕学高人,博达古今,洞明教网(疑作纲)。’(参阅‘古佛’1611)
古剑妙快 [佛学大词典]
日本临济宗僧。古剑为其字,姓氏不详。早年出家,入梦窗疏石门下,其后渡海至我国,遍游诸山,先后参谒恕中愠、楚石琦、穆庵康等人。归返日本后,居于京都,颇受当时之幕府足利义满之信任,住建仁寺。长于文笔,与绝海中津、义堂周信并称于世。有语录与了幻集行世。生卒年与年岁均不详。[本朝高僧传卷三十六]
古尊宿语录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十八卷。宋代赜藏主(僧挺守赜)集,灵谷寺净戒重校。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内搜罗南岳怀让以下,马祖、百丈、临济、云门、真净、佛眼、东山等四十余家禅宗名德之语录,多为景德传灯录所未载者。乃研究南岳以下禅风之至要典籍。明万历年间北藏重修时,曾收入大藏经中,然缺其序、目次、撰号等。继本书之后,宋代师明撰续古尊宿语要六卷。然仍以本书为较卓越之古尊宿语要,迄今犹著称于世。又赜藏主原撰有古尊宿语要一书,仅有四卷,刊于绍兴年间,其内收集唐宋期间禅宗二十家之语录,为本书(古尊宿语录)编辑之基本资料。[阅藏知津卷四十二、大明三藏目录]
古清规 [佛学大词典]
又作古规。指唐代百丈怀海所编集之各种清规,收录于百丈清规一书之中;相对者,则成立于宋代禅苑清规以后之清规,称为新清规、清规。1613
古清凉传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唐代僧慧祥撰。书成于高宗永隆元年(680)至弘道元年(683)间。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由于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记载文殊师利菩萨住清凉山说法,佛教界遂以山西五台山为文殊师利菩萨所在之清凉山。有关五台山之事迹,除本书外,另有宋代延一撰广清凉传、张商英撰续清凉传,而以本书为最古,故称古清凉传。书前附金大定辛丑年(1181)沙门广英之序。全书分五节,上卷:(一)立名标化,说明五台山或清凉山山名之由来,及佛教徒以此山为佛教圣地之原由。(二)封域里数,说明清凉山之地理位置。(三)古今胜迹,记述此山所存古今佛教胜迹、寺、石窟等。下卷:(四)游礼感通,记载五台山巡礼者灵感之事迹。(五)支流杂述,收录在家居士于五台山之灵异事迹四件。隋唐时代为五台山佛教全盛期,由本书可得知五台山信仰初期之情形。
古昆 [佛学大词典]
(?~1892)清末僧。江西上饶人。字玉峰,号恋西。十余岁时出家于普宁寺,阅诸大乘经,在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一日,闻钟声而省悟。咸丰五年(1855),在杭州崇福寺阅明代僧幽溪传灯之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感悟,自称幽溪传法之后裔,严持戒律,一心誓愿念佛往生,自定每日称念佛名六万遍、二时回向。此外,又刊刻大乘经律及有关弥陀信仰之典籍,僧俗皈依者颇多。光绪十五年(1889)应净果之请而住明州西方寺。光绪十八年七月因病入寂。著有净土随学二卷、净土必求、莲宗必读、念佛要语、念佛四大要诀、净土自警录、净土神珠、西归行仪、永明禅师念佛诀、念佛开心颂、上品资粮等各一卷。[种莲集(净土圣贤录续编卷末)、中国佛教史卷四(蒋维乔)]
古庭禅师语录辑略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卷。明代临济宗僧古庭善坚撰,陶荮重编,崇祯六年(1633)刊行。内容包括卷一之行脚、法语、说戒、心要、三昧玄章、警徒、训徒,卷二之三昧禅定、华严幻住略迹、华严大意、示一宗头陀、无字直说、火炉头话、牛首日录,卷三之论、书、跋、颂,卷四之偈赞、歌、七绝、五律、七律、杂体等。
古则 [佛学大词典]
即古德所示之语句。于禅宗,举凡佛祖之言句、古德所垂示之语句、古德悟道之公案、师家相见彼此勘验之问答等,皆为后世参禅者所尊为规范之法则,故称古则,或并称古则公案。此外,古德之言行风格、仪范,则称古格、古仪、古辙。
古社寺保存法 [佛学大词典]
为日本于明治三十年(1897)所制订之法律,旨在保护古社寺建筑及古物。明治维新掀起西化之风,旧文物不受重视,致有神佛分离、废佛毁释之举,而使古艺术品及寺院遭受甚多毁坏。经有识之士极力呼吁,政府始设立临时宝物取调局,进行探访、鉴定全国具有历史及艺术价值之宝物。然以缺乏法律上之强制力,故维护古物之效果不彰。于明治三十年,公布古社寺保存法,于内务省(明治四十四年移交文部省)之下设置古社寺保存会,负责古物之维护、等级鉴定。又各社寺皆定有监守者,如有窃取、毁损之事,则依法处罚。其费用皆由国库支付。此一法律,附有数款关系法规,规定古社寺保存会之监督者(内务大臣)、组织编制及各类预算等。截至昭和三年(1928),被列入特别保护之建筑达一千余座、国宝三千六百余件。此法成立之后,有关之法规迭经修改,至昭和四年三月订立‘国宝保存法’,始废止古社寺保存法。
古拙微笑 [佛学大词典]
英语 archaic smile。指同于埃及、希腊初期之古雕像所呈现具有特殊风格之微笑。如六朝之云冈石窟,日本之飞鸟雕像、白凤雕像(建于天平时期)等,其口之两端,微微上扬,呈现微笑之面容,为古代民族表达感情之共通方式。
古念 [佛学大词典]
(1842~1916)清末禅僧。湖北钟祥人,俗姓舒。字清一,号幻影。家贫,弱冠时,父母双亡,投邑中之文昌阁出家。行脚至浙江天目山禅源寺,嗣法于广福清。后游金山、九华山。光绪二十年(1894),结茅于五台山。居六年,至北京龙泉寺遍览藏经,时值义和团事变,北京城内四处骚动不安,独师所住之寺兵马绝迹,故道闻日高,请益者日众。晚年,移居广济寺,开讲经论,归依者千余人,北京佛教因而大振。民国五年冬,在寺中建水陆道场,抱病登坛说法;道场终了时,端坐示寂,享年七十四。建塔于大阳山。遗著有宗镜捷要四卷。世人奉为近代临济宗之高僧。[新续高僧传卷二十六、中国佛教史卷四(蒋维乔)]
古典 [佛学大词典]
指佛经或祖师先德之著作。佛教具有远非其他宗教所能比较之浩瀚圣典,其中大多具有永远保存之价值;此外,祖师先德著作能比拟圣典者亦极丰富。凡此,皆可称为佛教古典。通常佛教徒都很重视佛、菩萨、祖师、先德之著作,一般称圣教。唐朝湛然之法华文句记卷十下(大三四·三五九下):‘一句染神,咸资彼岸。’日僧空海在梵网经开题中亦言(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荼罗身。’言下自有尊重古典之意。维摩诘所说经卷下法供养品则谓(大一四·五五六下):‘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此即所谓‘法四依’。在因明中,依从圣贤之言教而量知义理,称为圣教量,此系自另一观点来尊重古典。禅宗标榜不立文字,强调拘泥文字之弊害,然绝非排斥文字所表达之法意。故于丛林中,极其尊重古佛先德所传下之佛典祖录,习禅者如能娴熟佛陀或高僧之言教,并以之鉴照一己之灵心,则舍邪归正,舍执归真,称为古教照心,或照心古教。
古佛 [佛学大词典]
对先佛或古德之尊称。即指古时之佛、过去七佛,或指辟支佛、释迦、卢舍那佛等,或对有德高僧之尊称。大日经卷二(大一八·一一下):‘当广说灌顶,古佛所开示。’大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七中):‘汉末魏初,传译渐盛,或翻佛为众祐,或翻辟支为古佛。’又据六祖法宝坛经载,古佛应世,数量不可计,今以七佛始。故知古佛亦指过去七佛。禅林中,用以尊称有德高僧者,有赵州古佛、曹溪真古佛、宏智古佛、先师天童古佛等,屡见于禅录。至于古佛心,则指佛心一词。[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碧岩录第十六则、从容录第四十二则、续佛祖统纪卷一蒙润传]
古帆未挂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为唐代岩头全■禅师接引学人之公案。据五灯会元卷七岩头章载,有僧问岩头(卍续一三八·一一七下):‘古帆未挂时如何?’岩头答:‘小鱼吞大鱼。’另有一僧亦如前问,然岩头答:‘后园驴吃草。’针对同一问题,先云‘小鱼吞大鱼’,盖违反世间一般之常识,后云‘后园驴吃草’,又异于先前所答。此系岩头以任运自在之精神,来破除学人粘缚于寻常事理之执着。
古因明 [佛学大词典]
指因明之集大成者陈那以前之因明。因明在印度发源甚早,据传为六派哲学中尼夜耶学派(梵Nya^ya )之祖足目(梵Aks!apa^da )所创,乃研究因(理由)等之正(真确无误)似(似是而非)之学问,为破斥敌者(问难者),建立自家学说之方法。其兴起后,为各派所重视、运用。因明初创时成立五分作法,即:宗(命题)、因、喻(譬喻)、合(相反理由)、结(相反命题),又设立九句因、十四过类等规定,体系繁杂,而内容并不完备,至西元五世纪左右,佛教学者陈那改革当时之因明,确立因三相说,并改五支作法为宗、因、喻三支作法,简化体系,整备内容,使因明理论严谨周全,因明至此成为一完整之理则学。因明学家称陈那以前之因明为古因明,称陈那改革以后之因明为新因明。[瑜伽师地论卷十五、显扬圣教论卷十一、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一、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一](参阅‘因明’2276)
古印度早期佛教艺术 [佛学大词典]
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西元前三世纪至西元前后)之佛教艺术。今日残存之遗迹有阿育王之摩崖石刻及石柱之雕刻等。当时所立石柱现存十处,其中以藏于鹿野苑博物馆之狮子柱头为最著名,柱头高七尺,上部雕四只狮子,狮下为一鼓,鼓边有浮雕之狮、马、象、牛四兽,神态生动,琢磨光滑,居世界艺术史上重要地位。当时并建有许多石塔以藏佛舍利,塔外围以雕有浮雕之石栏,今存者以北印度山琦(Sa^nchi^)大塔较完整,包括三座塔及祠堂、僧院等,各塔门均刻有佛本生及佛传故事;菩提伽耶(梵Buddhagaya^ )大塔近代已重建,但外绕之石栏仍为古代雕刻之旧物;另一大塔在巴赫特(Bha^rhut),除东部塔门外,已残毁,其残余石栏今藏于加尔各答之印度博物馆。熏迦王朝(梵S/un%ga ,187B.C.~75B.C.)时,更将早期巴雅、贝德萨、巴赫特、山琦等地之佛教艺术推展至更高境界,主要表现于塔、寺及窟殿中。由于当时佛教徒认为佛陀乃超人化者,无法具体表现其容貌,故凡代表佛者,均无具体形象,而以塔、菩提树、佛座、法轮、佛足迹、佛发及其他如佛钵、佛衣、三宝标志等图像象征之,如以象、莲花象征佛诞生,马象征出家,佛座象征降魔,菩提树象征成道,法轮象征说法,塔婆象征涅槃等,而形成此一时期佛教艺术之特色。
古先印元 [佛学大词典]
(1295~1374)日本临济宗僧。又称古先印原。萨摩(鹿儿岛县)人。出家于圆觉寺。文保二年(1318)渡海来我国,参谒天目山之中峰明本,而为其法嗣。嘉历元年(1326)随清拙正澄归返日本,住惠林寺,又历住净智、圆觉、建长等寺。应安七年示寂,世寿八十。敕谥‘正宗广智禅师’。其门派称为古先派,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五灯严统卷二十三、本朝高僧传卷三十二]
古田绍钦 [佛学大词典]
(1911~)日本佛教学者。一九三六年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科毕业。历任东京教育大学、北海道大学、茶之水女子大学、日本大学教职。长期从事东洋哲学史、佛教学等之研究。曾先后编辑铃木大拙选集、东洋名著─中国篇·中国佛教名著。著有佛教与印度思想、绝观论校注、禅论、近世の禅者たち等。
古代宗教 [佛学大词典]
指存在于古代文明社会,而今已不再流传,然仍有文献可考之宗教。始于古代而迄今仍存者,如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等不在此列。最早之古代宗教首推埃及宗教及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其他如小亚细亚宗教、腓尼基宗教、希腊宗教、罗马宗教等亦皆属之。大多出现于文字历史之早期、国家初现之际,上承史前宗教,然业已超越其自然崇拜与拜物教之直观性。所崇奉之神灵趋向拟人化,而仍存有半人半兽形象之神。神灵之社会功能渐多于其自然功能。涉及之对象,自生死寿夭、物产丰歉等,渐扩及伦理、社会、哲学等问题。宗教经典开始出现,法术大行,祭司僧侣地位渐显,人数增多,宗教组织与国家政权密切结合等,为宗教演化史中划时代之特征。
古月 [佛学大词典]
(1843~1919)清末曹洞宗僧。福建福州人,俗姓朱。字圆朗。十八岁持斋,二十岁至鼓山出家,参究心要。曾于灵峤岩坐禅,据云入夜时,可见其于岩上放光;能降伏巨蛇、猛虎,并能为人治病。故福建士大夫多参谒之,僧俗归依者数千人,鼓山涌泉寺因而隆盛。此道场与当时代表临济宗丛林之金山、高旻等规制相同,且兼修净土法门。晚年居崇福寺,或隐于岩洞中,或结茅屋,隐显不定。民国八年七月,沐浴焚香,以念佛坐寂,享年七十七。[中国佛教史卷四(蒋维乔)]
古今译经图纪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卷。唐代靖迈撰。又称译经图纪。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虽依隋代费长房之历代三宝纪,但改定译经时代及译者顺序,并删除译经事实不详者。列记自汉明帝之迦叶摩腾以下,至唐代玄奘三藏为止,共一百一十七人所译之经论,其下一一附载译者之小传。本书原系靖迈题序‘古今译经图变’(画于大慈恩寺译经堂内壁上)之文。其后,开元十八年(730),智升撰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增补自智通至金刚智等,共二十一人所传译之经论。[宋高僧传卷四、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十一、卷十三]
古今独露隐显无方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形容佛法之大道超越时间、空间,常独立而显露。古今,即表示时间;无方,即泯绝方所、位置等,表示空间。独露于古今之间,而或隐或显,无有定处,此即超越一切时空之意;禅林中常用此类概念来表示佛法之真理,非时空所可干涉局囿者。圆通大应国师语录卷上(大八○·九五下):‘古德云:“若是全举宗乘,汝等诸人向甚处领会?”所以古今独露,隐显无方。’
古今楷定释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卷。又称观无量寿经疏、楷定疏。唐代僧善导(613~681)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本书为观无量寿经之注疏。书之后序谓(大三七·二七八中):‘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所谓‘古’,乃指陈隋之净影(慧远)、嘉祥(吉藏)、天台(智顗)等人所作之观经疏;‘今’则指与善导并世之净土宗诸师所释之观经疏。‘楷定’则意谓‘决定是非,以为后世楷模’之义。此书深为净土门之流所重视。盖净影诸师主张自力修行,悟道成圣,而善导主张藉弥陀本愿名号之力以往生净土,然圣道之理艰深难悟,故历来之净土家多重善导之说。全书分为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等四篇,每篇各一卷。玄义分总说观无量寿经之要义,兼破古今各家之谬解,并疏通经中疑难之处,其余三篇则就经文之文句,逐一解说。[往生要集义记卷五、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一]
古今佛道论衡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卷。唐代道宣撰。又称集古今佛道论衡。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叙述佛、道二教间论争之事迹。始自后汉明帝二教角试之事,终于唐高宗时于司成宣范义頵宅内评难庄易义之事,共计三十三条。其卷首冠有龙朔元年之自序。又唐代智升撰有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一卷。[大唐内典录卷十、开元释教录卷八、新唐书艺文志第四十九]
古三论 [佛学大词典]
指姚秦时鸠摩罗什所传之三论宗。系自龟兹国之沙车王子传于罗什,罗什至中国后,有道生、昙济、道朗等传承之。为别于唐代日照所传之三论宗,故称此为古三论。另有一说,即梁武帝时僧诠于荭山止观寺弘传三论之学,自僧诠以后之三论学被称为新三论;相对者,罗什之门人僧肇、道融等人于关中所弘传之三论学,则被称为古三论。[参阅‘三论宗’676)
可观 [佛学大词典]
(1092~1182)宋代僧。江苏华亭人,俗姓戚(一说傅)。字宜翁,号解空、竹庵。十六岁受具足戒,学天台。初依止南屏精微,后闻车溪择卿禅师声震江浙,负笈从之,得其法。南宋建炎初,住持嘉禾寿圣寺。绍兴年间(1131~1162)转住当湖德藏寺。讲经余暇,则补注楞伽经。其后移住祥符寺,因染疾退隐至当湖南林之竹庵。乾道七年(1171),应丞相魏把之请,住持北禅天台寺。淳熙七年(1180),受魏宪王请,为南湖延庆寺之主,未久,又归隐当湖之竹庵。淳熙九年示寂,享年九十一。生前,大慧宗杲曾由径山前来相与言谈终日,誉之以‘教海老龙’。其法嗣有北峰宗印、智行守旻、神辩清一等人。重要著作有:楞伽说题集解补注四卷、兰盆补注、山家义苑各二卷、金刚通论、金刚事说(或金刚事苑)、圆觉手鉴、竹庵草录各一卷等。[佛祖统纪卷十五、卷二十五、释门正统卷七、释氏稽古略卷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一]
可漏子 [佛学大词典]
又作壳漏子、可漏。(一)即古代禅林之信封或书信袋。可漏,原指壳漏、卵壳,谓书状或书信封入筒中,如虫等之容身壳内。敕修百丈清规卷二、卷三之迎待尊宿、山门请新命斋、遗书、讣告、新首座特为后堂大众茶等各条之式状皆采用此一名词,后世遂用于祭文、疏文、劝请文等。其格式如下:[禅林象器笺卷十五文疏门](二)指人之肉体。含轻蔑之意。洞山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一五上):‘师问僧:“离壳漏子,向甚么处与吾相见?”’
可睡斋 [佛学大词典]
日本曹洞宗寺。位于静冈县袋井市。应永十四年(1407),如仲天訚开山建立,其弟子一遵又建东阳轩。德川家康被武田信玄追讨时,曾一度隐居此地,相传德川曾酣睡于礼盘上,故改寺名为可睡斋,其后寺运腾达,名僧云集,为东海道首屈一指之曹洞宗名刹。
可湘 [佛学大词典]
(1206~1290)宋元时代临济宗杨岐派破庵派僧。台州宁海(浙江)人,俗姓葛。号绝岸。为无准师范之法嗣。历住嘉兴府(浙江)流虹兴圣禅寺、温州(浙江)雁山能仁禅寺、越州(浙江)九岩慧云禅寺、天台(浙江)护国广恩禅寺、临安府(浙江)崇恩演福禅寺、温州江心龙翔兴庆禅寺。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住于福州(福建)雪峰山崇圣禅寺,约十年,其后,辞谢院事,退居杭州宝寿寺,复受请重住雪峰崇圣禅寺。至元二十七年示寂,世寿八十五。遗骨奉归雪峰,于西庵建塔。遗有绝岸和尚语录一卷。[继灯录卷三、增续传灯录卷四、续灯存稿卷四]
可惜许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又作可惜乎。‘许’与‘乎’均为语助词。碧岩录第三十八则(大四八·一七五下):‘穴云:“惯钓鲸鲵澄巨浸,却嗟蛙步展泥沙,陂伫思。”(可惜许,也有出身处,可惜放过)’
可从 [佛学大词典]
(1420~1483)明代曹洞宗僧。洛阳(河南)人,俗姓许。号无方,世称无方可从禅师。从福元芘峰出家。先后参谒龙潭顺密、县超化宗等诸师,稍有契入。复至少室山参礼俱空契斌禅师,得承印记,并嗣其法,遂隐于郏鄏(洛阳西)定国寺,不久复开法于菩提寺。成化九年(1473),承继少林法席。十八年,应钧州(河南)之请,往住观音寺。十九年六月示寂,世寿六十四,法腊四十。[续灯正统卷三十七、五灯全书卷六十一、五灯会元续略卷一]
可得相似过类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为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五。于因明论式中,敌者(问难者)对于立者(立论者)所举正确的因(理由),强加非难其为过失之过误。如对佛弟子所立‘声是无常(宗,命题),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因),犹如瓶等(喻,譬喻)’之量(论式),敌者欲破之,遂强言‘电光是无常,不以勤勇所发为因,以可见故无常,声亦不以勤勇无间所发为因’。于上述对论中,佛弟子以‘勤勇无间所发’之理由证明声是无常,盖‘勤勇所发’者必是无常,未见勤勇所发而为常住者;然无常并非皆以勤勇所发为因,无常包含甚广,勤勇无间所发仅为其因之一部分,如电光非勤勇所发亦不妨为无常。敌者不鉴此理而妄加非难,以‘相似’之理由辩驳之,如此即犯可得相似之过误。又‘相似’一词,指似真而非真之道理,即一般所谓之‘似是而非’。[因明正理门论本、因明入正理论疏瑞源记卷八](参阅‘十四过类’415、‘因明’2276)
可真点胸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为宋代翠岩可真禅师开悟得法之公案。可真初投石霜楚圆座下时,楚圆欲勘验之,乃问(卍续一四八·一四○下):‘如何是佛法大意?’可真答:‘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楚圆斥道:‘头白齿黄,犹作这见解!’可真闻言,垂泪求楚圆指示。楚圆道:‘你可问我。’可真即以前语问之,楚圆乃不疾不徐答:‘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可真闻其语,豁然点胸(明达大法,了无所滞)而开悟得法。禅林中遂以此一因缘而称可真为‘真点胸’。盖可真答楚圆之问,与楚圆答可真之问,其语皆为‘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此语本即藉大自然云、月之有无,或款款生岭上,或漫漫落波心,皆所谓‘法尔自然’之意,以之直指佛法真义,乃用表一切无非诸法实相,无须些许矫饰造作。然可真原虽知此中道理,奈何自信不足、所见未彻,待楚圆斥以‘犹作这见解’,不禁惊惶泪下,打破从前所‘知’,以为佛法另有境界道理。直至楚圆亦以同语答之,方才顿明玄旨,从此了无挂碍,真正超越‘知’之层面而入于‘悟’道之境。[禅苑蒙求卷下]
可真 [佛学大词典]
(一)(?~1064)宋代临济宗僧。福州(福建)长溪人。世称真点胸。为石霜楚圆之法嗣。曾住隆兴府(江西)翠岩山,故又称翠岩可真。后迁潭州(湖南长沙)道吾山。以其辩才无碍,名闻遐迩。治平元年示寂。遗有翠岩真禅师语要一卷,收于续古尊宿语要。[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七、联灯会要卷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三、五灯会元卷十二、续传灯录卷七、禅宗正脉卷十二、佛祖纲目卷三十六](二)(1543~1603)明代僧。即紫柏达观真可,吴江人,俗姓沈。四库提要释家类存目误作‘可真’。(参阅‘达观’5678)
可洪 [佛学大词典]
生卒年不详。五代人,活跃于后唐、后晋之际。初习儒业,后皈依佛教,博览经籍。后唐长兴二年(931)着手‘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之著作,历时十年而完成,凡三十卷。总集玄应音义、慧苑音义、慧琳音义、希麟音义等诸书,对古字、俗字等字形、点画,述说尤为详尽。
可见有对色 [佛学大词典]
可见,指肉眼可见者;有对,指由极微细物质组成而具有障碍之性者。可见有对色,即指色境。又作有见有对色。盖色法有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无表色等十一种,其中,色境为可见有对色,眼等五根与声等四境为不可见有对色,无表色为不可见无对色。如山河大地、草木器物等,具有色彩、形体,而能障碍其他物质者,皆为可见有对色。大智度论卷二十(大二五·二一二上):‘佛说三种色,(中略)有色不可见无对过色相者,是可见有对色;灭有对相者,是不可见有对色;不念异相者,是不可见无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