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可见不对色 [佛学大词典]
可见,指肉眼可见者;不对色,指不具障碍之性者。于各种色法中,由极微细物质组成,肉眼可见,具有色彩,而无形体、不能障碍其他物质者。即指影、光、明、暗四者。
可中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意指假若、恰好,或谓纵使、纵然、犹若等。乃唐宋时代之方言,禅林亦习用之,为禅僧言谈中之惯用语。沩山警策(卍续一一一·一四六下):‘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方言藻谓:‘可中,正适之辞,犹俗云恰好也。’
司马达等 [佛学大词典]
我国南朝梁时人。又作司马达、司马达止。于日本继体天皇十六年( 522)至日本弘传佛法。住于大和(今之奈良)高市郡阪田原之草庵,并安奉佛像于此,为日本民间输入佛教之始。后被赐以‘鞍部’村主之姓氏,于日本文化之发展贡献颇多。其子鞍部多须那及女鞍部岛皆出家,号为‘德齐’及‘善信尼’,孙为鞍作鸟佛师,乃制作飞鸟佛像之第一人。[日本书纪卷二十、元亨释书卷十七]
司命 [佛学大词典]
指司掌人类命数之神。又作伺命。据佛说三品弟子经、四天王经、法苑珠林卷六十二所引净度三昧经,及法苑珠林卷八十八所引提谓经等之记载,司命乃受帝释天之命,职司人类日常言行善恶而增损其年寿之神。然此日常行为影响年寿增损之说法,原系道教所盛倡者,佛教中除上记三品弟子经等之外,并不多见。且四天王经之中译本,曾由我国人加上若干道教学说;提谓经(二卷本)亦为刘宋时之沙门昙靖所伪造。故皆不可据此而信之为佛教学说。又依抱朴子内篇卷六所载因犯过恶轻重,夺寿亦有等差之说,与上述四天王经等说旨趣相同。且抱朴子内篇卷六又谓,人体中有‘三尸’之物,乃无有形体而属灵魄鬼神者,能至天上向‘司命道人’禀告其人所犯之过失。另又有‘灶神’亦能于月晦之夜,至天上禀告人间所犯之过失,此类说法,亦皆与四天王案行之说颇相类似。由此可见,四天王经等之司命夺寿说,实取自道教之迷信而混入佛教者。[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预修十王生七经]
去秽服 [佛学大词典]
为袈裟之别名。袈裟具有众多功德,能令众生去除淫、怒、痴等尘垢,令无瑕疵,故称去秽服。[大净法门经]
去秽咒 [佛学大词典]
又作去秽真言。入厕前后所唱之真言有五,其中去秽咒为‘唵跋折罗曩伽陀娑诃’。[洞上伽蓝杂记]
去历昨食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谓去年之历与昨日之食。系日本日莲宗对天台宗教理之评语。谓同是根据法华经而立宗,然天台宗仅能救度像法之世,无法救度今日末法之世,使世人蒙受利益,故有如去历昨食之无用。[上野殿御返事(日莲)、观心本尊得意钞、法华初心成佛钞]
去粘解缚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谓去除身上之粘缚;于禅林中,转指解去烦恼执着,以达自在无碍之境。碧岩录三教老人序(大四八·一三九下):‘若见水即海,认指作月,不特大慧忧之,而圜悟又将为之去粘解缚矣!’
去来实有宗 [佛学大词典]
印度古代外道十六宗之一。又作古来实有宗、去来有实论。即主张过去、未来亦如现在之实有者之外道。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大四五·二四九下):‘去来实有宗,(中略)有去、来世,犹如现在,实有非假。’印度古代六派哲学中之胜论学派及时论外道皆主张此说。小乘佛教中,如说一切有部宗亦主张此说。[瑜伽师地论卷六、显扬圣教论卷九]
去来他国尘境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谓远离自己之故乡而流浪他方,禅林中以之比喻舍离自心而向外求佛。
去来今 [佛学大词典]
即指过去、未来、现在之三世。与‘过现未’一词同义。经中常以此类用语泛指一切有为诸法生灭变化过程之时间。
去行 [佛学大词典]
指离秽土之行,即为往生净土而修之各种行持;或指以往生净土为目的之实践行为。去,即行。善导将众生往生诸佛净土之共通行门,称为‘通去行’;而将往生一佛国土之行,称为‘别去行’。[观经疏卷一、卷二(善导)、观经玄义分观门义钞卷三]
去此不远 [佛学大词典]
意即阿弥陀佛去此不远;言极乐净土虽离此西去十万亿佛土,然由法味观念上观之,则去此座不远。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下):‘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据怀感之释净土群疑论卷六所举,去此不远之义有十:(一)佛力不远,谓若得佛力之加持,即可直见净土。(二) 方便不远,谓若观想方便之定善观,即可直见净土。(三)应现不远,谓阿弥陀佛即住立空中,若闻除苦恼法之声,则即刻应化显现。(四)自心不远,谓若了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理,则理境相融,净土即自心。(五)守护不远,谓佛常至修行者之处。(六)有缘不远,谓有缘众生皆得见佛。(七)本愿不远,谓依弥陀之本愿力,忆想者必得成就。(八)来迎不远,谓临终时,佛、菩萨来迎行人,故于娑婆世界即可见弥陀。(九) 往生不远,谓于一弹指间即可往生。(十)不放逸不远,谓专心修行而不放逸,即为近佛。此外,善导亦作三种解说,观经疏卷二(大三七·二五九上):‘言阿弥陀佛不远者,(中略)即有其三,一明分齐不远,从此超过十万亿刹,即是弥陀之国;二明道里虽遥,去时一念即到;三明韦提等及未来有缘众生,注心观念,定境相应,行人自然常见。’[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本]
占察经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又称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菩萨业报经、地藏菩萨经、大乘实义经、渐刹经。隋代菩提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系地藏菩萨为生于末世之求善法者,应佛命而说之法。上卷详说占察善恶业报之法,下卷阐述大乘实义。即用木轮相以占察此人在宿世善恶之业及现世之苦乐吉凶等事。其作法,乃将十善十恶分别刻在一小木片上,并写上身口意之名,画上长短深浅粗细之画,以及一至十八等数字,投于净物上,以其所现文字占卜吉凶。下卷所述大乘实义之观法,谓欲向大乘者,须先知所行根本之一实境界,学习之方法有唯心识观及真如实观二种观道。若能依此信解进趣者,应修净土往生法。自隋代以来,依据本经而行灭罪之法者甚多,足知我国民俗与佛教思想相结合之一斑。惟历来此经被视为出处不明之伪经,至唐代之大周刊定众经目录与开元释教录始视为真经而收录之,传布颇广。明代之智旭著有占察经玄义一卷、占察义疏二卷、占察行法一卷,皆为本经之注疏。[历代三宝纪卷十二、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大乘起信论之研究]
占察 [佛学大词典]
指占筮之法。在密教中,行者观自心为月轮或莲花,于其上观豙(a,阿)字,变阿字为如意宝珠,并使宝珠遍满法界,其中悉现一切善恶之相,可以知吉凶祸福之秘法。[大日经疏卷四]
占相吉凶 [佛学大词典]
指占卜命相,在佛教为五种邪命之一。佛陀禁止比丘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参阅‘五邪命’1100)
占星术 [佛学大词典]
英语 Astrology。为藉星辰占卜吉凶之术。即依据行星与星宿之位置及形态,以占卜个人与国家命运吉凶之术。亦为一种判断善恶之术。自古各国均有此术。在印度,最早始于梨俱吠陀时代,有关之记载散见于吠陀文献。阿闼婆吠陀即载有多种关于现实之咒法,同时开始出现二十八宿(梵as!t!a^vim!s/ati -naks!atra^n!i )之名。至印度教圣典富兰那(Pura^n!a)之时代,有一种最具印度风格之占星术出现。据推测,印度之二十八宿乃传自西方;复有去牛宿(梵Abhijit ,织女星)而成二十七宿之说,为印度占星术之特色。维拉哈米拉(梵Vara^hamihira, 505~587)为占星术者之代表,精于西方天文学,着普利赫特桑希达(梵Br!hat -sam!hita^ )、普利赫迦达卡(梵Br!hajja^taka )二书,为古代占星术与判断吉凶之集大成者。夏尔都拉卡如那瓦达那(梵S/a^rdu^lakarn!a^vada^na )一经,在西元三世纪时被译为中文,先后有摩登伽经(竺律炎、支谦共译)、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竺法护译)等译名,此经即有关当时印度天文学及占星术,其内详述二十八宿之名称、数量、形相、行程、神座等,并说明出生在某星宿下者之命运、性格、职业之选择、日常生活之吉凶等事。西元六世纪之大集经及其他佛教经典亦有关于占星术之说。又有关于各种天文、占星之悉檀多(梵Siddha^nta )一书之问世,西方十二宫(梵ra^s/i )亦于此时出现。由二十八宿、七曜、十二宫组成之占星术,即为今日流行于我国、日本的占星术之源流,不空(705~774)所译之宿曜经为其代表作。佛陀反对在其教义中援用占星术以及占卜吉凶。然于佛陀入灭后,由于密教之发展,占星术遂发展为重要之一环。在我国、印度皆有很多占星法。以供养星为目的之陀罗尼(梵dha^ran!i ),促成众多之宗教仪式发达。其中以一行(683~727)所作之‘北斗七星护摩法’为最着。北斗七星之信仰系缘自我国之五行说,佛教亦采用之。在日本,透过汉译经典,传入很多印度之占星法,尤为密教之僧侣所用,占星术遂仪式化,至今仍颇为流传。[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三昧神足品’、卷四十一星宿品、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大智度论卷八、大日经疏卷四](参阅‘佛教天文学’2671)
占 [佛学大词典]
指占卜。乃假藉托宣、前兆、占星术等方法,与一种超越常人所可感知之事物接触而获得所欲预知之情事。若解释为广义之预言,则系与精灵崇拜(Shamanism)等性质相同,而流行于一般社会者。佛教本来并未予以采用。代表东方之占卜,乃以周易为基础之卜筮。周易前之龟卜及混同道教思想之筮、占星等皆已广泛流行于我国、日本。佛教与印度思想中,因其轮回思想极浓,故甚少采用占卜之法。在我国基于占察经所记载之占察方法,产生以善恶两字书之于四角木(轮相),于烧香礼佛后,掷之以测凶吉之风俗。又根据灌顶梵天神笔经,日本寺庙亦盛行一种御阄之占法。此外,又有阴阳寮、神祇官等由特定阴阳家与神道家所掌持之职业。
卡拉诺斯 [佛学大词典]
(Kalanos)梵名Kalya^n!a 。乃西元前四世纪中叶侨居印度,归依佛教之希腊人。侨居印度之希腊人,为求道而归依佛门出家者,早在阿育王时代已不少,因印度社会由于婆罗门教之专横墨守种姓制度,严厉排他而封闭之情况下,欲信仰宗教之希腊人,惟有选择超越种族、国家,具有社会包容性,且主张人类平等之佛教为其信仰之对象。根据美加苏得尼斯(Megasthenes,约 350 B.C.~290 B.C.)一书之记载,亚历山大大王侵入印度(327 B.C.)时,有学问渊博、通晓印度哲学思想之大修行者卡拉诺斯,侍于亚历山大大王身旁,因利欲薰心,伺机谋害王,故受当时印度人之非议。其有关之资料,记载于美加苏得尼斯断片第四十四号、斯特雷波(Strabon XV, I, 68)。
卡太格根 [佛学大词典]
西藏佛教格鲁派寺院中康村之职称。为杂务主管,任期二年。
半体 [佛学大词典]
指书写悉昙文字母音字(摩多)之略体时所用之记号。系用于复合文字时,添附于左右或上下者,故称为半体。
半钟 [佛学大词典]
即小钟,为佛堂六物之一,其形量仅及大钟之半。又称唤钟、饭钟、行事钟。一般高约二尺或二尺以下,多悬垂于僧堂、法堂、廊中,以唤众、报饭等。又悬挂于佛殿者称殿钟,悬挂于僧堂者称僧堂钟。于禅宗,入堂时敲僧堂钟七下,斋粥下堂、放参、旦望巡堂及吃茶下床时,则各敲三下。[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法器章、考信录卷一、持宝通览卷中半钟条]
半斋 [佛学大词典]
(一)指持斋半日,亦即破斋之意;盖持斋之法,宜以一日为定准,若仅持半日,则所持不全,与破斋无异。通常全日之斋法,于一日一夜间,从今日之明相(天大亮)至翌日之明相为止,亦即过今日之正午至翌日之天明,不可进用任何食物。若至入夜时分,因进食而破斋,则称半斋,以其仅自正午至夜暮持半日斋之故。又破斋之时辰,就昼时而言,称为半斋;就夜间而言,称为破斋。其实二者同为破斋之意。于诸经论中,多处记载持斋具有各种殊胜之功德,故持斋半日者,虽有破斋之失,然自功德果报而言,犹有莫大之福德,故经律异相卷四十四破斋犹得生天条谓(大五三·二二九中):‘半斋之福,犹生天上,七世生人间,常得自然;一日持斋,六十万岁自然之粮。’(二)禅门中,指早粥与午斋之中间时段为半斋。又引申指粥、斋中间之点心为半斋点心;而于此时,在祖师位前献斋、诵经回向,称半斋供养或半斋讽经。禅林象器笺卷三节时门:‘旧说云:在粥与斋之半,故曰半斋。(中略)半斋者,时名也。’此外,半斋又作判斋,因半、判二字相通,半斋即判斋。判有判释之意,判斋即判释献斋之意,故半斋亦指禅家献斋之回向文,或指献斋回向之法事。[禅林备用清规卷六、诸回向宝鉴卷二、禅林象器笺卷十三讽唱门](三)指正午之斋,以日中午时为一日之正中,将一日对半正分,故称半斋。空华谈丛卷二谓,律院及禅院中,称午斋为半斋。故知半斋亦作午斋之别名。又若过午斋之时限而进食者,称为非时食,为佛教戒律所不许。此等习惯,称为过午不食。
半钱 [佛学大词典]
比喻实际修行之助益。如贫穷之人徒有数邻人珍宝之喜,于己却无半钱之实;以此比喻闻如来之圣教而不切实力行者,则于己实无丝毫助益。华严经卷十三(大一○·六八上):‘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半独股印 [佛学大词典]
密教印契之一。即不动根本印。为独股印之半印,又作小独股印。此印具有摧破之作用,用于辟除结界。其结印之法,据底哩三昧耶不动使者念诵法记载,乃以右手中指以下三指握拇指为拳,食指竖直即成印。若以此印右转即成结界,左转则成解界。
半择迦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d!aka 或 kan!d!a^ka。又作半释迦、半托、般荼迦、般吒。意译黄门、不能男。指不具男根或男根不完整者。诸经论说法不一,据俱舍论卷三、卷十五载,广义之黄门(梵pan!d!aka )包括扇搋(梵s!an!d!ha ,男根全缺者)与半择迦(梵kan!d!a^ka ,虽具男根,但不完全者)二种;扇搋有先天(本性)与后天(损坏)之别。半择迦则有嫉妒半择迦、半月半择迦、灌洒(入浴)半择迦三种之别。狭义之黄门则仅指半择迦而言。此外,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载,半择迦有五种:生便半择迦、嫉妒半择迦、半月半择迦、灌洒半择迦、除去半择迦等。半择迦又可分:生半择迦(先天性之缺根)、半月半择迦(半月间不能)、妒半择迦(非嫉妒则不能)、精半择迦(行淫时则不能)、病半择迦(后天性之缺根)等五种。以上所述亦称五种不能男、五种不男、五种黄门。半择迦、扇搋及二根共生者,依戒律规定,禁止出家、受戒。[四分律卷三十五、顺正理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一](参阅‘五种不能男’1175)
半遮罗大将 [佛学大词典]
半遮罗,梵名Pa^n~ca^la 。又称般遮罗大将、密严大将、教令使、般遮罗旃陀(梵Pa^n~ca^la -can!d!a ,意译为五可畏)、般遮罗健荼(梵Pa^n~ca^la - gan!d!a ,意译为五处)。为密教毗沙门天之眷属八大夜叉将之一。据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载,此尊位于毗沙门天王之东第六位,乃半遮罗国之王,住于半遮罗巘拏、达弥拏国。[孔雀王咒经卷下、大孔雀咒王经卷中、大日经疏卷五、大日经疏演奥钞卷十五]
半莲华印 [佛学大词典]
密教手印。其印相有二:(一)略称半莲印。即莲华合掌之半印。乃十二天轨所指之梵天印,一般习称半莲华印。印相为右手作拳,按于右腰,左手五指相着而稍弯曲,高举略过肩头。(二)右手作拳,置于腰部,左手以拇指与无名指相捻,作取花之状。
半满二教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半满教、半满二字教。即半字教与满字教之并称。半字,原指梵语之生字根本,即字母;满字,则指集合字母所构成之文字。印度古代之毗伽罗论(梵Vya^karan!a )为一本著名之文法书,于五章中之第一悉昙章系明举生字之‘半字教’;若以全部五章而授之,则属‘满字教’。于佛教中,乃转用其意,以半字教引申为小乘声闻之九部经,而以满字教引申为大乘方等之经典。此种半满二教之分法,约同于大小二乘之分类。半字教乃根据北本涅槃经卷五与卷八之譬语而来,涅槃经载,如教育子弟,先教半字,后教满字毗伽罗论;故佛陀说法先说小乘九部经,后说大乘方等经典。除上记之外,有关半字、满字之解释,据出三藏记集卷一、涅槃经义记卷四上等之说,从所表之意义而言,说世间事,使生烦恼者,称为半字;说出世间事,使生善者,称为满字。历来诸师多以此作为教判之称:(一)相传系北凉之昙无谶及隋之慧远,认为小乘声闻藏为半字教,大乘菩萨藏为满字教。(二)北魏菩提流支所立,谓佛陀成道后十二年中所说之教法为半字教,十二年以后所说者为满字教。(三)智顗及窥基认为,半满二教即大小二乘之意。(四)荆溪湛然以之配于天台四教,即藏、通、别等三教为半字教,仅有圆教为满字教。(五)涅槃论一书将此二教配于渐教、顿教之说法,然其所谓渐教指声闻缘觉之教,顿教指涅槃之教,与后世禅宗之顿渐教法无关。总之,一切佛教可归纳为半满二教、权实二教(权假教与真实教),故全部之佛教教说亦可总称为‘半满权实’。[华严经疏卷一、法华玄义卷十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参阅‘二教’211、‘半字满字’1591)
半酪 [佛学大词典]
指小乘九部中之修多罗。在‘半满二教’中被喻为半字教;在涅槃经五味中则被喻为酪味,故合二譬喻而称半酪。法华玄义卷十下(大三三·八○九下):‘若修多罗半酪之教,别论在第二时,通论亦至于后。’
半路出家 [佛学大词典]
出家,出离烦恼系缚之家,即出离在家之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半路出家,即指佛教徒中年弃俗出家。又一般俗语多以‘半路出家’一语,转喻中途改换职业,非自始即从事该行业,含有技艺尚未专精之意。
半装束念珠 [佛学大词典]
乃念珠之一种。又作半装束数珠。全部以纯水晶串成之念珠,称为本装束,或装束念珠,通常用于盛仪之法会;仅有部分为水晶,另杂以他种质料之念珠,称半装束,乃平日较常持用者。(参阅‘念珠’3215)
半开半合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又作半合半开。本为佛学教相判释之用语,开,为表诠(表显)之义;合,为遮诠(舍遣)之义。于禅林中,常以此语表示一半合,一半开,不偏于任何一端。明觉禅师语录卷二(大四七·六七九中):‘龙泉与刀斧同铁,利钝悬殊。(中略)酌然!酌然!一出一入,半合半开;平展之流,试辩缁素。’[碧岩录第十八则]
半跏趺坐 [佛学大词典]
坐法之一。又称半跏正坐、半跏坐、半结跏、半跏、半坐、贤坐。俗称单盘坐。即单趺一足,跏于另一足上之安坐法。若两足互交,置于两股之上,则称结跏趺坐、如来坐。半跏坐有吉祥、降魔二种。以右足加于左股上者,为吉祥半跏坐,密教多采此坐法,亦称吉祥坐、普贤跏、金刚萨埵跏、萨埵跏,于金刚、胎藏两部曼荼罗中,除虚空藏、千手观音、金刚藏王、般若等菩萨之外,其余数百尊菩萨皆半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且以此坐法对应于如来坐,而称菩萨坐。以左足加于右股上者,为降魔半跏坐,亦称降伏坐,多为禅家所用。又据四分律卷四十九载,半跏趺坐原系佛陀特允比丘尼之坐法,以防止经血漏出或遭虫蛇侵害。此外,由于半跏趺坐亦称菩萨坐,或为后世菩萨之雕绘多作女子形像之原因。[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八、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摩诃僧祇律卷四十、十八契印、禅苑清规卷八坐禅仪](参阅‘结跏趺坐’5186)
半跏思惟像 [佛学大词典]
一种倚坐造型之佛像。一般为左脚下垂于地,右脚横叠于左膝上,左手自然下垂,置于右脚踝上;上身稍前倾,曲右肘,右手五指或食、中二指支撑于右颊下,呈现思惟之状。此类佛像,以悉达多太子思惟像、弥勒思惟像等较著名。此造型自古印度即有作品传世,原系表现悉达多太子出家以前之姿态。约有三种: (一)太子于阎浮树下,见农人翻土时,众鸟争食土中虫蚁,心生悲悯,而起思惟。(二)净饭王为阻太子出家之念,连日宴饮作乐,太子见诸宫女疲惫酣眠之丑态,而起思惟。 (三)太子离城出家,至苦行林,告别爱马犍陟,而起思惟。我国留传之思惟像多属此类。我国自南北朝以来即有半跏思惟像之制作。自五世纪顷北魏时代,已出现半跏思惟形之独立像,其年代最早者,为太武帝太平真君三年(442),所造之石刻半跏思惟像;该像衣裳紧覆于身,造型写实,显见受到西方艺术之影响,因当时与西域诸国往来颇为频仍。五世纪后半期陆续开凿之云冈石窟,其第六洞、第七洞、第八洞等处亦有类似造像出现。又西安为当时东西交通枢纽,早为鸠摩罗什教化之地,文化极高,所造之思惟像,体态厚重,表现出高尚之品貌。此外另有东魏武定二年(544),铭戎爱洛妻赵氏等造白玉半跏思惟像,此像乃东魏至北齐初期之半跏像遗品。于北齐时代,造型渐趋定型,然其体态稍见丰腴,线条流畅富丽,显示出我国雕刻史上罕见之典雅风采,其代表作有后主武平元年(570)所造之白玉半跏思惟像。此外,韩国、日本之半跏思惟像亦深受北魏、北齐风格之影响。韩国最早之思惟像,造于四世纪古新罗时代;另有造于六至七世纪顷之金铜半跏思惟像,宝冠、悬裳,线条洗练。日本则流行于飞鸟时代(552~644)、白凤时代(645~707)。广隆寺迄今犹藏有宝冠式与宝髻式两种半跏思惟像。
半超 [佛学大词典]
指不完全超越。声闻四果中之第三果阿那含果(梵ana^ga^min )可分五种,称五种不还,其第五者为上流般(梵u^rdhvasrota -parinirva^yin )之圣者,上流般又可分为三种;半超乃三种上流般之一。不还,即已了脱欲界生死,故不必再返回人间受生。此类圣者为爱乐于慧之不还果的圣者,于色界十六天中,或超越一天,或超越二天乃至数天,然非全然超越者,故称半超。[杂阿含经卷二十七、显扬圣教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本]
半晚 [佛学大词典]
指丛林中,从午斋结束至晡时之中间时刻,称为半晚,约为今之午后三时顷。其时,司掌浴室事务之‘浴头’鸣鼓,通知大众开浴。备用清规卷七知浴条(卍续一一二·五五下):‘半晚,浴头覆首座、方丈、维那,鸣鼓三下,(中略)鸣鼓开浴。’另据敕修百丈清规之说,则鸣鼓开浴之时为午斋之后所行。[禅林象器笺卷三节时门]
半偈 [佛学大词典]
指‘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偈之后半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谓,释迦如来于过去世为凡夫时,入雪山修菩萨行,从帝释天所化现之罗刹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偈;罗刹不允,乃誓约舍身与彼,而得闻之。故亦称雪山半偈,或雪山八字。心地观经卷一(大三·二九五下):‘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又上记罗刹所说之半偈,或谓系夜叉所说者,故亦称夜叉说半偈。[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参阅‘雪山大士’4828)
半托迦 [佛学大词典]
梵名Panthaka 。十六罗汉之一。又作半他迦、半托迦、半诺迦、槃陀伽、槃特、般兔。或作摩诃半托迦、摩诃般陀。意译作道生、大路边生、大路。为中印度舍卫城婆罗门之子,即周利槃特之兄。长于书算、唱诵、四明、六作等诸学,具大智慧,有五百童子就其受教。后闻佛陀说法出家,未久即证得阿罗汉果。其弟周利槃特则生性愚钝,然其后亦出家证果。增一阿含经卷三(大二·五五八上):‘以神足力能自隐曀,所谓般兔比丘是。’古来画其像者甚多,其中,唐代贯休所画者,系于石上敷坐具趺坐,通肩法衣,作两手持经卷读诵之相。然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等皆以师为十六罗汉中之第十。清乾隆皇帝所撰之十六罗汉赞,则列师为第十三罗汉,称巴纳塔嘎。[阿罗汉具德经、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六、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一、分别功德论卷五]
半座 [佛学大词典]
梵语ardha^sana。即让座席之半分与他人并坐,意谓其地位与自己同等。据杂阿含经卷四十一、华手经卷一、佛本起经卷下等之记载,释尊尝因迦叶具有大德力,当众分半座使迦叶坐,系表二乘与佛同解脱床之义。另据法华经卷四载,释尊说法华经时,多宝如来出现,分半座予释尊。至后世,‘二佛并坐’之说极为盛行,致有二佛并坐之绘画、雕刻等传世。于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经’则谓,顶生王因具有如意足通与大威德力,而得天帝释之半座。禅林中之分座说法即缘释尊分半座予迦叶之故事而来,通常多用于形容首座代替住持说法度众之情形,故首座又有‘半座职’之称。于净土宗中,往生净土者坐莲花台上,留其半座,以待来生与同修之人共游法界,即持同一信心者得同一证悟之意。[中本起经卷下大迦叶始来品、法华经论卷下、法华义疏卷九、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参阅‘分座’1320)
半娜婆果 [佛学大词典]
略称半娜。据大唐西域记卷十载,其果形如冬瓜,熟则黄赤色,中有数十小果,大于鸡卵,果汁黄赤,味甚甘美。然西域记所载名称为般核娑果,即波那沙树之果;半那婆果之称,则见于可洪音义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四等。
半夏 [佛学大词典]
即禅林夏安居时,结夏至解夏三个月间之中间日。夏安居始于五月十五日(旧历四月十五日),称为结夏;终于八月十五日(旧历七月十五日),称为解夏。故其半夏之日为七月一日(旧历六月一日),此日以前称前半夏,以后称后半夏。于半夏之日,堂头和尚与首座对大众表示祝贺之仪,大众并于当日加菜,以示庆贺,此一庆节即称半夏节,又称冰节。若于冬安居期间,相当于半夏节之日期为冬至之日。临济录(大四七·五○五中):‘师因半夏上黄檗。’[禅林象器笺卷三节时门]
半个圣人 [佛学大词典]
半个,比喻少数、稀有。半个圣人,意即圣人之一半。于禅林中,比喻极其罕有之具大威德者。祖堂集卷十四石巩慧藏章:‘师便抛下弓箭云:“三十年在者里,今日射得半个圣人。”’[明觉禅师语录卷二明觉禅师后录]
半者蒲膳尼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abhojani^ya。又作半者蒲阇尼。半者,即五之意;蒲膳尼,指含啖之食。意译作五啖食、五正食。据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载,五种可供含啖之正食为:饭、麦豆饭、■、肉、饼五种。四分律疏饰宗义记卷五,则谓五种蒲膳尼为:饭、■、干饭、鱼、肉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参阅‘二五食’189、‘半者珂但尼’1592)
半者珂但尼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akha^dani^ya。又作半者佉阇尼、半者佉但尼。半者,即五之意;珂但尼,指嚼啮之食。意译作五嚼食、五不正食。各部律记载五正食、五不正食时,所说之种类互有出入,据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载,五种可供嚼啮之不正食为:根、茎、叶、花、果等五物。四分律疏饰宗义记卷五,则谓五种珂但尼为:枝、叶、花、果、细末磨食等。又此五种食物,虽食用之,然不能饱足,故不宜作为正餐之食物。佛陀制戒时即规定,若食过五种正食,业已饱足,即不可再食用此类之不正食。[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参阅‘二五食’189)
半果 [佛学大词典]
指阿育王所用以供养众僧之半只庵摩勒果(梵a^mala )。阿育王之晚景十分潦倒,仍将一切资产悉作供养;临终前仅余半只庵摩勒果,王又以此半只庵摩勒果普施于鸡头摩寺(梵Kurkut!a )众僧,作最后之供养,因此而得自在。庵摩勒果,类似胡桃,其味酸甜,可食用,亦可为药用。[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阿育王传卷三]
半拉城 [佛学大词典]
位于东北吉林珲春县之西约四公里处,推定为唐初所建之渤海国东京龙原府之遗迹。四周围有一座数百公尺长之土壁,其中,从南至北连续有土坛,土坛上有宫殿之遗迹。半拉城约以中央大街分东西两区,计有三座寺院遗址,东区有二座,西区有一座;并发现数尊二佛并坐石刻像,反映出法华信仰之影响。现今由佛像样式推测,或造于六朝末期,或造于受高丽影响之渤海前期。
半制大摄心 [佛学大词典]
为日本丛林仪规。每年夏季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雨安居,冬季十月十六日至翌年一月十五日为雪安居。日本临济、曹洞等宗派特于雨安居及雪安居期间,中间各以一周为期,举行接心之坐禅会,以利僧众收摄其心,令身心达到静止之状态。因雨安居亦称半夏大接心,故本制又称半制大接心。(参阅‘安居’2398 、‘接心’4580)
半字满字 [佛学大词典]
此有四义,即:(一)就字体而言,指梵语悉昙章之生字根本,如摩多(母音)十二字、体文(子音)三十五字等各别偏立,未成全字,以义未具足,故称半字;摩多、体文相合而成全字,以义理皆具足,故称满字,如毗伽罗论(梵Vya^karan!a ,即文法书)。据北本涅槃经卷五载,譬如长者,唯有一子,长者欲令其子受学速成,然因子年幼,故教其半字,而不教授满字毗伽罗论。此则譬喻中之半字,即指小乘声闻之九部经;满字毗伽罗论,则指方等大乘经典。同经卷八亦载,佛陀说法,初说半字以为根本,举凡各种记论、咒术、文章、诸阴等之实法皆属之;凡夫学之以为根本,然后始能了知是法非法。(二)就所说之法而言,实说‘世法’为半,实说‘出世法’为满。又出世法中说小乘为半,说大乘为满。(三)就所生而言,生烦恼者为半,生善者为满。又生善之中,生世善者为半,生出世善者为满;就出世善之中,生小乘之行者为半,生大乘之行者为满。北本涅槃经卷八载,半字为烦恼言说之根本,满字乃一切善法言说之根本。譬如世间为恶者,称为半人;修善者,称为满人。[涅槃经义记卷四(慧远)、出三藏记集卷一、大涅槃经疏(吉藏)、悉昙藏卷七(安然)](四)于教判方面,历来有昙无谶、慧远、菩提流支、智顗、窥基、湛然等人,根据半满二字之本义转用为教相判释之独特解释。诸师所判立之说法不一而足,然大抵皆以此二教分别表示大(满)小(半)乘二教。(参阅‘半满二教’1597)
半印 [佛学大词典]
密教手印中,两手所结印契之一半,称作半印。亦即单手结印,通常多以右手结半印。用于加持之半印有独股、三股、五股、剑印等四种,分别称为半独股印、半三股印、半五股印、半剑印。